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225章

作者:日日生

等看到李渔和薛蟠之后,她眉心一松,神情自然而且放松。

“兄长,师父。”

她入定之后,修炼起来,十分舒服。这是因为李渔一直在旁边,有什么问题,都可以及时询问、解决。

修炼,是一个枯燥艰难的过程,但是修炼的成果,又胜过世间一切的物质享受。

尤其是身子的变化,让她耳聪目明,眼神明亮,整个人都进入了极佳的状态。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种状态可遇而不可求,一般只能是身体和心理都极度放松的时候,才有可能会出现一小会。

薛蟠垮着脸,把自家的情况一说,最后还摊手问道:“你说怎么办?”

宝钗眼珠一转,没有理会薛蟠,先是弯腰道:“多谢蒋先生,为我们薛家挖出了蛀虫,今后只要先生开口,我们薛家一定倾力相助。”

蒋敬冒死带回消息,虽然不是看薛家的面子,但是薛蟠一个谢字也没说,他看在李渔的面子上,没有表示,心底多少有些齿寒。

有了宝钗这句话,他心中才暖了一些,笑着说道:“要谢就谢掌教好了。”

宝钗掩嘴一笑,看了一眼李渔,说道:“师父的大恩,我们是报不了了。”

李渔笑了笑,想起宝鉴内的事,说道:“谁说的,眼下你报答不了,说不定哪天就比我厉害了,咱们来日方长,改日再说。”

宝钗只当他开玩笑,朝着李渔展颜一笑,已经是十分亲近。

虽然她已经忘记了那天发生了什么,但是从那之后,她心底对李渔就少了些隔阂,多了些亲近,这一点宝钗自己也没有觉察到,只觉得一切都是顺其自然。

“这些管事和伙计,在我兄长小时候,就已经在负责家里的生意了。这么多年,也不知道他们干下多少这等买卖,朝廷追究下来,只怕薛府没有一个人能逃过此劫。为今之计,只有快些斩断联系,把产业搬到大宋来,方有一线生机。”

李渔对大明了解很少,因为他早早知道,有一个厉害的对头在大明,关键敌人在暗,自己在明,所以他一直避着大明走。

如今牵涉到薛家,还有关外的鞑子,这件事就难办了。

“把薛府的产业,搬到汴梁,其实不难。大宋对商旅很是友好,即使是西域胡人,也能在汴梁置办产业。就是不知道,你们府上那些管事,他们愿不愿意。”

薛蟠叫道:“我家的东西,还有这些家奴做主?我自回去,把他们一个个都送到牢里,清理门户。”

薛宝钗没好气地数量道:“你若是回去,只怕官府第一个要抓的就是你。”

“最好是选几个能打的,跟蒋先生和薛蟠一道回去,然后清理门户。”李渔说道。

“谁能打?”薛蟠问道。

众人的眼光一起看向李渔,李渔苦笑道:“我要是能去,还用得着和你们商量?”

大家一起歪头,看向在他身边的潘金莲。

潘金莲眼光一动,说道:“我也是不行的。”

李渔在哪,她就在哪,根本哪里都不想去。

潘金莲生怕李渔让她去,眼神哀怨地看着李渔,后者呵呵一笑,“莲儿不能去,她刚杀了慧成,除了汴梁恐怕会遭到报复。”

李渔突然想起一个人,他可太能打了,而且急需去试试手。

他手指一动,一只纸鹤从他掌心飞出,翩跹而起,振翅飞出。

不一会,纸鹤带着一个人进来,来人年纪轻轻,身后背着一柄长剑,身穿道袍,眼神澄澈清明,进来之后笑道:“师父。”

“三丰,你去金陵走一趟。”

“师父有令,徒儿不敢不从。”

众人一齐看向这个新来的徒弟,薛蟠凑到李渔跟前,低声道:“这个能打么?”

李渔含笑点了点头,看向张三丰的眼神,充满了骄傲和信任。

“这是我最出色的弟子……之一。”

后面两个字,明显是照顾莲儿和宝钗的情绪了。

李渔嘱咐道:“你和蒋敬、薛蟠去金陵,办完事之后,把他们两个完好无损地给我带回来。”

张三丰点了点头。

李渔伸手一挥,桌上出现一大堆宝物,除了符纸就是丹药。

“你们各自拿一些,收起来带着,以备路上不时之需。”

蒋敬认识李渔时间不长,所以最是震撼,掌教撒宝的动作,简直是太让人眼热了。

“好了,你们出去准备一下吧,这次行动就别带人了,三个人做事方便。”

张三丰和蒋敬,凑到一块,商量起来。

薛蟠跟着他们身后,时不时插一句话。

人走了之后,薛宝钗挑了挑眉,说道:“师父,这位师兄……”

“是师弟。”

“啊?”一听比自己入门还晚,薛宝钗顿时不再淡定,“他……他能行么?”

