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541章

作者:日日生

“对,明王说怎么办,我们都听明王的!”

方腊仰起脸来,看向天空,声音不大但是极具凝聚力,“只要有开打的那一天,我们明教一定赴约!”

——

正经门,小楼。

宽松的大床上,本在睡梦中的潘金莲睫毛微动,半晌,缓缓地睁开了眼帘。

身下的床上,杂乱无章,便是身上的被子,都随意的散落着,点点春光,半遮半露,小琼英那曼妙的身姿,更是以一种让人惹火、鼻血直流的姿态,依偎在李渔哥哥的怀里。

潘金莲缓缓下床,嘴角一弯,冲着李渔露出一个发自肺腑的微笑,朱唇一抿,屁股一撅,照着熟睡中的李渔的额头亲了一口,随即要穿好衣服蹑手蹑脚地离开了小楼。

她先是将最里面的一件小衣拿了起来,小衣通体素白,薄如蝉翼,拿在手里,就像是手里拿着云雾一般,感受不到丝毫的重量,轻薄的材质在手指的摩擦之下,更显得丝滑和顺畅,那薄薄的小衣,被身材曼妙夸张的潘金莲穿在身上,比不穿东西还诱人。

她披上外面的道袍,将自己美好的身体罩住,手提着绣花鞋就往外走。

走到门口的时候,李渔使劲抱了抱琼英,问道:“莲儿,天都还没亮,你这是去哪啊?”

琼英昨晚实在是累坏了,即使是这样也没有醒来。

潘金莲转过身来,笑吟吟地说道:“肚子饿了,去找点吃的。”

李渔根本不信,平日里这小妮子见了自己,恨不得挂在自己身上,怎么可能因为肚子有点饿就走。

他拍了拍自己身后的床板,说道:“过来,再睡一会。”

潘金莲有些犹豫,还是咬着嘴唇说道:“莲儿要下山。”

“下山?”李渔一下坐起身来,伸了个懒腰,问道:“去哪?”

“王熙凤回来了,黛玉她想要去报仇,我怕她自己去会出事,便和她约好了一起去。”

李渔笑骂道:“你们两个越来越大胆了,这种事都不跟我商量的么?”

潘金莲讨好地笑道:“这不是黛玉怕你不让她去么。”

李渔伸手一招,她便乖乖地回到李渔的怀中。果然林黛玉还是要报仇,李渔心中暗道,正好自己去金陵帮朱标铲除那些鸟人。王熙凤夫妇既是红盟的人,又是黎山圣母的人,可以说是双重仇敌。

此番就帮林黛玉了却这桩心事,免得让她日夜折磨,有走火入魔的风险。二来也可以以此为突破口,将金陵这块宝地拿下,据说朱标要迁都的心十分坚定,他做梦都想住在孝陵边上。只要帮朱标了却这桩心事,再提出人皇封神,就是水到渠成。

“你去和黛玉说,天一亮我就去金陵,咱们一道去。”

“啊?”潘金莲道:“你也去?”

“怎么了?”

潘金莲依偎在他怀中,手指轻轻在李渔的胸膛上画圈,娇靥挂些愁容说道:“可是天庭在追杀你啊。”

李渔笑道:“追杀我的人多了去了,没什么好怕的。”

第七百九十五章 八卦云光聚宝帕

暮色如雾,残阳似血。

繁华的道路,沐浴在烟雾笼罩的夕阳中,将每一个行人的影子拉的很长。

道路上有一匹白马,一个青年道士牵着马走在路上,马背上是两个少女。

青年看了一眼远处的城墙,没有回头,笑着说道:“马上就到了,前面就是燕京城。”

城郊有兵马急行撲起的烟尘,马背上稍微小一些的少女,眯着眼睛眺望了好一会儿,缓缓叫出口:“京……城,好直白的城碑。”

牵马的青年道士就是李渔,马背上是潘金莲和林黛玉,他所牵的是自己的照夜玉狮子马,在风月宝鉴内还窝着一只兔子,这就是他这次带的全部人手。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闲情逸致,携美北游,可是稍微消息灵通的人都知道,他正在被天庭追杀。

