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349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大家都将注意力放在了徐佑所讲述的内容上面,全神贯注,不管有一丝的松懈,生怕一不留神,就错过了某些细节。

“为了保证软着陆导航精度,需要利用着陆器相对月面的距离,以及速度测量信息,来修正惯性导航。在这里,我们使用伏龙科技的伏龙P1芯片,以及相配备的伏龙系统,让仪器可以由最高的精度。”

“基于光学图像,以及三维高程数据自主接力避障控制算法,我们可以实现最优路径、最省燃料、最小误差、最强避障能力的全自主避障软着陆控制……”

一番讲解下来,大家都对徐佑感到佩服不已。

现在的徐佑,已经不只是单从某个方面去贡献自己的技术,而是直接站在了非常高的层面上,将整个项目的方案进行统筹,并以此来确定每一项技术细节。

从最初的技术层面,上升到如今的整个战略层面。

此时,陆知瑶也在会场的角落里,认真听着徐佑对其技术细节的讲解。

因为专业不同的原因,陆知瑶并无法理解其中的很多内容,即使绞尽脑汁,也只能听懂其中的一部分而已。

尽管如此,通过大家的讨论,陆知瑶也能够听出,徐佑的这些成果是多么的出色。

此时,陆知瑶对于徐佑的倾慕之情,更加的翻涌了上来。

在这之前,陆知瑶只知道徐佑的科研能力非常出众,至于具体做出了哪些成果,陆知瑶也并不知晓。

这一次,陆知瑶第一次亲身领略到,徐佑所带来的科学魅力。

陆知瑶平时并不喜欢什么明星,但此时,徐佑真的可以说,是陆知瑶眼中的“明星”。

这种科研所带来的魅力,根本不是那些庸俗的娱乐可以与之相比的。

“在月面起飞上升的时候,受月面地形等条件的影响,着陆器所提供的起飞条件,未必会完全满足最佳发射要求。因此,我们必须时刻根据周围的情况,对轨道和飞行器的形态进行修正。这里,我们采用了AI导航与控制技术,可以根据情况,让AI选择最佳的飞行形态……”

由于环境所限,目前的飞行器技术,并不适合使用对环境要求较高的量子芯片,因此AI的计算能力,远不及海岛和算经人工智能。

即便如此,依靠性能强劲的伏龙P1芯片,以及流畅稳定的伏龙系统,满足上述的这些要求,并不算什么困难的事情。

待徐佑讲解完毕之后,大家纷纷针对徐佑的各项成果,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疑问,大家一起进行了讨论。

面对大家的疑问,徐佑依旧是侃侃而谈,与大家解释其中一些更详细的原理。

一番讨论之后,大家再也没有什么疑问。

此时,会场的人们,对于徐佑皆是越发的敬佩。

由于场合的限制,大家不可能用掌声去表示对徐佑的敬佩,也只能在心里默默的对徐佑进行赞赏。

有了徐佑的这些成果,距离我们的登月火箭测试发射,也不会有太远的时间了。

接下来,会议继续进行着。

临近结束前,航天院的领导说道:

“对了,韩老师,我们航天院登月计划的文章写得怎么样了,如果已经有初稿了,可以给我看一下。”

“已经写好了,这就给您发过去。”

说着,韩悦把文档发给了航天院的领导。

领导本来想回去之后再仔细去看,可当他将文档打开后,大概扫了一眼,却一下子被这文风给吸引住了。

“这个文风……好像不像是韩悦写的。”

领导并不是怀疑韩悦的能力,只是韩悦在体制里呆的久了,文风非常的朴素,同时也缺少了一些活力。

眼前的这篇文章,则是充满了活力,同时里面富含着哲学的思维。

因为这篇文章,并不只是面向内部,更是要给全国、乃至全世界的人们一起看的,宣布着我们即将向月球迈出脚步。

这篇文章,自然是写得越精彩越好,而不是朴实无华的套模板文章。

激动之中,领导问道:

“韩老师,这篇文章,是你自己写的吗?”

韩悦并不知道领导为何发出此问,如实回答道:

“这是新来的实习生,小陆写的。”

“小陆……哦,我知道了。”

对于这个蓟京大学哲学系的博士生,领导还是印象很深的。

既然徐佑强烈推荐陆知瑶过来实习,想必这个女孩儿,一定是有些东西的。

果然,仅仅是一篇文章,就展露出了陆知瑶不俗的才华。

“小陆老师,你的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就直接在这里给大家读一下吧。大家也都一起欣赏一下这篇文章,说说自己的想法。”

