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688章

作者:日日生

很快,李渔就飞回到汴梁,这时候他突然意识到,自己还有一大群弟子和两个徒弟没有带回来。

李渔吩咐朱武去接回他们,然后自己来到皇城。

赵福金果然已经吸收了地脉之灵,她看上去整个人仙姿绰约,光彩照人。

见到李渔之后,赵福金很开心,得意洋洋地朝着李渔挑了挑下巴。

那俏顔骄傲的模样十分可爱,好像再问李渔自己厉不厉害。

李渔朝她竖了个大拇指,这十分俗的动作,引得薛宝琴捂嘴偷笑。

李渔朝她看来,薛宝琴红着脸不再笑,上前说道:“刘先生帮陛下把地脉之灵吸收了。”

李渔赶紧问道:“有什么感觉?”

他一直很想知道,但是面对其他几个帝王,他不好意思开口问。

赵福金茫然摇头道:“没有啊,和以前差不多。”

李渔微微皱眉,这怎么可能?

薛宝琴轻咳一声,小声道:“刘先生说,可能是陛下粗枝大叶,没去好好感受。”

李渔点了点头,十分同意刘伯温的分析,别看赵福金皮娇肉嫩,溜光水滑,其实却是个厚土决大圆满选手。

这样的人,是很皮实的,一些感觉在别人身上很强烈,在她这可能都没啥感觉。

她的经脉,漫说是吸收六分之一的地脉,可能跟上古的三皇五帝一样全吸收了也能撑过去。

别看潘金莲也是单水灵根,修为根本没法和这位女皇比,说到底还是天赋的事。

要知道潘金莲不光自己练,还有李渔的青木诀射给她的,加起来都无法和赵福金相提并论。

“喂!”赵福金不满地嘟嘴道:“说什么呢,这可是当着朕的面,就敢讥讽皇帝,朕看你是屁股痒了。”

这小丫头跟着林黛玉她们玩久了,也不是以前那个软萌的可爱小帝姬了,变得有些不太正经。

薛宝琴没有理她,而是继续和李渔说道:“刘先生说,道长回来了,请您去一趟,他有些事要和道长商议。”

李渔点了点头,给她们留下几颗丹药,还有些从茂陵拿的法宝,便匆匆离开。

刘伯温住在皇宫的外皇城内,周围就是六部衙门,在战时他一直负责统筹后勤补给。

这个活当年可不是他擅长的,当年在朱重八的创业队伍里,李善长是最擅长搞这些的,所以他的功劳也最大,官也做的最大。

但即便是不太精通此道的刘伯温,照样能处理地井井有条,可见重八团队当时的人才厚度。

此时的刘伯温在自己的小院内躺椅上,身边摆着一个羽扇,旁边的桌上三足鎏金雕鹤的香炉,散发着淡淡的沉香味道。

轻烟蝉鸣,柳荫微风,老家伙逍遥自在,好似一个老神仙。

听到脚步声,他的耳朵一动,已经知道是李渔来了。

“啥事?”

李渔开门见山,没有半句废话。

这种性格开始的时候让刘伯温很不适应,但是习惯之后,却觉得特别好。

人的时光都很宝贵,过去之后再也回不来,即使你有无尽的寿命,也难以回到上一刻。

像李渔这样,不浪费大家时间,越想越觉得妥帖。

所以刘伯温也变得和李渔一眼说话精简,“地脉之灵的事。”

“哦?”

刘伯温坐直了身子,说道:“人皇印一分为六,便有六个帝王,吸收这地脉之灵。当年大汉覆亡,六位雄主在巨鹿斩金龙,瓜分大印也瓜分了天下。你有没有觉得,这一切好巧,巧的让人忍不住怀疑,是不是安排好的。”

李渔笑着说道:“还顾得上这些么,即使安排好的又怎样,开弓没有回头的箭,说什么也要上了。”

刘伯温撵了一下手指,前几年还有些褶子的苍老面容,变得十分年轻,依稀可见当年的风采,他慢慢说道:“就怕被人利用,不知道他的目的,怎么好安心接受他的安排。”

“时势造英雄,有时候英雄也可以造时势,只要我们每一步都掂量一下,没有大的错误,不会南辕北辙,就不用畏手畏脚,疑神疑鬼。”

李渔指着院子里的小路说道:“即便是敌人,顺路的时候,也大可以携手并肩前进。只要记住目标是终点,就可以了。”

“老朽我活了这么久,还没有你一个小道看的清啊。”刘伯温笑道:“不瞒你说,我可是愁的几天没睡着觉了。”

李渔心中暗道,情有可原。

很早之前,他就发现刘伯温这个人,看似散漫,好像什么事都不会放在心上,但是他其实是一个很敏感的人。

面对石人,还有那句:莫道石人一只眼,他可以把自己关在暗室几十年,属实是有些上头的人。

刘伯温被李渔说服了之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又好了一些。

他现在真的觉得,有一点当年追随太祖创业时候的感觉了,每天都有新的挑战,但是大家没有一个怕的。

强敌十分恐怕,但是同伴都有必胜信念,这是一种很能让人振奋的状态。

“陛下她修为高深,经脉强韧,所以吸收地脉毫不费力。其他帝王全靠你帮忙,他们怎么样?”

李渔点头道:“唐皇帝李世民在无意中开启地脉入体,但是其人胆大心细,没有慌乱,马上开始吸收。他几次经脉碎裂,却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不得不说意志之强,世间少有。”

刘伯温点头道:“大唐有如此皇帝,真乃唐人之福。”

即便是被夺权的李渊,在他最后的时光里,依然是为自己的这个儿子自豪的。

这是什么样的剧本?

