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558章

作者:日日生

他们载歌载舞,时而举杯吟诗,时而舞剑弄枪。

在上首脸上挂着笑容的是曹操,他近来十分欢喜,一来折磨自己多年的头疾被李渔治好,如同重获新生;二来西蜀的压力顿减,让他得以施展抱负,北伐大漠,文成武就,皆有所得。

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看到了长生的希望,李渔给的不死药已经被多方验证,即使不是纯正不死药,那也是有不死之功效的。

有内侍走到曹操身边,低头耳语一番,曹操神色一动,笑道:“哦?快快有请!”

内侍刚想离开,曹操站起身来,道:“朕当亲自前往迎接。”

底下的大臣窃窃私语,不知道是什么人有这么大的面子,武将们纷纷去看程昱。

程昱捻须笑道:“此时此刻,有这个殊荣的,怕不是正经道长?”

曹操哈哈一笑,指着程昱道:“仲德深知我心。”

程昱呵呵一笑,自从上次见过李渔之后,主公他一直心心念念。

很少有人能在六朝这么吃得开,上一个还得是大明太子朱标。

李渔看着一大群人朝着这边赶来,心里顿时明白,怕不是曹操亲自出来的。

要是前几任大良贤师知道李渔如今在人间皇朝的受欢迎程度,估计会集体自闭,他们怎么都不会想到,做大良贤师也能做成这种好人缘。

要知道,前几任大良贤师,那可是皇朝的死对头,每个朝廷都是必欲除之而后快。

毕竟大良贤师所做的,是追求一个天下大同的时代,往往和造反有分不开的联系。

而李渔不一样,到了他这一代,格局一下打开了。

他不光要和人斗,还要和天斗。

“正经道长!”

“见过陛下。”

“哈哈哈哈哈。”曹操搂着李渔的肩膀,笑道:“当日一别之后,朕时常思念道长,只恨不能相见啊。”

曹操今日打扮的很是英武,身穿一袭战袍,身后还有披风,看来是在开庆功大会。

曹老板对于这种场合,一向是很重视的,他喜欢胜利,喜欢那种壮志得酬的感觉。

李渔笑道:“承蒙陛下厚爱,贫道不胜感激。”

“请!”

“陛下请。”

两个人来到铜雀台上,这地方修建的着实不错,可见大魏和西蜀的国力还是有差距的。

西蜀把所有资源集中起来,上层几乎是没有什么物质享受,刘备的皇宫连汴梁一个富户都比不上。

但是大魏这么多年依然抵挡住了西蜀的进攻,当两个帝国的统治者都是英明神武之辈的时候,疆域的大小,人口的寡众,就成了举足轻重的事。

这种级别枭雄争斗,防守的一方有这难以想象的巨大优势,想要以弱胜强,实在是太难了。

铜雀台修建的如此恢宏大气,李渔走上台阶,周围全是红袍侍卫。

这要是哪天有机会,带着二乔来走一圈,那才是有情调。

当然这个也就是想想,真要是干了,曹操的老脸就挂不住了。

曹操这个人,和你好的时候是真好,可是你要是仗着这个和他来劲,他翻脸的速度也是真快。

左慈当年就吃了这个亏,被夏侯渊追着打断了肋骨。

来到台上,曹操让内侍搬来一张小几,就摆在自己身边。

“朕听说你很忙啊,先是帮刘备打下了天竺,又帮朱标拿下了东瀛,最近还和真武大帝打了一架,破了诛仙阵。这次来许都,肯定不是来叙旧来了吧?”

李渔笑道:“本来打算帮陛下打乌桓和鲜卑,谁知道大魏的兵马太能打了,贫道才刚到境内,就看到了押送左贤王的囚车,来到许都之后,又在城墙上看到了鲜卑王的脑袋。”

曹操面带得色,说道:“朕手下这帮将士,那也算得上是能打的。”

“属实是精锐虎贲。”李渔马上附和道:“只不过他们的功劳这些年来已经封无可封了,赏无可赏了,陛下打算如何奖励他们呢?”

“这个……朕正在为难,看道长的意思,好像是有好主意。”

李渔笑着点了点头。

曹操眼色一亮,马上道:“快些说来听听。”

“既然人间的爵位已经到了尽头,陛下何不封神。”

“封神?”曹操马上觉察到事情不对劲,他敏锐的意识到,这是李渔的下一个大动作。

这道士出手,向来是石破天惊,这次索性搞一个封神出来。

真让他搞成了,那天地之间这一战,将会提前到来。

曹操沉吟片刻,说道:“是不是草率了点。”

“陛下,迟则生变啊……”

曹操看了一眼铜雀台上的文臣武将,李渔说的有道理,如今是人族最强盛的时候。

不过这个魄力可不是谁都有的,曹操自问算是比较有担当的,还是不敢轻言答应。

他看了一眼李渔,又低头看向酒杯,晃动的杯影中,自己那张脸有些扭曲。

“你从金陵来?”

