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659章

作者:日日生

像他们这样的人,往往是很重感情的。

见到李渔进来,刘备笑呵呵地站起身来,“早就听丞相说你快来了,果然今日就到了。”

“拜见陛下。”

刘备笑道:“你和朕还客套什么。”

他说完之后,就看向贾诩,微微点头示意。

刘备是认识贾诩的,毕竟他曾经在曹操军中待过。

有人搬上两个椅子,让贾诩和李渔坐下。

此时贾诩上前一步,微微弯腰道:“外臣贾诩,见过蜀皇帝陛下。”

“曹……他让你来,所为何事啊?”

再给他说的快一点,曹贼两个字就出来了。

贾诩抬头道:“我大魏国君,有意请陛下赴宴,两边一起敲定一些争端。”

第九百二十五章 曹刘

曹操又约刘备,两个人要煮酒论事。

这事几十年前很正常,但是现在听来,多少有些惊悚。

大魏和蜀国打了这么多年,彼此关系十分紧张,甚至可以说是仇深似海。

曹操要设宴接待刘备,怎么听都觉得玄幻。

李渔不禁看向刘备,却见后者笑呵呵地,完全没有变色。

“好啊,什么时候,在哪设宴,咱们好好商议一番。”

刘备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让人不禁心生敬佩。乍听到这种消息,刘备是一点都不吃惊,其实对他们来说,彼此间的了解是很深的。

李渔才见过曹操几回,才认识他多久,刘备可是早就和曹操有过交集了。

他一直待人和善,以至于很多人忘了,他可是从无到有,白手起家,不知道打过多少血战才有了今时今日的地位。

追随刘备的那群人,哪一个不是死人堆里打滚,什么长坂坡,什么当阳桥,乍一听热血沸腾,仔细一想却全都是九死一生。

刘备根本没有一丝惧意,看来他是真的要赴宴了。

曹刘会,一听就很刺激,为了不出现不和谐的事情,李渔轻咳一声,道:“两位陛下都是贫道仰慕之人,如此亨嘉之会,令人神往,若是有机会,贫道也愿意去。”

“道长若是去,自然是求之不得。”贾诩说道。

“那就这么说定了。”刘备也很爽快地说道。

李渔暗暗点头,自己必须去一趟,免得这两人发生什么不和谐的事。

不过仔细一想,这种概率很低,因为是曹操主动约的刘备。

以大魏如今的局势,曹操是肯定不会主动招惹刘备的,毕竟他国内的改革刚刚开始,急需稳定。

刘备这个时候肯放弃进攻大魏,收起兵马,把关羽撤离荆襄,已经是诚意满满了。

李渔没想到自己一来就碰到这么刺激的事,不禁有些期待起来。

曹老板和刘皇叔时隔这么多年,再次见面会聊些什么,如今再论英雄,那有几个能上榜呢?

该不会还是使君与操耳吧?

李渔还在这自己脑补,就听贾诩说道:“舍此之外,还有些小事要与贵国相商。”

“什么事?”

李渔也竖起了耳朵,曹老板从来不让人失望,要么不搞事,一搞就搞大的。

“我大魏斥候,在乌桓领土内,探得一个古墓。上写着要汉室皇裔才能开启,若是陛下肯去一趟,定能大有所获。”

李渔赶紧说道:“莫不是一个陵墓?”

贾诩摇了摇头,虽然大魏的摸金校尉很有名,但是这一次确实不是一个墓穴,“应该是大汉皇室在塞外的一处藏宝之地。”

能够让曹操这么重视的,肯定不是普通宝库了。

如今六朝既然已经被不死药给串联起来,其实刘备去哪都没有危险,只需要防备天庭就行了。

曹操会冒着失去长生不老的机会,来谋害刘备么?

显然不会,而且这种事一旦发生,还会引起蜀国的这些人发了疯似地报复。

在这个时候,谁敢招惹他们?

李渔忍不住问道:“究竟是谁留下的宝库?”

李渔的心底很是躁动,暗道一声曹老板糊涂。

对于这种事,你找刘备算是找错人了,你该来找我啊。

这三界之内,还有比中原四大善人更专业的么,其余三个都去了异界,只有李渔还在。

贾诩看向李渔,小声说道:“若是此事能成,当再有二十艘元符仙舟。”

李渔神色顿时不自然起来。

他看了贾诩一眼,后者神色从容,眼神睿智。

真是一个聪明人……

李渔不再说话,静听他们两家商议。

李渔坐在左下首,身边是姜维,他笑着叙起旧来。

姜维把天竺的局势说给他听,待知道李渔要拿真经之后,皱眉道:“好像是被丞相带走了。”

诸葛亮要佛经做什么?

