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816章

作者:兴霸天

说到这里,他目光一颤,突然道:“倒是有个机会……不!那应该是唯一的机会!”

完颜婆卢火见他吭吭唧唧的,等得不耐,两个巴掌又呼上去,这次连王氏也不放过:“说啊!”

秦桧给扇得头晕眼花,语速立刻快了起来:“燕廷百姓不服苦役,都是由重犯和贼匪修长城,若能让任申先也去修长城,你们再将之接走,这倒是大有希望了。”

“太有才了!”

被打得胆颤心惊的王氏闻言,立刻靠紧着秦桧,为夫郎的急智感到喜悦。

完颜婆卢火也十分满意,哈哈笑道:“这法子好,接了人直接回金,燕人追都没法追,但一个人太少了,要多!”

秦桧立刻想到之前堵在衙门口,为了任申先甘受廷杖的士子,咬了咬牙道:“这也好办,士林对任申先多有同情,我能让去长城的士大夫变得很多很多,就不知你们金人能否带得走了!”

……

“秦桧提议,让任申先免死,修长城服苦役?”

韩府书房内,韩嘉彦抬起头,有些诧异地道。

韩锦孙道:“秦桧以为,任申先终究是为父不平,孝心可鉴日月,虽言语激妄,但终究是情有可原,朝廷赏罚不可废,但燕廷尚未定新律,前朝律法也无‘诅咒军事’之罪,罚作苦役亦可起到警示之用,还可彰显君上仁德。”

他知道此事必须转达,却并不同意这个意见:“父亲,孩儿认为任申先所言影响恶劣,若不问斩,恐难平众怒,还是不要再节外生枝……”

韩嘉彦斥责道:“这是什么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天底下官场上哪有不犯错的,何况任申先确实为尽孝道,这秦会之所言不无道理,君上纯孝,也会被打动!”

韩锦孙不吱声了,因为他很清楚,父亲此言完全是站在士大夫的立场上考虑,已经不问对错。

韩嘉彦会这么想很正常,因为赵宋对士大夫优待,士大夫犯了罪行,基本都是免去官职,回家当个富家翁,甚至过段时间又被重新启用,想要像唐朝那般在闹市看问斩高官,宋朝百姓没那福分。

这也是为什么同样是党争,明朝杀得血流成河,宋朝贬官升官,升官贬官,换来换去都是那几批人。

同样也是为什么宋朝冗官那么严重,毕竟除非老死的,否则犯了错还是不杀头,等几年重新换个职位,自然是越来越多。

别的朝代,几朝老臣都是政坛不倒翁,稀罕货,到了宋朝根本不稀奇,活得久就行,反正执政是死不了人的……

这种隐性的免死金牌,是士大夫要争取的,如果能免去任申先的死罪,那当然是一大胜利。

韩嘉彦越想越是激动,之前他跟礼部众多官员商量后,上了一本奏折,要革除任伯雨的追赠,子孙永远不能在朝廷出仕,不可谓不严重,但君上并没有采纳,而是打了回来。

当时礼部就喜气洋洋,准备宣扬这种仁政,下次科举的考试材料也以此事为例。

究其根本,都是要将这种个例变为常规,任申先此次不死,以后其他士大夫犯了错,同样可以免除死刑。

想到这里,韩嘉彦不禁赞道:“这秦会之确实是人才,很会把握机会,只不过他找错了人……”

韩锦孙松了口气:“父亲之意,是我们不出面?”

韩嘉彦笑道:“当然,我韩氏是支持公孙昭当御史大夫的,岂能为任申先说话?何况此举太过得罪都督府,今朝武人的地位终究不同了,没必要弄得剑拔弩张……”

韩锦孙眉头一动:“莫不是那些围堵衙门的士子背后之人?”

韩嘉彦点了点头,对于作为继承人培养的儿子也毋须隐瞒:“那是曲阜孔氏在背后使力!”

韩锦孙愣住:“孔氏?他们为何要做这样的事?”

韩嘉彦道:“你可知山东批斗恶霸,孔氏的几户外门,都上了榜?”

韩锦孙倒吸一口气:“圣人之家,岂可辱之?”

