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487章

作者:日日生

在他身后,亲兵抱拳称是,然后飞速离开,去往益州报信。

开疆拓土总是令人喜悦的,他们一群人,走到皇城。

这地方虽然国家不大,但是皇城修的极尽奢华典雅,据说宝象国国王十分濡慕中原文化,便派人去长安,学习风土人情,回来之后历时二十年,修建了这个小长安。

走到宫中,到处都是尸体,这些尸体身上都有抓痕,看着像是被妖怪所害,其中很多都已经腐臭。

再往里走,便是层层楼阁,诸葛亮冷声道:“国小力寡,不思安民,反倒如此奢靡享乐,难怪他们被奎木狼盯上。”

张飞也骂道:“量此小国,有何财力,用度宫殿,竟然胜过我哥哥许多。”

李渔默然无语,他走到宫殿之上,伸开双手。

随着灵力汇聚,越来越多的水灵之力,奔涌而来。

李渔头顶阴阳轮,再次张开双手,天降甘霖!

雨滴细软缠绵,沾衣不湿,拂面微寒,凡是被这雨滴淋到的人,浑身伤痛尽数消失。

有个农夫揽着自己的儿子,本来表情麻木,突然听到一声婴儿的啼哭,在他脚边的妇人也缓缓爬了起来。

这种情景,在宝象国的都城内,到处都在上演。

很快,他们匍匐在地上,感谢神明的恩赐。

他们在感谢上苍,这让李渔分外无语,天上下来一个神,便闹得宝象国十不存一。

可是世人是无知的,他们的能力决定了他们的眼光,他们的眼光,造就了他们的愚昧。

不是每一个人,都拥有看清真相的机会,也不是每一个真相,都会展示在世人眼前。

到头来,人们只愿意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东西。

李渔俯瞰着这些人,眼中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第七百二十五章 远征东瀛

烟波浩渺,浊浪排空。

清晨的登州港晨雾弥漫,这本不是一个可以出海的日子,不过港口上还是站着无数的兵马。

大明即将出征东瀛,事先甚至递交了战书,这一次朱标是奔着灭国去的,所以措辞即为严厉。

朱标像是罗列了太祖时候,东瀛的种种劣迹,然后又把沿海的倭寇造成的惨案全都写了上去。

最后把东瀛倭人一通骂,直言要灭其国,双方没有谈判的余地。

东瀛人收到信之后,完全没当回事,当年朱元璋何其英雄,照样拿他们没有一点办法。

如今这个大明,早就今非昔比,一代名将死的死,亡的亡,国力也不是开国时候能比拟的。

更重要的是,他们闭关禁海多年,早就把以前的战船都凿沉了,拿什么越海远征。

海面上突然冒出一个巨大的黑色物体,远远看去就像是小山一样,这东西带起滔天的巨浪,拍打在港口上。

迎面的海风中,带着丝丝腥味,跃出水面的庞然大物,突然鸣叫一声。

这声音空洞幽远,让人从心底生出一种孤寂的感觉。岸边的士兵都心中一震,因为是出征在即,氛围本来比较凝重,此时却有很多人交头接耳起来。

两只鲸鱼拽着一艘巨大的运兵船,从船顶有东海龙宫的人为鲸鱼套上锁链,与运兵船连接起来。

巨大的撞击声,山一般的巨兽,滔天海浪,和小小的士卒身躯,形成一种鲜明的落差,越发的震撼起来。

“没想到圣旨到了之后,龙宫竟然真的派出运力,助我等渡海。”徐辉祖说道,至今他还觉得不可思议。

在他身边,一个道士笑道:“这些龙族本就不是应龙之后,他们只因受了天庭的行云布雨令,便拿着鸡毛当令箭,利用这点职权,将人间盘剥的好生辛苦。九州大地,每年为了祭祀求雨,祈祷风调雨顺,不知道花费多少的香火,供奉多少的酒肉,全都喂了他们也喂不饱。”

