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429章

作者:日日生

他旁边站着的,赫然是贾雨村,他低声道:“死丧在地,不可耍笑,二爷还是小心些好。”

贾琏闻言轻轻点了点头,说道:“还是先生稳重。”

他从主人家的座位上站起身来,指挥着小厮打点财物,好让他连夜运回金陵。

……

报丧的消息传到汴梁,正在修炼的林黛玉眼前一黑,被金莲一把拽住,抱在了怀里。

黛玉双眼通红,泪珠似雨点般落下,嘴里只叫道:“爹爹。”

她爹娘十分疼爱她,谁知道小小年纪,竟然连丧父母。

“林巡检是怎么死的?”潘金莲问道。

前来报丧的小厮,低着头道:“说是病入膏荒,难以救治,这才撒手人寰。”

金莲眉心一皱,狐疑地说道:“我从苏州暂住的时候,看过你爹的面色,不是短命的人。”

黛玉一听,更加悲切,道:“我爹爹他有家传的道术,虽然不是很高明,但是身子一直很硬朗,而且上次渔哥哥还给了他几颗丹药,怎么会突然病入膏荒呢?”

潘金莲眼光一瞥,手暗暗按住黛玉,示意她不要再多说。

她已经确定林如海是死于非命,因为他可以是出了意外,可以是惨遭刺杀,但是绝对不会是病入膏荒。李渔哥哥的丹药怎么会救不活一个病人呢。

等到小厮走了之后,金莲低声道:“叔父死的有蹊跷,我陪你去苏州,咱们查证一番。”

黛玉点了点头,银牙暗咬,道:“不管是谁害了我爹,我一定要报仇!”

第六百三十四章 红楼同盟

金陵城外,细雨如丝,凄冷入骨。

深秋的风,带着一股子阴狠,暗戳戳地透过衣服和皮肉,让人冷到了骨子里。

雨点落在秦淮河的水面上,没有一丝声响,像是水面在微微晃动。

河边靠岸的船上,帘子掀开,走下两个少女。

他们身穿道袍,虽然没有穿蓑衣,但是雨点到了跟前纷纷避开,就像是碰到了一层护罩。

林黛玉紧紧拽着金莲的胳膊,眼眶依然红肿肿的,看着十分憔悴。未泣情先露,欲语泪先流,本来就多愁善感的绛珠仙草,被李渔接到正经门后,慢慢变得活泼开朗起来。

可是父亲的突然亡故,让她恢复了几分天性,重新爱哭起来。

金莲性子其实很凉薄,她内心真正在乎的只是李渔,之所以会有这么多小丫头喜欢粘着她,是因为她知道把她们照顾好,李渔哥哥会很高兴,所以她不遗余力地照看她们,就像是一个大姐一样。

苦难的童年,教会了她生存的规则,也让她看清楚了很多东西。

但是这么久的相处,也让她对黛玉、福金等人,生出一缕的爱护之情。

这次的事发生之后,放在以前,金莲多半不想生事,安心待在门中,等待着李渔回来就是了。

但她马上就把自己的疑惑说了出来,还自告奋勇,带着黛玉来金陵查案,只能说正经门的环境,让她也潜移默化间,发生了改变。

两人没有到贾府,而是来到一处道观,此处山势清矍,薄雾缠峰,各个山峰之上镶着一座座宫室,有的只是一两座道观,有的却是连绵数峰的宫殿群落,山峰之间白鹤飞舞,时有唳鸣,仙人往来,长袖飘然。

众山之间是一座不小的湖泊,风平浪静,偶有童子骑蛟从水面飞出,嬉戏不止,从湖南有一观,一石碑,石碑上刻着“天师”二字,字意缥缈,不似凡物。

大明天师张道陵原本是在龙虎山,自从朱标登基之后,因为思念父皇母后,常有还都到金陵的想法,可以日夜望见孝陵。

他一道圣旨,把张道陵请到金陵,为他勘测金陵风水,好重建大明都城。

李渔曾经说过,天师道是他们正经门的朋友,去大明落了难,可以找天师道帮忙。

李渔说过的话,潘金莲记得一向清楚,所以她没有贸然动手,上次潜伏贾府那么久,她已经知道贾府内有个她们惹不起的存在。

两人来到山脚下,这里和正经门颇有像处,山脚也有一个湖。湖上有一木质小道,根根闪着乌光的铁木深入水底,阵法痕迹一闪而过。

“两位……留步。”一个小道童伸手阻拦,“入山门何事?”

