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218章

作者:日日生

走到大雄宝殿,鲁智深在蒲团上打坐,自从在讲坛悟道之后,他的头顶,一直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

随着李渔修为的提高,看的越来越清楚,或许这就是当初他们说的佛光吧。

见李渔进来,鲁智深睁开眼,“稀客啊,李渔兄弟怎么有空,到洒家这里来了。”

他一拍脑门,“不对啊,你不是被赶出去了么?”

李渔笑道:“大师,我门中史进,在老种经略相公麾下,与党项人厮杀。大师与史进生死之交,又是老种的旧部,有没有想过前去助战?”

“洒家正要前往。”

鲁智深笑道:“李渔兄弟要一块去么?”

“我不太方便,但是有一个人,却是可以去的。”

鲁智深笑道:“你门中尽是些好汉子,确实适合跟洒家去杀鞑子,就是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一个?”

李渔摇头道:“此人不是我门中的,但是大师也认识。”

“莫非是说宋大哥?”

“正是。”

鲁智深啧了一下,说道:“那我们去问一问他。”

宋江在新相国寺的后院,和李逵正在喝酒,周围聚拢了几个泼皮和尚,把宋江围在中间。

看得出他在这儿很受欢迎,李渔也搞不明白,为什么宋江到哪都吃得开。

尤其是在江湖草莽中,简直就是一个万人迷。

李渔和他相处过一段时间,宋江待人,属实有些真诚。

他会跟你说一些掏心窝的话,但又不是完全说空话,是真的会把你的事当自己的事来做。

他的这种魅力,和刘备有些像,但是他们各自吸引的人又有不同。

宋江就像是一块江湖草莽豪杰的吸铁石,刘备则更受忠义仁爱的文臣武将青睐。

李渔和鲁智深来了之后,泼皮们让开位置,两人也不矫情,直接坐到地上。

鲁智深直抒胸臆,“宋大哥,洒家的兄弟史进史大朗,正在西北厮杀,洒家有意请你一道,前去助战,大哥可愿前往?”

宋江看了一眼李渔,李渔点了点头,宋江笑道:“小可戴罪之身……”

鲁智深笑道:“这个却是无妨,到了西北,谁还不是戴罪之身了,漫说杀了一个小妾,就是杀了县官,老种经略相公也能给兄长脱罪。”

宋江一听大喜,“诚如此,能得一个清白身子,为何不去?”

李逵叫道:“哥哥要去,铁牛也去。”

宋江笑道:“正好正好,同去同去。”

一众泼皮和尚,也跟着起哄,“师父去了,俺们也去。”

第三百二十章 布阵

李渔笑呵呵地看着这些人,他们群情激奋,恨不得马上去横山厮杀。

西军是大宋最能打的一支兵马,即使是宗泽麾下有岳飞,估计也没法和西军抗衡。

毕竟他们是一支新兵,而西军则是几代累计下来的老兵。

李渔把宋江忽悠去前线,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去的时候是十几个,说不定回来的时候,就给自己带回来几十个煞星了。

一百零八煞星,是有人在大宋所布的局,将来既然要在大宋搞政变,这一颗钉子不拔出,就得利用起来。

把宋江放出去,是最好的办法,收伏煞星,他比谁都高效。

既然要在大宋搞政变,就要把所有的隐患消除,至少是消除能够想到的隐患。

政变这种东西,容不得一点差池,稍有不慎,就可能阴沟翻船。

和宋江他们喝了一顿送行酒,李渔又塞给他们一些急救用的药丸,然后才隐匿身躯,重新回到正经门中。

李渔在院子里逛了一圈,找到大乔的院子,发现里面空空如也。

看来她真的和妹妹出去散心了,虽然她们身份特殊,但是毕竟这里是大宋腹地,李渔并不是很担心。

而且大小乔在一起,也算是颇有实力,自保估计问题不大。

奇怪的是,吕玲绮的气息也消失了,不知道到哪里去了。

这位大小姐,李渔更不担心了,以她的武力,没有几个人能奈何地了她。

送走了大部分的主力,正经门并没有冷清多少,相反更加热闹了。

因为正经门中的弟子,很多都是些道童、道姑,失去了那些长老、师尊们的看管,他们反而更加放飞自我。

整个正经门,到处都能听到孩子们的喊叫声,玩的不亦乐乎。

虽然是修士,但是他们的年龄在那摆着,正经门又不像别的门派,这里规矩不严,充满了人情味。

李渔把倒霉蛋黄信叫来地道,让他再次负责起整个宗门的管理来。

黄信硬着头皮答应下来,“掌教,他们都去哪了?”

李渔笑道:“打仗去了。”

黄信眉头一皱,“掌教,我在来到宗门之前,那也是一府的兵马都监。打仗这种事,竟然不叫上我?”