“这次解封了山海印,若是再有这等情况,说不得要像先民一样,靠武力来求雨了。”

说话的道士乃是天师道的张道陵,他奉命前来,督促龙宫运兵,果然稍微一吓,龙宫便答应了下来。

负责这次出征的将领,是由沿海抗倭功绩卓著的戚继光担任,他本人也是一步登天,从一个小小的登州卫指挥佥事,成为率兵远征的大将。

看着眼前的场面,戚继光心潮澎湃,他对着前来送行的朝廷官员说道:“请诸公回京之后,上奏陛下,就说我戚继光若是不能一战功成,绝对不活着回来面圣。”

徐辉祖皱眉道:“出征在即,岂可说这丧气的话,来,满饮此酒,为将士送行。”

戚继光看着波澜壮阔的大海,以及那些巨兽,实在难掩自己的豪情,他本来是个极其能干,又会做人的将军,一般在上官面前,是绝对不会出风头的。

此时却把照顾好京城大官的事抛在了脑后,十分高调地吟道:

“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

……

宝象国的硝烟逐渐平静下来,蜀国大军没有继续向前,而是在此地休整起来。

源源不断的人马,正从蜀国来到此地,他们要重新统治这片土地,设立州郡,开衙建府。

宝象国和乌斯藏国两个小国,加起来也就是一州之地,诸葛亮处理的井井有条。

在宝象国的皇宫中,李渔解救出百花羞公主,她哭哭啼啼的对奎木狼没有半分感情,只剩下痛骂。

那奎木狼曾经说过百花羞公主,前世是披香殿的侍女,和他早就暗生情愫,所以才下界来成就一段夫妻因缘。

这段话现在看来,多半是这孙子自己编的,因为他对百花羞公主也不好,动辄打骂。

而且在西游中,猴子指使八戒沙僧,摔死了他两个孩子:

却说八戒、沙僧,把两个孩子,拿到宝象国中,往那白玉阶前捽下,可怜都掼做个肉饼相似,鲜血迸流,骨骸粉碎。

这种情况,他都能无动于衷,甚至后来还很热心地帮忙,替猴子摆平了犀牛精。

百花羞只是一味地骂奎木狼,也没有关心过自己和他生的一儿一女,李渔越听越是烦躁,便离开了皇宫,任由他们蜀国处置。

来到都城的郊外,此时依然可以看出当时玄奘大战宝象国时候留下的痕迹,也依稀能看出来此地原本是一个风景优美的胜地。

李渔坐在一块石头上,从风月宝鉴内,将玉兔和宝钗都放了出来。

玉兔疑惑地说道:“怎么出来了?”

“我怕你在里面待久了闷得慌,放你出来透透气。”

玉兔掐着腰道:“谁要出来来,赶紧把我收回去,你知道自己炼不死药,他们有多恨我么!再说宝鉴内好玩的很,待一万年也不够。”

李渔无奈,笑着将她收了回去,没想到这兔子在里面待高兴了……

宝钗则出奇的开心,她轻轻靠在李渔跟前,看着眼前的景象问道:“这里是哪啊,刚打完仗么?”

李渔点了点头,说道:“这是西边的一个小国,叫宝象国。”

“我叫宝钗,它叫宝象,定是有些缘分的。”宝钗笑嘻嘻地说道。

她天生带着神通子,后来又吃了很久的冷药,身子白皙腴润却非常易冷。

幸亏是碰到了李渔,连至阴之体都能解的男人,这点小事自然不在话下。

自从双修之后,她就药到病除。掌心汗滑温腻,就连檀口吐息也是热烘烘的。

李渔把手环在她的腰上,这本是很普通的一个动作,但是宝钗自幼就是奔着上列女传的传统仕女培养的,所以身子十分敏感。

她悄悄转头,却看到李渔好像根本没有在意,眼神望向远处,这才稍微有些放松,但是心里还是小鹿乱跳。这边心儿卜卜直跳,又不容易藉夜色半掩玉容,终于肆无忌惮地大羞起来。

“唉……”李渔想到宝象国的烦心事,叹了口气,一转头发现宝钗云鬓蓬松,柔丝如沾上一只鲜滋饱水的薄皮熟桃,晕红悄染,肌肤白中透红,十分娇润可爱。

这小妮子好端端的怎么动情了?