究竟是得优秀到什么地步,才能让一个被亲儿子夺权的老皇帝,抛开成见和仇恨去认同这个不孝子。

刘伯温又不吝惜赞美之词地说了李世民一通。

“也亏得是道长在长安,不然唐皇帝还是危矣。”

李渔笑了一下,以大唐钦天监的班底,他们可能不会在地脉觉醒的时候,让皇帝拿着大印到处跑。

只有一种可能,他们知道这件事得靠李渔,所以就干脆没说。

等皇帝下决心,可能还要有犹豫啊,后悔啊,害怕啊之类的情绪,甚至有不敢上的可能。

但是无意中直接开启,就像是不小心来了一个破釜沉中,不管是什么难关,都得打起精神往前冲了。

“曹刘呢?”

李渔笑道:“蜀皇帝刘备没有要我帮忙,诸葛武侯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帮他成功吸收了,好像看那意思,还很轻松就完成了。”

刘伯温点了点头,“即使没有这件事,蜀皇帝也不会害怕,他早年飘零半生,几番起落,心志坚定如铁,这点考验难不倒他。”

李渔还是很了解刘备的,在六朝帝王中,刘备和他的关系十分要好。

他知道刘伯温这些话是对的,刘备的意志力,恐怕比李世民还要强。

“曹操那里就很正常,他也是咬着牙坚持下来的,不过事成之后,魏皇帝有些忘形,他纵情声乐,游猎骑马去了。”

“你这年轻人,不懂老人的心思啊。”刘伯温自嘲道:“恐怕魏皇帝憋了很久了,以前是身体不允许了,现在他拥有了地脉之力,肯定要马上重温少年旧梦了。”

两人哈哈大笑,不自觉地一起遗忘了一个人——权哥。

至于朱标,是李渔亲自救活的,早就吸收过一次地脉之灵了。

想到这里,李渔突然想到一件事,他看向刘伯温,问道:“地脉之灵,如今才觉醒,当初明太祖是如何取得的,还留存了下来,给他儿子用上了!”

刘伯温的眼神,逐渐模糊,他叹了口气,说道:“那就得说说太祖皇帝的一段旧事了。”

第九百五十五章 锅王

刘伯温的话,一下子引起了李渔的好奇心。

大明的突然衰弱,创业一代的集体死亡,一直是一个迷。

李渔很想知道,这个时空中,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伯温叹了口气,说道:“这还要从巢湖海战说起,你可知道陈友谅这个人?”

李渔点了点头,说道:“陈友谅……是个人物,可惜就是碰到明太祖了。”

“其人只占一个狠字,虽然势力不小,但是与太祖还是无法相提并论。”刘伯温说起自己的旧主,丝毫不吝惜赞美之词,传闻说他们君臣不和,朱元璋几次想杀他,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李渔没有说话,继续听他讲述,刘伯温说道:“巢湖海战,太祖击溃了当时实力最强的陈友谅,在他的寝宫枕头下,得到了一个稀世珍宝。”

李渔的眼神逐渐亮了起来,他听到宝物,就有这种自然反应。

其实如今的他,已经不是很需要那些东西了……

不过习惯这东西,终究是很难改变的。

刘伯温没有看出李渔的变化,他沉湎在往事中,神色多了些少有的激动。

或许是当年那峥嵘岁月,让他记忆犹新。

“那宝物被陈友谅搁在枕头下面,装了一层机关,还有炎晶盒,但是依旧遮掩不住。我们一群人杀进去时候,满室都有淡淡的光晕。”

“后来大家才知道,那是人皇印缺失的一角。”

李渔恍然大悟,传闻中人皇印在汉皇帝手里时候,正巧赶上王莽同志造反。

王莽闯进太皇太后王政君的寝宫,索要传国玉玺。王政君气得破口大骂:“你受大汉恩惠,却趁机夺权,真是猪狗不如!”随后怒摔玉玺,玉玺因此缺了一角。

身为一个从火热年代来的人,王莽同志估计没有什么造反的罪恶感,相反肯定觉得造反光荣。

但是从那之后,人皇印就少了一角。

不管是不是王政君摔得,反正缺了一角这件事是肯定的。

刘伯温说道:“其实这一块,是被人割下来的,肯定不是摔得。想那人皇印是何等重宝,漫说是一个妇人摔了一下,便是用诛仙剑去砍,都未必能轻易割下一块来。更要命的是这一块非同寻常,它里面的地脉之灵没有被移除,也就是说这是一块未被破坏的人皇印!”

“也难怪陈友谅实力不怎么强,就敢先称帝,而太祖在得到这宝物的时候,只是笑了一下。他非但没有称帝,而且更加笃定了要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所以我跟你说,陈友谅与太祖差的太远了!”

“原来如此。”

李渔叹了口气,说道:“不知道这一块是谁切下来的,又是如何保存的,我想这位前辈,肯定是不愿意看到地脉被天庭彻底放空,让人皇不负曾经的强大,只能臣服天庭做个天子。要是能找到他就好了,说不定是个强援。”

现在的李渔,只希望那些隐藏的人族修士都站出来,其实人族的修士真不弱,因为在这种灵气匮乏时候,能修炼到散仙境界的,都是些惊才绝艳的狠人。

资质这个东西,是可以决定一个修士上限的,不是资源能够弥补的。

但是他们都挺苟的,目下出来的只有吕洞宾、陈抟、林灵素等寥寥几个人,还有张道陵不知道立场怎样,他虽然是大明的天师,但是也有天庭的背景。

至于左慈、葛洪这些人,是可以信任的,坚定站在人族这边的。

“说起这件事来,我在回来路上,碰到一个毛神设伏,被我杀了。”

“哦?”刘伯温不敢怠慢,问道:“叫什么名字?”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