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796章

作者:兴霸天

相比起吐蕃的噶尔五兄弟里面,还有一位与众不同的勃伦赞刃,完颜氏六兄弟都是人杰。

所以眼见众人坐下,完颜阿骨打将信件传了一圈,直接给予决断:“我准备与辽结盟,共抗燕国!”

这个提议很是荒谬,因为完颜阿骨打最初起兵时有言,“自契丹统治以来,女真勇士为其采珠捉鹰,搏命犯险,极尽效忠,最终得到的却只有剥削与凌辱,贫者不能自活,卖妻以偿厚债……”

言犹在耳,现在却要与辽国联合,换成耶律延禧那样极重颜面的君王绝对下不了台,臣子也难以接受。

但此时完颜阿骨打说得理所当然,四位兄弟也齐齐点头,完颜斡带道:“南朝赵宋灭亡,换上一个强大的燕廷,天祚帝不能再被推翻,换上一个励精图治的辽帝!”

完颜吴乞买则道:“燕廷向辽施压,禁绝互市,结盟恐要隐秘进行,所幸此地物产丰富,不求外物,我们不受燕廷影响。”

给中原人听到朝鲜半岛物产丰富的评价,保证要笑掉大牙,但对于以前生活在白山黑水之间的女真人来说,高丽人的生活真的很优渥了,只要不贪图享乐,很多物资确实能自给自足。

甚至完颜阿骨打还有援助计划:“辽国如今受灾严重,契丹贵族和以前一样,只顾自己享乐,不顾各族死活,趁着这个机会,我们要援助米粮,助天祚帝赈灾安民!”

这话一出,众兄弟才露出不舍之色,完颜斡赛低声道:“二兄,那些粮食留下,能供族人一年用度,援助辽人……是不是太浪费了?”

完颜阿骨打解释道:“一点都不浪费,我族人口太少,高丽遗民也不归心,多有反叛,想要安稳统治,必须引入更多的族群,就如契丹贵族,让奚族协助管理各族,近来东京道逃亡我金国境内的灾民,已有数万,这正是我们最需要的!”

“这一次援助受灾的辽人,每袋粮食上,都要用契丹文写上‘金’字,一定要让辽国内各族知道,女真灭掉高丽,建立金国后,正在变得强大,到那个时候,越来越多的辽国灾民都会投奔过来。”

“一旦这些人有了规模,成了气候,不仅可以用他们去镇压高丽遗民,让统治变得更加稳固,日后灭掉辽国后,也能减轻统治难度,从高丽身上,我们犯了很多错误,吞并辽国时,必须吸取这些教训!”

这番既谨慎又狂妄的话语说完,完颜阿骨打做出最后的总结:“粮食本是燕廷援助高丽复国所用,我们从燕军手中夺来,援助辽人,收拢灾民,壮大自身,培养出更强大的军队,以战养战,这是女真人得以强大的方法,还觉得是浪费么?”

众兄弟齐齐赞叹,完颜吴乞买目光闪动,更是高声道:“陛下英明!”

完颜阿骨打抬起手:“我还未称帝,不要这么称呼。”

完颜吴乞买立刻道:“我女真既要立国,皇帝只有二兄可以当!”

这点就连完颜乌雅束都连连点头,在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女真人的生活越来越好,地位越来越高,他庆幸于自己的明智决定。

完颜阿骨打早有考虑:“我们立国,是为了更好的统治这片土地,名正才能言顺,称帝不急。”

他眼睛微微一眯:“燕王都没有称帝,我更不急,有朝一日,我称金帝时,要让各国派遣使臣,恭顺地拜倒在女真脚下!”

众兄弟露出憧憬与激昂,狠狠握拳,然后安排任务,依次而出。

轮到老大时,完颜阿骨打安排好事情,突然问道:“大哥,家中还好么?”

完颜乌雅束喜欢“家”这个称呼,咧嘴笑道:“放心,自从族内组建捕猎队伍后,野兽就少了,恐怕是与辽境受灾有关。”

完颜阿骨打叮嘱道:“不可大意,让巫祭查一查,是否有贼人不轨,祖庭万万不能有失,我金国日后正要定都在那处,让后人谨记,我等是如何披荆斩棘,百折不挠,打下的江山基业!”

“好!”

完颜乌雅束重重点头,又露出关切之色:“五弟何时才能回来,那燕军若是派水师封堵,我等如何驰援?”

完颜阿骨打眉宇间闪过一丝阴霾,他之前故意避开完颜杲那里不说,并非不关心一母同胞的弟弟,而是那里确实有难处,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

但真正开口时,这位大酋长却是哈哈一笑,语气胸有成竹:“请兄长放心,燕军上次战败,是因轻敌大意,此次失策,则会因复仇心切,五弟会带着赵宋宗室,平安归来!”

