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402章

作者:日日生

正统法理,是王朝的根基,谁也不想看自己的后人,为了皇位杀得你死我活,终至灭族。

……

阴霾密布,雾锁江心。

江面上隐隐约约停泊着十来艘帆船,浓雾中只能见着黑簇簇的轮廓。远眺梅洲,藏匿在烟波深处,仿佛与云天连接一片,影影绰绰,似真似幻。

李渔站在江面上,身后站着张三丰、薛蟠还有金莲和黛玉。

在他对面,是新晋的大学士于谦,他看这里与由衷说道:“此番多亏了正经道长,我大明能拨云见日,全赖道长,今后若是有所驱使,尽管开口。”

李渔笑着摆手,说道:“当今大明的圣上,乃是难得的明君,仁善宽厚,望尔等好生辅佐,早日将大明拽出泥潭。你看这大明百姓,他们过的苦啊。”

于谦深深一拜,李渔转头离开,带着众人重回大观园。

贾府内还有很多谜团,等待着他去揭开,比如说贾宝玉和甄宝玉的关系,身为守玉人的贾府是如何堕落的,他们守的玉在哪里……

突然,李渔眉心一簇,反转手面,小镜子里发出红色的光芒,很快大乔的面容出现。

“小豌豆,你快回来吧,皇宫出事了!”

李渔急问道:“什么事?你别急,慢慢说。”

自己在大明搞风搞雨,没想到后院起火了,李渔虽然让大乔不要急,但是他自己比谁都急。

大乔拍了拍胸脯,喘匀实之后,说道:“皇宫里帝师刘伯温突然像是疯了一样,又哭有笑的,说是什么‘来了来了,都要完了’,然后皇宫就怪事连连,后来蔓延到汴梁,有牝鸡司晨、公鸡下蛋、有老头儿变成妙龄少女,还有河水倒流,正经湖夏日结冰……唉,总之各种稀奇事都出现了,你还是自己回来看看吧。”

李渔听得一阵头大,这都什么破事……

……

吐蕃,大芈川。

一股决战前的紧张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对面几乎倾尽了吐蕃国力,大昭寺小昭寺也都是全员到场。

对于吐蕃来说,这是一场灭国之战,战败的下场就是划入大唐,成为大唐众多都护府的一员。

唐军营内的一角,气氛有些诡异,王振身为这支外派军的绝对主帅,此时坐立难安。

大明国内的消息传来,懿文太子朱标复活了,而他所倚仗的皇帝朱祁镇被废为庶人,而罪名中最重的一个就是重用王振等奸佞。

神机营的人,看王振的眼神,慢慢变得不对起来。

王振浑身难受,想要带着心腹逃走,去六朝其他五国找个小地方,隐姓埋名起来。

他现在最怕的,就是神机营的人,拿他人头回去邀功。自从知道这个消息,王振就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赶紧收拾,不然咱们小命难保!”王振对自己的几个心腹干儿子说道,他倒是不怕这些人反了,因为他们也是必死的罪过。

这时候,外面传来一阵马蹄声,王振浑身颤抖,瘫坐在椅子上。他摸着自己的脖子,说道:“贼配军们杀进来了,咱们都要死在这里了。”

几个小太监吓得魂不附体,大帐内顿时弥漫着一股异味,原来是几个人当场吓尿了。

帘子掀开,进来一大队人,王振看清来人之后,脸色一喜!

“薛将军,救我!”王振哭嚎一声,几乎要飚出眼泪了。他看到薛仁贵进来,扑通一声就跪下来。

薛仁贵赶紧道:“王公公这是做什么,赶紧起来。”

王振一听他这个口气,似乎是有门,心里就像是溺水的人抓住了最后一根稻草,涌出无穷的求生欲。

“薛将军,只有你能救我了,求大唐看在我尽心为你们打吐蕃人的份上,一定要收留我啊!”王振哭的一把鼻涕一把泪,也顾不上腌臜了,一个劲哀求。

薛仁贵轻轻咳嗦一声,看着王振的样子,没有丝毫的同情,只有深深的鄙夷。他慢慢说道:“王公公,我们陛下来旨了,特意提到了公公。”

王振心里涌起一丝希望,在他看来,自己对大唐不错。

大唐应该知道感恩,投桃报李,虽然不指望他们帮自己杀回去,至少也要帮自己逃走吧。

王振颤巍巍地问道:“大唐皇帝陛下他怎么说?”

