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336章

作者:日日生

小乔咬着嘴唇,依偎在他身上,腻声说道:“你昨天真威风。”

说完看了一眼自己的姐姐,眼神还带着一点残存的春意。

李渔斜了她一眼,自己也觉得好笑,大乔和小乔的性格都太鲜明了,真不知道一起长大的两人,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距。

从小就对那个谣言深恶痛绝的小乔,从昨晚开始,一直没睡,死死盯着李渔。

她就是要看看,李渔会不会被她们克死,待看到李渔活蹦乱跳的时候,她从心底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她很想揪住以前每一个以前传风言风语的人,把他们臭骂一顿,但是小乔绞尽脑汁地去想,也记不起几个人来了。

自己恨得,从来不是那些人,而是自己姐妹是阴体这件事本身,她一直觉得自己害死了爹爹,生活在自责里。

小乔噗哧一声,咬唇轻打他一记,然后坐到了他的怀里,搂着李渔的脖子。

她心里甜丝丝的,咬着唇摩挲他的胸膛,害羞的神情宛若少女。

“以后你可神气了,我们都是你的人了。”

李渔伸手箍住她的纤腰,按住她在那磨蹭的小动作,心里回想起昨夜的事来。

他把一群人丢在清溪洞收拾洞府,自己则带着二乔御空回到了汴梁,一番缱绻之后,便觉得身体中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这种变化一直在持续,如涓涓细水,又似春风拂面。

李渔知道,这是融汇阴阳的过程,虽然不如领悟五行时候那么奔放浩瀚,但这正是阴阳太极的妙处。

阴阳二气相生相克、互相转化的过程中,诞生了宇宙间万事万物。

润物细无声……

小乔如今万分依恋李渔,和他搂得紧紧的,耳鬓密密厮磨:“昨夜儿过后,我觉得修为升的好快。”

李渔笑道:“这是青木诀的作用,接下来几天,会一直涨,你们要仔细点引导。修为的增长,对道心也是一层考验。”

李渔娓娓道来,一副传道的模样,小乔根本不停,一个劲在他身上厮磨,时不时低头在他身上咬一口。

李渔有些吃不消这种金莲行为,爬起身来,说道:“我出去一趟,问一下英雄会的事,你们慢慢吸收功力,争取早日长生。”

小乔攀着他结实的背,“别走。”

感受着背上的柔软,李渔突然觉得有些腰酸,回头一看大小乔,无边的美色让他把心一横,管他的,小楼一夜听风雨,明朝玩命吃枸杞……

“妖精,老子跟你拼了!”

……

汴梁城中,增添了些喜气,朝廷平定了江南道,大宋最大的内患解除了。

梁山早就归顺,剩下的王庆、田虎,虽然也为害一方,但是和方腊没法比。

等到江南道这块宝地彻底平静下来,不知道要为大宋贡献多少的人才,创造多少的财富。

女皇陛下在帝师刘伯温的教导下,制定了许多养民安民,休养生息的政令,不知不觉间积攒了更多的人望。

刘伯温自从见到泥人之后,便彻底断绝了去意,每天扑下身子安心在汴梁皇宫做帝师。

顺便观察女皇的一举一动,想要弄清楚,她为什么能赋予一块泥巴灵智。

这不是修为能解释的,修为通天如太上、释迦,也无法做到。

生灵是世间最灵性的东西,也是宇宙最神奇的地方,这已经牵涉到天道,不是人力能干预的。

任你法力滔天,弑神杀佛,你可以轻易抹去亿万生命,但是却无法创造哪怕一个。

可是赵福金能,这绝对是一个奇迹,而这样的人物,是不可以平平无奇的。

她有自己的使命,自己一定要跟着她,看清这天道中的一个异类。

而随着他留在汴梁的时间越长,他也越是心惊,李渔是天外妖星这一点,刘伯温也算出一点眉目。

但是他没有想到,在李渔的一番操作下,能把大宋这个频临灭亡的朝廷给扶起来。

在刘伯温看来,女贞南下打到了汴梁,这说明大宋气数已尽。

即使不被女贞鞑子所灭,也会被剩余的五国蚕食掉。

事情也确实如他预料的一般,大唐从西边,东吴动南边,大明从西边,都有出兵的意思。

就在大宋风雨飘摇的时候,李渔和赵福金,这两个让他万分好奇的人,一举把局势扭转了。

刘伯温只能感叹一句:不愧是天机。

长安,大明宫。

“李渔平白得了清溪洞,江南道的乱象不再,再由他经营一段时间,只怕大宋要恢复元气了。”

大明宫太极殿内,李世民笑道:“既然战机已逝,便不宜再犹豫,马上撤回所有兵马,然后遣使往宋,恢复两国邦交。”

“陛下圣明。”房玄龄笑道:“大宋内乱本就是意外之喜,不影响我们以前制定的大计,眼下重心还是要放在荆襄。”

“说起来,荆襄也该开打了吧?”长孙无忌问道。

荆襄作为六朝最高压的地方,即使是在总体和平的时候,这里也是时常起冲突。

李世民笑道:“荆襄压抑地越久,爆发的时候就越惊人,等到真的乱了起来,或许就是六朝的终结。”

