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141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在这之前,徐佑也仅仅在电视和网络上,看过火箭发射或者是试车的视频。

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火箭试车,徐佑的心里也是非常的紧张和激动。

更何况,这里面还有很多徐佑的参与部分。

这一次,徐佑没有站在苏义国的旁边,而是和胡书城站在了一起。

在这个时候,徐佑已经不需要再做任何的工作了,只需要静静的去见证试车的过程就可以了。

见到徐佑的心情有些紧张,胡书城说道:

“放心吧,徐佑,这次试车肯定能成功的。之前半系统试车的成功,就意味着全系统试车已经成功了90%了。这一次不仅发动机相比之前有了升级,你研发的冷却系统和发动机涂层,更是进一步保障了发动机的良好运行,不需要有任何担心的。”

徐佑心里也清楚,正常来讲,这一次的试车是不太可能失败的。

但在没有结束试车之前,徐佑的心里还是有那么一点紧张的。

待一切都准备就绪后。

项目总指挥杨武,下达了试车开始的命令。

“现在准备开车!”

“五,四,三,二,一,点火!”

随着“开车”的按钮被按下,试车台上爆发了一声巨响。

这是火箭点火的声音。

一瞬间,在试车台上,巨大的白雾向四周扑散而来。

虽然测发间距离试车台还有一段距离,而且内部的安全保障系统十分的完善。

但徐佑还是能够感觉到,因为火箭点火开车而引起的晃动和震感。

大家在测发间中,紧张的注视着监视屏上的各项数据。

与上一次的仿真模拟不同,这一次数据系统所检测的,完全是真实的各项发动机的数据。

“各项数据还是非常出色的。”徐佑心说道。

相比上一次的仿真模拟,在这一次全系统试车时,发动机各项数据的表现,甚至要比仿真模拟时还要稍好一些。

这也是因为,在仿真模拟的设置中,已经考虑到了各种可能会出现的恶劣环境因素。

这样的话,只要仿真模拟的测试通过,试车成功的可能性一定是非常大的。

随着时间的不断增加,大家的心里都在期盼着,发动机能够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不要出现什么突发情况。

终于,全系统试车的时间结束,试车台附近浓重的白雾也逐渐散去。

“我宣布,液发130发动机,本次全系统试车,取得圆满成功!”

随着项目总指挥杨武宣布试车成功,大家终于可以放下压力,为试车的成功而鼓起掌来。

徐佑也用力的鼓着掌,心里说不出的激动。

这次试车的成功,虽然比不上火箭发射成功,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但在华夏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之中,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了。

之前,即使徐佑仅仅看到这样的场面,都是会兴奋很久很久的。

但这一次,徐佑竟然能亲自参与进来,还为了试车的成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徐佑只觉得,这一切似梦似幻。

除了肃州卫星发射中心之外,华夏其他各处的航天中心,也都在关注着这次液发130的全系统试车。

虽然他们无法近距离的感受到试车的震撼,但同样都因为这次的试车成功而激动不已。

这次,液发130的试车时长,持续了8分钟左右。

这样的试车时长,对发动机来说,是一个非常巨大的考验。

即便如此,发动机还是成功经受住了考验,并一直维持着良好的状态。

在这之后,为了庆祝本次的试车成功,杨武特意组织肃州卫星发射中心的全体成员,在食堂里聚了一次餐。

“液发130的全系统试车成功,对我们来说,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当然,我们距离征途九号的成功发射,还有一段非常遥远的路要走。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航天人还要继续努力,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奉献出自己的力量!”

杨武的话,让大家斗志昂扬,恨不得马上把征途九号给造出来,让它翱翔与太空之中。

就连之前经常抱怨加班的付成等人,此时也都是干劲十足。

就算平时的工作再累,当你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如此意义重大的时候,也不会再觉得不值得了。

晚上回到宿舍,徐佑想起了杨武所说的话。

“的确,虽然液发130的全系统试车成功了,但确实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前路之遥啊!”