潘金莲微微低头,道:“正经门弟子,前来拜望天师,烦请引见。”

湖中小道直直往湖心延伸,直到连接一处湖心宫群。宫殿层层迭迭,由低到高,不仅有周围其他宫殿的缥缈仙意,也多了堂皇大气。

要是李渔亲自来,免不了要腹诽几句,这老道趁着朱标让他做活,可没少给自己的宗门添砖加瓦啊。

就这规格,是奔着和正经门较劲,争夺谁才是道门第一气派去的么?

当然了,金陵比不上汴梁,天师道在大明的地位,也没有正经门在大宋高。

李渔自己就是个精通“土木工程”的修士,没有人比他更懂打造宗门。

林黛玉和潘金莲被人引着,来到一处清幽的小楼,蒲团上坐着三个道士全都是白发苍苍。

潘金莲暗暗心道,中间那个可能就是天师,这三个都是仙风道骨,果然不愧是一国天师。

小道童弯腰道:“师祖,这两位道友是正经门的,要见天师。”

潘金莲不禁咋舌,三人年纪这么大,还不是天师么?

那天师岂不是老的不像话了,自己还想找他帮忙呢。

三个老道中一个站了起来,道:“既然是正经门的道友,我去通报师叔祖。”

潘金莲没想到张天师比他们还高两辈,过了一小会,从外面进来一个道士,他年纪不大,进来之后看了一圈,表情竟然有些失望。

“张三丰怎么没来。”

潘金莲马上醒悟过来,这个年轻人模样的是天师,她赶紧行礼道:“正经门弟子潘金莲(林黛玉),参见天师。”

“无须多礼,我和你们掌教颇有交情,你们是他的?”

潘金莲脸一红,道:“李渔哥哥是代人收徒,替师父他老人家传授我们道法。”

“哦?”张道陵一下子来了兴趣,问道:“是什么人这么有面子。”

“家师太平道张乘风,已经仙逝多年了。”

张道陵脸色一变,眼前的两个竟然是根正苗红的太平道传人,虽然张乘风的名字他没有听说过,但是能和李渔有这种交情,想必不是普通人。

而且太平道从汉末被围剿,残存的弟子其实不多,借太平道的威名来坑蒙拐骗的倒是不少。

潘金莲看了一眼林黛玉,握紧她的手说道:“我这小师妹,她的爹爹刚死在家中,因为死因蹊跷,我们准备查一番,但是又怕金陵水深,故此来求救于天师。李渔哥哥说过,张天师德高望重,是我们正经门的朋友。”

“李掌教说的不错,令尊是?”

林黛玉道:“家父林如海。”

张道陵还没说话,一旁的白胡子道士,在他耳边低声耳语一番,估计是介绍苏州林家的情况。

老头说完之后,张道陵说道:“原来令堂是贾府的千金,你们还不知道吧,金陵几大家族已然结成同盟。里面不仅仅有着世家子弟、孤身一人的散修,也有传承千年的修士家族,这些家族实力并不弱与任何一家普通宗门,有的传承久远的顶级豪门甚至可以与知名的宗门掰掰腕子。”

“一家之内,大部分都修炼同一神通功法,既容易被敌人克制,又易被魔染他化,所以这些家族聚集一起,组成同盟,用庞大的财力吸收天下散修,已然在大明的南国形成势力,在北方的朝廷也是鞭长莫及,无可奈何。他们抱团之后,实力大增,贾府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地位颇为显赫。”

“这些家族的同盟总部,就在金陵,因为总部的所有建筑,以高门红木建造的楼阁为主,所以叫‘红楼盟’。”

林黛玉一听,红着眼,道:“不论如何,我都要还家父一个公道。”

潘金莲眼珠一动,他们的同盟如此厉害,则更要借助天师道的势力了,不然岂不是自投罗网。

张道陵还没说话,其他几个老道面露难色,互相看了一眼,都觉察到彼此的担忧。

红楼盟势大,他们不想牵涉其中。

张道陵沉声道:“正经门的事,就是天师道的事,我当鼎力相助!”

