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359章

作者:日日生

自己看他眼皮都不眨就敢跳河,知道他也是个狠人,学道这件事不狠不行。你得有非凡的毅力,才能坚持下来,因为修道入门是很困难的。

有的人尝试几次就放弃了,有的人尝试几十次,有的尝试几百次终于崩溃。

也有人百折不挠,终于成功,修道本就是逆天而为,很是需要一点恒心和耐力。

李渔刚想起身离开,在他对面,站着一个人,手持着一把扇子,笑吟吟地看着李渔,用扇子拍手,赞叹道:“好精纯的五行灵力。”

李渔抬头,只见这人是个公子哥打扮,十分骚包的拿着一把扇子,动不动就要扇几下,虽然现在的天气是不冷不热。

“这位兄台,我看你也是一个人,不如咱们拼个桌喝一杯?”

李渔指了指自己,问道:“我?”

“没错。”

李渔呵呵一笑:“好啊,不过我没带钱。”

“嗨,我当什么事呢。”他说完,从袖子里掏出小一块金元宝,随手一丢道:“我怕一会自己喝醉了,你看这些够不够?”

想起自己酒量不甚好,为防饮醉了无人付账,先掏出银子给他:“这些够不够?不够我还有。”

“尽够了,尽够了。”伙计双手捧过,不敢怠慢,赶紧拿了一小坛来。

这些钱,今日把酒楼包场都够了,看来眼前这位是个豪门公子,伙计不敢怠慢,赶紧去厨房备下酒菜。

李渔笑道:“那我可不客气了。”

“钱而已,客气什么,我们家有的是。”

虽然他表现的很像是一个地主家的傻儿子,但是李渔一点也不敢大意,自己刚才施法,他能发现就已经很令人吃惊了。

更厉害的是,他一眼就看出了,自己用的是五行灵气。

光是这份眼力,已经不是一般人能有的了,他主动靠近自己,也绝对不是真的只为饮酒。

若是以前,李渔八成就走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过李渔如今在金陵,怕的不是无事生非,而是怕啥事都没有。而且他阴阳融合之后,也不是很害怕,艺高人胆大,心里有底。

他需要查清真相,就得找事……

如今事找上门来,他当然不会往外推,实在没有任何用处,也还白蹭了一顿饭不是。

果然,这人坐下之后,用扇子挡住了脸,小声道:“兄台,你也和清虚观有仇?”

“此话怎讲?”

“我看那小孩跳河,分明是怕了那边的一群道士和尚,又见你帮他逃走,才有此问。”

李渔摇头道:“我只是不想看一个孩子溺水而已,和清虚观没有什么过节,事实上,我此时正借宿在清虚观呢。”

第五百二十四章 紫英

“敢问兄台大名。”

“贫道李渔。”

“原来是李道长,在下甄宝玉,乃是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之子。”

他摇头晃脑,显得十分得意,明显是对自己这个官二代的身份很自豪。

李渔眼神一凝,心中隐约觉得不对劲,这个人有问题。

书里说甄宝玉平时在外暴虐浮躁,顽劣憨痴,种种异常,但一放了学,进去见了那些女孩儿们,立刻变了一个人似的,温厚和平,聪敏文雅。

他爹每次揍他,这厮便“姐姐”“妹妹”乱叫起来,过后解释道这样可以止痛。

甄宝玉,贾宝玉……

李渔在心底默念了一便,心中突然生出一个想法来,真宝玉,假宝玉,这块宝玉是人还是石头?

他竟然主动找上门来,让李渔想起前世的一句话,你凝视深渊的时候,深渊也在凝视你。

自己在搜寻通灵宝玉的信息,难道它也在找自己?

李渔曾经长期持有贪石,他深知补天石是可以影响人的心智的,贪石是调动人内心深处的贪欲,那么痴石呢?

贾宝玉这么疯疯癫癫的,是不是受了痴石的影响,所以他摔掉通灵宝玉之后,贾政才会拍掌叫好。

贾家很有可能知道这一点,但是他们不敢说,这件事的背后是一个他们惹不起的大人物。

李渔在心底暗暗计较,觉得自己的思路没有问题,看来这件事比自己想的要复杂。

“秦淮河里的鱼,是吃不得的,因为里面全都是姐姐们用过的胭脂。”

李渔被他恶心了一下,夹起的鱼肉,顿时不想在吃了。

他轻轻放下筷子,问道:“甄公子,可曾听说贾府也有个宝玉?”

“哈哈,你说贾宝玉?”甄宝玉笑道:“我们两家关系极好,自然是有过见面的,不过就是话不投机罢了。”

“哦?”李渔侧着头,问道:“是嘛?”

“莫非你认得贾宝玉?”

李渔笑道:“听说过,据说是一个花花公子,脂粉堆里打滚,让人好生羡慕。”

“这有什么好羡慕的。”甄宝玉小声道:“他在家天天挨打,据说差点被世伯打死。”

他做出一副幸灾乐祸的样子,手中的扇子来回晃动。

这时候,楼梯出传来一声豪爽的笑声,一个长相颇为英武的少年,迈步走了上来。

他上楼之后,看了一圈,发现甄宝玉之后,便笑着走了过来。

甄宝玉也笑道:“你怎么来的这么晚?”

