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411章

作者:日日生

在两道就要合拢的铁墙之间,在最中间薛仁贵仰面向天,静静的看着头顶已经被烟尘遮挡住的天空。

陛下,末将今日死战,以报你的知遇之恩。

云层之中,李渔冷眼旁观,他不准备出手,因为他怕吓走了自己的目标。

即使是大芈川上死再多人,也不如灭掉石人重要,因为它要是吸收了大芈川的死气,然后回到中原,那么就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浩劫。

在薛仁贵的头顶,十余杆长矛马槊,破空飞过!

这些都是他亲兵的长兵刃,插在了为首的吐蕃骑兵的身上,薛仁贵怒吼一声,一股气浪从他身上荡开,如同罡风一般,震死数个骑士。

他把长枪一横,脚一点马背,跃到半空中一扫,枪尖划出一道紫雷,顿时就有一大片吐蕃兵倒下。

吐蕃阵中看到薛仁贵如此威猛,有一个僧人冷笑一声,跨上大马冲了上来。

他直奔薛仁贵,一路上甚至劈到了几个挡路的自家小兵,来到阵中举起手中禅杖,格挡住了薛仁贵的长枪。

“邪魔,受死吧!”

番僧怪叫一声,手中的禅杖挥舞,一道道赤红色的烈焰缠绕在他周围。

薛仁贵眼神一厉,他把枪握在手中,朝后一顿,番僧上前挥舞着禅杖,却只见薛仁贵从马背下钻了出来,一下出现在他的左边,枪尖如毒蛇一般,刺向番僧的喉咙。

番僧赶紧仰头躲避,薛仁贵转动长枪,锋利的枪锋沿着他的下巴过去,将这个番僧的下巴削了下来。

番僧双眼朝天,所有一切景象,似乎都变成了黑白的颜色。所有的呐喊厮杀,碰撞之声,都变成了哑然,仿佛就如一帧帧的画面。

因为在他的胸口,还有一个洞,正在泯泯流血。

薛仁贵好奇的回头,只见宋军中一个武将,正在搭弓射箭,他的箭术奇准,每一支箭矢都能放倒一个吐蕃武将。

此时唐军已经杀出了真火,一名大唐甲骑,长矛捅出落空,就被吐蕃番子抢入一锤砸下马来。

一名吐蕃武将,长矛打断,仍拔出长刀死战。连三名唐军甲骑落马。然后被两支马槊同时捅入体内。

唐军中有人在对撞之际马失前蹄落马。在地上一滚而起,空手扯着鞑子马缰,试图将对手战马也扯倒在地。却被马上吐蕃番子挥刀砍断了手掌,然后就扑上去,用牙齿咬住吐蕃番子的马缰!

在他身边两个骑士互相夹着对方长矛,同时落马,转瞬间就被无数马蹄踩过。不见了踪影。

大芈川上空,盘旋着几十只巨鹰,朝着唐军阵中俯冲下来,翅膀忽扇就是一阵飓风。宋江指着这些巨鹰,道:“花荣!”

“哥哥,瞧好吧!”

只见他搭弓射箭,每一箭都从巨鹰胸前,准确地插入心脏。

方腊手下有个庞万春,他的箭术也很好,跟花荣齐名。不过他的箭术,是群伤,每次朝天一箭,然后散落无数箭雨,杀伤范围很大,威力一般。

花荣的箭,每次只有一支,但是无坚不摧,精准无比,箭箭直插心脏。

吴军中的孙翊,软软靠着马背,动也不动。只是冷冷的看着吐蕃人那一张张狰狞丑恶的面孔,那一件件染血的兵刃。

“皇叔,出战么?”

孙翊摇了摇头,“这是唐人攻城略地的仗,我们去拼什么命?”

