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306章

作者:日日生

筑基丹,可以帮它们快速越过化形这一步,直接开始修炼。丹药内的灵力,更是让他们沉醉不已。

“今日赐尔丹药,即为我正经门弟子,今后当团结友爱,勤奋修炼。要自尊自爱,善待弱小,秉持本心。今后与汴梁百姓相处,若有伤人害命者,先依门规废去修为,再交由衙门发落。”

归长寿率先弯腰道:“谨遵掌教教诲。”

其他小妖有样学样,弯腰拜道:“谨遵掌教教诲。”

李渔又嘱咐归长寿,到正经湖中建立洞府,安排小妖开始巡逻。

在自己搞清楚湖底到底藏了什么之前,都不能松懈,因为那里面很有可能是九节杖的最后两根之一。

……

大唐,长安,六扇门。

六扇门的衙署,就在京兆府的内里,这里守卫并不森严,因为没有哪个贼会傻到自投罗网。

作为大唐的特务机构,六扇门并非是主营捉贼的,只有那些极度危险的逃犯,才由他们负责追捕。

六扇门的另一个任务,就是作为天子的耳目,刺探四方。

赵宏野看着时迁,眼神中说不出的喜爱,这个手下上报的御灵堂的情报,让大唐顺藤摸瓜,查出不少有意思的事。

尤其是御灵堂对大宋和大明的渗透,非但给大唐提了醒,让大唐自己可以速查一遍自己的朝廷有没有这些阴影,二来让大唐更直观地看到了宋明的衰落。

陛下那里对六扇门丝毫不吝惜夸赞,整个衙门都因此扬眉吐气。

“石千,你在汴梁有什么困难,尽管开口。”

石千是他的化名,因为叫起来都一样,时迁没有丝毫的迟钝,马上脸色一垮,故意说道:“府尹,汴梁最近打仗呢,小人刚过了几天好日子,不想离开长安。若是能调回来的话,小人一定感念大人的恩德。”

“回来?不行!”赵宏野语气十分坚定,“就这个不行。”

“当初不是说,查清楚正经门的掌教……”

“当初是当初,如今形式瞬息万变,大宋的汴梁是紧要之地,你不要抱怨,继续好好干,我们还会亏待你不成?”

时迁叹了口气,道:“那就没什么要求了……”

六扇门的总捕头楚江拍了拍他的肩膀,笑道:“你放心,咱们不会亏待你的,等你回来那天,一定给你加官进爵。”

时迁苦笑着抱拳道:“多谢诸位大人抬爱。”

走出府尹的衙署,楚江挤眉弄眼地说道:“老石,弟兄们给你摆宴,今儿个要好生庆祝一番。”

时迁摇了摇头,压低了声音,说道:“长安酒肆人多眼杂,万一被汴梁来的人认出来了,以后回去怕是有危险。”

“你说的倒也对,这样吧,我在府上备好酒菜,这个你可不能推辞了啊。”

“好说好说,咱们弟兄谁跟谁啊。”时迁眼中闪着异彩,连连答应。

他离开汴梁很久了,恨不得马上回去,因为大唐的兵马就在宋境内,时刻不停地需要自己给军营发情报。

回去之后,跟师父商量着发,能在最大程度上帮助师父。

茂德帝姬已经登基了,这必然是师父的手笔,如今大宋跟正经门一荣俱荣,时迁片刻不想耽搁在汴梁。

在大宋境内的唐军,刚刚围歼了一支女贞兵马,拿到了大宋北方的详尽地图。

这是女贞鞑子从大名府缴获的,上面甚至标有大宋埋设的阵法,是个非常重要的情报。

若是让李靖兵临汴梁城下,那么能不能守住,还真不好说。

李靖那么大的名头,并不是吹出来的……

第四百四十四章 主战

“陛下,大唐军队与女贞兵马,在我宋土上交战,这实在是奇耻大辱!”

赵福金圆圆的眼珠一瞪,娇叱道:“岂有此理!”

李纲满心欣慰,大宋在总算有了一个硬气的皇帝,他正等着陛下继续说话呢,说知道女皇陛下说了一个‘岂有此理’之后,就不再说话了。

李纲疑惑地问道:“陛下?”

“还有何事?”

赵福金一脸不耐烦地问道,旁边的薛宝琴拽了拽龙袍,赵福金才挤出一个笑脸。

李纲想了想,叹了口气,说道:“臣没事了,陛下早些歇息吧。”

走出皇宫,李纲跺了跺脚,看向远处的天空。

他有万丈的雄心壮志,但是根本没有施展的舞台,兵权被朝廷把控的死死的,一点也没有下放。

其实他并不蠢,仔细一想就知道朝廷如此做的用意,也知道这样是很正确的。

这个时候,大宋风雨飘摇,最怕的就是有人拥兵自重。

但是李纲知道自己是一片赤诚,忠心耿耿,他觉得自己完全可以,率领汴梁的百万禁军,横扫中原所有敌人。

但是没有相信他……

他的眼神看向的,正是正经门的方向,因为能决定这个大宋国策的人,就在那里。

“他为什么就是不打呢!”李纲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据他观察,李渔根本不是一个怯弱的人,他和蔡京也完全不一样。

听其言,观其行,李渔都是一个,至少现在是一个,全心全意为大宋的人。

他在害怕什么?