真武大帝为此丢了诛仙剑,这件事根本瞒不住人,已经在六朝传开,成为茶余饭后的一个笑资。

随着反抗的开始,天庭的权威在一点点削弱,因为有无数人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率先开始反抗天庭的那些人,他们至今仍然活着,而且还屡次挫伤天庭锐气。

那层被人们亲自披上的外衣,正在被撕开,露出这个世界的本来面目。

即:神佛与人的差距,远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燕京有自己的美食,今晚我带你们见识一下。”李渔笑吟吟地说道。

“我们去哪吃?”林黛玉有些担心地问道。

她不太喜欢去酒楼客栈一类的地方,还不如在野外露宿。潘金莲则无所谓,只要李渔在就行。

李渔也知道她的这个洁癖,便说道:“那就去皇宫吧,然后让大明的皇帝陛下,给我们安排一个住处。”

他说这句话完全是脱口而出,这时候旁边的人,却眼神怪异地看了过来。

燕京是北方的一个人族大城,道路上行人客商十分多,众人纷纷躲着这个道士走,生怕他说话大逆不道,连累到自己。

此时在后面,有一行车马施施而行,车厢装饰华丽,挽车的俱是清一色高头骏马,连随行仆从也都青衣小帽,衣着考究。

听到有些异动,马车内传出一道声音,似乎在询问。

有一个随从在马车外轻轻说了一句,马车内传来一声冷哼。

顺着马车的帘子缝隙,他已经看清了前面的人,正是害他们不浅的正经道士。

这道士又来了燕京?

马车内的公子哥本来微有醉意,醺醺然正在车内闭目养神,此时却连气带吓,酒意都醒了三分,坐直了身子。

李渔也没有多想,引起一场小风波,不是他的本意,但是也无关痛痒。

走到城门处,守门的士卒照例拦住三人,李渔问道:“以往我来燕京,没见有这个审查啊?”

李渔十分配合地摊开手,示意自己三人没有带行囊,他们也确实不需要。

小兵的态度很好,也是一个喜欢笑的,看样子为人不错。

“道长不知,如今是非常时期,在咱们大明东海畔发生的事,道长身为修行之人,应该知道吧?”

李渔哈哈一笑,道:“那就算了,你去禀报一声,我就是东海那个倒霉蛋,正经道士李渔。今日特地来拜见大明皇帝陛下。”

林黛玉在马背上,插话道:“你们可快着点,我们还要进宫里吃东西,走了这么久,就吃了几颗果子,这肚子早就饿了。”

李渔瞪了她一眼,笑道:“不急,莫要理会她,你自去禀报便是。”

守城小兵这些日子总是听到正经道士的大名,没有想到今天碰到真人了,他转身晕乎乎的就要走,一个趔趄差点摔倒。

李渔伸手一拂,即将摔倒的小兵顿时浮了起来,免于一次狗吃屎。

“慢些去就是,不急。”李渔笑呵呵地说道。

李渔在大明面子大了去了,尤其是皇帝朱标,十分看重李渔。

朱标也是出了名的老好人,以胸襟和气度著称六朝,可谓是六朝中人皇的团宠,其他的皇帝除了小福金外互相之间多有敌意,唯独都对他刮目相看。

但是朱标可一点都不傻,他只是懒得跟人计较,并不是分不清亲疏远近。

他化为鬼魂,在皇宫中几十年,把大明看的通透。若是没有李渔,大明此刻已经是亡国之际了。

别看大明疆域寥廓,问题着实不少,而且十分严重。

李渔对大明的恩情,以及对朱标本人的恩情,他一直记在心里。而且朱标也知道,李渔这个人没有什么坏心思,他的所作所为,是最值得人钦佩的。

很快,大明的金吾卫亲自来迎接,带着三人直入皇宫。

内侍引着三人,直接到了一个大殿,正有很多宫娥端着大方托盘流水搬将菜肴运上来,足有三五十个碗碟,一色的官窑甜白,水陆酒馔齐备,干鲜果菜俱全。

朱标笑道:“听说道长的女伴饿了,朕特意吩咐御膳房,做好了酒菜,就等道长入席了。”