“陛下说了,他要派使团去大明贺喜,但是苦于没有礼物,想跟王公公讨个礼物。”

这时候,王振也是什么都顾不上了,他懊悔地说道:“早知道多带些东西出来了,实不相瞒,咱家虽然有不少宝贝,但是都没带出来,不知道你们想要什么,咱家都给你们。”

“借公公脑袋一用。”

第五百八十九章 源头

长安,太极殿。

李罡淳随着高公公先进宫见驾,今日皇帝不上朝,正在太极殿待着,说是思念上皇了。

李世民极少鸽了早朝,只要鸽了,那肯定是有原因的。

不过说什么思念上皇,就有些开玩笑了,上皇他老人家生平最爱干的事,就是怼这个二儿子。

不过李罡淳这次真是冤枉了大唐的皇帝,他确实有些思念上皇了,原因也很简单,见识到朱元璋对儿子的爱之后,李世民心底思念起父亲来。

诚然,父皇他没有朱元璋疼爱朱标那样疼爱自己,但是他也算是合格的父亲。

李罡淳在路上心不在焉,等到了太极殿,高公公说道:“大人,我们到了,陛下正在里面等您呢。”

“有劳公公了。”

李罡淳长舒一口气,迈步走了进去,大殿内李世民坐在龙榻上,听到脚步声头也没抬,开口问道:

“大明的事,你知道了吧?”

李罡淳点了点头,大明的事,他从一开始就知道了。虽然朱标登基,是普天同庆的事,但是李罡淳心里很不舒服。

他多少知道些内幕,尤其是大明洪武帝强行逆天,会带来什么下场,李罡淳比别人更清楚。

更可怕的是,这件事给皇帝们开了一个头,逆天改命起死回生真的可行,已经有人做到了。

身为大唐钦天监的监丞,他就怕皇帝也起了什么小心思。

果然,皇帝陛下接下来马上问道:“朱标能死而复生,这是什么法术?怎么朕从来没听你们说起过?”

李罡淳心中暗道,这个法术可厉害了,它叫逆天改命,付出的代价就是大明开国将相和历代皇帝,死的都比较快。

整个大明的国运也因此被篡改,以至于差点亡国,还发生了六朝唯一的内乱。也就是那场著名的靖难之役,说起来多亏了朱允炆太差劲了,被他叔父以弱胜强,短短三年造反成功。

但凡是朱允炆稍微厉害一点,不那么没用,大明的国力势必还要损耗更大。

他就怕李世民也要搞一次,来为自己续命,虽然他现在还不算老,但是咱们这位皇帝,可是一向喜欢未雨绸缪啊。

大明开国时候,是什么豪华阵容,那可丝毫不亚于凌烟阁上的人杰啊。

下场呢?

短短几年,死的死,亡的亡……

“陛下,请恕微臣才疏学浅,实在不知。”

李世民冷哼一声,心中暗道,要不是佛门内乱,朕早就去问玄奘了。他喜欢在佛道之间玩玩平衡,上次女皇之厄就是这样。

当然,被他寄予厚望的僧人们,也没有破解女皇之厄。后来还是大宋那个正经道士李渔给破解的,一想到这个人李世民就有些不爽,他从大唐带走了人皇气脉,自己还不能说出来,只能吃这个哑巴亏。