李渔呵呵一笑,“他的修为,比你们加起来都厉害,放心就是了。”

李渔的话,刺痛了宝钗的自尊心,她和香菱不一样,虽然看上去很平和,其实每一个事都要争个领先,至少很难接受落后。

莲儿倒是不在乎这些,只要能在李渔身边,她的心情就好,反之就会很糟糕。

李渔安抚道:“你别想着和他比,那是一个不世出的天才,你赶紧继续修炼吧。”

薛宝钗闻言,脸上微笑道:“宝钗知道了。”

心中怏怏不乐,回到蒲团上,继续修炼起来。

李渔看了一眼墙边,三个徒弟头顶,都冒着丝丝灵气。

其中大梦的最为特殊,是淡淡的月华。

李渔伸手一拂,一个小巧简易的聚灵阵,就在他们身边摆成。

他转过头,笑道:“莲儿,陪我出去走走。”

潘金莲嫣然一笑,上前挽住他的胳膊,乖巧地应了一声。

第三百四十章 白莲

正经门的后山,明月高悬。

漫天浩瀚的星河,如同一条繁华的街市,千灯逐梦,光彩斑斓。

李渔漫步在山林中,晚风已经有点凉了,小金莲紧紧跟在他身后。

“你打赢了慧成,想要锦襕袈裟么?”

潘金莲摇了摇头,嘴边绽出一抹微笑。

“那可是一件宝贝,穿上它就如同多了一条命。”

“这么厉害,我还是不要了,不然李渔哥哥就不会保护我了。”小金莲脸上一热,低下头去,偷偷瞧了李渔一眼。

李渔假装没听见,继续往前走,到了一块石头前,一屁股坐了下来。

他想了一下,还是小声说道:“傻丫头,我怎么会不保护你,漫说你有了一件宝物,就算你成了大罗金仙,李渔哥哥也会护着你的。”

锦襕袈裟是金莲和福金拿回来的,李渔虽然不打算去和林灵素争,但是如果莲儿心中想要,他也会出头去要。

毕竟这东西是自己的弟子打下来的,身为师父,是要帮她们出头。

林灵素自己也不会要,他八成会炼化之后,交给赵福金防身。

很多时候,长辈们对待下面徒弟不公道,会导致徒弟心中生怨,积少成多,不排除会有人慢慢走上极端。

李渔向来是追求对每个徒弟公平对待的,不管他们出身如何,曾经是做什么的。

只要拜自己为师,李渔都会用心去教,用心传道。可能这是受了张老道的影响,老头儿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中李渔的传道方法。

“不要也好,这东西多少沾着点不详啊,谁拿着时都容易招灾……”李渔小声说道,他倒不是故意这么说开导金莲,锦襕袈裟现世以来,已经引起了不小的腥风血雨了。

因为这个袈裟死的都不是一般人,全部都是佛门高僧,难怪他们如此害怕金蝉子,光一个袈裟,就已经让佛门损失惨重了。

李渔拍了拍身边的石头,潘金莲敛裾坐下,在他身边很自然就把脸搁在李渔的胳膊上。

“你杀了慧成,肯定会引来大唐那边佛门的眼光,这段时间最好不要出去走动。”

“知道啦。”

潘金莲对自己情根深种,李渔不是觉察不到,他把手搁在潘金莲柔软的纤腰上,笑道:“你啊,别整天胡思乱想,我最疼的就是你了。”

“莲儿虽然知道是假的,但是心里一样快活。”潘金莲轻咬下唇,眼睫微颤,呢喃说道。

李渔看着远处的灯火,心中有些不安,佛门内斗将至,看西蜀紧锣密鼓,关羽水淹七军,完颜阿骨打和努尔哈赤竟然一起存在,而且都野心勃勃,唐宋之间勾心斗角,可能六朝也会重新燃起战火。

若是真的打了起来,不知道多少人会在这场动乱中殒命,即使是强如陆地神仙,也不能保证自己安然度过。

就在他沉思的时候,林中传来一阵脚步声,李渔释放出气息,觉察到来人,略感诧异。

他放出一只纸鹤,不一会,纸鹤带着两个人来到他身边。

其中一个他很熟悉,是自己的卧底花子虚,他这次不是自己来到,还带了一个女人。

螓首蛾眉,朱唇似火,一双杏眼顾盼生辉,粉色薄罗长裙曳地,显是经过一番细心妆点。

尤其是两个眼睛,天生的娇媚风情,甚至不让潘金莲。

她身上若是有什么地方,比潘金莲还迷人,就应该是那一轮拱耸挺翘到不像话的圆臀了。

李渔刚想呵斥他带外人来,却发现这个女子被人封住了神识,恐怕这就是御灵堂的手段。

李渔多看了两眼,被花子虚看在眼底,心中大定。

被他带来的,就是他夫人李瓶儿,此时她被花子虚封了神识,只知道跟着他走,没有意识。

他上前说道:“主人,小人有重要情报!”

“说。”

“有人从大明来,他们已经和蔡京还有御灵堂结盟,三家好像在共谋什么大事。”

“是什么人?”

花子虚低声道:“他们对小人稍加信任,但是还没有完全告知小人他们的计划,只知道这些人胸口,都绣着一朵白莲。”

李渔心中一动,一个名词跃入他的脑海,“白莲教。”

严格说起来,白莲教也是佛门分支,是比较偏激的一支。

白莲教和明教类似,糅合了一些教派的信仰,但是它的内在其实还是佛门轮回那一套。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