李渔尴尬一笑,大明的情报机构真不是吹出来的,林黛玉在城外的一句话,皇帝这么快就知道了。

他呵呵一笑,道:“叫陛下看笑话了。”

朱标摇着头,笑道:“赶紧入座吧,这次东海的事朕已经知道了,道长为了大明亲赴东瀛,斩杀东瀛的妖魔,助我大明兵马功成,朕又欠了你一个大人情啊。”

“陛下言重了。”

朱标扶着李渔的胳膊,和他自己坐的很近,潘金莲和林黛玉则自己选了个地方坐下。

林黛玉和潘金莲都乖乖坐着,陆续还有很多大臣到来,都是朱标的亲信重臣。

等到最后的徐辉祖到来,众人早已经觥筹交错,朱标和李渔对这脑袋,低声道:“道长,诛仙阵都摆出来了,怎么还敢出来走动。”

李渔说道:“我答应过陛下,要收拾金陵的烂摊子,正好最近闲来无事,那天庭想要杀我,已经是路人皆知的事,没有什么好躲的,让他们尽管来就是。”

“想要铲除金陵贼子,道长需要多少兵马?”

李渔神色一肃,道:“陛下只需让人在应天府附近驻守,准备等我扫平他们之后,派兵入城防止他们死灰复燃就好。”

朱标点了点头,说道:“道长放心,只要是在大明境内,不管是谁要害道长,朕都不会坐视不管。”

——

一间精致的阁楼内,林黛玉十分满意,皇帝陛下安排的住处果然很好,被褥什么的也都是崭新的。

三人吃饱喝足,在楼中饮茶,潘金莲吃了一些大明宫廷酒,进屋有些燥热,便褪去了道袍。

一身水红撒花小袄绸裤,嫩脸红扑扑的,微露汗迹,坐在李渔身边,给他殷勤倒茶。

林黛玉被赵福金传染了,本来一个好端端的小淑女,也变得贪嘴起来。

她吃的很饱,轻轻摸了摸自己的小肚子,笑嘻嘻地说道:“渔哥哥果真厉害,皇帝都要款待我们。”

林黛玉没怎么和李渔一块出来,所以她还不太清楚李渔的名头。

李渔心里还在想和朱标说的事,金陵的事这次必须彻底解决了,前面几次都是阴差阳错,突然出现大变故,导致功败垂成。

这一次自己来金陵,没有带多少人,但是他有大明天师道相助。

在李渔的印象中,金陵的红盟不是很厉害,根本用不着兴师动众。

除了那个有些神秘的贾宝玉之外,其他的人都不足为惧,就是贾宝玉李渔也没有放在心上。

他听到林黛玉的声音,但是没仔细听,转过头去想要问问,却看见潘金莲一张瓜子脸因吃了酒,红晕晕的,愈增娇艳,偎桌闲坐,一双修长玉腿在薄薄的玉色撒花百褶裙下半屈轻叠,身姿曲线窈窕风流,勾人心魂。

看到这幅景象,李渔不觉心动,桌下手掌轻轻握住了叠放在身侧的一只秀足,正捧盏浅饮的金莲神情一窒,眼珠左右闪转,不动声色。

林黛玉好像觉察到有什么不对,侧着头问道:“莲儿姐,你怎么了?”

李渔赶紧起身,咳嗦一声道:“八成是累着了,你们在这里睡吧,我晚上去隔壁。”

说完李渔就离开了这个房间,迈步来到隔壁的门前,院子里星光满地,月光铺满之后,好似雪地一般。

他在门前停顿了一会,随即坐到走廊的栏杆上,斜倚着柱子陷入了沉思。

这次出来,李渔也是破釜沉舟了,他就是要用自己的存在,让人们破除对神佛的迷信,对天庭的畏惧。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