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六朝传道 第17章

作者:日日生

李渔把玉佩内打入两道灵气,保一个凡人少生疾病,不遇恶鬼还是可以的。

何掌柜如获至宝,小心翼翼地揣回身上。

这么宝贵的东西,他自己是舍不得用的,心里早就已经打定主意,把这东西给自己的孩子佩戴。

“莲儿?”

李渔一回头,看到小金莲还看着这几天他们住的房间的窗子,脸上的丝丝哀愁,显示着她心里的依依不舍。

虽然只待了短短三四天,但是她已经把这儿当成自己家了,要离开当然有些舍不得。

“哦,知道了。”

身上背着大大的行囊,小金莲跟着李渔,最后看了一眼自己房间的窗户,转身继续走上了官路。

娇小的背影,扛着又变大了几分的行囊,多少有些落寞。

李渔就没有什么感觉,巨野镇的小茅草屋,才是自己的家。

若不是晁盖他们劫了生辰纲,自己这会儿已经走了一半了。

李渔在心底暗骂了几句,也不知道晁盖是不是跑到了梁山,也不知道林冲是不是按照原本的轨迹,来一个火并王伦。

这一切都和自己没有关系了,自己马上就要去繁华的汴梁城,与达官显贵喝美酒、和名媛仕女叙风月了。

这穷山恶水的土匪山贼,就让他们闹去吧,早晚被黑厮带着一条道走到白……

清晨的官道,已经是骄阳似火,六七月的天气里,就没有凉快两个字。

潘金莲累的浑身是汗,把小衣都湿透了,若不是外面罩着道袍,只怕要春光乍泄。

再看李渔,浑身裹着一层水汽,站在他周围,都能感到一丝丝凉意。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方术虽然不像那些高深道法、无敌仙术一样精妙,但是想要学好也绝不简单。你这身子太柔弱了,不锻炼一下,承担不住无形之力的。”

“莲儿知道了。”

李渔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个小弟子,虽然不甚聪慧,但是至少听话,教起来少生不少气。

终于,走了半天,进入了一条山路。

这座山不大,但是山间浓荫蔽日,不时有泉水从岩间淌过,淙淙流往山下,空气仿佛被泉水洗过般清新,暑气一消而散。

李渔看了一眼四周,说道:“这里有泉水,你去接点水来,我们在这生火吃饭,继续赶路。出了这座山,做好有个城镇歇歇脚。”

“嗯。”

小金莲放下行囊,从里面拿出水囊来,不远处就有一泓清泉,水质清澈甘甜。

李渔拿过行囊来,准备取出柴刀,砍点枯枝生火。

他随手一翻,就找到柴刀,正准备拿出来,目光却好像被吸住了一样。

在行囊中,所有的东西他都一清二楚,但是此刻正有一个陌生的竹简。

这竹简,浑身散发着褐色的光芒,自己放进去的,明明是一个腐烂的竹简。

李渔心中一下激动起来,小心翼翼地拿出玉简,已经和前面大不一样。

古朴的竹简,透着一股厚重质朴的感觉,展开第一行,写着:太平清领书·厚土卷

开卷文字晦涩难懂,若是一般人看了,肯定会云山雾罩,不知所云。

李渔却觉得似曾相识,许多东西,和他的方术是共同的。

李渔耐着性子,慢慢看了下去,很快就沉浸其中。

如果说张老道教自己的是方术入门,这才是真正的方术!

方术,区别于一般的修炼法门,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体系。

如今方术式微,偶尔有学的,也都混得很差,要么堪舆风水,做个算命先生,要么干脆就是郎中。

有几个能抓鬼的,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但是古卷中依旧有零星的记载,方术曾经在六朝大放异彩,丝毫不弱于南疆的巫毒、北漠的萨满以及佛、道、儒……

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短暂的高光之后,就是一路滑坡。

以前困扰自己的很多问题,迎刃而解,就像是一把剪刀,剪断了所有的死结。

李渔豁然开朗,沉浸其中好似在遨游,他清楚地感觉到,一扇通往另一个境界的门,已经向自己打开。

与之相比,张老头教的,都是些皮毛。甚至有一些,还存在着严重的错误。

“原来,这才是土灵的正确用法!”

这个竹简,给李渔带来的,远远不止是功法的精益,而是让他触摸到了更高的境界。

这一步,虽然就差一丝,但是差距有如鸿沟。如果说张老头的方术是末流,这篇厚土决,就是最精妙的方术。

唯一可惜的,这是土字卷,土灵侧重防御,不如金灵来的好用。

必杀一击,往往是要用金灵的,而且金灵最利,若是可以拿到金字卷,虎妖这个层次的妖怪,自己也可以轻松除掉。

李渔站起身来,这才发现,天色已经黑了。

小金莲守在自己身边,旁边的篝火,已经熄灭还冒着烟,看来她做好饭很久了。

“李渔哥哥!”

