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之巅 第111章

作者:可乐要加糖

“好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啊。”

相比于蓟大物理学院的一些实验室,宁江大学的材料实验室,确实显得破败了不少。

和菁华费清教授的纳米材料实验室相比,也是要相形见绌的。

徐洲注意到了徐佑表情的变化,说道:

“是不是有些失望?搞金属材料就是这样,跟工厂的环境有的比。你要是后悔了,现在退出也来得及。”

徐佑毕竟是来学习知识的,虽然环境确实有些恶劣,但徐佑也并不会因此而半路退出。

“没有,徐教授,这样的环境挺好的,特别有工厂一线的氛围。”

这个时候,徐佑也终于明白,为什么当初吴婧劝自己最好不要选材料专业,以及为什么材料专业被认为是四大天坑专业之一了。

就算让徐佑在这样的环境下待几年,徐佑都不敢保证,自己是否会一直保持一个积极的科研态度。

徐洲能在材料专业坚持这么多年,也让徐佑感到十分佩服。

正是有徐洲这样的,不惧艰苦条件的科研工作者,才能让华夏的材料学一直发展下去。

“徐佑,刚来的时候,多看多学,心态要放好,不要因为过去取得的那一点儿成绩而骄傲。”

“好的,我知道的,徐教授。”

徐佑回想着,这么多年来,除了自己刚上学的时候,这还是徐洲第一次这么亲身给自己教学。

徐佑一直知道,自己的父亲是个大学老师,但具体多厉害,徐佑也无法去形容。

只知道,徐洲一路下来,很顺利的从讲师,升到副教授,又升到教授。

这一次,徐佑终于有机会近距离的去和徐洲学习了。

而徐洲则是另外的一个想法。

你徐佑不是很牛嘛?

不是刚上半年大学,就发了四篇论文嘛?

但既然来到了这个实验室,还是得放平心态,虚心学习。

你再聪明,在经验丰富的材料专家面前,也不过是一个萌新而已。

徐洲绝对不会相信,徐佑还能在材料领域压过自己。

“徐佑,我先把安全条例给你讲一下。前一阵子材料界出过大事故,所以安全这块还是首要的。”

给徐佑讲完所有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之后,徐洲才开始讲一些具体的知识。

因为材料学的知识太多,徐洲不可能系统的讲解,只能做到哪讲到哪,让徐佑明白自己大概在做什么。

目前,除了徐洲本来的课题之外,徐洲也在进行着金属原子簇相关的研究。

本来徐洲对这个领域的研究欲望是比较低的。

但在之前徐佑和自己说完之后,徐洲也逐渐意识到了,金属原子簇这个领域的研究价值。

除了收到乔森那边的项目资金之外。

徐洲关于铝原子簇和铁原子簇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即使无法在《Nature》、《Science》这样级别的期刊上发布论文。

但相关的研究成果,也足够发表到材料领域的顶刊上了。

“徐教授,我可以看看实验室的一些书籍和文献吗?”

“当然,随便看吧。”

徐佑觉得,在了解徐洲的实验之前,自己还是得稍微补充一些基础知识。

徐佑挑选了一些金属材料相关的书籍,开始了阅读。

在徐洲的实验室里,徐佑还是非常有安全感的,很容易就进入到了深度学习状态之中。

“这小子……看起书来,怎么感觉怪怪的?”

在实验的间隙,徐洲也注意到了,徐佑看书的样子有些异常。

完全不像是普通学习看新教材那种慢悠悠的样子。

那种恐怖的速度,就像是语文老师批改作文一样。

几天的时间里,徐佑对于金属材料已经有了基本的了解,也大概清楚了,目前徐洲课题上的一些难点。

“徐教授,这个课题中,最困难的地方,就是确定原子簇的空间结构吧?”

听到徐佑的话,徐洲也是有些意外。

“没错,这确实是目前的一个困难之处。像之前的铝原子簇和铁原子簇,我们都是按照比较常规的空间结构模型,去进行的制备。除了中间个别原子个数的原子簇无法制备之外,大部分的金属原子簇,还是可以制备出来的。”

在这个问题上,徐洲并没有多大创新之处,多是对以前的方法进行类比,或是有一些比较小的改进。

至于研究新的空间结构模型,徐洲自己也知道,需要太长的路要走了。

而在这个时候,徐佑突然有了一个新的灵感。

“徐教授,有没有材料模拟这样一个方向呢?”

