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70章

作者:日日生

赵佶一拍床榻,慕容贵妃吓得伏下身子,一个劲谢罪。

她低着的脸上,一双媚眼,却流露出一丝得色。

只要是枕边风吹得勤,管他是真是假,难道陛下还会派人去问?

就算是问了,他是信自己的爱妃,还是信一群和尚?

做好了这件事,国师那边就答应,收自己进神霄宫修道。能进神霄宫的妃子,在皇宫内地位也会水涨船高,还能长期保持容貌。

赵佶扶起自己的爱妃,沉声道:“和你没有关系,朕万万没有想到,在汴梁城中,竟然还有人能够拿捏朕和朕的爱妃。”

大相国寺四个字,这几天频繁出现在他眼前,城中缺粮百官都说粮食在大相国寺手中;皇家园林扩修,将作监的人说土地是大相国寺的,无法拆迁;如今连绣房内和爱妃缠绵,想用个好香助兴,都要看大相国寺的脸色了?

一颗厌恶的种子,已经在赵佶心里埋下。

……

鹿儿巷,小楼内一灯如豆。

李渔坐在椅子上,死死盯着眼前的小泥人,这是左慈送给他的礼物,但是李渔发现一点用处也没有。

这小泥人,和他的主人左慈一个鸟样,有用的事一件也不做,有用的话一句也不说。

“我要一些炼起来特别容易,见效非常的快,可以养颜美容,滋阴补阳的丹方。”

“那你应该去药店,或者找个郎中。”小泥人面无表情地说道。

李渔忍着怒气,说道:“那我要可以长生不老,不死不灭,服下之后立马升仙的灵丹妙药。”

“如果有的话,请给我也准备一颗。”

“你别欺人太甚,我跟你说,我忍你很久了。”李渔捶了一下桌子,骂道:“你再不识抬举,我把你碾碎了扔到茅坑。”

“尘归尘,土归土,没什么不好。”

李渔气急败坏,又不舍得真把它扔了,他已经是试探过,这就是纯粹的泥巴人,和赵福金捏的不一样。

那个泥人,有了自己的灵智,可是这个没有。

但是它是左慈捏的,带着左慈的一些记忆,所以举止做派就和左慈一样,让人恨得牙根痒痒。

李渔收起泥人,放到暗格中,走到床边,脱去鞋袜,准备睡觉。

这一切动作,都和正常人没有区别,只是他浑然没有注意到,黑暗中有一双眼睛,正在默默地盯着他的一举一动。

他伏在房梁上,与夜色融为一体,房中躺在床上的这个人是自己的暗杀对象。

他十分狡猾,几次用假身骗过了前来刺杀的僧人。自己一定不能失手,因为失手的次数越多,他就会越警惕。

黑衣人仔细感受李渔的呼吸,发现和常人没有区别,而且他还打起了轻微的鼾声。

“绝对没错!他的假身用完了!”

黑衣人一跃而下,几乎是刹那间,就到了李渔的头顶。

李渔霍得一下睁开眼睛,“你是谁!”

回答他的是一柄冰冷的刀锋,黑衣人干净利落,削去了李渔的脑袋,装在一个黑色的布袋中,很快消失不见。

黑衣人欢喜雀跃,这一次为了刺杀此人,自己已经埋伏在他身边三天了。如今一击得手,为寺里除掉一个大害,善莫大焉。

三天内,在黑衣人观察中,李渔的举动都和常人没有什么不同,所以他断定,这个必是真身。

……

“我又死了一回!”

李渔拍着胸脯,对林灵素气咻咻地说道:“谁都知道,主谋是你,为什么盯着我杀?”

“因为你好杀,他们杀不死我。”林灵素笑道。“赶紧开始吧,免得哪天真让他们逮住你的真身了。”

李渔神色一缓,说道:“这个不急,我们得造势才行,不然一个寺院被烧,根本引不起风波。”

“怎么造势?”

