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592章

作者:日日生

不过看曹操的乐观不像是装出来的。

自己能看到的,曹操自然也能,他丝毫不担心霍去病去西蜀,然后挑动蜀魏之战。

曹操似乎看透了李渔的心思,他微笑着说道:“道长,是不是担心冠军侯去西蜀?”

“正有此意。”

曹操指着他,笑道:“道长与刘备相交毕竟还短,不如朕了解他。刘备和诸葛亮绝对不会因为一个冠军侯的出现,就改变自己的大略;二来冠军侯可能不会去西蜀,希廉曾经说过,铜盘承露的事,道长还记得吧?”

李渔点了点头。

曹操眯着眼,说道:“他可能会等武帝刘彻……”

李渔没有说话。

曹操分析的很有道理,但是他不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铜盘承露这件事,已经黄了。

原因也很简单,那承露的铜盘,被自己给炼了,分成了五个本命法宝,在正经门那群小萝莉手里。

武帝复活的美梦,早在几年前自己困在茂陵的时候就已经破灭了。

不过曹操说的刘备不会改变自己大略这件事,还是给李渔吃了一颗定心丸。

曹操和刘备做朋友的时间,都比自己长,做敌人的时间就更久了。

这世上最了解刘备、诸葛亮的,或许真就是曹操和他这群手下了。

李渔举起酒杯,说道:“陛下英明,非常人所能及也。”

“道长若是真这么想,朕心甚慰!”

这时候,有人在外喊道:“陛下,太子殿下求见。”

“让他进来吧。”

曹丕兴冲冲地进来,身后跟着一群人,手中抬着一个金灿灿的老虎尸体。

这虎十分雄壮,毛发噌亮,即使已经死了,也不难看出它生前那百兽之王的威风。

曹丕进来之后,一眼就看到了李渔,他假惺惺地抱了抱拳。

曹操看了一眼老虎的尸体,笑道:“我儿有心了,不过射虎这种事,还是要自己亲自去狩猎才好。不要像孙仲谋一般,徒惹人笑。”

孙权射虎,是六朝中流传很广的一个东吴笑话。

孙权的父兄都是出了名的猛人,别说弓箭猎虎了,徒手都敢上,属于是老虎见了都要绕道走的那种。但是到了孙权这里,武力值就有点下降了,不过他依然很喜欢打猎,尤其是喜欢打老虎。

有一次,他射虎的时候被老虎反击,要不是手下侍卫救主,他就要被老虎反杀了。从那之后,孙权发明了一种新式狩猎方法,他派人做了一辆马车,用一个铁笼把自己罩在里面,然后派人驾车,自己在笼子里射虎。

这种猎虎的方法要是被他爹和大哥看见,估计能气的活过来。

这事传到大宋,当时还活着的苏轼就写了“亲射虎,看孙郎”来调侃。

六朝中最爱打猎,而且名声很大的,就属孙权和曹丕。偏偏这两个都是人菜瘾大……

曹丕知道李渔最受曹操重视,所以不敢在自己父皇面前造次,但是在外面却已经把李渔贬的一文不值了。

他这样做的原因,是怕李渔说出他的糗事,所以来了一个先下手为强。

曹丕觉得,只要他在外颠倒黑白,说成是李渔想要收自己为徒,被自己奚落一番严词拒绝。

这样一来,李渔不管怎么说,别人都会以为他是恼羞成怒。

李渔越是气愤,自己越是不搭理他,那样一来就坐实了他恼羞成怒的事实。

可是他压根没想到,李渔根本没理他……

曹操对于自己儿子的这个献礼,没有很喜欢,但是也笑着收下了。

曹冲的死,让他们父子一直以来都有些芥蒂。

曹操从来不掩饰自己对于曹冲的偏爱,而曹冲也十分对得起这份偏爱,他确实足够优秀。

李渔不想和曹丕多待,便提出要走。

曹操将他送了出来,李渔笑道:“岂敢劳烦陛下,还请回吧。”

“无妨,朕送你出宫。”

曹丕见状,马上道:“儿臣替父皇送一送道长。”

曹操笑道:“也好。”

走在出宫的路上,曹丕笑道:“如今坊间有些传闻,道长可曾听说过?”

