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622章

作者:日日生

“啊?”李渔赶紧坐直了身子,“还有这种事?”

诸葛亮确实厉害啊,这一招把大唐高抬一手,无形中将他立为盟主。

有了这个身份,李世民就可以调节六朝之间的矛盾了。

这是一个风光无比,但是没啥实际好处的岗位,让李世民来做恰到好处。

因为如此一来,也避免了他直接成为所谓六朝盟主的可能,大家已经不再需要盟主了,有这个身份就可以了。

对其他五国来说,有一个盟主的话,他们的实力都没法和大唐争;既然如此,不如直接来一个发起人的身份,主动让给李世民,以退为进避免了李世民去强坐盟主之位。

而且退一万步说,这一步棋就算达不到上述目的,也完全没有任何问题。

大家既然要封神,肯定要先举办一个盛会。

师出无名,何以笼络人心。

“我这就去见陛下!”李渔马上就要从浴桶出来,武士彟阻止他说道:“来不及了,陛下等不到你,已经和诸位大臣制定好了全部步骤,长安城已经开始布置了,地点就设在了太极殿外的广场,昨天还摆御宴招待了五国使者。”

李渔抿了抿嘴,道:“咱们这位陛下,还真是心急啊。”

李世民想一统天下太久了,既然眼下彻底没有了机会,做一做这个实际上的盟主,名义上的发起人也是不错的。

试问这天下,还有谁能号令六朝呢。

——

长安城中,迎来了其他五国的使者。

众人在此共襄盛举,策划封神敬天。

敬天者,观天之象,究天之极,行天之道,谓之敬天!

这次大典,放开了限制,民间的人也可以在外围观看,甚至大唐专门派人搭建了观礼台。

广场上大唐的宫廷乐师,演奏者大气磅礴的古乐,伴随着乐声,六朝的代表依次上台。

蜀国来的是关羽,他走上台的时候,底下传来一声惊呼,汇聚为声浪,回音不绝于耳。

关羽面不改色,站到了自己的位置上,目不斜视,站在那里如同一棵挺拔的大树。

关羽之后,就是大魏使者,这次来的是张辽,他和关羽私交极好,虽然曾经是敌国,但是站在一处丝毫没有水火不容,甚至还很愉悦地打起招呼。

“文远,久不相见,风采不减呐。”

“云长,我在合肥可是时常听到你的大名。”

关羽哈哈一笑,说道:“可惜……”

他没有继续说下去,但是张辽知道他的意思,可惜他的行动被这次的天人之战终止了,不然关羽的北伐很有可能会给大魏带来沉重的打击。

张辽很识趣地没有挑衅,两人闲聊起来。

紧接着上台的是鲁肃,虽然东吴和蜀国闹得很不愉快,但是鲁肃的人缘还是很好的。

今天来的人要不是他,就算是周瑜,关羽也得骂两句。但是鲁肃上来了,关羽也只是叹了口气。

这台上的两个,对东吴来说都不是善茬,关羽霸占荆襄多年就不说了,那张辽更是东吴的苦主。

鲁肃上台之后,简单地寒暄了几句,便不再说话,甚至连本来聊得火热的张辽关羽也沉默了。

鲁肃之后,是大明最年轻的内阁大学士于谦,也是如今大明最受重视的文官。

他礼貌地和几位打了招呼,便垂手站在一边,态度不卑不亢,因为他声名不显,也没有引起关羽那般的惊呼。

然后便是大宋的使者,上台的人是大宋江南道主管,兵马副元帅韩世忠。

因为他的辖区是江南,与东吴接壤,而没有异族。所以他本人没啥事,大宋便让他前来,论分量勉强够用。

韩世忠的名气在六朝和于谦差不多,大宋的国力又不如大明,所以本来以为也没有什么欢呼。

但是恰恰相反,韩世忠上台之后,围观百姓中反倒欢呼起来。

原来是大宋的商人太多了,他们又有钱,能搞到这次盛典的门票,所以虽然是在长安,但是宋人很多。

韩世忠笑吟吟地,上台时候多看了关羽和张辽一眼,他也不怯场,象征性寒暄了一下便站到一边。

最后出场的是东道主大唐,人还没有出来,观礼台上已经全部站了起来。

鼓乐声为之一变,然后一条鲜红的地毯自行滚开,周围没有人控制。

两侧的侍卫纷纷向前一步,捉刀而立,金盔银甲,锦袍披风,十分威武。

一个人影从殿内走出,众人已经忍不住翘起脚尖去看,待看清来人之后,直接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来人身穿龙袍,龙行虎步,大步迈来。

在他身后,竟然是皇后,再往后还有一个道士。

李渔看着前面的两口子,心里一阵腻歪,你说你来出风头,带着我干什么?

在他前面的,真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李世民甚至还等了一下,伸手让长孙皇后搭上手掌。

李世民走到高台中央,身后就是五国使者,他摆了摆手,让人群安静下来,大声道:“仁育群生,义征不憓,诸夏乐贡,百蛮执贽。今日我等聚会于此,敬天法祖,意在封神!”