给自己指挥权,百万禁军,直接挥兵跟女贞还有大唐决战,在自家地盘上,有大宋百姓支持,还会输不成?

他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只好把内心的愤懑,发泄到那些贪腐的官吏身上,继续反腐去了。

与此同时,几十匹快马,正从城外飞奔而来。

到了城门口,亮明身份之后,这些人径直到了正经门。

有人远远看见,就认出了马背上的一个人,大声道:“二师兄,好久不见!”

朱武笑着说道:“陈泥丸,今日轮到你当值了?快些开门,我要带这位将军,去见师父!”

大门敞开,一行人进到山上,马背上武将看了一圈,赞叹道:“好一座正经门!”

朱武呵呵一笑,带着他来到一处院落前,转头道:“鹏举,你在此稍做等待,我去禀报师尊。”

“请便!”

朱武进到院子,向着小楼抱拳道:“师父,弟子朱武求见。”

过了一会,李渔缓步走到栏杆,说道:“朱武回来了?”

“师父,岳飞将军在外,希望能见师父一面。”

“请进来吧。”

随着砰砰砰的脚步声,朱武引着岳飞来到小楼上,只见楼上四周没有墙壁,更像是一个亭台。

周围散落着几道竹帘,随风飘荡,里面的摆设也很简洁,地上的蒲团甚至有些破旧。

红泥小炉上,搁着一个水壶,腾腾热气从中冒出。

李渔振衣而坐,伸手道:“请。”

香菱也坐在小炉旁的蒲团上,为他们倒水。

李渔笑着介绍道:“这是我的徒弟,香菱。”

岳飞抱拳道:“幸会。”

他还以为这是李渔的侍女,没想到竟然是正经门掌教的高徒。

若是一般侍女,李渔自然是不会介绍的,但是自己徒弟还是要说一下,他一向十分注意自己徒弟们的感受。

香菱红着脸道:“常听师父说起将军的威名,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哪里当得起掌教谬赞。”

李渔诧异地转头,香菱竟然说出这番话来,自己恍惚间还以为是宝钗呢。

他赞许地看了一眼香菱,微微颔首。

香菱鼓足勇气,终于收获了师父的肯定,心中也喜滋滋的。

“岳将军,这次来是有何事?”李渔把茶水推了过去,轻声问道。

李渔和岳飞有些交情,岳飞的排兵布阵,是跟诸葛亮学的,而中间人就是李渔。

当初李渔也想学,但是他脑子里的剧痛以及那种浆糊一样的晕眩感,让他中途放弃了。

但是岳飞忍住了,强忍着不适,一看就是十天。

那对岳飞来说,是一个极其宝贵的经历,让他的排兵布阵之术,真正地有了质变。

他看向李渔,目光十分坚毅,声音却出奇的敦实诚恳,“李掌教,如今陛下年幼,虽然是女子,但是深得海内之人望。我欲进宫,奉劝陛下,御驾亲征,扫清开封府残敌。”

说到这里,他起身抱拳道:“望掌教与我一道,劝谏陛下。”

李渔沉吟片刻,说道:“你觉得时机成熟了么?”

“掌教有何疑虑,我愿一一解答。”

李渔转了一下茶杯,细细说道:“汴梁虽然有百万禁军,但都是些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看似兵精马壮,实则早已荒废了操练,战力低下。如今北上的残敌,都是女贞、大唐这样的悍勇兵马,我怕战未必能胜。”

岳飞凝声道:“举凡六朝精兵,都是从战阵中拼杀出来的,指望着在汴梁城内,如何能把这些禁军战力提升?出城作战,只需配一良将,即可积小胜以磨炼行伍士气、配合以及体质。”

他倒了一点水,在桌子上画出一个阵法来,说道:“为将者,当随机应变,率百战精锐,则应寻找机会决战,歼灭敌人。若是带着弱旅,则应该谨小慎微,步步算计,以战代练,很快就能带出一支精兵来。”

“校场上练十年,也不如一场真正的战斗,能够让战士进步。”

李渔眼睛微微一闭,很是动心,说实话他被说服了。

岳飞说的很通俗,没有任何的弯弯绕绕,直接就点出了他本人就是一个好的将领。

李渔继续问道:“我准备派使团去长安,若是大唐能撤兵,则少了很多血战。”

岳飞声音微微压低,但是更加坚定,“不打一场,就此求和,只怕唐军随时会来,他们占据了边境的要塞,也断然不会还回来。为了今后几年的安定,这一仗最好是打,而且不论输赢,都得打出血气,哪怕输了,也要让他们付出代价,直到他们不敢无视我大宋。”

李渔长舒一口气,道:“随我进宫!”

第四百四十五章 八卦

结着薄霜的磁盘上,散发着阵阵冰雾。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