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476章

作者:日日生

最近来看李渔的人,越发的多了起来,大多是听闻他证道佛法,特来一查究竟。

长安大总持寺内,玄奘眉头紧锁,他和一般人不一样,在他心中已经隐隐猜到了这是怎么回事。

神昉在他身后,摇头道:“没想到,以前被我们视为佛门大敌的李渔,竟然修成了正果。果然我等的见识和佛性还是太短浅了……”

嘉尚则说道:“无论如何,佛门又多了一个高手,他应该会和我们一道,净化西天净土。”

只有慧能有些不以为然,他几次欲言又止,最终还是忍了下来。

嘉尚问道:“慧能,你是不是有话要说?”

嘉尚的辈分比慧能高,所以直接点了出来。

慧能趁机说道:“弟子以为这其中或许有诈,前番我等齐至汴梁,都曾亲眼见到那位正经道长。想那正经道士浑身上下,并无一丝佛性,如何突然就修成正果了。”

众人都望向玄奘,等待他来解答。

玄奘宣了一声佛号。

“阿弥陀佛,世尊弥勒佛祖,在西天地位崇高,佛法精深。不过这次的佛门浩劫,连我佛释迦都没有能逃过,世尊弥勒佛八成也难逃魔掌。如此一来,是不是有人趁机夺了世尊弥勒佛的佛法?”

此言一出,举座哗然。

玄奘禅师是正经道士的结拜兄弟,他们两个义结金兰那天,整个六朝的佛门为之欢欣鼓舞。

因为正经门风头正劲,而且刚刚硬扛了天兵天将,正经道士更是一人斩杀五方神,名震四海八荒。

中原佛门在宝象国被被天庭和西天净土联手逼迫,放弃了西进,人人都憋着一股气,要报复回来。

这个时候,玄奘禅师这个中原佛门公认的领袖和正经道士结拜,就变成了正经门的雪中送炭。

就在大家对正经道士感观好起来的时候,玄奘法师突然来了这么一句,正经道士就从佛门的救星,变成了偷世尊弥勒佛神通佛法的贼了。

“禅师,此事干系重大,不可妄加揣测啊。”神昉说道。

作为曾经大唐佛门的领袖,神昉法师一直很尊敬玄奘,对玄奘说的话可以说是言听计从,这还是他第一次以这种语气跟玄奘说话。

因为他不想让中原佛门再竖一个强敌了。

李渔当年还远没有如今的修为的时候,就把佛门搅得一团糟。

如今他手下众多,六国朝廷全部支持他,早已经今非昔比。

玄奘神色一黯,他默默地宣了一声佛号,然后闭上了眼。

佛门艰难至此,有时候甚至需要自欺欺人了。

“禅师,不如派人去汴梁……”慧能说道。

这时候,外面进来一个和尚,宣了一声佛号说道:“诸位大师,朝廷派人来说,正经道长李渔即将到访长安,问我们是否要派人前去。”

“好,他自己来了!”慧能站起身来,道:“正好问一问他。”

玄奘站起身来,没有说话,默默地走了出去。

剩下的僧人全都看着他的背影,从宝象国回来之后,玄奘禅师整个人都变了。

他不再谦和;没有了淡淡笑意,整个人变得沉默寡言起来。

宝象国一战,对玄奘的伤害,绝非只是肉体上受伤那么简单。

尤其是最后时刻,天庭插了一手,更是让他们的处境艰难起来。

很快,几个大师都跟上了玄奘的脚步,随着他一道前去。

……

长安城外,李渔带来的人也不少。

这一次他不是独身往来了,身后跟着正经门的许多翘楚。

这些人第一次随掌门御空,大家心中都十分忐忑,因为不知道会不会遭到神仙阻拦。

一群人紧张兮兮地握紧武器,直到看清长安城墙,才稍微松了口气。

落地之后,李渔回头清点了一下人数,然后带领着一大群弟子往长安城中走去。

沿途的人看到他的模样,纷纷驻足,好奇的观看起来,有年纪大的已经开始膜拜。

李渔走在最前面,他浑身的佛光,实在是太扎眼了。

这圣洁的金光,光华中隐隐有梵音传来,所到之处,总能引来一大群人的围观。

长安城中,因为菩提世界这个佛门联盟的存在,让长安城中聚集了一大批的和尚。

他们是中原佛门的中坚力量,虽然如此,他们比普通百姓也没有强到哪里去,很多僧人看到李渔,反应甚至比一般的百姓还大。

他们是有一定眼光的,这就要了命了,因为李渔身上的佛光,他是货真价实了。

感受着周围那虔诚的目光,李渔隐隐感觉到,有一股奇怪的灵力,正在源源不断地靠近。

这是信仰念力,长安百姓看到李渔身伴佛光,不知道多少人开始对他膜拜起来。

李渔的目光,一直望着道路的尽头,等待着玄奘的到来。

第七百零九章 死而复生

玄奘一看到李渔,马上就明白了。

他窃取了世尊弥勒佛的佛法神通子,就如同他在南疆做的一样。

玄奘眼睛微微一闭,然后很快睁开,脸上已经挂起了笑容。

“贤弟。”

“兄长!”