韩嘉彦淡淡地道:“只是仆役所立的外门,并未动本宗,倒也不算辱了……”

他执掌相州韩氏,自然清楚一个无人约束的家族,会肆无忌惮到何等程度。

韩氏还只是在赵宋百年时间辉煌,而孔氏那可是传世两千年的第一世家,别说深查,就是简单查查,按照朝廷界定恶霸的规范,曲阜孔氏是铁定的榜上有名。

不过那个时候真要抄了孔家,全天下都要震动,所以当时行动的梁山绕过了孔氏,只是将那些都没有嫡亲血脉,只是将被赐姓孔,就狗仗人势的外门带上了批斗高台……

孔氏嫉恨到了现在。

韩嘉彦低声道:“君上未给予孔氏任何封赏,听说他们至今还在供奉前朝牌位,而各族都会给予圣人之后几分颜面,此事由他们出面,再好不过!”

韩锦孙连连点头,十分佩服父亲的老辣。

任申先免死,得利的是所有士大夫,这位吏部侍郎立刻泼墨挥毫,一封书信写就,满意地点了点头,吩咐贴身书童道:“给孔公送去,此事也该告一段落了。”

……

“君上!”

吴用、丁润和凌振走入明德殿,齐齐行礼。

李彦按了按手:“坐!此来专为前线运粮一事,如今辽东战况胶着,金人仗轻骑之利,屡屡骚扰我军后方粮道,虽被击退,但久守必失,不能再这般下去……”

凌振立刻意识到自己的任务:“请君上放心,工部的匠人已经准备完毕,随时可以北上,修筑雄关堡寨。”

丁润紧接着道:“呼延指挥的永宁军已经开拔,此次辅兵配备为正兵的两倍,专为前线提供粮草。”

“很好!”

李彦对于丁润和凌振越来越得心应手的工作能力感到满意,对着吴用道:“后勤之事由吴右丞全权督查,事急从权,事缓则圆!”

“遵旨!”

吴用起身领命,心中十分清楚,这次很可能是有急事需要从权的,必须由自己做出决断,承担重责。

但李彦从来不是那种让下属背锅的领导,以前内卫如是,现在燕廷也如是,接着道:“时都督近来查明金贼谍细动向,此事不可小觑,特赐右丞诏令,专为调动兵马。”

吴用动容,恭敬接过诏书,展开一看,上面只有一句简短的旨意,杀气腾腾的八个字:

“乱军者斩!叛国者诛!”

第963章 杀的就是这些扰乱军心,投敌叛国的士大夫!

“前方就是燕人修筑的山海关了!”

完颜宗翰带着几个亲卫,藏身于山坡后,遥遥眺望远方修筑的雄关。

燕国修长城的过程,就是不断拓宽边境线的过程,其中辽东地区主要修筑了两座雄关。

一座名渝关,依渝水而建,源自燕山东麓,水量充沛,水流湍急,隋开皇三年筑,唐为东北军事重镇,辽国时期逐渐荒废,如今重新修筑。

历史上三百年后,明洪武初徐达、刘伯温复建此关,发现渝水水量减少,水势减缓,已经不再适合作为军事重地,东迁至石河一线,复用渝水关名。

而后世对于渝关最为熟知的,还是因为这个乃是“山海关”的别名,不过有一说,明朝士大夫多是久居南朝之人,北地生疏,著书时将山海关与渝关混淆,造成后人误会,最后才将错就错。

现在不必要混淆,渝关就是渝关,而再往东六十里,再建山海关。

北倚燕山,南连渤海,故得名山海关,这个在后世太有名了,“万里明长城,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吴三桂放了清军入山海关,让天下易主,后世唾骂。

当然,明末的山海关有着无与伦比的重要性,历经洪武、成化、嘉靖、万历、天启、崇祯六朝修筑,耗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建成了七城连环,万里长城一线穿的军事城防系统,守的就是这个点。

现在燕廷修筑的山海关,则远远达不到那个级别,东路起点也不会止步于此,仅仅是一个确保运粮线的过渡。

先运粮至山海关,再一路择要害之地修筑堡寨防线,如兴城、锦西至锦州,最后正式入辽东,如此固然费钱费力,但金人骑兵可以袭击的选择就大大降低,不然粮道拉得太长,以轻骑的机动性,就要遭受无休止的袭扰。