这次听说大明朱标复活,又是他的手笔,再加上他一手主持的大宋女皇登基,等于是这个道士一个人,已经改变了三个帝国的国运。

这样的人,给李世民,他也不会起用。因为他太难掌控了,李世民爱才不假,但是他绝对不会用自己掌握不了的人,本事越大越不能用。

李罡淳没有猜错,朱标起死复生,让李世民来神了,他对此十分感兴趣。

每一个雄才大略的帝王,都想要长生不老,看着自己的帝国永远昌盛。

秦皇汉武,莫不如是,李世民也不能免俗。在对长生的渴望上,他们比普通人要更加强烈。

李罡淳的回答,在李世民意料之内,但是依然让他非常失望。

他没有想要放弃,在龙椅上沉默了一会,这一小会的沉默,让李罡淳十分紧张。他几次三番,偷偷去瞄李世民,这在以前李罡淳可不敢。

他知道若是李世民强行下令,自己这些人没有办法,只能为他去逆天改命。就像是大明开国时候那批英杰一样,自己这些人的下场当然会不得善终,大唐国运也未必能长久安稳。

就是这样还不一定能成功,却一定能引来天怒人怨,这一次朱标的事,挑起了陛下的欲望,对大唐来说不是好事。

李罡淳的额头布满了汗水,心里万分之紧张,李世民终于打破了沉默,继续问道:“朕准备派人去大明,一来贺喜,二来打探一下他逆天改命的手段,你亲自去一趟吧。”

李世民背着手,说道:“朕会派虞世南持节,你一路随行,到了大明记得要好生探查。”

李罡淳点了点头,弯腰道:“臣遵旨,不过上次太上皇驾崩,大明只派了吏部侍郎,如今我们派虞尚书去,是不是有些不对等了?”

“无妨!”李世民笑道:“朕要给朱标这个面子。”

李罡淳缓缓走出太极殿,一阵风吹了过来,浑身一凉。他这才发觉,自己浑身都湿透了,刚才是实在是太紧张了。

陛下万一铁了心要逆天,大唐恐怕也将会陷入无休止的动荡中,就是不知道有没有一个人出来力挽狂澜了,就像这次大明的朱标一样。

在六朝其实不止是于谦这类大明官员觉得朱标比他爹洪武大帝更适合做现在的皇帝,这个想法几乎就是六朝共识。

朱标比朱元璋强在他的宽厚,一个宽字,就可以让很多人放下心来。

他甚至能放过朱棣的子孙,就因为他们是朱家的血脉。

其实朱棣在姚广孝的挑动下,虽然敢造侄子的反,但朱标在位的话,他是没有这个胆子的。

当然,朱标也不会跟自己的儿子朱允炆一样,冷血无情地对待各个藩王就是了。

李罡淳出去之后,李世民躺在龙榻上,脸色凝重。

在他身后就是一个地图,若是靠近了仔细看,上面是一副完整的六朝地图。

这幅图来自大汉的遗物,当年中原大地都是汉王朝的疆域,还没有分成六国。

李世民叹了口气,转身看向地图上大明的位置,眼神也越来越难看。

“朱标……不好对付啊。”

……

汴梁城外,正经湖畔。

微风习习,带来丝丝暖风,已经是盛夏时节,正经湖本该热闹非凡,但是最近大家都没心思玩了。

水球大赛停办了两届,就连正经门里,最隆重的灵宠大赛都延后了。

正经门弟子,都面色严肃,等待着他们掌教回归。以前时候掌教也是天天往外跑,那时候门中弟子都没怎么当回事,毕竟正经门平日里也是黄信长老在打理。以前还有个杨志杨长老,最近听说他和宋江去吐蕃了,黄信一个人也处理的不错。

不过这一次不同,近来汴梁屡屡发生怪事,闹得人心惶惶,坊间谣言四起,说是因为女皇在位,有违天和。

这种说法颇有市场,不少人是真心相信,他们虽然也知道女皇对他们有恩,但是内心中却有些怨意。

这就是人性……

好在掌教回来了,只要他在汴梁,大家就有了主心骨。有些人就是这样,平日里你看他嘻嘻哈哈,可能吊儿郎当的没什么正行。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