李渔略感诧异,起身道:“陛下,贫道还有些事要与诸葛丞相一晤,便先告辞了。”

刘备点了点头,道:“伯约,代我送道长出去。”

姜维带着李渔走出皇宫,两人分别之后,李渔来到诸葛亮的武侯府。

府上门子都认得他的面孔,很快就带着他来到书房,诸葛亮捧着一个古卷看的十分认真。

李渔进来直呼,他才放下。

“道长去而复返,定是有事。”

李渔点头道:“先前铁木真进攻夏州,唐皇帝派李勣挂帅出征,因惧怕那蒙古军中有神仙相助,于是我便提议让玄奘禅师随军出征。如今大功告成,蒙古已经完了,玄奘禅师有大功于中原。

他向我提出请求,想要拿回佛门真经。”

诸葛亮笑道:“本该如此,那佛门真经,被我取回来之后,藏在了益州的兵营中。”

“啊?”

诸葛亮看到李渔的神色,不禁笑道:“兵营是个好地方,那真经极具魔力,可以蛊惑人心。要是放在别处,我只怕会引得周围的人魔怔了。”

李渔倒吸一口凉气道:“这么邪门?”

“你不觉得佛法传的太快了么?”

“是有点快。”李渔心知肚明,这佛教诞生之后,传播的速度真的不慢了。

它传入中原才几年,如今已经和道教并驾齐驱,在民间的影响力,甚至要盖过道教一头。

“那真经也不知道是何人所写。”

诸葛亮摇了摇头,说道:“我翻阅了几篇,未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怕是这魔力不是来自文字。”

“丞相也懂梵文么?”

“以前不懂,为了看经文,特意学了几天。”

李渔知道他学梵文可不光是为了看经文,如今蜀国占据了这么大一块地盘,想要治理好这里,就得了解此地的人文。

他肯定是看了很多天竺的书册了,说不定已经成了一个天竺通。

李渔自己会弥勒的六识通,他可以不用学就会,但是诸葛亮几天功夫就弄懂梵文,确实有些厉害。

有时候,不服不行,六朝这些妖孽,实在是太离谱了。

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人杰地灵的时代,各种怪物大行其道,你要是没点过分的天赋,都很难出彩。

天道酬勤,勤能补拙大多时候都是个真理,但是在这里行不通。

一个普通人,从零开始去学梵文,还是在有了自己语言定式的情况下,几个月时间估计都未必能学到多少。

而诸葛亮说他大概会了,那就是真会了。

“玄奘说他要在大雁塔译经,然后在中原传播佛法,丞相你怎么看?”

诸葛亮瞥了一眼李渔,反问道:“你觉得呢?”

“我觉得阻止不了,不如让他去做,玄奘此人的心太深了,我根本摸不透他,但若是不答应他,就怕惹出其他事端来。”

诸葛亮点头道:“他确实很能惹事。”

李渔心中一动,试探性地问道:“此言何解?”

“你肯定也看出来了,佛门内斗,便是此人一手挑起的。”

李渔微微摇头,道:“不全是吧,我看始作俑者,应该还是那个燃灯。”

“燃灯有自己的目的,他动手之后很久,佛门的内乱才彻底爆发的。燃灯是一个诱因,至于背后操手的,肯定是玄奘无疑。”

李渔趁机说出自己的猜测,让诸葛亮帮他想一想对不对,“丞相,我觉得那金蝉子和玄奘,根本就是一个人。”

诸葛亮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而是转头说道:“佛经可以给他,但是他译出来的经,若是不合适,我们随时要收回来,然后重新找个人来翻译。”

说到这里,诸葛亮抬起头,看向李渔,问道:“能做到么?”

李渔沉思了一小会,玄奘的十方菩提在长安,长安是大唐的腹心之地,李渔有自信能制住玄奘,只要他有不利于人族的心思。

等到大地上的异族都被消灭之后,这场天人之战,就要步入下一个阶段了。

从各国边境的防守,到主动进攻天庭,三十六重天,一层比一层难打,但是李渔不害怕。

他怕的是玄奘在地上继续搞大事。

面对诸葛亮的询问,李渔的回答很坚定,他自信能制住玄奘。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