他让钦天监,做推背图,已经预测到天机已乱,将来发生什么都有可能。

失去了天道的压制,人间这一代的英豪,有几个能沉得住气。

好好的大汉王朝,一分为六?那还是完整的朝廷么?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赵匡胤说的多好,没有一个雄主愿意安于现状。曹操听了管辂的相词之后,也心潮澎湃,再次说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豪言壮语来。

西蜀刘备更是一直没有停止对统一的渴望,东吴虽然相对弱小,时不时也要出来抢地盘。

“怀念当初的六位豪杰共分天下的征伐日子啊,可惜柴荣和朱元璋这两个劲敌没有了。”李世民眼睛一眯,此时的他已经有些老态,鬓角上也有些许白发。

恍惚之间,一众秦王府的心腹,好像又看到了那个太原公子,褐裘而来。

第四百八十九章 鹊巢

灵隐寺和洞霄宫过的很不好……

李渔离开之后,因为他们当初的不配合,岳飞手下的骄兵悍将们,拒绝撤出住的十分舒服的山门。

这里面非但好山好水,灵气逼人,还有广阔的讲坛可以作为校场,无数的厢房可以做营帐。

每日饮着灵泉水,在仙山逛逛看风景,时不时扯一些奇花异草,沾沾仙气。

战场上尸山血海走过来的兵卒们,你让他们一个个来跟仙门斗,他们或许都会胆怯。

但是只要他们聚在了一块,就是玉皇大帝也不怕,神仙来了也得先问一句:神仙?你有我们都头的令箭么?

迫于无奈,洞霄宫张正元和灵隐寺主持德韶禅师,各自带着几个心腹弟子前来汴梁,希望李渔能出面让岳飞撤军。

来到汴梁之后,德韶看着正经湖,正经湖里不时有妖族巡逻,看上去十分怪异。

不过汴梁的百姓不怎么害怕这些水族妖怪,也没有指指点点,只是很平常地做自己的事。

水上的船员,则对他们十分恭敬,因为你不知道啥时候会跌落水中,这些妖怪都是会救你性命的。

正经湖连接着汴河,保障了汴梁最繁华的水上商路,水中妖怪备受商人们的尊敬。

德韶叹了口气,说道:“早就听说他从高唐州附近,搬来一座湖,当时只觉得荒唐,如今想来,果然是此子行事风格。”

张正元老实了不少,没有接德韶的话,回头嘱咐徒弟,“这次来正经门,你们不得再无礼,若是激怒了他那些大头兵不走,我们洞霄宫永不得安宁。”

几个年轻的弟子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抱拳道:“谨遵掌教法旨。”

德韶心底暗暗摇头,这老道以前孤傲异常,没想到这次怂的这么快。

他哪里知道,张正元在洞霄宫内,有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生怕被李渔发现了。

所以相比于灵隐寺,他更加着急,所幸岳家军军纪严明,这些大头兵并不会乱闯。

虽然他自信能杀死任何一个小兵,但是一旦有了死伤,无疑是给他们借题发挥的借口,恐怕洞霄宫都要消失了。

毕竟你实力再大,能大得过方腊的明教?

连明教都走了,江南道已经彻底再次成为大宋的地盘,当初大宋开国时候,江南道哪一个宗派不是服服帖帖的。

更别提那些佛门了,要知道大宋继承的一代雄主柴荣的基业,柴荣当初差点把佛寺全灭了。

抱着忐忑的心情,张正元带着弟子,一路来到山门外。

山门下,一群小道在那里清扫台阶,张正元和德韶有些诧异,这些小道竟然全都筑基了。

进了正经门,就有筑基丹,看来也是真的了,以前在江南道,只当是凡夫俗子们以讹传讹,没想到李渔真的这么大方。

筑基丹在他们宗门,十分宝贵,都是用来奖励立下大功弟子的,只有非常满意的弟子,才会被赐下筑基丹,因为它十分名贵。

世间宗门千千万,大多是些家族传承,为的是顶尖核心圈子的那些人的利益。

而正经门,开宗立派是真的来传道的,李渔向来是有教无类,连妖怪也可以来。

山门处,守门弟子也很客气,见到他们过来,便出来问道:“几位有何贵干?”

“特来拜访正经大圣。”

“原来是找掌教的,贵客请稍歇,容我前去禀报一声。”

张正元点了点头,笑着在一旁等待,却不见小道童出来。

他手指一动,捏了一个法决,指尖飞出一个小小的纸鹤。

纸鹤飞向山门阶梯,朝着山顶飞去。

德韶看的啧啧称奇,张正元则更加震撼,这好像……是白鹤童子的功法啊。

白鹤童子作为南极仙翁的徒弟,随侍在元始天尊身边的仙童和徒孙,深得元始天尊之宠爱,是玉虚三代弟子中的大师兄,真身为一只白鹤。

当年他下凡,留下了不少佳话传说,白鹤功法也曾在凡间修士界大放异彩。

过了不一会,小道童点了点头,出来说道:“几位,请上山吧。”

一群人慢慢走上阶梯,随着引路道童,来到一处丹房内。

房中有不少人,坐在正中央的便是李渔,德韶和张正元对视一眼,走上前去:

“贫道(僧)见过正经大圣。”

李渔身后,小道士陈泥丸好心纠正道:“错了,是正经大仙。”

李渔点了点头,默许了这个说法,他真不是喜欢给自己改头衔。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