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81章

作者:日日生

李渔还没有见过宋国的天子祭祀,在六朝祭祀祖先,是一件大事,对于皇室来说尤其是这样。

李渔也不敢怠慢,稍微整了下衣服,就跟着神霄宫的弟子,来到宫门外。

林灵素早就在这等着,感受到李渔过来,他才从入定中醒了过来。

“一会到了皇宫,不要乱说话,紧紧跟着我。”

李渔疑道:“新年祭祀大典,本来就稀松平常,带这么多人干什么?”

“不要出声。”

“朕自登基以来,尚赖亲贤,海晏河清。诏命:林灵素、蔡京、两人为辅政,共图新治。以明年为大观元年,大赦天下,与民更始……”

李渔一听,笑着说道:“恭喜宫主,贺喜宫主,喜提辅政。”

林灵素哂然,他根本不关心政事,这个诏书对他来说不过是加一点封赏,是个名誉性的。

但是对蔡京就不一样,他的地位更加稳固了,百官之首的位置上,蔡京脸上并没有多兴奋。

原来李渔说的是对的,陛下只顾有钱就行,不会关心钱从哪来。

自己若是辛辛苦苦,锐意改革,此时多半已经被赶出京城,回到老家了。

而扳倒了大相国寺,为陛下弄到一大笔钱财,蔡京一下子成了辅政。

他看了一眼龙椅上的皇帝,眼中不喜反忧……

第一百二十七章 建康

元妙山,神霄宫。

刚刚下过一场春雨,雨晴之后阳光明媚,一弯虹桥挂在天边。

透过松林,能看到两个少女并肩坐在虹桥下,絮絮私语,旖旎的风景宛如图卷。

她们并肩坐在一块巨石上,双脚悬空来回踢踏,在她们脚下,就是悬崖峭壁,一眼望去看不到底。

李渔刚教完赵福金和潘金莲离水决的一部分,惬意地坐在凉亭里休息,如今已经是阳春三月,赶走了大相国寺之后,蔡京用拿到的钱搞金元外交,大宋海晏河清,一派繁荣。

而林灵素则利用新相国寺和鲁智深,开始整合佛道两教,推广佛本是道的老子化胡说。

所谓的老子化胡,就是李渔给他出的主意,说是老子西出函谷关,眼看西方百姓身处水深火热,于是化身为当地土著释迦牟尼,开始传道。

佛门,是道教在西方的一个分支。

李渔把正经门,交给杨志、李俊他们打理,收了很多徒子徒孙,人数已经不下百十人。

他自己则当了甩手掌柜,专心传道,顺便物色至真至善的人。

“你小子倒是清闲。”

李渔循声望去,林灵素站在亭外,斜视着他。

“宫主,今天怎么这么清闲,来喝杯茶?这可是李俊从江南带回来的上好的龙井。”

林灵素走到亭子中,坐下之后,自己从石桌下拿了个茶杯。

李渔笑着给他倒上,问道:“宫主是个大忙人,来找我肯定有事,说吧,只要在我能力范围内,小子绝不推辞。”

林灵素看了他一眼,顿了一会,才说道:“恭喜你,陛下挑人出使东吴,蔡京举荐你一同前往。”

“淦!这老贼,我和他无冤无仇,为什么要害我?”

“让你随行出使建康,怎么就是害你了?”

李渔急的站了起来,两个手激动到来回比划道:“大相国寺余孽啊,离开了宫主,他们能放过我?”

“大相国寺,鼎盛时拥有几万僧众,富可敌国,修为高深的僧人不下几百个,尚且奈何不了你。现在他们如丧家之犬,在大宋藏头露尾,如同耗子一般,你怕什么?

再说了,使团中高手云集,没有人能伤到你的。”

李渔连连摇头,“谁爱去谁去,蔡京老贼,为什么要让我去?”

林灵素笑道:“谁让你三天建起一个艮岳来,大名传遍了六朝,所有君主都想见见你,毕竟谁不愿意不浪费民力财力,就有一座园林呢?”

“不去的下场是什么?”

“抗旨不尊,不管哪一国的君主都不会容你,你在大宋,恐怕无立锥之地了。”

李渔无奈地坐下,只好认命,他不想离开汴梁,一个更大的原因,就是他还没有找到锐金诀。

此去东吴,不知道要浪费多久,一路上或许会有危险,但是毕竟是一国使团,有两国的朝廷庇护,只要自己小心点,应该可以安全回来。

林灵素收起玩笑的表情,认真地说道:“修道这件事,我一向不主张在山中苦修,尤其是你这种小辈。年轻人阅历少,所见不过一州一府的山水,心胸能有多开阔?不知天地之大,不见河山壮阔,根本就不懂山川河海,还妄想得道升仙,只能是蹉跎岁月,白费心劲。

如今你实力浅薄,但是仇人已经很多,而且都很强,让你去游历天下,估计你也不敢。能够随着使团出行,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了。”

李渔怔住了片刻,仔细一想,虽然听起来很不爽,但是细细一想还是觉得颇有道理。

老林没理由害自己,李渔叹了口气,说道:“那我就随他们走一遭,了不起不就是给孙十万建个花园么。”

“孙十万?”林灵素疑问道:“孙十万是谁?”