连她的身子也温热起来,李渔好奇地在她腰上一抹,宝钗嘤咛一声,咬唇瞟他一眼。

这一下天雷勾动地火,再也不是追究原因的时候的。

宝钗因为在风月宝鉴内,没有外人,所以只穿了一个道袍,绯色中单,腰下一条柔软的白绸女裤。

李渔十分方便地就将手伸了进去,在她小腹处轻轻抚摸,宝钗自小养尊处优,肌肤都是匀腻嫩滑,弹嫩如新剥的熟鸡蛋般。

她此时十分动情,却还有几分温婉娴淑的模样,说不出的娇憨动人。

……

……

大唐,长安,太极殿。

房中燃着蜡烛,李世民最看重的几个心腹全都在场,他们刚刚参加完御宴,为的是迎回和亲的文成公主。

她虽然不是李世民的亲生女儿,但是大唐依然没有忘记她,给了她很隆重的规格,大加册封。

人群中的文成公主,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开心,她的身份终究是有些特殊,在吐蕃待了这么多年,很难重新融入到长安的节奏中。

御宴之后,李世民就和心腹来到太极殿,因为有消息同时从各国传回。

李世民看着四方传来的密卷,不耐烦地站起来,在龙案旁转了几圈。

“陛下,为何如此焦躁?”长孙无忌和他关系最好,平日里说话也都很随意,看到李世民在这乱转,也只有他敢这么问。

李世民冷哼一声,道:“西蜀攻占了两个番邦,大明威逼东海,眼看就要拿下东瀛,东吴征夷州、曹操打乌桓,合着六朝就我们闲着?”

在场的人心中都不以为然,诚然其他五国都在开疆拓土,但是那些地方大唐根本伸不过手去。

而且大唐自己打吐蕃的时候,人家五国也没有着急,甚至还都派出了援兵。当时吃的那叫一个香,这才把吐蕃吞进去多久,陛下好像全都忘了。

说到底,陛下觉得大唐是最强盛的,所以自己开疆拓土可以,别人开他可就急了。自古以来,雄才大略的君主,似乎都有这个毛病。越是文成武略,这个毛病越严重。

长孙无忌站起身来,笑着说道:“陛下不妨看一眼,咱们还有哪里可以打。”

此言一出,李世民就沉默了,吐蕃拿下之后,大唐已经无法继续扩张了,继续向西只剩下无尽的沙漠。

那地方拿下来之后做什么?

当然,也不用打,因为那里本来就是无主之地。

据说沙子底下,是一个莽荒时候的魔宫,底下埋着无数的邪魔,所以才会寸草不生。

李世民生了半天闷气,终于还是忍了下来,如今的局势很明朗,谁也不敢开内战的先河。

不然被其他五国围攻,那可不是开玩笑的,天地之战已经拉开序幕,其他五国也都不是易于之辈,大家都明白一个道理,必须先为人间赢得足够的筹码,才有继续内战的资格。

突然,李世民笑道:“不是说中原僧侣要去打西天净土么,这些高僧几乎都在大唐,由朕的御弟玄奘法师带领,朕岂能让他们独自前去,传令下去,吊左武卫大将军秦琼,护送中原僧人西行。”

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对视一眼,稍作权衡,说道:“臣遵旨。”

……

宝象国郊野,少女玉体横陈,被李渔揽在腿上。

娇红的玉靥沁香点点,连胸口都是一片薄汗。偏偏还金光护体,圣洁和情欲结合在一块,有一股难以言喻的美感。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