第181章 你这排场够大啊

这时,徐佑突然意识到,自己好像不小心提到了一位朋友。

“路之遥,陆知瑶。这个名字还真是蛮有哲理的。”

徐佑不知道,当时陆知瑶的家长给陆知瑶起名字时,是否想到了这一层。

而这,与陆知瑶选择了哲学之路,又有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

正在这时,徐佑发现,自己的手机响了。

打开手机,正是来自陆知瑶的信息。

“竟然这么巧。”徐佑心说道。

【路之遥:你在肃州不回来了吗?你是不是已经把蓟大的猫咪给忘了】

徐佑心里又怎么不想念蓟大的猫呢,只是不看到试车成功,徐佑没法安心的回去啊。

【徐佑:当然没忘了,本来前天就是要回去的,但有了点事情,又耽误了两天。改签到了后天的机票,后天就回蓟大了】

【路之遥:正好后天没有课,我去机场接你?】

【徐佑:不用啦,我们院长说要亲自来接我,等我回学校再联系你】

蓟大这边也获知了徐佑这段时间的各项突出成果,决定派蒋宏等人亲自去机场接机,迎接徐佑光荣返校。

【路之遥:哇,你现在咖位都这么高了嘛,院长都亲自接机了啊。那好吧,等你到学校,记得联系我哈】

既然院长去亲自接机,陆知瑶知道,自己肯定是不方便出现在机场的,只好放弃了去机场接徐佑的想法。

两天后,徐佑终于登上了返往蓟京的飞机。

回忆着在肃州卫星发射中心的这段日子,徐佑只觉得非常的充实。

可以说,这是徐佑有生以来,过得最有意义的几个月了。

那些徐佑从小的梦想,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陆续成为了现实。

想到华夏未来将要发射到太空中的火箭,其中有自己的一份贡献。

这样的感觉,甚至比发几篇《Nature》还要爽快得多。

距离飞机到达蓟京,还有三个多小时。

“做点什么打发时间比较好呢?”

这个时候,没有科研工作可以做,手头也没什么可看的书籍了。

“要不……试试下围棋?”

徐佑所想的下围棋,并不是跟别人下。

而是自己和自己去下。

甚至,是不需要棋盘的那种。

徐佑在脑海中,构造出了一副围棋棋盘出来。

围棋棋盘的点非常多,19×19,共361个点。

想要清晰的在脑海中构造一副围棋盘,是十分困难的事情。

当然,对于现在的徐佑来说,这也并不算什么难事了。

世界上,一些记忆力和空间想象力非常强的棋手,也的确具备下盲棋这种,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的能力。

而现在的徐佑,则是把自己一分为二,自己和自己在脑海中下着盲棋。

为了进一步的提升自己的注意力和效率,徐佑开启了深度学习状态。

反正因为旅途上需要耗费很多时间,就算不开启深度学习状态,今天的活力值也是用不完的。

在深度学习状态下,徐佑脑海中的棋盘变得格外的清晰。

这种感觉,与在真实的棋盘上下棋,并没有什么不同。

不知不觉中,徐佑就完成了几局自己与自己的对弈。

徐佑在围棋上并没有做过系统的学习,甚至连很多定式都不知道。

但通过自己与自己对弈后的复盘,徐佑却能够评估每一手棋的好坏,对之后局势的影响。

通过这样的方式,徐佑的棋力,也在一点一点的进步着。

“有点像围棋人工智能的学习方式了啊。”徐佑感叹道。

曾经多次战胜聂杰的围棋人工智能,就是通过不断的自己与自己的对弈,来提升自己的棋力的。

徐佑下棋的速度,肯定是没有人工智能快。

但每一局的复盘质量,要比人工智能好上太多。

想到这,徐佑不禁有了与聂杰再次大战几番棋的欲望。

“等下次和聂杰下棋,应该就不用让九个子了。”

不知不觉,飞机就快要降落了。

徐佑也从深度学习状态中退了出来,结束了自己与自己对弈的过程。

这时,徐佑在查看系统界面时,突然注意到了一个变化。

“这几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学习经验的提升速度,好像异常的快啊。”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