“就怕吐蕃人打过来了。”

孙翊笑道:“他们过来你没长腿么,咱们正好借机回东吴,陛下让我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日日忍饥挨饿,早就待够了。”

魏军中的于禁,也是一言不发,但是甚至没有魏将来问询。

于禁被俘之前,是魏国大将,威望很高。但是他在荆襄表现实在太不堪了,非但把自己半生英名赔上,如今已经成了耻辱的代名词。

魏军冷冷看着前方的大战,和自家主将陷入了一种迷之僵持中。

大明的神机营自不必说,盛庸和平安来时,都曾被朱标接见。

朱标告诉他们,大唐打吐蕃,是中原与蛮夷之战。六朝内部有什么矛盾,是汉人的矛盾,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所以神机营很是卖力气,好在他们是远攻兵,也不会损失什么。不过这一战,也让大家都看清了大明的实力,光是这个神机营就不容小觑,果然不愧是六朝中的大国。

就在战场局势僵持住的时候,突然吐蕃营中,散发出一道金光。

几乎所有人的眼睛都短暂地失明片刻,就连李渔都受到了影响,一尊巨大的佛陀金身,从天边缓缓落下。

这尊佛光秃秃的脑袋上,没有戒疤,简单的僧袍袒露着大片肌肤,甚至隐秘部位也没有遮住,而是当啷着垂在双腿之间。

他的脖子上,挂着一串人头骨组成的佛珠,手上滴答答地,血迹未干。

这一尊佛像一出现,吐蕃阵后的那些贵族武将,纷纷匍匐在地,紧紧贴在地面上,磕着长头。

在一片惊疑声中,薛仁贵飞身跃起,朝着佛光刺去!

那佛陀转过身来,眼中燃烧着烈焰,那眼神凶狠残忍,一眼望去就让人不寒而栗。

薛仁贵一枪刺去,被他伸手握住枪尖,使劲一拧枪身应声从中间裂开。

薛仁贵口吐鲜血,身子轻飘飘的,朝后飞去。几个亲兵拼死将他护住,朝后方而去,唐军中自觉地让开一条道路。他的任务完成了,邪佛出场,意味着吐蕃的底牌被自己全部逼了出来。

云层之中,李渔突然眉心一动,使劲睁开了眼睛,倒不是因为这个邪佛的出现,而是一股山岳一般的力量,正朝着大芈川战场奔来。这不是一个人的力量,而是一支真正的六朝中精锐战力的兵马,是这个大地上最令人生畏的力量。

大地在震颤,马蹄像是踏碎了这片高原,薛仁贵落到自己的马背上,用长枪支撑住身体,在他身后将士们都欢呼起来:“援兵到了!”

“是应国公还是左武卫大将军?”

手下登上瞭望台,眼神有片刻失神。

“是谁?”

“是……陛下!”

第六百零三章 隐忍

为首的兵马,举着大旗,上面赫然写着“天策”两个字。

这是李世民还是秦王的时候,手底下的军队,随着他南征北战,轻易不出长安。

军中的龙旗招展,竖在中军,李世民纵马驰骋,不让当年。

恍惚间,他觉得自己又回到了那个群雄争霸,战火纷飞的时候。

长安城的宫殿,丝毫没有消磨掉这个“褐裘公子”的雄心。

“传令下去,秦琼侯君集从正面突击,李孝恭从落叶谷包抄,李靖、李勣负责堵住西南路口防止残敌遁逃,大芈川是个好地方,朕替吐蕃人精挑细选了十年,才帮他们选中这个墓地。”

传令兵挥舞令旗,很快各路兵马分散开来,如同洪流一般涌向战场。

薛仁贵振奋精神,拖着已经到了极限的身子,纵马来中军面圣。

等到他看清楚李世民的相貌,这才相信皇帝陛下亲自来救他了,薛仁贵用长枪撑住身子,微微一拜,“陛下!”

李世民看到自己的爱将,轻轻一挥披风,笑道:“好样的。”

