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268章

作者:日日生

就连李渔自己,在闲暇时候,也喜欢炼丹。

因为炼丹的过程,是对自然的探索,充满了无穷的可能。

他不喜欢丹方,一般是弄清楚丹方的原理,然后开始不停地尝试改进。

“道友,咱们又见面了。”

武顺也上前,微微一福,说道:“见过叔父。”

袁天罡对着她轻轻一笑,他和武家关系不错,但是李渔就不一样了。

袁天罡看见他就来气,自己跟着他去利州,什么事都不知道,一直被蒙在鼓里,最后回到长安还被皇帝臭骂一顿。

他一甩拂尘,淡淡地说道:“正经道友,来我玄都观所为何事?”

“我欲见大唐皇帝陛下,劳烦道友为我传个信到宫中。”

袁天罡心底暗骂,你真好意思来开口。

他看了一眼李渔身后,是武家的姐妹俩,尤其是那个大的,眼神就跟长在李渔身上了一样,一看就知道有了奸情。

而且还正是恋奸情热的时候……

他在心底叹了口气,说道:“陛下在监督大明宫的修建,你若是想见他,我可以带你去。”

“有劳了。”

袁天罡这才站起身来,他的表现已经是很严重的慢待客人了,但是李渔心里有数,自己把他坑的不轻。

要是两个人身份对换,李渔早就骂人了,袁天罡算是涵养好的。

……

“什么?”李世民气极反笑,“他还敢来?”

虽然皇帝陛下表现的如此气愤,但是袁天罡心里明白,八成是装的。

李渔大摇大摆地来到长安,皇帝陛下这怎么可能现在才知道。

他估计一直在等呢吧。

这些日子,陛下整日里召集钦天监的人,测算困扰大唐的女皇之厄还在不在。

就在不久之前,这个厄运果然消失了,李渔实际上已经做到了他的许诺。

只是大唐想要的更多而已,从他们当初的约定来看,李渔其实不理亏。

袁天罡没有说话,低着头站在大明宫的修建现场,这里人山人海,一座庞大奢华的宫殿已经初具雏形。

皇后也陪着陛下一道来查看,要知道太上皇李渊虽然一看到儿子李世民就来气,不是阴阳怪气,就是冷嘲热讽。

但是他对儿媳妇长孙皇后还是很不错的,一般李世民要去见他爹,都把媳妇带上,免得挨喷。

李世民发完老骚,一看下面,没有一个说话的。长孙无忌那厮,甚至眼迷糊的像是要睡着的样子。

“陛下,还是见一下他吧,听听他还有什么话说。”

李世民黑着脸,他一直在等人给台阶,这群臣子竟然没有一个开口的。

到最后还是自己的观音婢出言解围。

“哼!”

李世民冷笑一声,拂袖而去。

在场的大臣们,面面相觑,他们都有些心虚。

刚才大家都看出陛下的心思来了,不过就是想看他吃瘪,所以全都忍着没有说话。

这些皇帝的心腹大臣,都是秦王府的老人,从开始就跟着李世民打天下,对皇帝没有那么畏惧。

他们也都是位极人臣,与国同休的身份了,也没有什么追求,经常不给皇帝面子。

没想到这次陛下真恼了,还是躲远一点的好,免得被揪住成了出气筒。

房玄龄笑道:“诸公,陛下走了,咱们也散了吧?”

“今日江夏郡王设宴,我先行一步了。”

“同去同去。”

第三百九十一章 赤霄

李世民没有召见李渔入宫,他自己来到了玄都观。

有些事,不能让外人知道,比如说李渔帮他消弭了女皇之厄。

若是传出去,大唐竟然没有人能做到,还要让一个宋人来帮忙,有损大国声威。

而且和女皇之厄相关的,都是大唐的绝密,只有李世民和几个心腹知道。

李世民虽然还没到,玄都观内,已经多了几十个鹰犬侍卫,观中高手也是悉数到场。

李渔看了一圈,暗暗撇嘴,他没有带武顺姐妹过来,只身一人等待李世民。

一座曲折小桥穿过清澈池塘,几处水莲与四周屋舍倒影相映成趣,李渔就在这个小桥上,等待着李世民的到来。

很快,李世民带着两个侍卫赶到,看见李渔他狠狠地啐了一口,才迈步过来。

“外臣李渔,见过大唐皇帝陛下。”

李世民收拢情绪,笑的很真诚很爽快,大声道:“这不是正经道长么,快快请起,你为大唐立了大功,朕也要感激你啊。”

要不是看到了他刚才的表情,李渔几乎都要信以为真了。

他笑着说道:“都是赖陛下洪福,贫道才不辱使命,岂敢贪功。”

“朕当时已经在宫中设下大宴,岂料道长不辞而别,让朕甚为遗憾啊。”

你摆的是正经御宴么?

