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152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当然,有些部分,徐佑也是刻意写得比较简略。

如果可以的话,徐佑还是希望,在论文中无法表现的东西更多一些。

“徐佑,关于寻找新的高温超导体,你现在有什么明确的思路吗?”

徐佑闻言摇了摇头。

“明确的思路,目前确实没有。说实话,连我自己现在也很难去很好的应用这套理论,这套理论目前还仅仅停留在解释高温超导的机理而已。但我相信,距离发现超导临界温度更高的超导体,应该也不会太远了。”

寻找高温超导体,就像在浩瀚的宇宙中,茫然的去寻找一颗星星一样艰难。

而当你确定一个目标区域后,至少寻找的范围,被大大的缩小了。

“徐佑,我们都知道你非常厉害,但像这种重大的课题,一个人的力量肯定是比不上一个团队的力量的。之后初步的计划,我们想让你给大家分享一下你关于这套理论的想法。如果能让更多的人去理解你的这套理论,相信会为寻找新的高温超导体,提供更大的帮助的。”

“可以的,邢院士。不过这个过程可能会需要很长的时间,这里面的很多内容,可能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理解的。”

徐佑也明白,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就像在肃州卫星发射中心时,徐佑也仅仅对发动机的降温系统,做出了一些改良。

试车能够成功,仍然是整个团队的功劳。

“这是当然的,就连大学的一门课程,都需要几十个学时才能学完,更何况是你的这个深奥的理论了。时间上我们不必操之过急,一定要把步子走扎实了。”

这时,被邢书平称作“小刘”的人,将一壶沏好的热茶端了上来,并为三人每人斟上了一杯茶。

想起上一次被赵为佳的茶烫到的事情,这一次徐佑喝得格外的小心。

接下来,邢书平又和徐佑讨论了这个项目中的一些细节,并做出了今后的规划。

“徐佑,名义上我还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但你要知道,你才是项目实际上的核心。我的年纪大了,脑袋肯定比不上你们这些年轻人,就剩下经验和资历了。”

邢书平的话非常谦虚,徐佑知道,等到自己倒了邢书平这个年纪,可能都不会有这么好的精力,去做什么重要科研项目的负责人。

不过,徐佑明白,邢书平的主要意思,是让自己一定要担负起项目中的重任。

“邢院士,我一定会尽我所能,去为项目做出更多贡献的。”徐佑郑重说道。

“徐佑,关于选择新一代超导材料的方向,已经确定了吗?是稀土系,铋系,铊系,汞系,还是其他的什么材料体系?”

这四种高温超导体,是目前四种主流的高温超导体。

另外,它们也有一个共同的性质,就是都含有铜和氧。

因此,它们也被称为铜氧基超导体。

“目前来讲,还不能完全确定。但我有一种感觉,新的高温超导材料,可能会突破这四种体系。”

其实,就像徐佑之前发现的金属原子簇高温超导体,也是不在这些主流高温超导体的范围内的。

虽然在超导临界温度上并没有突破,但却给寻找新的高温超导体,在方向上提供了更多的思路。

而像氢基超导体这种,高压下的高温超导体,同样在徐佑的考虑范围之中。

“正好,我们的材料专家们,也不只是研究金属材料的,基本上各种材料方向都包含在内了。有这样的一个团队,相信一定会为你的研究提供重要帮助的。”

第196章 你就是那些教授们的老师

按照上面的意思,徐佑负责寻找新的高温超导材料的方向,而这些材料专家们,则负责材料的制备工作。

可以说,这个项目就是为徐佑而量身定制的,这些材料专家们,也是特意为徐佑配备的。

但徐佑却并不赞同这样的说法。

“邢院士,我也只是团队的一分子,项目想要成功,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但我一定会尽我所能,为团队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听到徐佑的话,邢书平也笑了笑。

虽然徐佑没有明说,可邢书平也明白了徐佑的意思。

徐佑会担负起项目的重任,同时也不会去过分的显露自己。

这也正是邢书平理想中徐佑的定位。

“那徐佑,接下来你就好好准备一下,如何能让大家尽可能的理解你的这套理论吧。在超导的领域,你就是我们所有人的老师。反正你今后如果要留校的话,也是要进行教学的,提前体验一下做老师的感觉也是不错的。”

想到自己要在一群教授面前讲课,徐佑还是觉得,这是个很大的挑战。

之前在肃州卫星发射中心的时候,徐佑即使只是在那些领导和专家面前发言,就已经够紧张的了。

这些教授的资历,徐佑可是完全比不了的。

当然,徐佑自己也清楚。

在对于超导的理解上,自己的确有资格胜任老师的职位。

想到这,徐佑突然说道:

“邢院士,可以让其他材料专家,也讲解一下自己的一些理论成果思路吗?材料这块儿我的学识非常浅薄,如果能跟各位材料专家们学到知识,相信对于寻找新的高温超导体,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嗯,你的这个提议很好。这样一来,就可以把理论教学改成学术交流了,大家面子上也更能过得去。当然,徐佑,你的时间需要占得多一些,毕竟不能只有你一个人才理解你的理论,这样的话,其他材料专家们,就无法提供给你更多的帮助了。”

“明白,邢院士,我会好好准备的。”

回去的路上,乔森在和徐佑叮嘱着,之后学术交流上的一些事情。

“徐佑,我还是提醒你一下,跟那些教授们交流的时候,一定要放好自己的姿态。大家对于你的能力肯定是没有疑问的,但面对一个比自己小几十岁的年轻人的教学,他们肯定是不会习惯的。表面上谁都不会说什么,至于心里怎么想的,那就不清楚了。想要跟那些教授们好好相处,还是尽量让他们心里舒服为好。”

“明白了,乔老师,我会注意自己的姿态的。”

回到学校之后,徐佑开始做起了理论讲解的准备。

在学术交流中,PPT是必不可少的。

徐佑打开电脑,找到了自己投递PRL这篇论文修改前的原稿。

原稿徐佑是用中文写的,字数也比较多,达到了两万余字。

这一版的论文,将很多理论中的细节,更好的展现了出来。

既然目的是让其他人能够理解自己的理论,徐佑肯定不能再像投递给PRL一样,将大量细节省略掉了。

而除了制作PPT之外,徐佑觉得,更重要的事情,还是如何去讲述自己的想法和思路。

如果仅仅是念PPT,那么整个学术交流的效果,便会大打折扣。

PPT只是一个展示媒介,徐佑希望能够在这个学术交流会中,以第一视角去讲述自己的理论,这样也更容易让他们能够代入。

那些论文中所有的细节,都被徐佑牢牢的记在了自己的大脑中。

在这之后,邢书平组织大家,定好了每次的项目学术交流时间。

因为每名教授的事情都非常的繁忙,想要定出对于每个人都合适的时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因为这个项目的意义十分重大,大家也都积极的协调时间,优先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

到了项目学术交流的第一天,所有项目成员纷纷到场。

作为名义上的项目领头人,邢书平来到了前面,组织起了本次的学术交流会。

“这次学术交流会,大家全程保持手机静音,禁止录制视频和拍照。所有在会上听到的内容,也不可以对外传播。”

这也是学术交流会特意在线下举办的原因,能最大化的防止重要信息的泄露。

“为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理解高温超导的机理,现在我们让徐佑先分享自己的理论成果。”

徐佑来到了台上,开始了自己的讲解。

教授们本身对于徐佑的这套理论都非常感兴趣,听得也都非常认真。

这一次,徐佑也只是刚开始稍有一些紧张而已,很快便进入到状态之中,消除了紧张的情绪。

有了在肃州卫星发射中心发言的经历后,徐佑对于在这种公众场合发言的事情,不再像之前那么抵触。

更何况,徐佑对于这套理论非常的熟悉,讲解起来,也不会有一丝生疏的地方。

在讲解的过程中,徐佑会尽可能照顾到下面所有的听众。

徐佑知道,很多教授并不是凝聚态物理专业的,对于有些专业性的词汇可能并不理解。

徐佑尽量用比较通俗的语言,去讲述理论中的各个细节。

听着徐佑的讲解,大家不禁对徐佑刮目相看。

他们之前也并没有怀疑徐佑的能力,只是没想到,徐佑能够把他的理论讲得如此的通俗。

不论大家是否是凝聚态物理专业的,都可以或多或少的理解徐佑所讲解的内容。

而面对教授们的提问,徐佑也是对答如流,完全没有卡壳的时候。

“这个年轻人,确实不简单啊!”邢书平感叹道。

邢书平也坐在下面,全程听着徐佑的讲解。

作为材料学的专家,邢书平确实对很多凝聚态物理的知识不是很了解。

但徐佑能够将自己如此晦涩的理论,用这么生动形象的方式讲述出来,足以看出徐佑的功力。

果然,这个年轻人,是非常值得信任的。

在徐佑结束了自己的讲解之后,大家对于徐佑的这套理论,都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197章 寻找超导体的新方法

“这种感觉,还是非常不错的。”

回到座位上之后,徐佑回味起了刚刚的这段过程。

能让其他人理解自己的理论,也是获得成就感的一种方式。

而通过刚才的这一段讲述,徐佑对于自己的这套理论,也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乔森冲徐佑点了点头,对徐佑刚刚的表现表示着认可。

作为凝聚态物理的教授,乔森很好的理解了徐佑刚刚讲述的内容。

虽然这些内容,在徐佑的整个理论中,只占据了一小部分而已。

但乔森也能够感受出,徐佑的这套理论确实是意义非凡。

而在面对下面这么多资历深厚的教授,徐佑仍能镇定自若的进行讲解。

这种表现,确实是非常难得的。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