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485章

作者:日日生

李渔从水晶球上看过当时的景象,若不是玄奘突然爆种,大杀四方,流露出惊天动地的大法力,当时中原佛门的精锐肯定是要死完了。

御空不久,李渔就落下,正好在荆棘岭内。

刚一落地,就有一个丰满妖娆的身躯,扑到了他的怀里。

李渔伸手在她腰上摸了一把,轻咳一声道:“这是黑熊怪,这是白蛇精,以后就留在这里修炼,等到我凯旋回来,带他们去汴梁。”

桃夭夭笑着道:“哪里来的两个妖道同门,不知道他们愿不愿意留在这儿修炼呢。”

黑熊精和白蛇怪面面相觑,他们两个都没有想到,竟然还有灵力如此充沛的地方。

这里被李渔改造过,简直是妖修的天堂,两个有点憨的妖怪,连忙点头道:“我们既然进了宗门,当然愿意在门中修炼。”

李渔刚想说话,听到背后一声轻呼,转头看去,见一名身穿细白衫子的少女,手中拿着杏花枝,双颊晕红、容颜俏美,睁大的杏眼里除了惊讶之外,还透着一股莫名羞喜,更添丽色,真是杏仙儿。

桃夭夭妩媚动人,风骚入骨,杏仙儿却十分清雅,但是颇为内媚。桃夭夭轻咳一声,她才回过神,红晕更是爬入领中颈根,怯生生唤道:“师父来啦。”

桃夭夭笑道:“你不是前几天还念叨着想见师父么,还做了几首诗啊词的曲儿啊的,在那没人的角落里偷着唱,怎么见到真人,反倒没动静了?”

害羞极了,垂颈道:“徒儿见过师父,师父莫听这人胡说。”

这时候,凌云子他们也闻讯赶来了,李渔让他们带着黑熊精白蛇怪找个地方落脚,然后自己搭建一个房屋结舍。

眼看周围没有人了,桃夭夭娇媚的杏眼滴溜溜一转,凑到杏仙儿身边,低声掩口笑道:“妹妹不要拘谨,师父他难得来一次,一会放开点,咱们姐妹两个一起伺候师父。”

“全凭姐姐做主。”杏仙儿粉颊微红,温温的小手紧紧攥着,脚趾使劲抓着地面,羞窘异常,但还是答应了下来。

她是内媚,表面文静娴淑,其实欲望比桃夭夭还要浓,每次都要个没完。

……

五庄观前,小路上十分平坦。

一辆朱红色的马车缓缓驶近,较双人乘坐的双轮轺车小得多,却比寻常的四轮大车小,通体圆润,线条十分优美。

小车的四面并无门窗,仅以普通雕饰妆点着朴素的车厢。更怪的是:车前并无骡马牲口,而是以两匹雕刻得栩栩如生的木马替代。

木马的个头比真马略小,身上亦有木雕的缰辔装饰,飞扬的尾部底下有条巨榫连至车体,似是机关所在,刻作放蹄状的四足间合抱一轮,铜轴巨轮有小半部嵌在马腹之中,加上车厢左右的两只,一共是四只车轮。

木马八条奔腿喀啦啦转动,小车便灵巧滑行过来,不依畜力便可自行运转。在马车后面,是一个英武的将军,骑着一匹白马,剑眉星目,俊逸非凡,正是姜维。

木马车到了五庄观门前,缓缓停下,从观里走出一个小道童,遥遥地望见此车,问道:“来者可是诸葛孔明?”

车内传出一把清朗悦耳的笑声,奇的是车厢四面无窗,声音却无密闭之感,清楚得像是在耳边说话。

从车上走下一个人,手中摇着羽扇,道:“正是。”

“我家庄主今日清晨便说有一个诸葛孔明要来拜访,特要我等在此等候,先生请吧。”

诸葛亮把羽扇一挥,那马头做的小马,竟然知道自己停靠在路边,看的道童啧啧称奇。

诸葛亮和姜维随着道童进到观中,此地松篁一簇,楼阁数层。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

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

诸葛亮迈步进去,姜维紧跟在身后,虽然是如此玄妙的所在,他依然目不斜视,亦步亦趋。

来到观内,有向南的五间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那道童推开格子,请诸葛亮和姜维入殿,只见那壁中间挂着五彩装成的“天地”二大字,设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有方便整香。

