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347章

作者:日日生

“这正经门是越来越兴盛了,这里是贫僧的福地,在此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一定能杀回燕京。”

李渔摇头道:“是你杀回去,我可没这个本事,大师到时候莫忘今日收留之恩,记得来站台英雄会就是了。”

“胜败乃兵家常事,当年靖难开局,不比这个难万倍,永乐大帝和贫僧一道,还不是掀翻了建文小儿。可见世上无难事,有了正经门的帮助,我们杀回燕京指日可待。”

“是你们,没有正经门的事,我再说一遍。”

道衍伸了个懒腰,对着手下的人说道:“你们在汴梁不要惹是生非,好生修养,等着正经大仙带我们杀回燕京。”

李渔懒得再和他废话,说道:“诸位请便吧,大明朝堂震动,我要去禀报吾皇了。”

“李掌教请,我们就在后山的佛洞就行。”

李渔转身离开,改道去了薛宝钗的小院,不出他所料,宝钗正在修炼。

即使是在正经门里,宝钗也很谨慎,小院内布置了一个阵法,虽然手法稚嫩,但是李渔已经很是欣慰了。

布阵,要求对五行掌握很深,不下苦功根本不能行。

宝钗天赋不算高,但是却早早学会了布阵,可想而知吃了多少苦。

李渔没有惊动她,破阵而入,宝钗坐在蒲团上,许是天气炎热,她把头发束起。

用粉绸扎成马尾的乌浓发束垂落胸前,露出一段白皙雪润的纤细鹅颈,眼睛微闭,呼吸均匀。

在她身前,浮着视若性命的本命法宝,李渔为她量身打造的短剑——素心。

短剑内有几段篆文,乃是李渔打入的静心咒,可以辅佐主人修炼。

宝钗的手腕上,还有一截护腕,上面绑着一个金锁。

李渔盘膝而坐,为她凝聚一个聚灵阵,然后在她身后,运转清领书助她修炼。

宝钗的眉梢闪过一道喜色,收敛心神,专心凝聚灵力,希望可以打通周天。

半个时辰之后,她的额头已经布满了汗珠,李渔轻声道:“别勉强,循序渐进。”

宝钗这才睁开眼,擦了擦汗,回头笑道:“多谢师……哥哥。”

李渔咳嗦一声,问道:“你舅舅王子腾的事,你知道多少?”

“舅舅?”宝钗怔了下,说道:“他的官儿很大,是我们的依靠,平日里对娘亲也多有照顾。他怎么了?”

宝钗有点担心,李渔安慰道:“没事,他被抓了,但是又放出来了,官复原职。”

“那就好。”

李渔点了点头,王子腾对薛家和贾家都很照顾,虽然四大家族排名是贾史王薛,但那是老黄历了,王家早就超过了其他三家太多。

具体原因,从根上就能看出来,王家的祖上是紫薇舍人,这个官不如贾家的国公大,但却是天子近臣。

若不是王家如此厉害,王熙凤也不敢那么泼辣,更不敢在外面胡作非为。

李渔又问了她几句修炼上的事,宝钗趁机问了很多问题,李渔耐心地一一解答。

眼看天色已经很晚了,李渔这才站起身来,笑道:“你好好休息吧。”

“你不在这吃晚膳么?”

“不用了,还有事。”

李渔刚要回头,袖子被宝钗拽住,李渔诧异地回头看向她。

宝钗脸一红,从袖子里拿出一个香囊,小声说道:“这是我绣的,绣的不好,你别嫌弃。”

李渔呵呵一笑,摸了摸她的发髻,说道:“好好休息。”

他快步走出来,一阵心虚,幸好宝钗没让自己带上,要知道现在腰里挂着三四个呢。

走出宝钗的小院,李渔原本打算去薛蟠那里,仔细一想去了也没有用。

薛蟠那性子,他能知道这里面什么事,估计还没宝钗知道的多。

金陵四大家族,没有表面那么简单,贾家也不是真正的没落。

他们的实际掌控人——癞头和尚,甚至能发动一场掀翻皇帝的政变。

燕京虽然是大明的京城,但是金陵的那些豪门士绅,恐怕才是大明真正的主人。

此时已经是入夜时分,月光皎洁,笼罩着整个汴梁。李渔手指一动,一只纸鹤腾空而起,向着大明龙虎山飞去。

他要跟张道陵解释一下,不是自己不想去,实在是大明已经待不得了。估计张道陵和张三丰还在龙虎山等自己去论道呢,五斗米教也就是天师教,和太平道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与他论道好处多多,李渔是真的很想去一趟的。

可惜,因为大明的内乱,一切都得改变。

癞头和尚算是自己的死敌了,两个人都差点把对方弄死,也都有必杀对方的理由。

自己杀了贾敬和贾演,是他不共戴天的仇人,癞头和尚和跛足道士虽然都是未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人,不过他们彼此感情深厚,跛足道士为了掩护他逃走,活活被道衍和自己还有张三丰联手打死。