李渔摇了摇头,说道:“贫道一心只修道,从不过问传言。”

曹丕眼珠一动,说道:“那些无知百姓,说是本王拒绝了道长,真是胡说八道。希望道长不要介意。”

李渔看向曹丕,他正一脸得意,笑吟吟的十分欠揍。

但是李渔一点揍他的欲望都没有,因为曹丕已经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李渔遗憾万分,自己竟然是在昏迷的时候,达到了水字诀大圆满。

真想再体会一次啊……

不知道还有没有机会!

看这李渔怅然若失的样子,曹丕更加得意,还以为是因为李渔奈何不了他,才做出这种姿态来。

心情大好的曹丕,步子都轻快了几分。

第八百五十六章 危机

李渔在许都街头漫步,突然心中一动。

他走到一个巷子中,从掌心拿出一个泥人。

“喂,你小子怎么还不来?”

泥人嘴里,传出左慈的声音。

李渔低声道:“别急。”

“不急?”那边明显急了,白毛大声道:“再不来,茂陵的事就藏不住了。”

李渔一挑眉,压低了声音说道:“你急了?”

那边一阵沉默。

李渔心中暗爽,让这几个货急一下是好的。

过了一会,李渔就要收起泥人了,那边突然有来一句,“你到底啥时候来?”

李渔想了一下,在许都坐镇这段时间,其实也差不多了。

“你们准备的怎么样了?”李渔问道。

白毛说:“这么危险的事,九死一生,还准备什么。等你来了,咱们吃点好的,你跟那个谁谁谁……好好睡一觉,咱们一人一把铁锹甩开膀子就去挖。”

李渔强忍着骂人的冲动,说道:“我仔细想了一下,这事不着急,他不是刚需啊,我们需要有耐心,只要咱们不死,茂陵就一直在那里,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那边再次沉默了。

这次李渔没有给他们机会,直接收起了泥人。

白毛和左慈好像很急,对他们这种老油子来说,不应该出现这种情况。

李渔心底十分清楚,他们肯定是有什么事还瞒着自己,那自己就更不着急了。

等他们和盘托出再去不迟,李渔现在也不是很想知道原因,因为他实在是太忙了,无心他顾。

如今自己身负重大使命,又不缺什么法宝,没有必要跟着他们去茂陵赌命。

李渔深知自己的作用,已经从一个过河卒,成为了六朝之间的纽带。

当初需要他横冲直撞,挑起人族的斗志,以及反抗的勇气。如今这个身份需要变一变了。

六朝彼此间,是有矛盾的,甚至有几个是世仇。

人族需要一个中间人,来保证六朝不起内讧,要对付天庭,六朝缺一不可。

此时若是来个大一统,那么势必要打翻天,到时候即使一统了,人族的势力会百倍的削弱。

这时候,街道上突然奔来两匹战马,在他们过去之后,许都街头安静了些,过往的百姓纷纷躲避。

一群将士紧随其后,骑马入城,李渔仔细一看,他们打的是“张”字旗。

大魏武将里姓张的有好几个,但是比较厉害的,还要说张辽。

难道是张辽回来了?

他看到路边站着一个货郎,正在用艳羡的目光看着入城的将士,不禁问道:“小哥,这是张辽将军么?”

“这是儁乂将军!”

李渔恍然大悟,原来是他——张郃。

张郃也是五子良将之一,他的品阶不如张辽,但是张郃官不大,却实实在在是个猛将。

当年官渡之战中,张郃投降曹操,曹操大喜,亲自迎接说:“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

在三国中,都知道马谡失了街亭,是对蜀汉的巨大打击。

这个街亭,就是张郃拿下来的。

李渔微微点头,看来自己真的可以走了。

张郃是镇守关中的大将,蜀国每次北伐,张郃都是顶在第一线的。

如今曹操把张郃撤了回来,说明他深信蜀国不会来犯,而魏国的大敌在内不在外了。

李渔心中前所未有的轻松,蜀魏都能罢兵言和,六朝的联盟还是很靠谱的。

知道张郃进了许都,李渔马上回到小三圣殿,他吩咐道童去把公主叫来。

很快,清河公主就匆匆赶来,她进到殿内,问道:“师父,怎么了?”

李渔笑道:“我要走了。”

“师父去哪?”清河公主有些不舍,这些日子相处下来,清河公主发现李渔是真的很好。

他通情达理,法术高强但是从不以此盛气凌人,凡事都会替别人考虑周全,从来不让亲近的人难堪。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