姜维看在眼中,心中暗道这道士真是狂妄,他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来祭拜,足见起傲气。

就是不知道,是不是也有与之匹配的修为。

过了没一会,一阵编钟类似的乐声响起,从殿后走出一个人来,他穿一领百衲袍,系一条吕公绦。足蹬三耳草鞋,头包九阳巾子。走起路来,衣袖飘飘,颇有高人风范。

见到他进来,诸葛亮站起身来,笑道:“山野之人诸葛孔明,见过镇元大仙。”

“卧龙先生不必多礼,请坐!”

他坐下之后,说道:“素问先生大名,今日一见,果然是非同凡响。”

“大仙过奖了。”

“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今日先生前来,定然是有事,不妨直说。”

诸葛亮把扇子放在胸前,拢手道:“西天净土的事,想必大仙知道一些吧?”

镇元子微微点头,叹气道:“有些事,确实是路见不平,奈何不敢插手啊。”

“实不相瞒,我们蜀国决意出兵,插手次此事。”诸葛亮说道:“大军此时已经拿下了乌斯藏国,即将杀奔此地,为了免惊大仙,我特地前来拜访,提前说通,免生误会。”

镇元子看向诸葛亮,说道:“我早听说,你们得了不死药,已经是惹恼了天庭。如今天庭没有计较,已经是万分可贵,你们何苦再次触碰他们的逆鳞,非要惹得三界大乱,血流成河不可?”

诸葛亮笑道:“素问大仙乃是太乙散仙,是我人族翘楚,应该也知道这些年天庭的一些营生。我辈此时已经决意,不再默默忍受,即使是杀得三界无光,也不想儿孙之辈,继续为奴、为刍狗了。”

镇元子沉默片刻,摇头道:“不日起,我当云游三界,不在观中,你们所作所为,我悉数不管。”

诸葛亮的本意,是把他争取过来,但是第一眼他就知道不可能了。

退而求其次的话,只要这人不站在对面,就算是可以接受,他摇扇道:“既然如此,我就只能祝大仙逍遥自在了,云游物外了。”

第七百二十二章 天蓬元帅

乌斯藏国,高老庄。

一口枯井内,冒出一个脑袋来,黑脸短毛,长喙大耳,正是猪刚鬣。

他看了一眼周围,骂骂咧咧,“俺老猪在高老庄快活的很,偏偏冒出一个金蝉子那瘟佛,带着俺走西天一趟,什么好处没捞到,反倒惹得一身骚。这会又来了一群凶恶的军汉,眼看这地方是待不得了。”

他跳出枯井,伸手一招,一个钉耙出现在手中,小心翼翼地超前摸索着前进。

走了几百步,确定没有人了,这才化为一道狂风,往东边逃走。

突然,这股狂风撞到了一个结界,猪刚鬣觉得头晕目眩,跌落下来。

周围顿时十几个兵刃抵在了他的脑袋上,其中有一人看了一眼,道:“是个猪妖。”

猪刚鬣心中暗暗叫苦,怎么还是落在这群兵汉手里了,这些兵马横冲直撞,把好好一个乌斯藏国,打的是遍地狼烟。

他本想打倒这几个人逃走,但是一看周围,几十里连营,插翅也难逃出去。

“自己人。”猪刚鬣见逃走无望,只得大声叫道。

话音刚落,一道金光闪过,猪刚鬣就地消失,等他再睁眼时候,却发现一个光头正对着他笑吟吟的。

这光头面目可憎,是老猪最讨厌的人之一。

“金蝉子,你怎么又来了,上次你自己跑得快,俺老猪可受尽了磨难。”

金蝉子笑道:“怕什么,谁不知道你是天蓬元帅,当年满天神佛,哪个没有与你做过相识,又怎么会难为你。退一万步说,你若真有危险,本座能不救你么。”

“这个可说不准。”猪刚鬣低着头说道。

金蝉子道:“你放心吧,这次我们可不是形单影只了,有六朝兵马相助,还有道门、佛门加持,我知道你被天庭贬落凡间,心中有怒气,而且他们还要羞辱于你,特意把你投入那六畜轮回。只要你跟着我,早晚还不是可以出一口胸中恶气。”

猪刚鬣白了他一眼,说道:“别以为俺老猪不知道你打的什么心思,你分明不是光盯着西天净土去的,还想要打天庭的主意,俺老猪虽然有些冤枉,但是尚不至于拿命去拼,现在是个妖身也无妨,总比丢了性命要好。”

“你们这几个人,都是天庭的手下败将,凑在一起又能如何,还不是鸡蛋打石头。你们自己去死就算了,为何老实惦记着俺老猪,非得把老猪拽下水陪你们死不成?”