来人笑道:“嗨,别提了,前些日子与人打斗,谁知道揍得是仇都尉的儿子。那老东西日日堵到我家门口,害的我每次出来都提心吊胆。”

“谁让你脾气恁的暴躁,动辄就要挥拳。”

“我这番是记住了,以后再不怄气,也不挥拳。”

“那你脸上的伤是怎么回事?莫非是府上小婢挠的?”

“这个?这个脸上,是前日打围,在铁网山教兔鹘捎一翅膀”

甄宝玉笑道:“我都忘了给你介绍,这位是汴梁来的,李渔李道长。”

“呀!莫非是正经门的掌教李渔?”冯紫英神色激动,大声问道。

他的声音十分嘹亮,连带着楼中很多人都听到了,侧目望来。

李渔点头道:“正是。”

终于有一个知道自己的了,李渔心底暗暗摇头,有时候太低调了不好。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自己这个金牌辅助,果然不容易扬名。其实几场恶战下来,那些台前的打手出力和自己差不多,甚至自己才是主力,但是大家只知道林灵素神剑斩窥基,赵福金只身退女贞,根本没有人知道自己在这些事中,有多大的作用。

“在下冯紫英,久闻道长大名,今日一见,忒也荣幸。”

甄宝玉在一旁道:“冯兄乃是神武将军之子,是我的至交好友。”

李渔隐约记得,书中的甄宝玉和贾宝玉差不多,也是一个不爱读书的。他如今的表现,可和书里截然相反,动辄就介绍别人的家室,官职,俗气十足。

要知道,两个宝玉的性格,可都是反感这种俗气的。

果然,冯紫英说道:“这些事,在道长面前说个什么劲,正经道长当年在汴梁一鸣惊人,三天之内便建成了当世第一等的园林艮岳。”

甄宝玉道:“原来道长这么厉害。”

“你们怎么认识的?”冯紫英兴冲冲地问道。

“我看这地方临江开阔,从窗户可以俯瞰秦淮风光,便过来和道长一道吃酒。反正两个人也是吃,三个人也是吃酒,何乐而不为呢。”

他隐去了识破李渔救人的事,只说是看江景,李渔默默记在心里。甄宝玉处处透着古怪,可能没有表面这么简单。

在金陵这鸟地方,只要是和“宝玉”这两个字沾边的,都透着古怪。李渔心中已经认定,是痴石改变了人的心智,它肯定影响了很多人。

冯紫英笑道:“自从薛蟠走了,这金陵的美酒,我可就全吃你了。唉,说起来,也有三五年不见薛蟠了,听说他在汴梁过的十分舒坦,改日得了闲,说什么也要去汴梁找他。”

“你怎么知道的?”

“他在信中,吹得天花乱坠,便是那信中所言百中有一,也算是他过的不错了。”

说到这里,他一拍脑门,“我却忘了,那薛蟠兄弟,可不就是进了正经门么!”

李渔点了点头,说道:“薛蟠是我们正经门长老,我与他也是兄弟相称。”

“啊?”冯紫英举起杯子,一饮而尽,道:“那我斗胆,也和道长攀个人缘,道长有所不知,我与薛蟠关系最好。”

“薛蟠都做长老了?”甄宝玉忍俊不禁,笑出声来。

冯紫英虽然没笑,但是也看得出来,神色颇为玩味。

看来薛蟠的名声不怎么样,在金陵的这些公子哥圈子里,都是鄙视链的下层。

李渔试探性地问道:“两位都是金陵的才俊,想必对清虚观十分了解吧。”

冯紫英笑道:“清虚观?不过是……”

甄宝玉赶紧咳嗦一声,冯紫英猛地醒悟,呵呵一笑,说道:“金陵有清虚观,是大不幸之中又大幸。”

第五百二十五章 讲佛

又过了没一会,进来几个豪门子弟。

这些人越来越不堪,甚至有一个身材肥胖的公子哥儿,非但带着数名护卫,旁边还簇拥着十余名花枝招展的侍女,隔着十几丈,一股脂粉的浓香便扑面而来。

这胖子上来之后,目中无人,举止放浪。他的侍女们把他围住,丝毫不忌讳这里是大庭广众,动作十分下流。

李渔一看,这些人是越来越不像话了,便起身告辞。

冯紫英追下楼,“道长请留步。”

这句话可不是什么好话,李渔问道:“何事?”

冯紫英笑着说道:“这次有缘与道长结识,在下不胜荣幸,如蒙道长不弃,在下愿与道长结交。”

李渔眼珠一转,心中暗道,如果没有意外,自己八成要在金陵常住。

正好需要一个地头蛇,熟悉金陵的大小事务,帮自己调查。

他笑道:“难得冯兄看得起我,实不相瞒,如今我借宿在那清虚观,却有些不太自在。”

冯紫英人精一个,马上道:“道长若是不嫌弃,可到我府上暂住些日子,正好我那老母亲也是道门信徒。”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