两个人上前,握着手携手并肩往前走。

“贤弟这次来长安,所为何事啊?”

李渔笑道:“一来是看望哥哥,二来是与唐皇商议一件大事。”

“哦?”玄奘的脸上,洋溢着热情,他笑起来十分有感染力,问道:“是什么大事?”

“净化西天。”

玄奘脚下一停,看向李渔,目光逐渐危险起来。

“我已经与金蝉子结盟,决意帮佛门夺回西天,迎回我佛。”

玄奘对金蝉子的了解,可比李渔深多了,他深知金蝉子即使是打上西天,也绝对不是为了迎回诸佛。

“世尊如来,诸佛慈悲,若是金蝉子当真有这个意愿,诸佛一定会重新接纳他回到净土。”玄奘说道。

李渔没有顺着这话往下说,他转而说道:“这次杀到西天净土,沿途不知道要铲除多少的妖魔,我看只靠中原佛门恐怕不太行啊。”

“禅师!”

玄奘身后,慧能忍不住高声喊道。

神昉用力拽了他一下,轻轻摇了摇头,说道:“禅师自有分寸。”

慧能这才不再说话,但还是有些希冀地看向玄奘。

他希望玄奘能和李渔合作,后者已经抛出了橄榄枝。

李渔现在最大的价值,并不是他的道门身份,而是六朝的皇权。

六朝帝王都是他的盟友,这是一个强大到无以复加的力量,连天庭都为之忌惮。

李渔是唯一一个曾经串联起六朝,让六朝兵马并肩作战的人,而且一举击退了天兵。

六朝的皇朝武力若是参与到佛门内斗中来,势必将改写局势。

李渔笑吟吟的模样,充满了诱惑力,玄奘看着自己的结义兄弟,眼神中没有一丝情感。

周围的空气好像静止了一样,众僧都紧张地望向玄奘。

“好。”过了约莫有半炷香的时间,玄奘才轻声说道。

空气中紧张气息瞬间缓和下来,隐隐听到几声如释重负的叹息。

玄奘带着李渔等人,来到大明宫,此地是李世民给李渊修建的宫殿,可惜李渊还没住就死了。

这宫殿宏伟壮丽,堪称六朝之最,李世民的孝心没尽到,只能含泪自己住了。

殿外侍卫们一边一个站得笔直叉着手目不斜视。

李渔身后的弟子还有佛门诸僧都在殿外等候,只有李渔和玄奘得宣进殿。

大殿内,传来李世民爽朗的笑声,还有他跟几个心腹臣子的交谈声。

李渔很鸡贼地用灵力偷听一番,结果是在闲聊,说的是当年逐鹿天下打仗的趣事。

“陛下,玄奘禅师和正经道长求见。”

“请!”

两个宫女搬来椅子,让两人坐下,李世民笑吟吟地说道:“这才几天没见,没想到道长成佛了,恭喜恭喜。”

殿中的大臣们也都大笑起来,觉得李渔一个道士成佛,颇有喜感。

李渔浑身的佛光挡也挡不住,他今天来大唐,也不是来遮掩来了。

长孙无忌笑着捻须,问道:“道长是如何从道转佛,继而证道的?我等见识浅薄,闻所未闻,还望道长不吝,一解我等心中疑惑。”

只见李渔单手合十,道:“贫道经过一番苦修,发现原来这佛道乃是相通的,非但如此世间一切的道法,都是本心的觉悟。”

本来还有些调侃的众人,一下子沉默下来,李渔的话中透露出的意思就是——他真的成佛了。

李世民看着李渔,始终挂着浅笑:这个人越来越有趣了,他终究是要改换天机的。

……

大唐为李渔安排了鸿胪寺的住处,被李渔婉拒了。

自己在长安有地方去,六朝之内,遍布丈母娘。

武府内,武士彟夫妇很热情地招待了李渔,顺便打听了一下武顺的近况。

得知女儿一切都好,夫妻两个就放下心来,他们在大唐已经无欲无求,唯一的牵挂就是几个孩子。

两个儿子十分本分,小女儿虽然不老实,但是年纪尚小,尽管她总是闯祸,夫妻两个也不怎么放在心上。

两个丫鬟带着李渔,来到一处厢房,到了楼下李渔接过灯笼笑道:“有劳了。”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