金蝉子笑道:“这不是看你法力高强么。”

“得了吧,你们就是看俺老猪曾经掌管十万水兵,熟悉天庭的底细,想要俺带路,你当老猪真傻呢?”

金蝉子哈哈一笑,根本没有反驳的意思,竟然大大方方承认了,“就是这个意思。”

猪刚鬣急道:“俺老猪不淌这个浑水。”

“这可由不得你了。”

……

……

荆棘岭内,鸟语花香,艳阳高照。

十八公在一个竹楼下,朗声喊道:“师父,玄奘禅师来了。”

李渔伸了个懒腰,从小楼里爬了起来,说道:“他带了多少人?”

“自己来的。”

李渔一皱眉,走下小楼,玄奘自己一个人来是什么意思。

难道看到有人出手,他要保存佛门实力?

说不过去啊。

李渔快步来到大堂,只见院子里站着一个和尚,正在向群妖讲经。

黑熊精频频点头,面露笑意,听得如痴如醉。孤直公,凌云子等树妖,也都面带笑容,十分投入。

李渔走了过去,玄奘这才停了下来。

“贤弟,你终于还是说服了六朝,若是能打下西天净土,你便是佛门救星,善莫大焉。”

李渔笑道:“兄长实在是太抬爱了,什么佛门救星,不过是应该做的而已。”

他们两个并肩来到一个竹亭内,玄奘看着周围的小妖还有不少蜀国的兵卒,他们都在赶制弓箭。

“这些妖怪在贤弟的带领下,全都心向正道,真是难得。”

李渔不想跟他废话,直接问道:“兄长这次来,怎么不见佛门高手,实不相瞒,今日大军已然攻克乌斯藏国,开路先锋赵云所部和马超所部,从东西两路进入了宝象国。”

玄奘说道:“非是我不带他们来,只是因为在路上被人阻挡,所以还没有到。”

李渔心底一松,只要是来就行,至于被谁拦住了,李渔多少有些数,肯定是蜀国那无处不在的结界和阵法。

果然玄奘笑道:“我这次孤身前来,就是要贤弟去知会一声,让我佛门弟子可以尽快通行。说起来这都是我考虑不周,若是走上次的道路,从吐蕃进来,或许就没有这些事了。”

李渔摆手道:“这怎么能怪到兄长头上,我这就去找武侯夫人,让她撤去结界。”

玄奘的手下,是中原佛门的几乎全部高僧,这些人战力十分吓人,蜀国的结界把他们拦住也是正常。

估计玄奘没有来过蜀国,所以不太了解,自己在这里已经轻车熟路,御空的时候还要小心翼翼的,生怕不小心就撞到结界。

李渔突然想起一个事来,问道:“对了,兄长你听说过乌巢禅师么?”

“乌巢禅师?”玄奘微微侧头,思索了一会,说道:“好熟悉的名字,但是我记不起来了,应该是认识的,只不过我的记忆并非是完整的。”

李渔哦了一声,没有继续追问,他寻思着到时候问问金蝉子,说不定就知道了。

按照白毛和左慈的描述,再加上李渔的推测,玄奘就是金蝉子斩去的一半本我。

金蝉子当初证道,嫌弃自己的杂念太多,这个狠人把自己斩为两半,摒弃了大部分的杂念,成为了一个更纯粹的存在,于是道心格外坚定,手段也变得无比犀利。

而他所斩掉的,估计就是玄奘,从玄奘的为人处事来看,金蝉子所斩掉的,是本体的圆滑、世故、慈悲、还有对佛祖的敬畏……等所有玄奘的性格。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