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271章

作者:日日生

台下弟子们大声欢呼起来,他们也没有见过这么精彩的搏斗。

一般弟子,只看到张三丰闲庭信步,以为他占了上风。

只有李渔等人知道,张三丰的处境其实凶险万分,根本不是刚才和李渔对垒时候的状态。

李渔刚想制止这场比斗,因为他怕鲁智深不小心把自己最得意的弟子给捶死了。

但是很快,他的眼睛微微一眯,在台上看起戏来。

没错,鲁智深确实占了上风,而且优势很大。

但是张三丰竟然在这一场比斗中,慢慢把太极剑领悟的更加纯熟,他几乎每一招都比上一招进步。

对于台上的两个人来说,这都是一场难得的机会,李渔非但自己不再阻止,而且挥手致意,让台下的人不要轻举妄动。

他自己也慢慢走下台,来到弟子们中间。

“师兄的悟性太高了!”

一个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的大汉赞叹道。

李渔认得是林冲,笑道:“林教头也不遑多让。”

“差得远了!”林冲并不讳言,大方方地说道:“掌教的这位高徒,和师兄一样,都是不世出的天才!”

他的话引起了周围人的共鸣,台上这两个,实在是天资太高了。

他们的修炼,已经不是一般的道理说的通的,两个人打了一架,可能修为的精进,抵得上一般人百年苦修。

实际上,他们对彼此来说,都是一种成全。

两个人的风格截然相反,正好是两个极端,所以更能从对方身上,看到自己最薄弱的东西,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人群中,宝钗双眼放光,她环视一圈,看到了李渔,抬脚就要过来。

忽然,宝钗眼珠一转,心中暗道自己要是处处找师父要好处,别人该怎么看?

上一次师父单独教了自己一个下午,围观的人就有些眼热,何苦让人家说道呢。

她拽着香菱道:“走,找师父去。”

“啊?找师父做什么?”

香菱因为憨憨的,虽然平时李渔对她很好,但是学道的时候时常被李渔训斥,所以本能地有些畏惧自家师父。

两个人来到李渔跟前,她们的师父正聚精会神,盯着场上还在打斗的两人。

宝钗低声道:“师父,三丰师弟的剑法,是师父教的么?”

“不是,是他自创的。”李渔笑道。

宝钗有些失望,她很喜欢这套剑法。

“你若是想学,我让他教你。”

“多谢师父!”宝钗笑吟吟的说道。

李渔觉得有些好笑,这宝钗什么都好,悟性高肯吃苦,就是小小年纪,心事太重,想的太多。

这要是其他徒弟,早就撒娇卖萌,让自己教了。

太极剑法,可以在门中推广,张三丰也不是小气的人,他自己开宗立派教授徒弟也是没有保留的。

吕玲绮在一旁说道:“你的这个徒弟了不得。”

宋江也笑道:“着实了得,智深也不错。”

李渔心中一动,看向宋江,“公明哥哥不上去试试?”

宋江摆手道:“我?我可不行,上去挨打还差不多。”

李渔心中自然不信,宋江的本事不小,而且十分奇妙。他当日在浔阳江上,喝醉了酒,怒打童贯的时候,用的灵力是李渔前所未见的。

据传宋江得到九天玄女的亲传,教授他天书三卷,其中内容包罗万象。

为此事李渔特意问过林灵素,老林言语间也对宋江十分看重,直言让李渔拉拢好他,以后举事或许有大用。

连续这般的打斗,一般人早就力竭了,但是台上两个越战越勇,激战正酣。

李渔手指一动,一只纸鹤飞到空中,开始记录这场打斗。

以后要在镜子内,放给门中弟子观摩,这场打斗中,蕴含着佛道两家的精华,若是静下心来观看,连李渔都觉得受益良多,更别提门中弟子了。

当然,收益最大的,还要属场上的两人。

宋江啧啧一声,“智深竟然被反压制了。”

在场的人,眼光独到的几个,都看了出来,无不面面相觑。

这个叫张三丰的,竟然如此高的悟性,要知道智深禅师可是顿悟过的高僧。

“太极剑。”李渔嘴中呢喃自语,然后头顶出现一个阴阳太极图。

张三丰对阴阳的理解,或许已经超过自己了……

李渔调动自己的经脉,五行之灵在气海中汇聚,不停地交融,产生阴阳之力。

阴阳之力在头顶流淌,让他对道的感悟,又加深了一层。

……

……

长安,京兆尹府邸。

赵宏野坐在书房桌案后,品茶读书。

房间内还有两个人,一个不到四旬的中年人,另一个只有二十出头,身穿短打劲装。

“府尹,石千派人来,说是什么御灵堂,正在大宋汴梁,结交大臣,已经颇有规模。”

赵府尹放下手里的《游仙窟》,呷了一口茶,淡淡道:“石千还是这么能干,不过这个御灵堂,一直以来臭名昭著,他们去汴梁难道蔡京就没有防范么?”

“他们结交的就是蔡京。”

“哦?”赵府尹顿时来了兴趣,问道:“可确定么?”