他的声音,被道士们用几十个传音法宝扩散,响彻整个长安城,每个人都听得清清楚楚。

“从即日起,与国有功者为神、与族有德者为仙、与民有利者为圣、与己有方者为贤!”

这一句话,便把神佛的神位给撤销了,顿时引来天地变色。

但是李世民面不改色,仰面朝天,继续说道:“我等敬尊人皇:伏羲、神农、轩辕、少昊、颛顼为人文之祖,五方天帝!”

咔~咔!

两道惊雷落地,被李渔挥手收走,他现在才知道李世民为什么非要自己跟着。

合着是做避雷针来了……

长孙皇后十分给李世民和大唐百姓争气,面对如此的天地之威,她也是毫不慌乱,而是眼神坚定地站在李世民身后。

皇帝也皇后的表现,让原本就狂热的百姓更加的兴奋。

老百姓就是这样,只要他们认可的人带头,什么权威他们也敢掀翻。

神仙算什么?你没看到那是我们的皇帝么?

李世民短短一席话,人间已经不认可那些宗教神,今后的人间只供奉祖先神。

与国有功者为神、与族有德者为仙、与民有利者为圣、与己有方者为贤!

这就意味着,有大量的文臣武将即将封神,他们成神的法统已经有了。人皇最后的余晖,就是如今的六朝人皇,即将绽放出最耀眼的光彩。

从今往后,宗教再也不能成为神的发源地,让那么多鸟神不劳而获地享受人间的供奉。

修为再高,没有德行,不修善果,不立功业,那也只是个高阶修士而已。

想吃俸禄,想受祭拜,想吃贡品,对不起,你不配!

李渔十分满意,自己没有参加是对的,他应该完全信任这些六朝的人杰。

他们在这方面,可比自己厉害多了。

这么多煽动性地口号提出来,标志着人间正式对天宣战了。

以前虽然也打了,但是还没有宣战,属于是争斗。

如今便是你死我活的战争了。

李渔感觉浑身热血沸腾,恨不得马上就开打,战到天昏地暗,至死方休。

第八百九十章 参战

各国的名单提交之后,人间已经陷入了一个混乱的局面。

很多人感觉信仰崩塌,但是也有一些人,觉得正该如此。

这时候,六朝作为一个个朝廷,它的效力就显现了出来。

朝廷对于百姓的约束力太强了,不管是什么宗教,跟它一比都是微不足道。

你让中原的百姓不信教可以,你让他们不怕官是万万不能。

这一次不再是单一地针对黎山圣母,而是所有宗教神,李渔先前对黎山圣母的针对,在这一次也起到了作用。

大家已经习惯了一次,这次也就不那么害怕了,毕竟上次的事也没有引起多大的后果。

黎山圣母当初也是个香火鼎盛的神仙,被打压之后,也毫无后续可言。

这场封神的后续势必还会引起很大的风波,但是此时却一切平静如常,宛如暴风雨前的宁静。

李渔坐在一棵参天巨树下,这里是大唐的钦天监,聚集了一大批修为高深的道人。

大唐道门十分强盛,当初他们玄奘佛道相争,也能不落下风,只是后来出了一个女皇之厄,佛门敢说话,道门不敢信口开河说能解决女皇之厄。

于是李世民便偏向佛门,导致大唐长期佛盛道消。

但是钦天监的底蕴一直在,是大唐的基石,也是皇室最信任的修士力量。

李渔坐镇此地,就是预备着天庭会为封神大典而降下神罚,到时候他就要和这些人一道反击。

不过他在这里蹲了十来天了,依旧是风平浪静,有很多人已经开始松懈,甚至觉得天庭不过如此,没有什么好怕的。

但是李渔知道,封神这件事不会没有波澜,天庭绝对不会放任不管。

至于至今还没有动静的原因,李渔多少也能猜到。他们是一个冗杂的官僚体系,肯定要推诿扯皮,最后派一个人来。

这个倒霉蛋,就要迎接人间对他的严阵以待,李渔笃定他吃不了好果子。

大唐的长安,不是他们可以随意撒野的地方。

事实和李渔预料的差不多,此时的天庭确实在扯皮。

各路战线都停滞不前,让负责它们的各路神仙焦头烂额。

本来希望最大,最容易打开突破口的幽州一带,因为辛弃疾的崛起还有霍去病的加入,反倒成了最难啃的骨头。

远处石梯上走来一个中年道士,他看到李渔之后,笑着走了过来,“正经道长,我看这天庭八成不会有动作了。”

李渔看着李罡淳,心中暗道你可比你师兄袁天罡单纯多了。

他刚刚和袁天罡加固了长安的几个大阵,起码保证皇城不会被偷袭。

“这可说不准,还是打起精神的好,毕竟长安如今是六朝的中心,不能有半点闪失。”

李罡淳笑道:“听说幽州那边又有好消息传来?”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