李渔笑道:“找几个名人,最好是位高权重的大臣,手下门生故吏不计其数那种,在当天前去撑场面。然后显露些神迹出来,让百姓惊呼赞叹,到处传颂。总之千万不要跟他们辩论就是了,那些人最擅长的就是辩论。”

几次佛道之争,本来道家都不怎么落下风的,但是一辩论就完了。大和尚太会说了,舌绽莲花,就是说的他们。

“用我道家法术,去做佛门神迹?”林灵素一脸嫌弃,看得出心里很是抵触。

“宫主不要意气用事啊,多想一下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林灵素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晦气!你确定烧三次,就能引起佛教徒倒戈?”

“那当然了。”李渔笑吟吟地说道。

曾经有一个著名下士,自己放火烧了国会大厦,第二天就把锅扣到最大的竞争对手头上,展开了血腥的屠杀,一举成为第一大党。

李渔笑的有些阴险,在他看来,火烧新相国寺,有异曲同工之妙,早晚把大相国寺这个庞然大物孤立起来。

林灵素和他的神霄宫,不缺实力,但是以往总是莽上去蛮干,当然不是圆滑的大和尚们的对手。自己的到来,丰富了他们的斗争理论,在自己的指导下,胜利指日可待。

第一百一十章 真佛

一场大雪,覆盖汴梁,宣告了凛冬来临。

街头上,到处都是忙碌的人群,马上就是新年了。

汴梁城,绝对是六朝之内,新年最热闹最有氛围的城邑。

在新起的寺庙前,数十口大锅一字排开,待热水烧滚,舂好的粮食倾入其中,在沸水中滚动着,不多时便飘出粥香。

在寺院前观看节目,还有免费的粥喝,冬日里没有活干的市民,纷纷扶老携幼前来。倒也不是为了喝粥,只是娱乐活动匮乏的年代,这样的表演是很吸引人的。

新相国寺提前打出广告,连续七天的表演,角抵、相扑、吞刀、吐火、走绳、幻术、侏儒、优伶……歌舞百戏,应有尽有。据说,在最后一天,还有真佛显灵。

汴梁的百姓不缺一口饭吃,即使那些趁着今日热闹,来引车卖浆的小商小贩也穿绸衣、着丝履,一片富足盛世的景象。

可惜的是宋国汴梁虽富,国势却积贫积弱,国家财富集中在一城,对宋国百姓来说是祸不是福。

“真热闹啊。”李渔看着门前广场的人山人海,搓了搓手说道:“这些都是我们的喉舌。”

“什么时候放火?”林灵素问道。

在下面的人群中,遍布神霄宫的弟子,他们警惕地巡视着四方。

而此时的新相国寺内,一个胖大和尚坐在蒲团上,剃发带疤,露出铮亮的头皮。

他身材高大肥壮,浓密的须髯犹如刺猬,如果不是身上穿着一身灰扑扑的僧衣,胸前挂着一串念珠,谁也不信这是一个和尚。

在他对面是大相国寺的监寺智海,长相斯文,皮肤白皙,宣了个佛号,“阿弥陀佛,智深师弟,你本是我们大相国寺的僧人,为何不告而别,回来之后又独自开一个新相国寺,是不是受了奸人挑拨?”

“休得胡言!洒家受什么挑拨?”鲁智深叫得虽响,但脸上却是一红,透着点心虚。

“洒家有五台山的荐书,来到你们大相国寺,不给个主持方丈也就算了,连个监寺也不给,倒让洒家去做个菜头。你们不给,洒家就自己建寺,总行了吧?”

