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262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那可不能耽误啊,最好还是好好检查一下,看看具体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嗯,也在检查,暂时没有检查出太严重的问题,不用太担心。”

听赵为佳这么说,徐佑也没有想太多。

虽然王相武不在,但现在的赵为佳,也是量子物理实验室的老师。

和赵为佳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后,赵为佳爽快的帮徐佑安排了实验的位置。

“定域相位测量,以及量子的非定域性研究……你搞的项目,还真是够高深的啊。”

即使是量子物理专业的赵为佳,还不曾做过这些领域的研究。

“科学研究,就是要在某个小的领域,实现突破嘛。那师兄,我回去先计划一下,等正式进行实验,再过来麻烦你。”

“客气,随时欢迎你过来哈。”

在进行量子编程的实验之前。

徐佑需要先完成一些理论的推导,设计出实验的量子线路图,做出整个实验的计划。

包括量子观测的期望值、算子的本征矢量、相位参数等等,都是在实验前必须推导出来的。

为了让自己能够达到最好的状态,徐佑回到了自己的房子中。

“这种熟悉的感觉……终于回来了!”徐佑兴奋道。

第356章 再访华科院

在这种安静的独处状态中,徐佑能够将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好。

经过这么多天的积累,徐佑的各项能力,又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

即使学习等级仍然是五级,可相比于刚刚到达五级的时候,徐佑的脑力和学力都要更加强大了。

很快,徐佑就从深度学习状态中,进入到了状态更好的心流状态。

这是徐佑目前为止,自我感觉状态最好的一次。

在这样的状态下,徐佑快速推导着一系列相关的公式,逐渐接近着自己理想中的目标。

量子观测量的期望值。

测量算子对应的本征矢量。

四体观测量的期望值。

一个个复杂的算式,被徐佑逐一推导了出来。

不知过了多少时间。

徐佑终于写完了最后一个算式。

“如果我没有算错的话……最大的量子违背值,就是这样的一个结果了。”

徐佑对自己的信心很足,因为这么多年来,徐佑每一次的计算,都是非常的精确。

在这些公式的基础上,徐佑设计出了实验的量子线路图,并制定好了整个实验的计划。

完成了这一切的工作后,徐佑再次来到了量子物理实验室。

王相武依然处于休息的状态中,没有出现在实验室。

实验开始前,徐佑向大家讲解着实验的主要内容,以及其中的一些要点。

“这一次我们要做的,是量子非定域性的模拟实验。这是我们需要构建的量子线路图。接下来,我们要分别完成纠缠态的制备、量子态的幺正演化,以及量子测量的工作。”

除了实验中需要做的内容之外,徐佑并没有和他们讲太多其他的事情。

毕竟,这是与海岛量子计算机相关的一个实验。

即便如此,为了最大程度的保证项目的保密性,徐佑还是让他们签订了一个保密协议。

在徐佑交代完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后。

实验正式开始了。

由于徐佑已经将这个实验的量子线路图完整的设计了出来。

实验中的难点,主要在于量子线路图的构建,以及最后的测量上面。

为了更好的进行统计比对,整个实验需要测量的数据量非常庞大。

要是只有徐佑一个人进行实验的话,不知要多久才能完成量子线路图的构建以及数据的测量工作。

好在,有这些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帮助徐佑进行实验。

这让整个实验的进度非常理想。

在完成了几百组实验数据的测量之后。

徐佑亲自开始对数据进行整理。

徐佑根据自己推导出来的公式,以及所有的数据测量结果。

计算出了一个实际的量子违背值。

“果然!实验测量值与理论估计值,几乎是完全一致的!”

完成了量子测量实验值的最终计算后。

徐佑终于可以肯定,自己所有的理论推导都是正确的。

这样一来,徐佑便可以按照这个理论,对优化选择问题,进行量子编程了。

随后,徐佑与韩书斌取得联系,告知了韩书斌这一成果。

“优化选择问题……徐教授,目前你有什么具体的选择方向吗?”