第六百三十五章 线索中断

大明皇帝,有意还都金陵,消息传开整个大明都陷入了震动之中。

燕京一带北直隶的人,自然是哀嚎一片,南直隶应天府也没有多少人欣喜。

金陵已经独立于燕京之外,成为南国首府多年了,他们的骨子里有一种深深的傲慢。

我们应天府金陵城的人有钱,大明朝除了金陵人,其他都是乡下人,大明皇帝又怎么样?他这是想来金陵要饭来了。

傲慢的金陵人,丝毫没有想到过,这金陵城就是人家朱标修建的。

如今南国的豪绅,往上推三代,他们的祖先八成真的再要饭。因为老贵族,早被朱元璋收拾干净了。

这些人的祖父辈,跟随着泥腿子朱重八,要砸烂剥削他们几代的土豪劣绅的脑袋,但是当他们掌权之后,却成了新一代的土豪劣绅。

这并不是什么有趣的轮回,这是人性的悲哀。

金陵豪门组成的联盟,总部就在秦淮河畔,这里一望无际的红色楼阁连成一片。

这里面充斥着各种豪门子弟,世家千金,就连普通的外围弟子,那也是俊男靓女姿容、身段,乃至气质谈吐,无一不是精挑细选。

普通人家的孩子来到红楼盟,只能是从外室弟子做起,但是依然有无数人挤破了脑袋往里钻。

因为盟里资源太多了,这么多豪门的联合,已经在财力上碾压一众宗门,让他们得以快速崛起。

即使是个外围弟子,只要得到了盟里的认可,修为也可以突飞猛进,即使是修炼资质有限,盟中遍布大明的人脉,也能让你混个官儿当。

今日的红盟,各弟子出奇的安静,在正门处站着一个身影,她肤白胜雪、黑衣素净,浑身散发着一股贵气。

眉宇间有些解不开的哀愁,但是在她周围,所有人都毕恭毕敬,正是前皇妃贾元春。

朱标对宗室有些太宽容了,他连燕王朱棣的后人都不杀,更别说是皇妃了。

朱标大手一挥,赦免了几乎所有宗室,比他四弟朱棣气魄大了百倍不止。

这其实也怪不得朱老四,他是造反登基,说破大天得位也不正,自然害怕有人拿他的正统性说事,所以他才会除掉自己的大哥的后人。

但是朱标没有这个烦恼,他的位子坐的太正了,正统性爆满,不需要提防任何人。

自从朱祁镇小皇帝退位,贾元春从未配戴过一件首饰,没穿过任何颜色的花衣裳,不曾出游享乐。在红楼盟会的场合,她没说过一句多余的玩笑话,除了盟务,就只谈修炼。

贾府的人都说,大小姐好像变了一个人,只有熟悉的人才知道,贾元春心里其实也是凄苦的。

门外的官道上,早早清场,远远出现几行人马。等到人靠近了,才发现是一队女兵,从将领到小兵都是女人。

为首的事穆桂英,穆氏马后跟着一队女兵,个个英姿飒爽,另有三员女将,乘青骢马者身型娇小,素色冠袍,杏眼桃腮,乃是杨门三娘朱月梅,乘黑风驹者体态丰腴,金盔金甲,满面怒意,乃是杨门四娘云素英,乘白龙驹者身材修长,柳眉弯弯,嘴角一颗风流痣,罩着玄色战袍,乃是杨门七娘杜玉娥。

两侧的女兵手里各举着一面旗子,左边写着:天波府,右边写着:穆

到了近前,穆桂英等人下马摘盔,贾元春迎了出去,微微颔首道:“将军远道而来,辛苦了。”

穆桂英笑道:“奉师命,前来拜访盟主。”

在她身后,天波府的小寡妇们,这才知道红盟的当家也是一个女人,顿时好感大增。

再看这位盟主,双十年华的样子,却是一副孀居妇人的打扮,更是让她们生出一股亲切感。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