……

“幸得王上下令,不让阮氏兄弟任将领,他们被仇恨冲晕头脑了。”

“不奇怪,我家人若是有个三长两短,也会如此……”

燕军大船之上,张顺与李俊并立,看着远方追逃厮杀。

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的身影尤其突出,忽而登船,忽而入海,所过之处敌人纷纷落水,鲜血蔓延。

他们早就憋着一口气,当年阮氏五兄弟出村,很快脱颖而出,等到水师成立,更是身居高位,光宗耀祖。

不料此番大败,不仅老大和老四身陷敌手,自杀而亡,还连累了涟水军的兄弟,再无颜面为指挥使,此次自请为先锋,势要一雪前耻,将这支直奔朝鲜半岛的船队杀得干净。

双方的实力对比,燕军几乎是压倒性的优势,但张顺的脸色反倒沉下:“这群金人是有血性的,恰好又遇风浪,他们是故意往风浪处闯,想要和我军同归于尽?”

李俊道:“同归于尽绝不可能,倒是死里求生,就看这天气如何了……”

张顺冷哼:“可惜孟司长所造的海龙号又未竣工,否则再大的风浪,也是如履平地!”

这个时代的船舶技术,还不具备真正海战的条件,水师交锋的地点,更多的是内陆的江河湖泊之中,如原剧情里水泊梁山发生的水军大战,水军头领们的水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即便高俅所造的海鳅船,也被破得干干净净,毫无脾性。

而燕廷的水师,一开始就在沧州和莱州操练,场地就是宋人所言的东海,包括渤海、黄海和后世的东海,他们反倒更适应真正的海战,可即便如此,也不敢远离海岸线太远,尤其是在风浪天气里,浪里白条也得白给。

总结起来,内陆水战,更看重将士水性与战术配合,外陆海战,则更讲究船只装配与风浪天气,如今金人船只想要返回高丽,靠的就是在风浪里搏出一线生机。

而随着一艘艘船只被撞得粉碎,终究有一艘突破防线,阮小二追之不及,气得双目血红,阮小七更是面目狰狞,掉头看向那死战不退的金人武士,一叉子剁了下去。

……

“回来喽!”

当开京的港口遥遥在望,船上发出震天欢呼,完颜杲哈哈大笑,壮怀激烈:“天命在我!天命在金!”

宋江护着章惇走出,看着金人武士九死一生,却淡然谈笑,习以为常的模样,目光凝重至极,穆弘穆春等人则将蜷成一团黑厮抬了下去,正是晕船吐得昏天黑地的李逵。

而完颜杲本想去抱赵桓,但王皇后死死护住,他想了想,没有冒犯这位正妻皇后,探手从韦氏手里夺过襁褓里的孩子。

“把孩子还我!”

韦氏发出急促的尖叫,金人武士左右逼了过来,孙二娘见之大怒,护在韦氏身前:“你们对妇孺动手?”

“夫人莫急,我不会伤害公子,你们看,这孩子没有哭闹,还在对我笑呢!”

完颜杲摆了摆手,示意武士退下,看着襁褓里的婴孩,心中莫名觉得投缘起来:“赵构,以后金国就是你的家了!”

第937章 不忘初心,佛门收税

“金人慷我之慨,援辽国天灾,收拢流民,收买人心……”

“又掳掠赵宋宗室臣子,终至国境,可谓双喜临门……”

“诸位卿家以为如何?”

明德殿内,李彦坐在御案后,淡然地放下奏本。

群臣沉默,气氛压抑。

都督府一方,卢俊义率先开口:“涟水军一败,俘虏至今还未救回,那时被收缴的粮草,又被金人拿来做人情。”

“那穷困之地,积贫之民,有了米粮居然不自己储备,反倒援助辽国,更为原来凌虐他们的天祚帝争脸,说实话初听此言,我都不敢相信!”

“如此忍辱负重,我等做不出来,能做出这等事的,实为心腹大患!”

花荣和时迁也点头,目光凝重。

中书省一方,蔡京开口道:“天祚帝昏聩,坐视女真崛起,但终究是辽国君主,名正言顺,如今我方要除,金人要扶,恐怕还是金人更加占优……”

朱武道:“我等更无法改变的事实是,女真本为辽属,与草原各部落关系密切,若要给那些族群选择,自然是投靠女真,而非我汉人。”

吴用则道:“人心易变,贪婪不足,金人此次虽为雪中送炭,然他们的粮食并不能供给辽地全族,若是收买人心,定然只顾及东京道一地,此事或可利用,在中京道、上京道、西京道内宣扬……”

不过他旋即又否定了这条计谋:“还是不妥,善名骂名都是名声,金国目前急需扬名,吸纳辽人投奔,不可为其扬名!”

