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444章

作者:日日生

“师父,这能行么?”

“不管她出什么招,你就用这三招来抵挡,保准她伤不到你分毫。”

李白将信将疑,然后慢慢走向台前,再次面对公孙大娘,刚开始的那股气焰全无,让李渔暗暗摇头。

公孙大娘这次也没有放松,虽然她不知道对方是什么来头,但是随意就拿出太阿剑做赌注的人,想来怎么都不是易于之辈。

两个人稍微拱手,公孙大娘心中对太阿剑势在必得,所以她没有客气,甚至主动出招。

李白举起剑来,把心一横,按照李渔的嘱咐,全身心投入到那三招中。幸亏今日台上的是他,这厮心足够大,要是别人肯定得犯嘀咕。

公孙大娘依旧是势若奔雷,擂台上剑影重重,杀气凛然。即使是在台下观望的众人,也都感觉到背脊发凉。

李白心无旁骛,转心用他的三招太极剑,台下众人眼睛都看直了。

只见公孙大娘那纵横的剑意,全都被李白以十分轻松写意的身形躲了过去。

他真的是每一个招都躲掉了,甚至没有格挡,全部都是躲闪。

张三丰的这一套剑法,实在是太过玄妙了,第一次见识到的长安众人,无不讶异地说不出话来。

随着比试的进行,李白越来越得心应手,而与之对敌的公孙大娘则越来越心惊。

她额头慢慢有汗珠滚落,心神一乱,剑法也不再如刚开始那般凌厉。

她心中越来越急,面对这个攻不破的防御,她越是想快些击穿。

公孙大娘的剑法变得更快,但是李白那里却压力顿减,这时候明眼人都看出来了,剑仙公孙大娘的剑心乱了。

突然,她福至心灵,暗暗叫了一声不好。她强行按住进攻的宝剑,朝后退了几步,手中握着宝剑插在了擂台上,这才止住身形。

“是我着相了。”

公孙大娘看着李白,重新收拾心神,她把剑缓缓举起,道:“好剑法,看剑!”

这一次她不再执着于用技巧攻破李白的防御剑招,而是完全以势压人,公孙大娘高高跃起,重剑无锋砸了下来。

李渔暗暗喟叹一声,不愧是大唐第一剑仙,竟然能从牛角尖中钻出来。

到了这一步,比试已经没有意义了,他直接一挥手掌,把李白救了出来。

“我们输了。”李渔替自己的徒弟说道。

他把手里的太阿剑朝前一甩,道:“这把剑归你了。”

公孙大娘手握着太阿,感受着这把名剑的冰冷,根本没有怀疑剑的真假。

这种级别的宝剑,是无法仿造的,若是能仿造出这个水准的剑来,那么仿造人的水平已经不弱于当初的铸剑人。

她拿着太阿剑,权衡再三,抱拳道:“这把剑我可以不要,道长可否教我刚才那套剑法?”

李渔笑道:“愿赌服输,既然你赢了,这把剑合该归你。至于这套剑法,乃是我徒弟所创,若是你想学的话,就去汴梁正经门寻找一个叫张三丰的道士,只要他愿意教你……以他的性格,想必是不会拒绝你的。”

说完之后,李渔就带着李白走下擂台,李白脸上潮红一片,刚才公孙大娘最后一招威力实在是太大,让他难以招架,气血翻涌。

“师父……”

李渔用水字诀稳住他的经脉,很快就帮他疗好伤,笑着说道:“人外有人,太外有天,一时的输赢不算什么。但是你要总结教训,今后做事不要太过浮浪,切记要戒骄戒躁。”

“徒弟受教了。”李白真心实意地说道。

他略带羞惭,说道:“只是连累师父,丢了心爱的宝剑。”

李渔哈哈一笑,说道:“宝剑只是身外之物,创下这个剑法的张三丰,手中的剑十分寻常。他与天师道张道陵比试,技惊四座,打的风云变色,两个人手中用的只是普通竹竿而已。你的奇志爱好太多,不必学他,也不必拘泥于苦修剑术。须知道心不改,方能得道,苦修可不是你的道心。”

李白仔细回味师父的话,若有所悟。

今日一战,公孙大娘和李白全都获益良多,而且两个人的比试一波三折,十分精彩。

远处的公孙大娘,握着太阿剑,默然许久。

“正经门……张三丰……”

她飒然回头,把太阿剑背在身后,朝着长安的东城门迈步就走。

第六百五十八章 殊途同归

“这厮不但来了,还在朱雀大街大出风头?”

李世民冷着脸,底下的人却有几个笑出声来。

眼看自己的心腹如此不给面子,李世民自己也忍不住笑了,骂道:“这贼道士是真爱出风头。”

长孙无忌轻咳一声,手指微微一点,道:“既然我们已经答应了助他对付黎山圣母,陛下不妨将此人召进宫来,再跟他确认下不死药的事。”

“刘伯温话说的很死,估计不会有什么变故吧?”李世民自己也很忐忑。

前段时间,大宋突然派了个使臣来,说是庆贺大唐开疆拓土,占领吐蕃。

本来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事,其他四国也都有使者前来,只不过大宋的使者有些特殊了。