听到徐佑的话,徐洲也是微微皱眉。

“材料模拟……的确是有这样一个方向的,我们学院也有人在做。不过我并不做材料模拟,这东西有时候跟实际情况相差比较大,我这边还是更偏向于实验一点儿。”

像这种通过计算机模拟,对材料各种性能的预测。

如果是模拟得十分准确,那肯定是有很大实用意义的。

但如果模拟出来的,与实际相差过大,那实用性可以说接近为零。

徐洲还是更喜欢直接通过真实的实验,去进行材料的制备研究与性能分析。

“徐教授,我最近在学习各种算法知识。可以给我提供一些详细的实验数据吗?我看看能不能尝试着,用算法的知识去解决问题。”

听到徐佑的话,徐洲却不禁哈哈笑了起来。

第139章 这个是什么玩意?

“不是,徐佑,你主攻的方向不是物理嘛,什么时候又研究起算法了?而且,材料模拟是很难完全仿真的,不是你随便编几个程序,就能做出来什么成果的。”

“徐教授,除了物理之外,数学、计算机等学科,也同样是我主攻的科目。不管怎样,先让我尝试一下吧。”

“行,数据在我电脑里,你去看就是,密码是你妈的生日。”

“好的,我知道了。”

徐佑并不知道,自己现在的计算机水平,到底到达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

但至少,计算机专业的本科毕设课题,对于徐佑来说,已经可以轻松的解决了。

徐佑觉得,掌握好了材料学与信息学的基础,并能很好的将材料与模型联系到一起的话。

还是有希望通过模拟去解决材料结构的问题的。

徐佑顺利的解开了徐洲电脑的密码,并找到了相关的资料文件。

通过徐洲电脑里的各种信息,徐佑了解到了,徐佑在金属原子簇制备中的方法和数据。

铝原子簇和铁原子簇的制备,虽然总体上比较顺利,但还是有一些原子数量的原子簇,是没有成功制备出来的。

至于其他的金属原子簇,制备起来更是完全没有头绪。

这说明仅仅是同一种结构模型,还是完全不够的。

“想要得到一种原子簇的最稳定结构,需要保证原子簇的势能是最低时才行。”

很快,徐佑便找到了其中的关键。

当原子簇的势能比较高时,整体结构显得不稳定,原子簇很容易被破坏。

而找到势能与空间结构的关系,则成为了问题的重点。

“看样子,这是一个数学问题啊。”

影响到原子簇势能的因素有很多,而具体每个因素的影响方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想要构造一个精准的,能够表征原子簇的空间结构与其势能之间关系的函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先把几个影响因素罗列出来吧。”徐佑想道。

首先,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原子的个数。

整体的趋势上,原子的个数越多,原子簇的势能越大。

这也是为什么,当原子簇数量足够多时,原子簇材料非常难以制备的原因。

其次的因素,便是原子簇的结构方式。

徐佑通过表示原子簇中,各个原子的空间三维坐标,去描述原子簇的结构方式。

除了这些之外,徐佑也将其他的次要影响因素也罗列了出来。

通过徐洲电脑中的各项数据,徐佑进行着函数参数的调整和修正。

徐洲在闲暇时,看到徐佑认真的样子,心里不禁对徐佑夸赞起来。

“不愧是我徐洲的儿子啊,不仅天资过人,学习态度也非常认真。可惜时间有点短,要不然他还真说不定做出什么成果出来。”

这个时候,徐洲自然是不会对徐佑抱有什么期望,也只是把徐佑当成一个实习的本科生去看待。

徐佑在写满了一篇又一篇的草稿纸之后,终于得到了一个满意的函数关系式。

“这样一来,原子簇的势能就可以表示出来了。”

徐佑已经对之前的数据,进行了多次的验证,确保这个函数公式得出的结果,与真实值的误差是非常小的。

而通过这个函数公式,也解释了为什么个别原子个数的原子簇,是难以通过同样的结构去制备出来的。

完成了函数公式的设计后,徐佑带着公式找到了徐洲。

“嗯?这个是什么玩意?”

看着徐佑纸上的公式,徐洲竟有些摸不着头脑。

其实材料这门学科,与数学、物理、化学都是有很大关系的。

在平时的科研中,也会用到很多数学公式。

上一篇:双重入侵时刻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