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393章

作者:日日生

金陵这边早就得到了消息,准备的十分完善,全部是按照礼法来的。这套繁琐的程序,差点把小皇帝累趴下,让他直呼后悔。

文武官员,当地勋戚,还有一些退隐的前官员,悉数到场。就连薛蟠也穿上了正服,混在人群中,他们家也是官宦人家,祖上曾经做过紫薇舍人。

贾赦、贾政、贾珍、贾琏都在人群中,他们都有官职在身,而且也是勋戚中的一员。

薛蟠左顾右盼,抓耳挠腮,心里痒的就像有蚂蚁在咬。他已经迫不及待,等着看大场面了,所以在场的人中,他是最不无聊的一个。

贾家的人看不下去了,贾政使了个眼色,让贾琏拽了拽他,示意他稳重一点。

薛蟠虽然知道很多事,但是没法说出来,无法炫耀,让他更加难受。

朱祁镇身穿皇袍,对着孝陵朱元璋的墓碑,跪地祭奠。

有太监在旁大声宣读:“德维善政,政在养民,当遵先圣之言,斯致雍照之盛,百弼卿士,体朕之怀,方不负祖宗开国之基业,万世之功勋。”

下面的官员也都没当回事,对他们来说,太祖死的好,唯一不好的一点,就是死的太晚了。

他不死谁都没有好日子过,贪点银子就要剥皮,强抢民女就要砍头,连吃的好点都是犯罪,这还有王法么?

等到老东西一死,自己这些人才真正地成了贵族,可以享受奢靡的生活,可以肆无忌惮地欺虐小民。

小皇帝也不太上心,他是陪自己的元春姐姐来金陵玩的,谁知道扯了个谎还要这么麻烦,一天下来都快累死了。

他无聊地看向地上,那里正有一只小蚂蚁在爬,朱祁镇伸出手指,挡住了它的路,蚂蚁顺着他的手指就爬了上来,朱祁镇大感有趣,玩得不亦乐乎。

宣读圣旨的太监念完了之后,本来大典即将结束,有经验的官员们,已经开始活动手腕脚腕,一动不动站了这么久,再久有些酸痛了,活动一下准备离开。

突然,孝陵上方出现大片祥云,各种祥瑞之兆从天而降。天地和鸣,天女散花,红光漫天。

花团锦簇,从天降下无数的花瓣,异香扑鼻,红光映满了整个金陵上空。

孝陵上方,突然砰的一声,发出刺眼的白光,所有官员掩面遮挡。

等他们再睁开眼的时候,在孝陵上方,一朵祥云之上,赫然立着一个身影。

大家使劲揉了揉眼睛,放眼望去,这个身影竟都有些熟悉。他穿着大明太子的服饰,整个人气质内敛,目光坚毅。

有一些老臣,不可思议地互相对视,其中有人颤巍巍地说道:“懿……懿文太子?”

朱标在心底叹了口气,他望向父皇的墓碑,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孤回来了。”

于谦事先联络好的几个官员,抢先一步,跪地道:“臣等恭迎太子殿下!”

……

反应快的官员,已经意识到大事不好,但是他们不敢率先反对。

毕竟今日的事太过蹊跷,众目睽睽之下,孝陵懿文太子墓中,死人复活了。

现在站出来反对,万一是真的,那么将来就是一个巨大的污点。

他们这一犹豫不要紧,一些低阶的官员还以为这些大佬都已经默认了,纷纷跟着那几个托跪了下去。

朱标本人的气质,此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伸手道:“诸位平身吧。”

他目光如炬,转向已经吓呆了的朱祁镇,问道:“你也是我大明皇室血脉,你是哪一辈的?”

朱祁镇吓得脸色发白,浑身颤抖,张着嘴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如果眼前的人真是懿文太子,那么他们这一支都是反贼。

终于反应过来再这样下去不行的一群官员,马上大声喊道:“快快救驾!此人来历不明,定是贼人伪装!”