他竟然是刘伯温……

众所周知,刘伯温是大明的开国功臣,而且还是如今的皇帝朱标在东宫做太子时候的老师。

刘伯温担任宋使已经是很奇怪的事了,更奇的还在后面,李世民接见他的时候,这厮竟然自称是正经门的人。

正经门三个字,在李世民耳朵里可不是一个好词,当时李世民正在气头上,刚想那他撒气,刘伯温就抛出一个他无法拒绝的诱饵。

正经门新收了一个长老,乃是月宫中负责捣药的玉兔,她在天庭的主要差事,就是帮西王母捣不死药。

刘伯温提出以不死药为交换,换取大唐支持正经门对抗黎山圣母。

李世民对长生不死的渴望,已经不是个秘密,尤其是在他父皇李渊死后,李世民对这个的欲望就更加强烈。

他曾经问询过钦天监的李淳风,后者吓得当即死谏,让他不要步了秦皇汉武后尘。

这两个千古一帝,都是在晚年陷入了求药的魔咒中,被无良道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玉兔加入正经门之后,刘伯温敏锐地觉察到这一件事的巨大好处,当时李渔还没有想到这一层,因为牵涉人皇因果,刘伯温没有直接和李渔说。

他打算自己来背这个因果。

刘伯温自己也是炼丹高手,只要玉兔捣药成功,他有信心炼制不死药。

他却不知道,李渔根本不在乎设么人皇因果,而且已经和曹操达成了口头协议。事实上,李渔在乎也没有用,他已经沾染的足够多了,甚至是有些纠缠不清了。

连人皇气脉,他都敢抽离然后打入另一个人身体,区区人皇因果实在是不算什么。这就好像一个死刑犯,根本不在乎再给他加一条偷窃罪一样。

因为不死药的事,李世民对李渔重新又变成了需要的关系,态度自然也不会和以前一样了。

在长安,李世民想见一个人,可以快到什么地步?

长孙无忌提出见一下李渔,然后李世民点头,半柱香都不到的时间,李渔已经来到了太极殿外。

两个“鹰犬”陪在他左右,李渔迈步进来,也不怯场,笑呵呵地抱拳道:“贫道见过陛下,几天不见,陛下又英明神武了许多。”

李世民没好气地瞥了他一眼,冷哼一声道:“道长御空之术当真了得,那天朕连个残影都没看到,道长已经飞出几千里之外,叫人不得不佩服。”

李渔自知理亏,逃跑不是问题,关键是进那个墓穴,是李渔撺弄的,那些门也是李渔打开的。

结果出事之后,李渔第一个跑了……

李渔脸色尴尬,说道:“实不相瞒,那天贫道进去之后,就被人所伤。后来是随我一道前去的独角鬼王,带着我逃了出去。若是贫道意识清醒,一定帮陛下血战。”

李世民歪着脑袋,问道:“那道长知道那天的墓穴中,埋着的是谁么?”

李渔看他的神情,就知道李世民大概已经知道真相了,没有必要再扯谎。他干脆直接说道:“多半是……商纣王。”

这些轮到大唐这边的君臣惊讶了,他们没有想到李渔竟然真的知道。

其实李渔也是猜的,因为那尸体上,趴着一个狐狸。后来李渔知道那狐狸是妲己,妲己守着一具尸体那么久,还能是谁,自然是商纣王。

李世民接着问道:“那你知道,纣王的陵墓下,镇压的是谁么?”

“是谁?”

李世民哈哈一笑,“你终于也有不知道的事了,说出来你可别害怕,那下面镇压的所为魔王,竟然是文殊菩萨!”

他说完之后,一直在看李渔的表情,发现这道士竟然没有想象中的惊讶。

李世民眉头一皱,心中暗暗腹诽,这贼道士该不会早就知道了吧?

实际上,李渔知道那里面是四大菩萨之一,但是却不知道具体是哪一位。

毕竟那天李渔和赤壁溜得太快了。

文殊菩萨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左胁侍,与司“理”的右胁侍普贤菩萨并称。再加上观音、地藏,这就是佛门四大菩萨。

他们四个凌驾于众僧之上,其法力实际上已经高于很多佛陀,但是因为各自的原因,都放弃成佛。

东拉西扯了这么久,李世民早就等不及了,他轻咳一声,问道:“刘伯温所说不死药的事,你都知道了吧?”

李渔稍作犹豫,马上答应下来,“我们门中新收的长老,乃是月宫捣药的玉兔,炼制不死药十分简单,陛下请勿担心。”

李世民拍手道:“好!只要你把丹药拿来,朕敢保证大唐之内再没有一个黎山圣母的画像出现。”

李渔终于知道刘伯温的底牌是什么了,原来他早就盯上了玉兔和不死药。

难怪他不肯和自己说,估计是怕自己沾染了人皇因果,老刘还真是良苦用心,他不会是想着自己炼制丹药,然后和大唐交易吧?

李渔心底多少有些感动,自从他在大雪山击杀了石人,刘伯温就对李渔态度改变了。

他开始认真地为李渔出谋划策,为他规划未来,为了他和黎山圣母的争斗献计献策。

只因为李渔做了他一直想做,但是却不敢做的事,诛杀石人不仅仅是要毁灭的石人,还要顶住石人身后的势力雷霆一击。

李世民拍手道:“好,一言为定!”

第六百五十九章 宫廷御宴

李世民果然是一个务实的人,不死药的出现,让他忘掉了以前的不快,至少是表面上十分和善。

他在宫中大排御宴,款待李渔,并且带上了李渔的徒弟李白。

大家觥筹交错间,就把拆除黎山圣母所有雕像的事敲定了,原来高高在上的真仙,也不在真正的人皇眼中。

人皇掌管天下生灵,神佛最看重的是人间生灵的供奉,以前还怕重演封神旧事,神仙插手人间帝王争斗。

但是自从灵气外泄,人间强者如云之后,这一丝畏惧也慢慢消失了,顶级强者的武力,丝毫不逊于神佛,何必害怕他们。

现在唯一能掣肘人间的,就是有限的寿命,李渔即将要打破这个桎梏。

李世民端着酒杯,看向李渔,他现在越来越相信钦天监所说的妖星的事了。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