我的医术能加经验值 第216章

作者:江边鱼翁

周灿全程观看学习,吸收对方的优点,然后思考,换成他来缝合,该怎么操作?

自我感觉收获还是挺大的。

陈越本来对周灿的意见不小。

但是他在缝合过程中,周灿一直在旁边认真观看学习,这让他很是受用。

“看清了吧?缝皮就是这么操作的,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缝合水平越高,病人的创口愈合速度就越快,很少出现难看的瘢痕。听说主任级的外科医生,甚至有人能做到无痕缝合。好好学吧,你还年轻,要走的路还长着呢!”

陈越说这些话时,虽然还是老前辈口吻,但是看向周灿的目光明显没那么冷了。

“好的,谢谢指教!”

周灿的嘴角微扬,无痕缝合很厉害吗?

他冒似已经学会并且在病人身上使用过多次。

虽然还达不到许医生那个水平,却也中规中矩,缝得像模像样。

“病人各项生命体征还行吧?”

欧医生看向麻醉医。

这台手术,看着风险不小,其实属于二级手术。

难度中等。

“体征平稳,是否可以醒麻醉了?”

麻醉医请示道。

“推到苏醒室观察一下,没什么问题,可以转回普通病房。”

欧医生摘掉手套,目光看向周灿与江小花。

“你们俩人等会把病人推回去。在苏醒室大约观察半小时左右,要特别注意病人的呼吸以及神志是否清醒。术后二十四小时内,要密切观察病人的情况,这种手术有时候容易出现二次血肿,必须警惕。”

交代完注意事项,他与两名住院医先后离去。

神外的手术量比较小。

不像普外、骨外那么繁忙。

一年三千台,平均下来,整个科室每天的手术总量也才八台左右。

……

四十多分钟后,周灿与江小花合力把病人推回了24号病床。

那个保姆终究是花钱请来的雇工。

压根没有在手术室外等候,而是自顾躺在病人的床位上休息。

说得难听点,就算病人挂了也不关她的事。

如果是家属的话,肯定会焦急的等在手术室外面。病人刚推出手术室,家属就会立刻围上前询问手术结果。

保姆睡得正酣。

周灿只好拍了拍她的肩膀,把她叫醒。

“阿姨,昊先生现在已经做完了手术,一切顺利。”

“哦!手术顺利是吧?我打电话跟他儿子说一声。”

保姆拿着手机走到远处打电话去了。

周灿与江小花合力把病人抬到床上,等那个保姆打完电话回来,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这才离开。

得通知护士过去给病人挂点滴。

还是那个叫胡水灵的主管护师坐在护士台后面。

主管护师在手下有人可供使唤的情况下,一般干活比较少。

除非一些病情严重的病人,担心普通护士搞砸,这才会亲自前往操作。

“24号床位的病人做完手术转回原来的床位了。医嘱下来了吧?”

周灿问道。

“嗯,我马上过去给他挂点滴,量血压、心跳。”

这个傲慢的女护士一抬头,看到是周灿。

原本冷着的脸有了一丝温度。

看来她还识得好歹。

之前,她与那个女保姆吵起来了。要不是周灿及时帮她一把,百分之百已经被投诉了。

甚至会面临更坏的结果。

所以,她的内心对周灿应该是感激的。

“你们两个,一个去31床看看,护士反应病人刚才呕吐得厉害。一个跟我去22床。”

程医生从办公室匆匆走了出来。

“我跟程医生去22床!”

江小花一听病人呕吐,眉头微皱,立刻把活推给周灿。

第141章 险情频出,联手搞定家属

周灿甚至怀疑这家伙有洁癖。

对他来说,处理哪一床的病人都一样。规培生本身就是抱着学习的目的来工作,遇到什么样的病情都能有收获。

关键还是处理好各种突发状况,不出事故。

周灿迅速赶往31床所在病室。

神外一般可以分为三到五个病区。

最常见的就是颅内肿瘤、脑外伤及功能性神经外科疾病、脑血管病这几大病区。

再然后,重症监护算是一个综合的独立病区。

那些命悬一线的病人,必须住在重症监护室。

也就是图雅医院的实力雄厚,这才能够建立多个重症监护室。急诊有一间重症监护室,神外有三间。心胸外科、神内、胸内,这些科室肯定也建设了重症监护室。

妇产那边不熟悉,按照常理,以及妇产科在图雅的地位,至少有两间重症室。

早产的婴儿,危重孕、产妇,在关键时刻都需要送进去保命。

很多家属一听到要进重症室就特别害怕,因为烧钱啊。一两万一天的费用,对于普通家族来说就是一个灾难。

但是重症室在关键时刻真有着与阎王争命的实力。

可以把病人从鬼门关抢回来。

然后住上几天或者半个月,一两个月,最终平安渡过危险期,转入普通病房,慢慢康复。

自从国内各大医院建设重症室以来,死亡率明显降低。

不少幸运的病人,得以存活,最终康复。

也有人财两空的悲剧。

周灿来到31床,病人是个相当年轻的男子,估计不会超过四十岁。他的妻子面容憔悴的守在病床旁边,手里拿着一个脸盆。

痌人此刻仍有呕吐症状。

“吐得利害吗?”

周灿关心的询问道。

四十岁的男人,正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年纪,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真不敢想像,要是这个男人倒下了,他背后的家庭会怎么样?

有专家是这样说的,健康是1,事业是N个零。

如果健康没了,后面再多的零都没有意义。

“我老公不久前喊着头痛,没过多久就开始呕吐。”病人的妻子看到医生过来了,原本紧张的表情放松了一些。

在病人和家属心目中,医生就是疾病的克星,是救命的稻草。

周灿拿过病人的检查资料与病历看了看。

“脑动脉硬化,伴随脑动脉瘤!”

看到这个检查结果,周灿不由吓了一大跳。

既然把病人收治住院,肯定是准备择期手术。

别的病,呕吐或许没什么大碍。

但是脑动脉瘤出现呕吐,这是大凶之兆。

即便是周灿这种没有任何类似经验的规培生,都知道其中蕴藏的危险性。

管床的程刚医生难道不知道31床是脑动脉瘤?

他看了一下病人的住院日期,昨天入院。

“护士有说让他禁食禁水吗?”

周灿这么问,是想了解一下科室是否已经为病人制定好了手术方案与时间?

“没说。”

病人的妻子摇头。

看来科室的医生还没制定好手术方案。

“脑袋哪里痛呀?”

周灿直接询问病人。

“这里,还有这里,一阵一阵的剧痛……呕!”

正说着,病人再次呕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