李渔点了点头,揉着大腿发僵的肌肉,说道:“我看这竹简入迷,没想到已经黑天了。”

小金莲摇头道:“这是第三天了。”

三天前,李渔哥哥突然坐在那发呆,怎么叫也不醒,把小金莲吓坏了。

她就静静守在跟前,驱赶蚊蝇,一动不敢动,生怕离开一小会,李渔被山中野兽吃掉了。

李渔愕然,他宝贝似的收起竹简,又恋恋不舍地看了一眼,在行囊内单独给它隔开,不让它跟那块破石头在一起。

一阵肉香传来,李渔喉咙一动,肚子咕咕乱叫。

三天没吃东西,难怪……

“你还烤了肉,不错嘛,抓的什么猎物?”

“不是我。”小金莲摇头道:“我可抓不住。”

她也饿坏了,肚子咕咕叫了起来,女孩子脸皮薄,小金莲脸一红,扭捏地低下头去。

李渔纵身一跃,到了树顶,前面有一块大的空地。

周围的几棵树木被伐倒,形成一道简陋的栅栏,一群人在里面歇息。

还有一些马匹、货物,一看就是过往的商旅。

他们围着的篝火上,正烧着一头小鹿。

肉香就是从那飘来的,李渔下树之后,笑道:“走,前面吃肉去。”

第二十六章 薛蟠

“是你?”

李渔带着金莲来到前面的空地,人群中簇拥出一个小胖,可不就是在客栈遇到的那伙人。

“这么巧。”李渔也有些尴尬,问道:“你们走了这么久,怎么才刚到这儿?”

“前面小镇采办了一些货物,这里虽然小,但却是六朝难得的紫石古砚产地,买一些运到东京去卖。”

“你们也要去东京?”李渔已经存了跟着他们混吃混喝的想法,故作惊讶地说道。

小胖的随从里,有人轻咳一声,这少主第二次见面,就把自家的事给人兜底了,这可不是一个好习惯。

这次出来,赚不赚钱是小事,主要是为了锻炼少主。

小胖满不在乎,上前挽住李渔,笑道:“来,这边坐,兴儿,给这位道长割块肉来,要后脊嫩肉。”

“还没请教?”

“李渔,打渔的渔。”

“我叫薛蟠,蟠桃的蟠。”

“久仰久仰。”李渔接过小厮递来的肉,割了一块,递给小金莲。

后者也饿坏了,但是还顾及形象,躲在李渔身后,小口小口地吃了起来。

“你这就虚伪了些,我第一次出金陵,你怎么就久仰了?”

李渔笑道:“你忘了,我会算。唔,鹿肉是个好东西,味甘美、温无毒、补虚赢、益气力、强五脏,养血生容。一身皆益人,是纯阳多寿之物,能通督脉,又食良草,故其肉、角有益无损。”

薛蟠不依不饶,问道:“休说大话,那你再算算,我看看准也不准?”

李渔哈哈一笑,咬了一口,说道:“没酒算不准。”

“拿酒来。”

这小子用的都是好东西,在行商路上,都有鹿肉来吃。

李渔喝了一口,酒香四溢,装模作样地掐了掐手指,说道:“你家世富贵,不过命途多舛,幼年丧父!寡母……寡母姓王,姐妹两个,姨娘夫家姓贾,有一幼妹,闺名宝钗,我说的可对?”

小胖子薛蟠呆在原地,表情凝滞,过了好一会,起身就拜。

“嗨呀,你真是神了。”

李渔虚扶了一把,道:“区区小事,不足挂齿,鹿肉还有么?三天没吃饭了,有点饿。”

“兴儿,快给李渔兄弟切一盘来。扣扣搜搜的,没得辱没了我,仔细你的皮。”

小厮却是没舍得给这个蹭饭的多切,听了这话赶紧去又切来一大块。

薛蟠身后,几个随从表情有些古怪,看向李渔的神情多了几分谨慎。

薛蟠这时候是彻底服了,把李渔当成了个活神仙来看,又追着让他算东算西。

李渔推辞道:“俗话说天机不可泄露,卜算一事,不宜过多。”

薛蟠虽然混不吝一个纨绔子弟,自小性情奢侈,言语傲慢,斗鸡走马,但是对家人朋友是没的说。

他还是记挂着自己的妹妹的病,把老和尚留下的金锁,还有那个药方拿出来,问道:“小道长,你帮我看看,这方子靠谱么?”

李渔一边吃,一边喝,饿了三天,被鹿肉的香味一勾,饥肠辘辘。

“不用这么客气,我们年纪相当,兄弟相称就是。”

薛蟠大喜,他本来想说,但是怕李渔拒绝。

上一篇:赛博时代的魔女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