他看向远处的战场,电闪雷鸣,风云变色,已经有各路高手参与其中,但是他们根本无法改变战局了。

打赢吐蕃,甚至逼他们签订城下之盟不难,让他们上贡称臣也不难,但是很快他们就会继续积蓄力量,等到中原势若的时候,他们又会崛起。

李世民不想继续这个怪圈轮回,所以他想了一招,用一支恰到好处的兵马,把吐蕃的力量一点点钓出来,然后彻底消灭他们。

这一战即使不灭种,也要让他们再难崛起。

李渔在云层之上,就如同开了上帝视角,看的清清楚楚。

大芈川如今便是一个巨大的磨盘,磨盘中被磨的不是谷子也不是麦子,而是吐蕃的有生力量。

这个地方,这个战局,更像是精心计算过的。

他就像是一个看客,或者说是一个猎手,静静地等待着。

这场大战与他关系不大,他要灭掉的石人,比吐蕃人更邪恶,危害也更大。

李渔知道,他会在大战结束的时候出来,这一场大战光是吐蕃人已经有几十万,这些人中估计有八成活不下去,如此庞大的死气,不知道会让石人进化到什么地步。

反正不管他进化到什么样,自己都要尽快杀了他,不然等他彻底成长起来,估计自己也无能无力了。

唐军的援兵来了之后,局势顿时一边倒,李渔也不知道李世民用了什么办法,能够调集重兵前来支援,而且来的这么快,迅捷如电。

只能说他们确实是大国,当之无愧的六朝国力第一,藏剑这么多年,今朝一试,艳惊四座。

李渔在云层之中虽然是不出手,但是底下的情形还是给了他极大的震撼,这是他前所未见的大场面。与今日的大芈川相比,当年汴梁城下女贞围城都是小场面了。

两边的军阵都有冲天威势,千军万马汇聚,迸发出难以想象的力量。

每一次的碰撞,都是一场血腥的厮杀,猛将挥舞着兵刃惹得地动山摇,随着各种阵法变幻着不同颜色的光盾。

李渔看着这一切,若有所悟,不知不觉他的脑子一片清明,他不在是这场战争的一个简单看客,他开始捕捉和研究两边迸发的力量。

尤其是阵法,让李渔感悟颇深,他知道自己或许再也不会有这种机会了,这场战争对他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宝库。

他开始专心观看,摒除了个人情绪,来带入这场规模奇大的战事。

李世民和他完全是两个心境,他看着大芈川的局势,胸中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在他周围是整个“鹰犬”所有侍卫的保护。

当年,他就是这样,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的大战。

那些倒在他手下的敌人,并非不强大,只是不幸遇到了他。

“恭喜陛下,此战已经十拿九稳。”随军出行的杜如晦笑道。

李世民留下了长孙无忌来辅佐太子监国,自己亲率大军,就是要彻底荡平吐蕃这个强敌。

“前些年,朕册封了宗室王女为文成公主,与吐蕃和亲,至今正好是十年。这十年,朕都在等这一天。”

文成公主的父亲是江夏郡王李道宗。李道宗是唐高祖李渊的堂侄,因战功被封为任城王,他的女儿就生在任城。

当年,吐蕃已经显露出其獠牙,松赞干布遂借口吐谷浑从中作梗,出兵击败吐谷浑、党项、白兰羌,直逼唐朝松州,扬言若不和亲,便率兵大举入侵唐朝。

牛进达率领唐军先锋部队击败了吐蕃军,松赞干布大惧,在唐将侯君集率领的唐军主力到达前,退出吐谷浑、党项、白兰羌,遣使谢罪,再次请婚,派大论薛禄东赞携黄金五千两及相等数量的其他珍宝来正式下聘礼。

那时候整个六朝都看着李世民,他竟然真的和亲了,让李渊嘲笑了他很长一段时间。

大唐的臣子也都想不通,陛下不是一个软弱的人,他为何会走这一步。

知道今天,众人才明白,原来这是一个完整的计策。李世民用和亲麻痹了吐蕃十年,然后一击致命。

杜如晦看着寥廓的高原,说道:“不铲除此地的班禅达赖,则永远也难收伏这片土地。”

李世民点头道:“此言正和朕意。好在佛门内乱,给了我们这个理由,正好借机铲除这毒瘤。不过这场战事拖不得,一旦被吐蕃缓过气来,藏到这苍茫的高原上跟我们捣乱,那么没有个几十年休想抽身。必须一棍子把他打死,然后剥皮抽筋,挫骨扬灰。不然的话,一旦荆襄开战,我们被这边牵扯太多力量的话,会吃大亏的。”

“陛下就这么笃定荆襄一定开打?”

李世民呵呵一笑,“刘备老了,诸葛亮也不年轻了,五虎上将还能威风几年?他们不趁着这最后得机会开打,难道要留给刘阿斗么?”

杜如晦嘴角轻笑,刘阿斗确实不堪,没想到刘备一世英雄,竟然养出了这么个儿子。

刘禅很平庸,但是把他放在普天下所有人中来比较,他其实还不错。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