“孙权呐,他每次出征都带十万人,还都输的很惨。”

孙权第一战,就是率十万大军进犯广陵,广陵只有约万计人马。太守陈登陈元龙颇有谋略,先示弱以敌再率兵突袭,大败孙权;后又以举火疑兵之计,再度大败孙权大军,斩敌万计;

赤壁之后,孙权又带兵十万打合肥,别驾蒋济蒋子通写了一封诈书给扬州城内,称汝南张喜的数万援军已经抵达,需派人迎接,并作好内外夹击的准备。故意让吴军把信缴获,孙权信以为真,放了一把火作为掩护就撤退了;

回去之后,越想越气,孙仲谋又一次率十万大军进犯合肥,守将张辽张文远以八百精兵大破之,威震逍遥津,杀得“闻张辽之名,小儿不敢夜啼”。

后来孙权还有三次率兵十万去打魏国,分别被满宠、臧霸、文聘打败……

林灵素哑然失笑,“呵呵,你不要小看他,孙仲谋自有其过人之处。建康有不少高人,你可以趁机结交几个,多跟他们请教,肯定会获益良多。”

李渔比林灵素,更看重此行的目的,忍不住问道:“莫非这一趟,就是拿着宝物,去请东吴出兵,剿灭方腊?”

“没错。”

“我总觉得不妥,在自家土地上,让别国兵马入境,就算是平定了方腊,也会让江南民心背离。”

林灵素虽然刚被任命为辅政,但是对这些丝毫不感兴趣,说道:“这是他们官员发愁的事,你只管跟着前往,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是。”

李渔伸手,把小金莲和赵福金叫了过来,嘱咐道:“宫主,我走了之后,她们两个的修行还劳烦你派一个弟子盯着点。”

“你去哪?”两个丫头异口同声地问道。

“建康……”李渔轻笑一声,那里可是大乔的老家,不知道会不会在建康碰到她和白毛。

记得大乔曾经和自己说过,吴国皇宫内,有一场大的阴谋,她就是卷入其中,才躲到汴梁避难的。

林灵素看了一眼赵福金,眼神中透着难以掩饰的喜欢,点头道:“我亲自来教她们。”

这个帝姬,不光是李渔见过天赋最高的,在林灵素这么多年的修道生涯中,也从未见过如此天赋的好苗子。

这就是道门的希望,若是不把她培养出来,简直没脸去见三清。

“我想带上李俊和杨志。”

林灵素点了点头,这两个人他见过,实力都不俗。

尤其是那个李俊,闯荡江湖经验丰富,真遇到了危险,他也能拿个主意。

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门

车马潇潇,路人避让。

这已经是大宋半年内第三次派使团前往东吴了,知道点内幕的百姓,无不唾弃。

堂堂大国,打个仗而已,几次三番地求于他国,难道大宋没有厮杀汉么?

越往南走,春色越浓。

队伍经过一个无名山谷,山间浓荫蔽日,不时有泉水从岩间淌过,淙淙流往山下,空气仿佛被泉水洗过般清新。

李渔拽着缰绳,不肯乘坐马车,胯下是他的照夜玉狮子。

这次出使的人非常多,持节的是礼部侍郎林摅,随行文臣几十人,由大将杨沂中率领禁军两千人护卫。

杨志在一旁,指着林摅的马车,笑道:“此乃汴梁长者……”

“这么暴力?”李渔愕然道:“我看他年纪不大。”

杨志笑道:“今上崇信道教,于是国内诸多宵小乔装打扮为道士,四处招摇撞骗,搞得开封府乌烟瘴气。崇宁五年,东京有个妖道张怀素犯了谋逆大罪,当时的开封府尹林公亲自审理,发现此人牵扯到很多朝中的王公大臣。

为了防止百官被牵连,林摅请示朝廷,把张怀素和朝中官员的往来书信统统烧毁,以此安定百官之心,众多官员如释重负,从此皆尊称林摅为‘长者’。”

“张怀素?”李渔好像听人说起过,但是没有多少印象。

杨志说道:“此贼自号落魄野人,道术超群,常能召唤上古蛮荒时候的巨兽,身边常有一鸾凤相伴,胯下骑着白虎,自称曾经劝说孔子不要杀少正卯,汉楚成皋相持,他也曾登高观战。”

“这么厉害,怎么死的?”

“被国师林灵素,一掌拍死在城郊。”

……

李渔摇了摇头,果然是自古花里胡哨没啥用。

他们正在闲聊,从后面有一个随行官员骑马上来,在马上笑着抱拳道:“这位想必就是三日建成艮岳的正经道长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李渔回礼道:“正是,还没请教?”

“呵呵,小可刚捐了一个屯田员外郎,复姓西门,单名一个庆字。”

“哦?”李渔一下子来了兴趣,仔细一看,这厮风度翩翩,生的十分英俊。但是油头粉面,一双桃花眼来回睃视,穿戴也有些轻佻,看上去不像是正经人。

买官这种事,他毫不在乎就说了出来,只要不是痴呆,就说明有恃无恐,为人比较嚣张。

西门庆微微抖眉,问道:“莫非道长听说过在下?”

“没有,就是觉得西门庆这个名字,取得非常好。”

“这个还没有人跟我说过,道长精通此道,请为在下好好一说。”

李渔笑着说道:“西门兄把生辰八字说上一说。”

“甲午日柱。”

李渔方士出身,算命是他的老本行,装模作样地掐指一算,说道:“西门庆三个字,天格属金、地格属水、人格属木。有仕途昌隆之运,威势冲天之象,风光霁月之德,受富贵显荣,大吉大利,大吉大利啊。”

李渔一边说者好话,手指却没有停,稍微一算,这个名字属实不怎么样。

按照西门庆的五行八字,男女皆有好相貌,但是骨肉疏远、离祖迁居、家属缘溥、子嗣不立、劳而无功、凄惨孤独、有伤夭寿。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