完颜宗翰此时在关外,看得就十分窝火。

有钱了不起啊,雄关说修就修,堡寨说筑就筑。

对不起,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

自从燕云光复以来,长城就一直在修筑,绵延万里还早,但东北一线已初具规模;

大名府到燕京的大运河最快疏通,货物南来北往,皇宫紫禁城也正式动工,打磨地基;

还有即将到来的登基大典……

一个安定的中原王朝,国力是恐怖的,尤其是统治者并不浪行的情况下。

所以看到一座又一座雄关拔地而起,不断向着辽东逼近时,连完颜宗翰这位迂回在后方的将领,都感到压力感扑面而来,就更别提前线正在与燕军抗衡的金人了。

“必须让燕廷生乱,我女真才能吸收汉民,巩固统治,最终取代辽,成为强大的北方雄国!”

气愤之后,完颜宗翰倒是愈发坚定起完颜杲派给的任务,看着日落西沉,默默等待。

等到天色完全暗下,敲锣的声音响起,工事停止,完颜宗翰做了个手势,带着麾下亲卫迅速奔出,靠近还未完全修筑完毕的城墙,手足并用,不多时就翻了过去。

此地同样驻扎有燕军,正在不远处的山海所中,他们忌惮地看了看,特意避开有灯火耀起的地方,由熟知此地的向导带路,在黑暗中飞奔起来。

目标正是不远处的蕃民村落。

辽国战乱后,不少人口南逃,燕廷对此来者不拒,不仅是汉民,其他种族照收不误。

就算是契丹人,都接受过来安置为蕃民,让他们以帮工换取生活必需品,免于北方的兵灾。

蕃民甘之如饴,也参与到了长城建设之中,否则单靠重犯和匪贼,还真的没那么多人手。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混进来不少金人谍细,燕廷无法统统审查,便用一个笨办法。

战争时期,蕃民只允许在边关活动,可互相检举,一旦有发现胡乱走动者,以间谍罪缉捕。

此举有些类似唐初的政策,玄奘西行时就是被挡在凉州不得外出,最后偷渡出去,难免有误伤。

但确实极大限制了谍细的活动范围,以致于完颜宗翰必须亲自爬进来,在黑暗中飞奔。

接下来的几日里,他带着亲卫偷了马匹,心惊胆战地游走在附近的几个村落里,熟悉周遭地形,与谍细分别接头,安排调虎离山之策,对于接下来的行动越来越清晰。

“那个人,就是任申先!”

这一日,重新回到山海关建筑地的完颜宗翰,已是蕃民打扮,在干着苦活的同时,终于见到了主要目标。

那是一队被新押过来的囚犯,其余犯人都是垂头丧气,惴惴不安,唯独一位面容清瘦的书生,哪怕身穿囚服,下巴依旧昂起,不像是一个囚徒,反倒像是一位斗士。

其他囚犯诧异于这份趾高气昂,山海卫的将士露出愤恨之色,监工的官吏则带着几分闲事莫管的态度……

他们只管修堡垒!

可不等这个修筑雄关的工地,接受这位与众不同的囚徒,一阵骚动又传来。

因为连绵的车队,出现在远方的视线中。

近了后,才发现这是一支相当奇特的队伍。

骑在高头大马上的,都是一袭凉衫,防灰防尘,维持仪态,坐在马车里的,则是一身帽衫,戴乌纱帽,穿皂罗衫,再配合身边的书童仆佣,恰似一群士大夫踏青出游。

但他们现在抵达的,则是山海关的修筑地点。

工部的官吏都怔住了,完全格格不入啊!

等到这群人汇聚,他们也根本没有理会在场的官吏和驻军,朝着任申先遥遥拱手:“小节有失,大德不亏,望小郎君戒骄戒躁,不负君上宽宏!”

迎着这群之前甘受廷杖,也要保全自己,如今更是亲自来此的士大夫,任申先眼眶大红,激动地躬身还礼:“君上恩德,时刻不敢忘却,小生如今只盼脱得罪身,再取功名,报效朝廷!”

双方遥遥作揖。

修长城的重犯不是一辈子修到死,真正那些杀头大罪早就处死了,这些都是可以给一条活路的,视情况工期不等,一般都是一年到五年,有的五年到十年,十年以上基本熬不过。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