李渔点了点头。

曹操颔首道:“那朱标是同意了?”

李渔又点了点头。

“刘备呢?”

“实不相瞒,这主意是诸葛丞相出的。”

曹操嘿笑一声,然后骂道:“果然是那帮疯子想出来的,这天上地下,就没有他们害怕的。”

“陛下以为如何?”

曹操把酒杯往桌上一拍,周围的人本来就都注视着这边,此时更是齐刷刷转头侧目。

曹操凝声道:“刘备都敢,朕有何惧?”

李渔大喜,如今大魏、大宋、大明和蜀国都同意了,只剩大唐和东吴。

只要说服了李世民,孙权那边不是问题。

再者说了,要是六朝中有五个同意了,剩下的一个就不得不同意。

因为他必须要考虑掂量一下,你要是不同意,其他五家会不会先联手把你分了。

毕竟六朝虽然各有强弱,但是五个真铁了心打一家,没有任何一个撑得住,即使是大唐。

曹操下定决心之后,便不再犹豫,他环顾四周,大笑道:“朕的这些肱骨之臣,哪个不配带个神字?”

第八百一十五章 华歆

许都的街头,李渔跟在一人身后。

此人宽袍大袖,面向儒雅,一副仙风道骨模样。

“家师云游四方,常有书信来往,只是不知去向。”

李渔笑道:“那怎么寄信?”

“只需在一个泥人前面,将书信焚烧,家师便能看到。”

李渔点了点头,这确实是左慈的手段。

眼前的道士乃是抱朴子葛洪,他幼时丧父,家境渐贫,以砍柴所得,换回纸笔,在劳作之余抄书学习,常至深夜。乡人因而称其为抱朴之士,他遂以“抱朴子”为号。

不同于左慈,葛洪性格内向,不善交游,只闭门读书,涉猎甚广。

其实左慈的很多本事,反倒是从他徒弟这里学到的,不过葛洪最重要的金丹大道,确实是跟着左慈学的,而且学了个八九不离十。

“素问正经道长已经踏破虚空,得证大道,从此长生不灭,逍遥自在,不由得让人羡慕敬佩。”

李渔摆手道:“哪里,不过是些微末道行,入不得名士法眼。”

“师父来信时候说过,道长的道心稳固,福泽深厚,乃是当世首屈一指的修士,何必过谦。”

李渔没想到左慈这老东西私下还挺有眼光。

他笑着问道:“你在这许都何处修炼?”

“贫道不似正经道长这般到新稳固,所以不敢在这许都繁华地修炼,只能隐于山野之中修炼。”

李渔心中笑而不语,他多少知道些内幕,这葛洪怕不是被迫归隐。他自己是没有问题的,但是大家都知道他的师父是左慈,左慈是何许人也?

六朝的修士何其多也,你要是说十个修士里,有八个是左慈仇人,那肯定是有夸张嫌疑。

但是你要是说每十个修士里,只有一个是左慈的仇人,那肯定是保守了。

这次李渔来到许都,曹操大为重视,几乎是日日带在身边,和大魏的上层交往。消息传开,就连在朱明洞修炼的葛洪也听到了消息,所以特地来拜访。

两人来到一个茶摊前,叫了一壶热水,茶博士见他们不点茶,只要清水,便有些不悦。

这时候李渔从袖子里排出两个大钱,笑道:“辛苦了。”

茶博士顿时眉开眼笑,殷勤倒水。

葛洪从怀中掏出一个葫芦,用热水烫过茶杯之后,倒上几片。

水气蒸腾氤氲,清香不甚浓郁,但是味道绵长。

“贫道虽然年长几岁,但是道长与家师相交,故而当称呼道长一声师叔才对。”

李渔摆手道:“不妥,我向来称令师为前辈,咱们平辈相称最是妥帖。”

葛洪也不太在意这个,笑着推过茶水去,说道:“六朝之中,魏蜀吴的茶难喝至极,唐宋介于最中间,唯有大明的茶,清香隽永,回味悠长,最是适合我辈修士。”

李渔在大明混的久,笑道:“这应该是武夷山的大红袍。”

“道长好见识。”

葛洪问道:“与高人不可失之交臂,今日得逢道长,乃是天赐机缘。修行一事,乃逆天而为,道阻且艰,时常令人百思不得其解,贫道这里有许多疑惑,还望道长不吝赐教。”

“我当知无不言。”

葛洪道:“我在山中修炼,一直以守一、行气、导引为主,如此真气积攒,初时进境神速,直到养成金丹,离大道只差一步,便一直消散,积攒的真气本来就不够用,且不断流失,故而多年修炼下来,反不如初也。”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