砰的一声,天降一道紫雷,将喊话的人当场劈死。

六朝时空内,大明开国几十年,很多官员是认识懿文太子朱标的,他们还活着,甚至还在当官。

朱标当年做太子,人望几乎超过了他爹,因为他比太祖更适合当守业的皇帝。

朱元璋太刚了,动辄杀人全家,还要剥皮填草,搞不好诛灭九族。懿文太子为人宽厚仁善,能力也很强,懂得刚柔并济。

这一道雷,彻底断送了所有反对的声音,一时间所有人都望向孝陵。

朱标朝后一转,对着朱元璋的墓碑拜了下去,“父皇!”

这两个说完,朱标已经是泪流满面。他的父亲为了他,曾经聚整个大明的人力和天斗了一场。

此时躲在暗处的李渔看了一眼身边的左慈,说道:“这天雷真好用,下次谁渡天劫的时候,一定得多存一点。金陵虽然是他们的老巢,但是主战场在燕京。”

“小子,你就放心吧!”

左慈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虽然他们生性懒散,但是这么刺激的事,还是值得激动一下的。说完之后,左慈在空中撕开一道口子,他和肩膀上的狐狸瞬间消失。

此时金陵的一处豪宅内,一个年轻的身影,飞奔到院子里,看着远处的异象,眉心紧皱。

“是孝陵方向,出什么事了?”

第五百七十三章 宝玉

此时正是朱祁镇祭拜孝陵的大典,因为所有的达官显贵,几乎全部到了,所以李渔十分方便。

他大手一挥,一道白光之后,把这些人全部收到风月宝鉴内。

地上还遗留着几个人,分别是朱祁镇还有三个中年人,还有就是李渔自己的人。

朱祁镇已经吓蒙了,剩下的三个,不是身怀重宝,就是法力超群。

李渔抱拳道:“在下正经道人李渔,今日在此办事,是朋友的请自行离开,是敌人的尽管过来。”

几个人眼皮一抹,慢慢退了出去。他们或许是隐士,也许是各大家族中的修士,但是都无意掺和进来,为朱祁镇拼命。

李渔的名声这几年很大,几乎可以说是声名鹊起,大家都知道这是六朝第一霉神,碰到他不躲着点,多半会倒大霉。

人都走了之后,李渔看了一眼薛蟠,眼珠一转说道:“你带着他,躲回贾府!”

他们千算万算,李渔不信能算出来他把皇帝藏在贾府。

薛蟠看着不怎么地,关键时候还挺靠谱的,他挠了挠头,很快从袖子里拿出一张隐匿符捏了,然后给小皇帝捏了,把他夹在腋下,飞奔出去。

这小子修为不低,靠吃天材地宝,已经是一个小高手了。

李渔长舒一口气,把目光看向朱标,后者还在对着朱元璋墓碑垂泪。

“殿下,开始吧!”

……

孝陵的事刚出不久,在金陵就传开了,所有人都争先恐后涌上街头,要一睹懿文太子的天颜。

能这么快传播,自然是李渔事先布置好的,冯紫英、贾蔷等人卖力宣传起来。

因为金陵是大明的旧都,朱标任太子的时候,在金陵住了几十年。

这里的老人都认识他,也还记得当初太子爷的好名声。

朱标十分大胆,死过一次的他,几乎没有什么畏惧。

在他身后的侍卫中,有一个人不显山不露水,但是大宋来人或许能认出他来,因为他就是大宋的正经门掌教正经道人李渔。

他利用自己的修为,再加上白毛网络的大明民间藏着的高手,把前去皇陵的金陵豪绅官员勋戚一网打尽。

如今这些人浑浑噩噩被关押在风月宝鉴内,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

李渔只用了这一招,就把政变最大的阻力几乎全部集中了起来,来了个一锅端。

李渔混在侍卫中,全程跟着朱标,紧密地注视着周围的一切。

不管是谁,若是他有李渔贴身保护,这个世上很难有人能伤害到他。

李渔打架的本事不论,作为一个辅助,他的能力在六朝是首屈一指的。

他想保护一个人,这个人几乎就能李渔不死之地,水字诀的治疗和厚土决的护盾,实在不行大不了收到风月宝鉴内,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能完好如初。

