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206章

作者:日日生

如今他们自己成了权力顶尖的人物,当然要重新宣扬忠孝,好让自己的屁股尽可能地坐稳现在的位置。

对于这些劝谏,李世民一概不听,摆明了自己就是要住太极殿。

不是他讲究排场和享受,而是一种政治权力交接的象征。

他发动政变继位之初一直住在太和殿,那时太上皇依旧住在太极宫,直到他登基三年后,父子俩的住处才来了个大对调,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宣示和隐喻,以后这天下我说了算,太上皇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所以,李二既不可能让出代表着正统皇帝权力的太极宫,但是他又是一个很在意名声的人,他现在是皇帝,自然也要宣扬忠孝。

让父亲住在规模只有亲王级别的宫殿里,会让自己被天下人唾骂不孝,李世民才下定决心,要给父亲建一座千宫之宫、万殿之殿,一座史上最华丽最宏伟的宫殿群落,一定要压制住大宋的艮岳,同时也将会是普天下五湖四海第一宫殿:大明宫。

大明宫的构想刚刚提出,立刻就着手修建,成为大唐头等大事。

而今日的宴会,就是李世民为了昭告天下,朕是很孝顺的,朕要给自己的爹修宫殿了,比太极殿还好,大家以后别逼逼了。

李渊坐在上首,一副提不起精神的样子,李世民在下面十分开心。

李渊一看这个儿子喜滋滋的样子,就气不打一处来。他逊位后,大权旁落,但精力犹自旺盛,也没别的事好做,这辈子的乐趣只剩下两个:

一就是纳妃,玩女人,玩命地生孩子。

二就是怼他儿子,太上皇可以说不放过任何一个怼李世民的机会,常常让李世民十分郁闷。

他提出为太上皇修建大明宫这件事,也是想着缓和一下父子关系,毕竟他还要给世人看看,自己不是不孝子,免得儿孙后辈跟自己学。

为李渊修建大明宫,这件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可是它关乎皇家的颜面,更是涉及到李世民的面子,满朝文武都顾忌着这一点。

平日里有什么御宴还能托病不去,今天不来可着实划不上。

王公贵戚集中抵达,来到太上皇的太和殿,平素里无比冷清的宫殿里顿时热闹起来。

太子、王爷们、公主们来了。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文臣们来了。

李靖、李世绩、秦琼、程咬金……都来了。

一时间将星云集,文星璀璨,满堂公卿。

时迁看着这满堂朱紫,平日里威风八面,在长安颇有势力的京兆尹赵弘智,也只能排在后面。

他脑子里嗡嗡的,还是觉得有些不太真实。

大唐的皇家宴会,尽显强盛风范,尤其是这次李世民为了彰显自己的孝心,更是花了大心思。

单单鼓乐队就有两千人,在广场排开,声乐竟然能不乱。

席间宫娥太监无数,穿梭在各个座次间,酒席用度也都是贡品。

百官到齐,皇帝也就该出场了。

时迁到处张望的时候,便听太监传唱:“太上皇、皇上,皇后,驾到~~~”

长孙皇后搀着太上皇,李世民也满脸堆笑地陪在另一侧,只是不用仔细看,你也能发现,李世民那手,离他老爹的胳膊还隔着半尺远呢。

这也不是李世民不想上去扶,他就怕他老爹忽然气儿不顺了,再把他的手一甩,当朝满朝臣工,那多没面子,而且还容易被史官记录下来。

李世民先前因玄武门之变,民间已经有所议论,可不想再背上一个不孝的罪名,所以任凭父亲冷嘲热讽,每日请安依旧是风雨不误,只要有时间,就一定要往太上皇处问安、探望。

太上皇李渊和皇上李世民、长孙皇后走到殿前,堪堪停住脚步,乐音适时低不可闻,娓娓的余音袅袅,刚刚从众人的耳鼓中消失,李世民的声音便响起来了。

只是恰好在皇帝抵达,开口讲话时乐曲音调平稳流畅地降下来,对宫廷乐师们来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这方面要是比拼,还要说人家大宋,鼓吹令能从皇帝身影刚出现时迈出的第一步,他就能估算出最终抵达的时间,继而调整乐曲的节奏,当皇帝停下开口讲话时,不但声音恰好娓娓结束,而且乐曲也是恰好演奏完毕。

赵佶每次出场,都大出风头,看似是他个人的魅力,实际上大宋有着相当专业的团队。

李世民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说的声情并茂,感情丰富,好像他就是这六朝之内,天字第一号的大孝子。

听得李渊直翻白眼,脸色越来越难看,就差没有当场哼出声来了。

亏得长孙皇后机灵,眼看太上皇直翻白眼儿,连忙从侧后方踢了踢李世民的脚后跟。

李世民得长孙皇后示意,也醒觉自已说的太多,忙把话音一收,后旁退了一步,道:“有请太上皇训示!”

李渊看着满殿的臣子,都是些二臣贼子,哪有半点说话的欲望,他清了清嗓子,道:“开宴吧!”