“具体的暂时还没有确定。毕竟现在只是完成了理论,最好还是再熟悉一下新的量子优化设备架构。”

想要确定具体的问题方向,徐佑觉得还徐佑与量子计算机进行磨合。

听完了徐佑的话,韩书斌也明白了徐佑的意思。

“徐教授,是这样的,我们的海岛量子计算机,对很多环境因素要求还是比较苛刻,确实不太方便挪动位置。如果可以的话,您可以来我们华科院进行研究。”

将海岛量子计算机运到蓟京大学并不现实,韩书斌只能委婉的向徐佑表达这个想法。

“我明白,韩院士。那等我有时间,就来华科院打扰您了。”

“不打扰,随时欢迎您。”

徐佑还记得,之前因为蓟京大学在工科上水平不算突出,徐佑还委婉的求过韩书斌,想让自己能够去华科院,学习一些工科的尖端知识。

那个时候,徐佑在科研中只能说是初出茅庐,才发了两篇论文而已,并没有取得什么太大的成就。

即使这样,韩书斌也非常爽快的答应了徐佑的这个请求。

只不过,后来由于时间关系,徐佑并没有真的来华科院进行学习。

到了约定的日子,徐佑在三位保镖的护送下,来到了华科院。

刘娇非常热情的接待了徐佑,带着徐佑来到了海岛量子计算机的实验室中。

这是徐佑第二次见到海岛量子计算机。

徐佑还记得,上一次通过自己所研发的量子纠错码,让海岛量子计算机能够以非常高的保真度进行运算。

再次见到海岛量子计算机,徐佑感到亲切的同时,也有着震撼之感。

不同于普通的计算机,海岛量子计算机的体积很大,有种早期计算机的庞大感觉。

因为海岛量子计算机,属于超导量子计算机,需要一直保持较低的温度,去维持量子计算机的运行环境。

除了温度之外,噪声也是必须要严格控制的条件。

只要噪声的分贝值超过一定的程度,就会大大影响量子计算机的运行稳定性。

“徐教授!”

见到徐佑,韩书斌热情的打着招呼。

“韩院士,我们又见面了。”

除了韩书斌之外,徐佑也见到了之前合作过的,软件部工程师常晓平等人。

“徐教授,我这边还有些其他事情需要处理,有什么事情您先和常工说就可以。”

“好的,韩院士,您去忙吧。”

徐佑和常晓平也算比较熟悉,之前因为量子纠错码的研究,两人有过一段时间的合作。

在软件这一块儿,常晓平甚至比韩书斌还要更专业一些。

“徐教授,听韩院士说,您解决了量子比特系统非定域性的问题?”

“嗯,从理论上已经解决了,实验测量结果也完全与理论值相符。当然,最终能否应用,还得看实际编程的反馈。”

在之前的量子编程实验中,徐佑并没有用到量子计算机,仅仅是用一个比较简单的量子线路进行的实验。

第357章 海岛人工智能

在实际的量子计算机编程中,可能还会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接下来的时间里,常晓平带着徐佑,熟悉了一下新的量子优化设备架构。

通过实际操作,徐佑对于整个框架更加的熟悉,并进一步的加深了自己的想法。

“常工,我现在的想法是,通过研发一个棋类的人工智能系统,来测试海岛量子计算机的计算和编程的应用能力。”

其实在来之前,徐佑就已经有了这样一个初步的想法。

在详细的了解了设备架构之后,徐佑基本确定,这个设想是可行的。

“棋类的人工智能?是什么棋呢?”

像我们平时下的比较多的棋,包括华夏象棋、国际象棋、五子棋、围棋等等。

华夏象棋是我国最常见的一种棋类游戏,街边、公园随处可见。

从普及程度上,肯定没有什么棋能够比得上华夏象棋。

但如果是测试计算机的性能,最关键的因素并不是普及程度,而是复杂程度。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