李渔心中暗笑,你那个镇三山,跟个笑话一样,狗屁的兵马都监。

他拍了拍黄信的肩膀,说道:“老黄,你还不懂么?我们正经门离不开你啊。”

黄信虽然还是不忿,但是听了这句话,却感觉颇为舒服。

他点了点头,说道:“唉,那我就再辛苦点好了,谁让我是第三个入门的元老呢。”

李渔说道:“人走的七七八八,门中弟子的安全,必须得到保护。本掌教仇人有点多,为了以防万一,我准备在门中修建几座大阵。”

“掌教还会布阵?”

李渔自矜点了点头,笑道:“可以说是十分精通。”

他从西蜀学成归来,可以简单布下几个大阵,虽然不如益州城的阵法那么变态,但是总归是有一些防御功能。

而且还可以随着自己对阵法的精通,逐渐增补,达到更好的效果。

说干就干,李渔拿出自己的五行旗,带着黄信来到地道外。

他手指一动,五个令牌从掌心飞出,落到正经门的边缘,连成一个圆形。

这个圆圈,将整个宗门覆盖,五个令牌落地之后,很快扎根在土壤中,五道光线在地底穿梭,很快也连接起来。

连起来的一瞬间,光盾破土而出,在宗门的顶端云层处,汇聚成壳。

这个宝物他在外一直不敢用,生怕方腊的人找上门来。

现在到了汴梁,根本不担心方腊敢来,反正明教的人都知道五行旗在自己手中,隐藏没有任何意义,只能是白白浪费这个宝物。

用五行旗作为阵脚,布下的五行阵,威力倍增。

门中弟子都没有发现,一道淡青色的光盾,将整个宗门笼罩了起来。

门中的灵力慢慢变得浓郁起来,这个阵法,非但有防御的能力,还能聚集灵力,有助于阵内的人修炼。

只有一些修为高的人,觉察到了一丝不同,他们仰头看向天空,感到莫名其妙。

李渔嘴中念念有词,手指凌空画出一个晦涩的图案,一道太极阴阳真气,顺着他的手指,缓缓升空。

正在打坐的张三丰双眼睁开,身影一动,瞬间来到后山,正好瞧见地道外施法的李渔。

“师父!”

李渔微笑着点了点头。

张三丰上前,问道:“师父何时离开的西蜀?”

“你走后不久,我就走了,只是中途去了一个地方转了一圈。”

“这是?”

“布下五行阵一个,保护宗门安全。”

张三丰笑道:“师父真是无所不通,连阵法也如此精妙。”

李渔心中一动,说道:“这个地道中,有很多古籍古卷,你学盖道、佛、儒三家,不妨常来看看,或许能有所得。”

张三丰稽首道:“弟子知道了。”

张三丰对李渔十分钦佩,因为他觉得自家师父是很特别的,他本人学过圣人文章,没有一个先生,教他去看佛经;他当过和尚,没有一个主持,让他去读道德经;直到遇到李渔,一直鼓励他把三家融合,从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道。

在李渔的眼里,根本没有什么门派隔阂,所谓的道、佛、儒,在他看来都是通往一个终点的道路。

道路或许不同,但是终点相同,那么哪条路好走,就走哪一条。

李渔传道的核心,永远都只有一个,就是让他的弟子,专注自我。

你顶礼膜拜佛陀,处处以他为准则,那你永远成不了佛;儒道中人,处处以圣人为模板,那你永远成不了圣;道士天天只想着参拜三清,那你永远成不了仙。

你再虔诚,只能是为对方增加信仰念力,于自己有什么好处?

李渔让黄信带着张三丰去地道的藏经阁,自己则继续在门中布阵。

大阵是五行阵,门中各个地方,再布上一些小阵,如此一来,才更加安全。

再然后就是教导门中弟子,让他们学会各个阵法的用处,这样才算布阵完成。

第三百二十一章 瓶儿

遍地枫林歇马,采莲歌换关山调。

秋日的街头,落叶堆积行人道,西风吹彻城关。

迎面而来三十匹骏马,马上骑士皆身材魁梧,头戴鎏金凤翅盔,身穿青色长身鱼鳞甲,挟弓佩剑,手持长刀,面容肃穆。

这些人都是从大唐皇帝贴身侍卫的一千五百名翊麾校尉中细选而出,要护送秘书少监虞世南出使汴梁。

大唐一直以强盛著称,六朝人人都知道大唐的实力深厚,轻易没有人敢和唐人争锋。但是例外终究发生了,来捋虎须的竟然是大宋。

如今大唐在汴梁几次吃亏,死了很多高僧,让大唐内外震怒。要知道,大唐自从玄奘出世以后,力压道门,逐渐开始崇佛。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