“石千手下,很多人都亲眼所见。”

“走!去宫中面见陛下。”赵府尹敏锐地觉察到,自己升官发财的机会来了。

怎么就挖到了石千这个宝贝,运气简直太好了,自己能不能再进一步,可全看他了。

皇宫内,李世民已经宽衣,听到底下臣子的话,兴趣满满。

“御灵堂,乃是大汉廷尉的余孽,这些人搞宫斗是祖传的本事,没想到如今去汴梁重操旧业了。”李世民幸灾乐祸,笑道:“前有林灵素和李渔这对贼道士,后有蔡京这样的奸臣,内有清溪洞方腊造反,外有女贞人狼子野心,如今又来了一个御灵堂,哈哈哈。”

李世民的眼光,自然不是赵佶能比的,实际上他祖宗赵匡胤都差着不是一星半点。

赵佶和蔡京看不出女贞这个隐患,李世民却早就断定,这些人掀翻大辽之后,肯定会南下。

李世民站起身来,在殿中走了几步,拍手道:“传令给汴梁的人,叫他们好生盯死这条线,有什么风吹草动,都要上报于朕。”

赵宏野抱拳道:“臣遵旨。”

李世民呵呵一笑,“从六扇门抽调些人手,派去汴梁供汴梁的人差遣,那清溪洞方腊的事可以先缓一缓。”

“方腊不查了么?”

李世民冷笑道:“方腊估计是冤枉的,那李渔和方腊,素有嫌隙。他随口就说是方腊派人盗的茂陵,若是他们真有这个本事,何至于被压在清溪洞的大山里出不来。朕不想杀功臣,令手下寒心,所以故意让李渔把武士彟带走而已。只要他到了汴梁,对大唐再没有半分威胁。”

大唐的封疆大吏造反,是有点威胁的,但是一个逃到大宋的人,在大唐也没有什么根基,如何能撼动大唐的江山。

而且武士彟比自己还大,他也活不了几年了。钦天监的人不是佛门那群滑头,他们骨头硬的很,宁可被打压都不扯谎欺骗自己,所以他们说女皇之厄以消,就是已经消弭了,虽然不知道李渔和林灵素是怎么做到的。

赵宏野和手下离开之后,李世民眼睛盯着前方,目光中闪动着异彩。

天下将乱,乱的好啊,人皇怎么能有六个,那还叫人皇么?

秦王扫六合,终至一统天下,叫人好生敬佩神往。

如今机会,摆在自己面前了,荆州虽然剑拔弩张,但是毕竟是一城一地的得失攻防而已,大宋才是开启乱世的钥匙。

大宋的体量,是百十个荆州也没法比的,大宋一乱,就是天下大乱的导火索。

第三百九十五章 花石

正经门,掌教小楼。

李渔回来汴梁,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大唐也没有再派人交涉,宋廷自然也不会来驱赶他。

因为正经门今非昔比,势力已经到了大宋不能忽视的地步。

正经门的弟子,有众多大宋权贵的子女,他们无形之中,帮助正经门在大宋扩张了影响力。

李渔和朱武盘膝对坐,食指点地,现出一个金色的托盘。

盘中无水无土,慢慢长出一株小树,李渔再引冥火,凝炼树干,不多时,枝上花蕾含苞欲放。

“我以幽冥火陪炼,这株宝树以后就是你的法宝,这托盘乃是汉武帝刘彻接仙露的铜仙之盘,宝树上有五行大道,可助你日常参悟。若是排兵布阵,也可以此物启阵。”

朱武大喜,拜道:“多谢师尊!”

李渔说道:“你可用自己的精血陪炼,日夜带在身边。”

朱武小心翼翼地收起宝树,恭恭敬敬站在李渔身边。他的眉峰不住地跳动,看得出很难按捺住自己心中的激动。

若不是李渔还在这,他都要好生研究下自己的法宝了。

武帝刘彻的铜仙求仙露,是世人皆知的,没想到师尊能弄到这么难得的宝贝,还专门为自己炼制成法宝。

李渔的弟子中,时迁是入门最早的,其次便是朱武。

一直以来,他兢兢业业,为正经门操劳,从来没有找李渔要过什么东西。

这一切李渔都看在眼里,朱武是地煞之首,本身的本事并不小,而且足智多谋,是梁山真正的军师。

“你是我倚重的弟子,门内大小事务,由你来负责我最放心。不过你自己的修为也到了瓶颈,留在门中虚度光阴也不行。我有意推举你到江南道,帮宗泽、岳飞一臂之力,一来铲除本门仇敌,二来淬炼你的道心,你可愿意?”

朱武抱拳弯腰道:“谨遵师尊旨意。”

李渔挥了挥手,朱武靠近之后,他低声说道:“你在江南道,帮我留意一个东西,就是方腊的九阳神功。若是能弄到秘籍,一定要送回宗门,我有大用。”

朱武牢记在心,点了点头。

李渔笑道:“行了,你回去准备一下,带着我这封信,去投宗泽吧。”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