群臣探讨起来。

或许是辽国和赵宋打得太顺,燕廷还没有这种见招拆招的感觉,虽然头痛,但又有种兴奋之感。

李彦同样是这么觉得。

历史上辽国对待女真崛起,耶律延禧犯的一个大错,就是没有听从萧兀纳徐而图之的谏言,妄图一战定胜负,七十万对二万,自以为优势大大滴在我,结果被打得近乎全军覆没,反倒是一战注定了亡国灭族的下场。

在综合国力占优的情况下,其实愈发急不得,一旦碍于大国颜面,犯了操之过急的大忌,就会给予对方机会。

而金人无疑擅于抓住机会。

或者说,但凡在逆境中崛起的部族,都是在粗衣简食中磨出来的,在血火战场打出来的,在马背上摇出来的,这样的民族在崛起的过程里,只要抓到一个机会,都可能逆风翻盘。

有鉴于此,李彦对待中枢的军事把控,分为两步走。

第一步,对待金人,生出真正的重视。

第二步,对待金国,不指望速速灭国。

如今第一步已经走完,虽然付出了涟水军伤亡的代价,第二步开始提上议程。

待得群臣商议之后,李彦开口:“天祚帝不识好歹,一味袒护奴族女真,外交上继续责问,言辞再激烈些,营造出他对外骂不还口的形象,让辽国上下感到耻辱。”

“另民间商贾若是出于道义,援助辽人,当予以鼓励,尤其是援助奚族,奚王回离保遣子而来,言明辽帝不公,字字泣血,奚族的命也是命啊,商人若是低价售粮,朝廷嘉奖……”

说到这里,李彦神情愈发严肃:“南方也有州县受灾,别光顾他国之事,国内的老百姓才是第一位,赈灾是重中之重,放在首位!”

中书省、户部、吏部赶忙领命:“是!”

燕国如今还谈不上完全的国泰民安,任何改朝换代之后的损伤,都不是那么容易平复的,尤其是南方,许多州县都是受兵灾严重,百废待兴。

所幸如今四方归顺,军事支出远比赵宋要少,国库充盈,一旦农耕王朝愿意为民赈灾,是游牧和渔猎民族远远比不上的,燕国在保证国内的同时,完全有余力将米粮支援中京道的奚族,助其渡过难关。

李彦加以总结:“金人妄图在赈灾上施加影响,看似高明,实则可笑,燕国国力强盛,反观金人连高丽王国都无法真正统治,拿什么跟我们抗衡?日后但凡与之较量,都可以比拼综合国力,此乃以己之长,克敌之短!”

群臣思路愈发清晰,齐齐躬身:“遵王命!”

具体的事宜,李彦从来不操心,定下整体战略后,让各部实施,不过此次还留了两人:“吴右丞与时都督,留一下。”

吴用和时迁留下,就听这位问道:“燕京目前最大的佛门寺院,是哪一家?”

时迁有些奇怪,吴用则不假思索地道:“回禀殿下,是悯忠寺。”

李彦眉头微扬,燕京悯忠寺,是后世的北京法源寺。

据说这座寺院,最初是李世民为纪念东征高句丽的死难将士,在那时的幽州城内建造,寺还没有建成,唐太宗就驾崩了,后来经李治、武后降诏,于武则天执政的万岁通天元年建成,前后历经五十一年。

时迁也记起来了,这座寺院确实是目前京内香火最旺的,却依旧不明白为何突然提起:“殿下之意是?”

李彦道:“金人信佛么?”

时迁对于敌人的情况了解得异常清楚,立刻道:“不信佛,他们崇信的还是草原部族原始的萨满教。”

在辽国佛教盛行的气氛中,女真依旧不信佛,也能看出在辽国混得有多差,李彦微微一笑:“我若要金人开始信佛,可有办法?”

时迁凝眉道:“这恐怕有些艰难,殿下以前教导过我们,塞外民族信奉宗教,是处于生存的需要,女真人生活在穷山恶水之间,符合萨满教义,佛教除了苦行派系,并无共通……”

吴用同样在岁安书院里进修过,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问题:“高丽王国是极为崇信佛教的地方,女真如今灭高丽,立金国,如果他们吸纳了高丽的文化,那自然会崇信佛教,如果他们依旧故我,那说明现阶段外来的文化难以影响……”

李彦赞许地点了点头:“不错!”

女真历史上信佛的转折点,具体在哪一年没有记录,但大致上可以判断,正是先消化了辽国的基业,继承了辽国盛行佛教的风习,南下又受到了宋地佛教的影响,皇室与贵族自那时起开始崇信佛教。

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就于内廷供奉佛像,又迎旃檀像,安置于燕京悯忠寺中,每年设会、饭僧,这座寺院甚至还做过一次进士的考场。

统治者信仰宗教,都有需求,从这个时候开始,萨满教那一套就不适合女真人了,自然会被抛之脑后,引入更为适合上层统治的佛教。

但现在的问题是,女真人还没有那个条件抛弃萨满教,改信佛教。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