舞姬起舞、乐伎奏乐,宫娥侍婢则是把美味佳肴流水一般传奉上来。

席间,李世民的身后,一直站着两个人。

他们几乎是形影不离,常在深宫伺候的人都知道,就算是皇帝宠幸嫔妃的时候,也会有这个打扮的人在十步之内。

他们便是大唐最神秘的丽竟门,每一个都是从六扇门中挑选的精英。

当初大唐为彻底解决义军残余势力和各地绿林豪强,让刑部建立的秘密训练基地,这就是六扇门,他们训练的新锐少年,名曰:“鹰犬”

顾名思义,他们就像是大唐皇帝养的鹰犬,是他最信任的人。

而丽竟门,就是从鹰犬中,再挑选最忠诚、最精锐的佼佼者。

时迁看向那两个人,目光仅仅多停留了一会,就有一个转过头来看他。

时迁赶紧低头,笑呵呵地跟身边的楚江聊起天来。

……

蜀国,益州。

李渔看着眼前一群人,哭笑不得。

眼前一大堆莺莺燕燕,穿的都是绫罗蜀锦,云鬓嬛嬛,香风阵阵。

他答应了教关银屏御空,也同意她呼朋唤友,结果她就把自己的闺蜜都叫来了。

这里面有半老徐娘,还有几个四五岁的黄毛丫头,当然最多的还是妙龄仕女。

她们都是蜀国的贵族小姐,笑嘻嘻地看着李渔,众所周知,一个女人你和她说句话她都害羞,但是一群女的凑到一块,面对一个少年郎的时候,胆子就大了起来。

幸亏这里不是汴梁,不然这些人早就开始调戏李渔了。

李渔也没经历过这种阵仗,显得稍微有些腼腆,轻轻咳嗦一声,道:“大家安静一点,接下来由贫道教大家御空的法门。”

一个四五岁的小姑娘,晃着头上的小辫,举手问道:“什么是御空?”

“真笨!御空就是飞!咻的一下,就飞起来就。”

“那你是鸟么?”

两个女娃的话,惹得人群哄笑起来。

李渔小声问道:“怎么还有小孩子?”

“从小培养嘛,免得长大了不争气。”关银屏理直气壮地说道。

李渔摇头道:“这些……娘们……啊呸,这些姑娘有的根本不是修士。”

“你别管那些,她们是来看热闹的,你只管教,谁想学就学,学的会就学,不然就当来看戏了。”

“好吧……”

第三百零二章 网聊

夕阳已落,月尚未升,正是人间黄昏。

李渔看着兴奋不已的关银屏,还有她那拍手叫好的一众闺蜜,抹了抹额头的汗水。

蜀国二代的振兴计划,就从这个下午开始了,李渔觉得自己做的还不错。

关银屏赶鸭子一样,赶走了自己的这群气氛组,还被迫答应了其中最小的那个黄毛丫头,一定带她飞一次。

人都走了之后,她双腿一软,一屁股蹲在地上。

关三小姐使劲捶着自己的大腿,叫苦连天,“怎么这么累,你是不是藏私了,你那个徒弟也是现学的,根本没有这么累!”

李渔心中暗道,你跟谁比不好,你去跟张三丰比,那是正常人么?

“你能跟他比么,以你的资质,能一天学会就不错了,你真该好好谢谢我,知道教你多累么?”李渔想都没想,就脱口而出。

关银屏别过头去,李渔还待说话,忽听她冷哼:“别以为你教会我御空就有什么了不起。”

李渔晃了晃手指,说道:“别误会,你只是学会了在空中个时间长一点,远远谈不上御空。事实上,你现在的水平,都飞不出益州。”

“可是不管怎么说,都飞起来了。”

李渔嗤笑一声,道:“鸡也有翅膀,惹急了还能上墙,但是你不能说它会飞。”

关银屏气的腿也不酸了,腰也不疼了,腾地一下站了起来,拍了拍屁股就要走。

李渔赶紧说道:“明天早点来,你底子太差,我好好给你补补,别偷懒!”

关银屏气极反笑,横他一眼,咬着牙道:“行!”

“脾气真大,要不是为了丞相,我才不教你。”李渔自言自语,背着手回到院子里。

他拿出小镜子,一阵施法以后,都没有回应,过了好大一会,小镜子自己亮了起来。

李渔催动白鹤诀,对面出现大乔的模样,她回到了正经门的院子,衣衫秀发已经悉心整理。

难怪刚才不接,不过是打个电话,还去打扮了一下,实在是太浪费时间了,这要是有大事不都耽误了么。

得亏没什么大事。

李渔不满地说道:“这么慢才接。”

“刚看到。”大乔温柔地说道:“那位小妹妹走了?”

“可算是走了,烦死我了,学的不快还忒事多,要不是看在诸葛武侯的面子上,我才不教。”

大乔十分捧场,笑嘻嘻地说道:“你在蜀国混的不错,才去了这么几天,就和武侯有了交情。”

“这算什么,前几天刚和赵云喝过酒,与张飞下过棋,不过他们酒品、棋品都一般,倒是蜀国皇帝刘备,对我十分看重,说什么也要留下我,被我严词拒绝了,毕竟我放不下你们。”

李渔在这里胡吹大气,大乔把镜子放到桌上,静静地听他吹嘘。

李渔说的有些口干,咽了口唾沫,笑道:“你呢,你在汴梁怎么样?”

“还是老样子,小豌豆,我好想你。”

她靠着椅背向后一踮,前半截椅脚悬空,两条纤直的美腿交迭架上书桌,裙摆飘扬之际,依稀见得裙内粉光致致,赤裸的腿股曲线滑嫩动人。

李渔有些怀念大乔香软的身子,左右看了看,确定没人,“解开衣服给老公看看白了没有。”

大乔俏脸绯红,给逗得杏眸微睁,忍不住一挑眉,笑啐:“像什么样子。”

“这有什么,咱们是什么关系。”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