现在的情况是,只要保住朱标,让他在金陵逛一圈,然后风风光光回到燕京,燕京那边情况控制住,他就是大明之主。

这是一个法统为天的时代,朱标的身份,就是他最大的优势。

朱标的身份太特殊了,他只要活过来,就是最合理合法的继承人,皇位就应该是他的。你要是不承认朱标,那就是放弃了统治的正统性,意味着强者可以肆意篡位。

也就是说,只要李渔护住了他,不让他被人杀害,那么皇位就是他囊中之物。

金陵城中,一阵阵马蹄声踏着应天府的青石地板,不知道多少的兵马正在靠近。

有人要谋反,竟然挖出了懿文太子,还到金陵来举事,简直是赤裸裸的挑衅。

赶过来的兵马越来越多,把这条街道围的水泄不通,但是没有人敢上前。

在金陵一处宅邸内,一群人围着一张桌子,上方坐着个年轻人,沉着脸呵斥道:“你们慌什么!”

细看他的模样,清秀俊俏,正是李渔见过一次的甄宝玉。

周围的人虽然都是些年长的,但是这些达官显贵,很明显以他为主。金陵城的正主几乎都被李渔抓了,剩下的不是管事,就是偏房,根本拿不出主意。

甄宝玉一拍桌子,说道:“为今之计,只有把这个不知道从哪冒出来的朱标杀了,才能反转局面。”

“事成之后,按今日功劳,非但保举尔等升官,而且以功赐爵!”

这句话一出,大家如同打了鸡血一样,他们虽然不是家主,但是只要团结起来完全可以指挥各个家族的人手。

甄宝玉在桌上摆开一张金陵地图,口中一停不停,把一切待布置停当,此时已经过了午时,时间紧迫,众人不敢耽误,收拾停当便带人前往大街,要围杀懿文太子。

有了主心骨,金陵的庞大的利益集团里的众人立刻行动起来,王子腾安排了几处人手集中的地点,以及联络、传话的方式。一边派人通知城中守军和天界寺的高僧,以及龙虎山的道士。

消息传开,很快就有人响应,朱标上位,不知道多少人要被清算。与其坐以待毙,不如搏一把富贵。

与此同时,金陵的许多民间高手纷纷聚集在宫院周边的几处宅院中。能够为懿文太子效命,这些好勇斗狠的江湖草莽都热血沸腾,兴奋不已。宅中早已备好酒肉菜肴,众人大块吃肉,大碗喝酒,气氛愈发热烈。

徐鸿儒眼看时辰差不多了,擦了把嘴,拍桌子说道:“城中有些宵小,不愿意让太子殿下登基,正需要我等帮扶一把,也不负当年太祖为民伸张的恩义。”

“徐大哥,弟兄们跟你干了!”

金陵城中,九省都监点王子腾,当中宣布懿文太子是假的,是反贼假扮,凡是支持他的杀无赦!又许诺重赏,原本忐忑不安的一众军士都放下心来,士气大振。

百姓们还在为懿文太子欢呼,就听到一阵喊杀声越来越近,个个惊惶不安。

金陵城中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甄宝玉出现在城门处,他的双眼中闪烁着奇异的光芒,透过层层建筑,把朱标身边的情形看的清清楚楚。

很快,他的目光锁定在一个侍卫上,甄宝玉冷笑一声,“果然是你。”

第五百七十四章 无情

交战率先在莫愁湖畔开始,两边人马彼此也分辨不出,只得大声叫嚷。

朱标这边的喊着“大明正统!”,金陵豪门的人马都高呼“保皇护驾”。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