第499章 我的眼睛就是尺

突然被领导叫到,陆知瑶也是毫无准备。

说起来,对于自己的这篇文章,陆知瑶是有十足的自信的。

只是,陆知瑶并不确定,自己的这种文风,是否会得到其他人的认可。

看领导刚刚的反应,应该是确实觉得这篇文章写得不错。

既然如此,陆知瑶便也不再推脱,大方的读起了自己的这篇文章。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早在两千多年前,华夏人屈原就提出了这些伟大的哲学问题。或许屈原也想不到,两千多年后,现代人真的飞到了太空中,解开了困扰他多年的种种疑问……”

此时,大家都将注意力放在了陆知瑶的身上,认真聆听着她的这篇文章。

对于陆知瑶,不少人并不了解,甚至不知道院里有这样的一个实习生。

但陆知瑶的这篇文章,却着实赢得了大家的赞许。

文章中不仅充满着各种哲学元素,其中涉及到的专业航天知识,也是非常的严谨。

看得出,陆知瑶在里面是做足了功课的。

为了写出一盘富有哲学性与专业性的文章,陆知瑶这几天查阅了大量的资料,确保自己的文章是没有出现专业性的错误的。

为此,陆知瑶熬了几天的夜,脸上都留下了淡淡的黑眼圈。

听完了陆知瑶撰写的这篇文章,大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连徐佑也很诧异,陆知瑶能够写出这么棒的文章。

“把这篇文章拿出来,稍微修改一下,都可以直接当着哲学类的论文发表了。”徐佑心说道。

为了让文章显得不那么晦涩,相比正常的论文,这篇文章还是要更加通俗一些。

不过,里面所表现出来的内核,确实达到了优质论文的水准。

在陆知瑶读完了自己的文章之后,这次的会议,也圆满的结束了。

结束会议之后,徐佑找到陆知瑶,对陆知瑶夸奖了起来。

“这篇文章写得真不错啊!在航天领域,我还从来没有看过这么优秀的通俗类文章呢。”

“嘿嘿,这回我可没有丢脸吧?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可付出了不少心血呢。”

近距离观察陆知瑶,徐佑注意到了陆知瑶脸上的黑眼圈。

“这几天是不是没休息好?你脸上以前可是没有黑眼圈的。”

“嗯,为了查阅资料,稍稍熬了些夜。刚开始肯定要辛苦一些,为了适应环境嘛。之后肯定不随便熬夜了。”

徐佑有些心疼陆知瑶,不过毕竟事出有因,徐佑也并没有说什么。

“那你就继续好好努力,在你的专业领域,为团队做出贡献。我知道院里很多人并不重视这个方面,不过你不必灰心,我知道这是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嗯,我知道,我肯定会继续努力的。”

徐佑一直有一种感觉,在这个宇宙中,有太多人类尚未知晓的秘密。

而自然哲学的理论,很可能是解开这些秘密的关键。

晚上,大家基本都没什么心思进行工作了。

因为在这不久,山姆就将进行他们的无人绕月飞行火箭的发射了。

这次的发射非常重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而作为航天院的工作人员,自然也是要收看这次发射的直播的。

但徐佑却没有像其他人一样,早早的来到大厅里,准备观看火箭发射的直播。

而是先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继续进行着自己的研究。

徐佑并不是不关心山姆的火箭发射,只是正式发射之前,早早的干坐着等待,并没有什么意义。

徐佑提前嘱托院里的工作人员,火箭正式发射前五分钟,叫自己过去看就可以。

今天的会议,虽然主要都是徐佑在讲述自己的各项成功,但徐佑也并非是没有收获。

在与大家进行沟通的同时,徐佑又有了很多新的想法。

这些想法,是有可能进一步优化航天器的各个细节,继续提升航天器的性能的。

直到临近山姆火箭发射的时间,徐佑才在工作人员的提醒下,来到了航天院大厅,一起观看起火箭发射的直播。

此时,全世界各地的航天爱好者,都在关注着这次的直播。

毕竟,这是五十多年来,人类又一次开启了登月的尝试。

即使这一次只是无人的绕月飞行测试,但已经足够让人感觉到兴奋不已了。

“说起来,我还是希望山姆能够再一次顺利登月。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人类的一项伟大成就。”

“这次的发射肯定没什么问题,他们几十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这项技术。不过我一直好奇的是,为什么这五十多年间,人类都没有再次尝试登陆月球呢?真的只是因为没有这个必要吗?”

“不知为什么,我总有一种感觉,这次的发射会出现一些问题。山姆突然将火箭发射时间提前了几个月,让人感觉准备得很仓促。”

徐佑坐在航天院为自己预留的座位上后,认真看起了大屏幕中的画面。

“嗯?”

这时,徐佑突然有了一种不对劲的感觉。

这种感觉并不那么容易解释,不过徐佑相信,这种感觉不是凭空出现的。

带着疑惑,徐佑不断的思考着,并等待着火箭的发射。

“Three,Two,One,Go!”

随着指挥人员一声令下,火箭正式点火。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