怕不是鸿门宴吧?

李渔微微弯腰,告罪道:“陛下有所不知,贫道当时还有一个步骤没做,等彻底消除此事的后患,才来面见陛下。”

李世民看了看左右,只有自己的两个贴身侍卫,他压低了声音,问道:“那女皇的气脉,你是如何处理的?”

李渔摇头道:“啊?还有气脉一说么?贫道只是不停地在道观内,像三清祖师,陈述陛下的品德功绩,希望上天能帮大唐消除此厄。最终臣的话语和陛下的德行,感动了上苍,这才解除了此厄啊。”

李世民脸一黑,这孙子太会说了,自己该怎么反驳?

难道说自己篡位父皇,斩杀兄弟,霸占嫂子,根本感动不了上苍么?

不能够啊……

李世民咬着牙笑道:“如此说来,道长真是煞费苦心啊,实在是辛苦了。”

“为陛下这样的明君做事,贫道不觉得辛苦。”

李世民抚摸着桥上的栏杆,手指微微用力,在木头上留下一个指印。

这样的动作,能瞒得过别人,自然是瞒不过李渔。

他暗暗提醒自己,不能再和他贫了,别把这厮惹毛了。

李世民也是一个久经战阵的皇帝了,六朝开国皇帝,曹操、刘备、孙策、赵匡胤和朱元璋,都是马背上打出来的。

李世民不是开国皇帝,但是大唐立国的几场恶仗,都是他领兵打的。

李渔上前走了一步,两个鹰犬马上拔刀,李世民伸手拦住他们。

李渔低声道:“陛下,贫道有要事,向陛下禀报。”

“无妨,这都是我心腹之人。”

李渔点头道:“陛下,可知道前几天的茂陵异动?”

“茂陵?”

李世民神色凝重起来,茂陵的事,他是万分重视。

可惜那么多人在那等着,也没有等到茂陵里的盗墓贼出来,唐人只以为他们也死在里面了。

李渔故作神秘,紧张兮兮地说道:“陛下有所不知,茂陵被人挖了,那伙贼人还全身而退。”

李世民阴沉着脸,茂陵虽然是大汉的皇帝陵墓,但是它如今在大唐的土地上,李世民早就把它归为大唐的所有物。

谁敢挖茂陵,和偷大唐的国库,在李世民心中是一样恶劣的。

甚至更加恶劣,因为茂陵里的财富,保守估计,都有大唐国库的好几倍。

毕竟大唐的国库是要花钱的,每年的收支几乎平衡了,虽然收入多,但是李世民是个有为的明君,在任的几年干了很多大事。

每一桩、每一件,都是要花钱的。

但是茂陵不一样,大汉最强盛时候,每年都拿出国家大部分收入,填充进去。

谁都知道茂陵是个金山银山,宝物如沙子一样多,可是没有人能进去。

要是都进不去还好,一旦有人进去了,就跟在李世民心头剜了块肉一般,让他心疼不已。

李世民面沉似水,但从脸上,看不出丝毫的忿怒。

“你如何得知?”

李渔呵呵一笑,说道:“那几个贼人做事不密,其中一个销赃的时候,被我门下弟子收到了。”

李渔手掌一翻,取出一柄红彤彤的宝剑。

李世民眼色一亮,盯着这把剑,目光逐渐狂热起来。

“赤霄?”

李渔笑道:“陛下好眼光!”

传闻汉高祖刘邦,不知从哪里弄来一根生锈的铁棍,告诉别人说这是一把从南山仙人那里得来的宝剑,名字叫做赤宵。

当时没有人相信他,直到有一天,刘邦带着手下在丰泽碰到了一条白蛇。

刘邦变成了一条赤龙,和宝剑融合,一剑斩下,白蛇被杀,露出本来面目,竟然也是一条龙。

从此之后,赤霄剑,就成为了大汉皇帝刘邦的佩剑。

而大汉王朝,终其一生,都和龙关系紧密。

在他死后,这柄剑代代相传,到了武帝时候,不打算传给儿子了,被埋葬在了茂陵。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