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657章

作者:日日生

玄奘走了之后,李渔看着他下山的背影,多少有些杀气弥漫。

待到玄奘的身影完全消失,李渔这才从竹榻上站起身来。

这些日子一直在修养,李渔已经恢复了个七七八八。

李渔看向天空,此时天空中有一艘巨大的元符仙舟已经升空,看来是唐军想要用这玩意去追杀了。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顶好的主意。

在大漠中,和蒙古人赛跑,可不是一个好事。

元符仙舟内,唐宋两军身穿甲胄,严阵以待,只要遇到蒙古主力,便可以下来大战。

即使遇不到,也可以在看到他们部落的时候,从根源上解决掉这些问题。

元符仙舟的第一次实战,就这么来临了,李渔丝毫不担心它的用处。

这东西可是诸葛亮夫妇炼制的,李渔不懂机关术,但是他绝对相信诸葛亮和黄月英。

既然他们说了这东西很好,那自然就是很好。

蜀国身为一个小国寡民,他们最擅长的就是把所有资源用到极尽。

他们经不起任何的浪费。

但是如今情况也有些不一样了,因为西蜀拿下了天竺。

这是一片巨大的领土,在原本天竺的土地上,可以说是什么都有。

天竺和佛门能混成那副样子,足以见得他们不行,是在浪费这地方的资源。

如今归了西蜀,那可真是两级反转。

以往时候,天竺那边是地好人不行,如今则是地好人更灵。

“大和尚这次还不错,没有多耽搁哥哥时间。”潘金莲笑着说道。

李渔微微一笑,玄奘要是只想耽搁自己点时间,那么李渔是完全不在意的。

跟他磨上几天都没问题,就怕这和尚没按好心思啊。

李渔如今认定了金蝉子和玄奘是同一个人,而且是他特意搞出来的。

他对玄奘的忌惮,是不加掩饰的,后者肯定也能感觉到。

但是玄奘依然天天来此。

他和李渔一样,为了心中那个目标,可以做很多事。

即使是暂时低头。

这种品格在普通人身上很常见,但是在大英雄身上,却往往见不到。

李渔把手搭在潘金莲的肩膀上,走了几步,潘金莲小碎步一直配合着他的步伐。

此时,小路上再次响起脚步声。

这一回来的人有点多,但是李渔依然能清楚地分辨出众人的脚步,他苦笑着说道:“李世民也来了。”

这个人潘金莲就不敢吐槽了,甚至腹诽都不敢,这可是大唐皇帝。

果然,李世民带着一群人,匆匆赶来。

他没有上元符仙舟,看来是派其他人去坐镇了,李渔打眼看了一圈,没有发现李勣。

李世民在这里,李勣按理说肯定是全程陪在身边的,既然不在只能是去追击了。

“陛下。”李渔拱了拱手,算是打了招呼。

李世民笑道:“看样子道长恢复的不错啊。”

李渔心中暗道,大圆满的水字诀疗伤确实快,但是自己身受重伤,经脉在喂食九节杖时候遭遇到了剧烈地冲击。

“陛下前来,有何吩咐?”李渔十分识趣地说道:“贫道一定为陛下办好。”

李世民眼中似笑非笑,没有回答李渔的问题,而是反问道:“刚才玄奘禅师是不是来了?”

“陛下英明,他刚走。”

李世民点了点头,轻轻嗯了一声,然后说道:“玄奘禅师立下宏愿,要渡三百六十个部落。不过他没有上元符仙舟,今日带着众僧人撤出西北,返回长安了。”

原来是找自己打探消息来了。玄奘的十方菩提在长安城中,那里俨然已经成了新的佛门圣地,无数的高僧都从各地往长安走去,希望能聆听到当世唯一真佛玄奘禅师的布道。

玄奘那开坛讲经的本事,确实是独一无二的,能有他这个水平的,普天下也找不出一个来。

真要是开无遮大会,玄奘只要参加必然是毫无疑问的焦点,他太适合这种开坛讲佛法了。

因为他是真的有一套自己的佛法理论,而不是引经据典。

李渔和玄奘还有李世民,他们三个都是义结金兰的兄弟,但是彼此的关系,可没有一点点像是弟兄的。

不是因为别的,就是他们结拜的动机本来就不单纯,都是为了利用对方而已。

这种结义兄弟,平日里没有事还可以维持,一旦出事必然是第一个动手的。

李渔摇了摇头,说道:“此时贫道尚未有耳闻。”