外面白茫茫一片雪地,鲁智深却觉得有些燥热,扯下上衣,卷在腰间,露出满是刺青花纹的上身。

在他手边,就放着一把手臂粗细的禅杖,怎么看都像是会突然暴起伤人的样子。

“既然是想做监寺,你说清楚就是,何必大费周章。我回去之后,就跟主持师兄讲,把这监寺的位置让给你。你千万莫要再搞什么新相国寺,传出去让被人笑话,还以为咱们佛门内部不团结。”

“晚了!你说让洒家做菜头,就让洒家做菜头;现在洒家自己有寺了,为什么还要会你那里受你的鸟气?洒家实话告诉你,监寺和你一样,在洒家眼里就是个屁。你让洒家当,洒家偏不当,你不让洒家当,洒家偏要当。”

鲁智深态度嚣张,智海强忍着怒气,说道:“智深师弟,大相国寺这么多年,有很多的信徒在。你要是再大相国寺对面,开新相国寺,就怕有些人按捺不住,对你不利。”

鲁智深一把握住禅杖,双肩的肌肉鼓胀,如镔铁般高高鼓起,在他赤裸的上身,身上的刺青很是精细,刺的图案也是别具一格,从胸前到背后,一朵朵尽是枝缠叶绕、含芳吐艳的鲜花,犹如遍体锦绣。

此时一发怒,浑身的刺青放光,数十朵花瓣逐渐浮现金色,宛如遍体鲜花怒放。

花和尚的诨号,就是这么来的。

智海被这厮的凶蛮吓了一跳,他冷哼一声,站起身来,拂袖而去。

鲁智深在后面抱着双臂,只是冷笑,“这新相国寺,洒家开定了,不但要开,还要骑到你们的头上。”

他骂骂咧咧回到厢房,在那里是几个泼皮,支起一口大锅,里面狗肉翻滚,散发着浓郁的香味。

“师傅,酒烫好了,快些来喝吧!”

……

新相国寺的门前,盛会持续了七天,到后来不但可以喝粥,年纪大的来还可以领鸡蛋。

这下那些汴梁城中的老人,实在是坐不住了,每天天还没亮,就拿着小凳子来排队。

他们回去之后,卖力宣传一番,把人气再次拉满,很多人都知道第七天的时候,会有真佛显灵。

所以等到第七天的时候,新相国寺门前,坐满了人。

鲁智深坐在彩台中央,一句话也不说,双手合十,闭着眼睛。

在台子的后面,林灵素率领八大弟子,要开始助他真佛显灵了。

鲁智深坐在蒲团上,底下无数人翘首观看,这时候李渔挥了挥手,林灵素等人全力施法。

鲁智深坐下蒲团,化为金色莲台,片刻之后,金光更胜,足下莲花顷刻长大,异香扑鼻。

人群中爆发出巨大的欢呼,很多人开始顶礼膜拜,但是更多的人,选择瞪大眼睛,继续观看。

鲁智深在莲台内,被金光照耀,显得他凶恶的脸庞,宝相庄严,还真有那么一回事的感觉。他事先被李渔吩咐,无论发生什么事,都不能动。

这胖大和尚心里毛毛的,暗香这几个搓鸟道士,该不会陷害洒家吧?若是有什么不对劲,洒家马上就逃,以后再来和这几个鸟毛算账。

林灵素催动灵力,灌输到那尊莲台上,金光登时更加灿烂无比,以他一人之力,这片金色光幕比之刚才八位弟子所做光幕竟似毫无逊色。

而在金色的光幕之中,各种各样的佛门真言时隐时现,所照亮之处,尽是庄严肃穆慈悲之气。

这莲台确实是佛家重宝,乃是神霄宫内所藏,鲁智深在其中,本来心不在焉,但是金光越来越盛之后,他脑中一阵清明,脸上露出若有所悟的样子,竟然真的闭上了眼睛,仔细冥想起来。

李渔在一旁紧张不已,此时也松了一口气,只当他终于听话了,知道装了,殊不知这次不是装的。

不久之后,鲁智深突然在莲台上站起身来,上身僧衣爆裂,浑身的刺青散发出淡淡金光。笼罩在金光之中,莲台下突闻梵音阵阵。

“哈哈哈哈,洒家刹那间妄念俱灭,顿见真如本性,好欢喜啊!”

第一百一十一章 连环

顿悟,是指谓顿然领悟。

顿悟菩提,是悟自己的佛性。

鲁智深于莲花台上,万千生灵注视下,在一场骗局中,顿悟了。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