李渔看向天边,心里开始盘算起来,此时江南道已经平复,幽燕也收了回来,唐宋重新交好。岳飞归心,竭力辅佐女皇,方腊西走,宋江蛰伏,余者不足为虑。

大宋是自己的基本盘,这个基本盘已经牢固了,短时间内没有人能威胁到大宋的安全。

自己可以腾出手来,攻略大明了……

第五百零六章 湖底

回到小楼,李渔伸了个懒腰。

终于有时间静下来,他长舒一口气,站在栏杆处,运转自己的内息。

头顶阴阳图愈发的自然,五道灵气缠绕着他的身子。

突然,冥冥之中,似乎有一道引力,在拽着李渔向前。

他眉心一皱,顺着感觉来到正经湖边,湖面上平如镜面,偶尔有小虫小兽喝水,水吻才荡开一圈涟漪,把月光打散。

李渔隐隐知道是什么在呼唤自己了,他稍作犹豫,便起身入水。

水底十分平静,很多妖族此时都已经开始修炼,晚上的月华对妖族来说十分关键。

没有妖怪发现李渔,他来到正经湖底,那个所有妖怪都不敢靠近的地方。

以前时候,龙女敖烈给过自己一根枯藤,那是寻找火字诀的枯藤。如今它已经成为了五节杖中的一环。

金木水火土,李渔领悟五卷太平清领书的时候,都有一根枯藤为引。

李渔缓缓靠近,头顶的太极阴阳图,慢慢地流转起来。

水底的泥沙朝着四周散开,露出中间的模样来,是一个类似灯柱的东西。

在“灯柱”的顶端,有一个发光的东西,圆圆的看上去像是月亮。

李渔小心翼翼,慢慢走进,最后走到了光彩中。光芒一闪,原地出现一个虚拟的人像,李渔伸手一摸,果然是虚拟的。

影像中的男人长得十分高大,他的身躯魁伟如松,眼神坚毅,腰杆挺拔,站在那里如同一座山岳。

李渔忍不住问道:“前辈?你可是天公将军张角?”

人像没有理会他,他缓缓转过头来,面对着李渔。

他的眼神,就像是深渊,让人一眼望去,就挪不开目光了。

“后来者,记住,你的同伴永远在你的身后……”

说完之后,光芒消散,人像也消失不见。

这一声,似乎是直接对着李渔心脏说的,让他心神俱动,久久不平。

那声音带着不甘、愤怒、和绝望,他应该是被出卖了吧,李渔大胆地猜测道。

李渔有些怅然若失,刚才的人很明显是一任大良贤师,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听说过的张角。

光彩散去之后,果然在原地出现一个枯藤,它躺在泥沙中,一点都不起眼。

李渔伸手握住了它,阴阳之力快速凝聚,从枯藤中走了一遍。

李渔全身精神一振,忍不住握着枯藤仰面朝天,月华之力疯狂涌来。

吸收了月华之力的李渔,在额头处出现一个半月的篆纹,被他额头的头发盖住。

慢慢的,半月篆纹逐渐消失,李渔的眼神中,闪过一道光芒。

他从水底,慢慢走了出去,此时的他再抬头,看向月亮,周围的天地都扭曲起来,他能清楚感受到植被在呼吸,也能听到丛林中无数鸟兽的心跳。

一道晦涩难懂的道痕,刻在了他的轮台上,那是他对大道的体悟。

果然修成圆满的阴阳之后,太平经没有让他停下脚步,新的境界的大门,无缝连接地向他敞开。

“仙往上是神……”李渔呢喃自语道:“我要成神,我就是神。”

他把枯藤收了起来,这一根并没有如预想中那样,和五节杖马上连接。

它甚至和五节杖格格不入,李渔拿在手里对了对,缺口都不一样。

虽然稍有失望,但是李渔丝毫不慌,这太平经邪门的很,它从来不是自己能左右掌握的,而是万事都是自己来。

李渔被太平经牵着鼻子走,但是他没有办法,每一步都在太平经的安排之中,引领着李渔走到了今天。

虽然觉得有些不妥,但是李渔没得选,他要变得更强,不然很有可能早早死了,平凡一辈子更没意义。

李渔收走了枯藤,正经湖没有丝毫波动,依旧和往常一样,好像真的只是从水底拿走了一个枯枝。

……

汴梁,皇宫。

刘伯温看着三个泥人,笑着问道:“你们能听懂我说话么?”

三个泥人一起摇头。

刘伯温又问道:“你们会说话么?”

三个泥人还是摇头。

他们还不知道,摇头就已经暴露了。

这三个泥人胆子极小,除非是在赵福金身边,没有人听过他们说话。

今晚三个泥人想要偷溜出去玩,被刘伯温正好逮住,便有了如今这一幕。

刘伯温呵呵一笑,他挥了挥手,说道:“那你们走吧。”

三个泥胎有了灵智,刘伯温首先想到的,就是有人夺舍,借此重生。

在很久之前,有个人就是用这个办法借物塑身实现重生的,他的名字叫哪吒。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