李世民是个好皇帝,他不管从哪一方面说,都是一个好皇帝。

他懂得物尽其用的道理,一个好的君王,他可以不勤政,可以不仁慈,也可以不贪酒好色,但是有一点是必须做到的,那便是用人。

君王的用人之道,才是决定王朝兴衰的关键。

李世民在这一方面,可当得上是一个完美的皇帝。

在他本来的计划中,给玄奘还有佛门都有密信,希望他们可以继续发挥余热。

但是玄奘没有选择留下,他以译经文为掩护,已经往长安走去。

潘金莲端来一合茶盘,上面有两杯清茶,是大宋的茶叶。

李世民推了推杯盖,播散水气,道:“他来找过道长么?”

李渔点了点头。

李世民沉吟道:“此人举止看似万分合理,但是你有没有发现一个破绽。”

李渔摇了摇头,道:“没有发现。”

“朕发现了玄奘禅师最大的问题,便是他太完美了,没有任何的破绽。一个人不可能轻松做到这一点,要么他们确实是上下齐心,如同西蜀的那群人,要么就是有事隐瞒。”

李渔把自己知道的和盘托出,说了玄奘拜托自己帮他要经文。

玄奘要经文这件事,李渔觉得还算是正常,他真的从大雁塔把经文整理好,然后再增删减补,很容易就把自己的想法融入进去。

以后中原佛门,人人信仰的,估计就是被玄奘增删过的大乘佛法了。

到那一天,佛门从内到外,从前到后,可就都刻上玄奘的烙印了。

在这个大争之世,李渔其实不太理解玄奘的做法,领袖佛门真的那么重要么?

李渔从来不追逐这种东西,即便是真有人告诉他,他可以掌控所有道门,恐怕李渔也会摆着手推辞。

管一个就够了,还管着全天下,那不是要累个半死?

第九百二十四章 偶遇

夏州硝烟散去,但是战后的疮痍,依然再提醒世人,这里刚刚经历了一场旷世大战。

不管多久的时间过去,这场争斗必将被一直传颂。

李渔斩杀铁木真,送给了边关至少十年的和平,这正是善莫大焉。

“我要去西蜀了。”

李渔笑着说道,夏州这里战事已经不会有反转,蒙古人失去了反击的实力,甚至连抵抗的心思都没有了。

失去了铁木真的蒙古,想要重新崛起,已经是不可能了。

来自内部的分裂,势必会很快发生。

到时候让他们自相残杀就行了。

“怎么又要走啊。”林黛玉嘟着嘴说道:“你不陪我去杀王熙凤啦?”

“报仇这种事,总要自己动手才好,不然心里的疙瘩很难解开的。”李渔随口说道。

林黛玉眼珠一抬,没有说话。看得出来,她被李渔说动了,但是又觉得自己的修为和王熙凤的差距越来越大,不知道还能不能报仇。

潘金莲则十分机智地说道:“我们也没事做,不如一起去吧。”

看着她那楚楚可怜的眼神,李渔笑了笑,说道:“好好好,大家一起去。”

这次去西蜀拿真经,是李渔的一个机会,他可以看一看灵山的佛法到底是什么。

毕竟如今李渔精通佛法,身具未来弥勒佛的法力。

若是能浏览一番大雷音寺的真经,说不定能有些新的感悟。

李渔有一种预感,若是这次错过了真经,那么就有可能再也看不到了。

玄奘要在大雁塔带天下高僧译经文,等到他译完了,那经文还是经文么?

李渔没有跟夏州的人告别,他们有他们的任务,而李渔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他杀了铁木真,相当于抽掉了蒙古大军的脊梁,剩下的没有一个能服众的,蒙古人即使不被灭,也会自相残杀。

未来几百年内,他们注定没有什么作为了。

趁着清晨朝阳,李渔御空而起,往蜀国飞去。

这一次路途遥远,即使是李渔的御空术,也要几天才能到。

云端上李渔盘膝而坐,对林黛玉和潘金莲说道:“先前我与铁木真一战,你们都看到了吧?”

两少女一起点头。

李渔满意地嗯了一声,说道:“有什么感悟?”

“渔哥哥好厉害!”林黛玉率先说道。

李渔在她头上敲了一下,瞪眼道:“谁问你这个了?”

“那蛮子也挺厉害的。”林黛玉捂着脑袋说道。

李渔一副哀其不争的样子,说道:“你们学到了什么?”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