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794章

作者:兴霸天

这用后世的眼光来看,其实就走民粹主义,搞契丹至上,而这位昏君在位整整四十六年,一系列打压其他族群的政策,从官员的任选,到科举,最后到基层的灾民,可谓全方位影响。

长期的分裂行为,罔顾先祖民族融合的百年努力,使得辽国在耶律洪基去世二十多年后,四分五裂,轰然崩塌。

要知道历史上,金亡国时,统治区域内的汉人在面对蒙古军队压境时,表现出的抵抗程度,甚至到了毁家纾难的地步,也即是捐献出所有的家产,帮助国家减轻困难。

反观辽亡国时,各族成为辽金战争的看客,汉民不帮辽国倒也罢了,奚族和其他边地部族也很快倒戈,单就这方面,耶律洪基的统治政策要背大锅。

奚王忿忿不平的关键,正在于此。

如果只是一代倒也罢了,连续两代辽帝都是如此,就证明这样的待遇会长久执行下去,不满的情绪逐渐堆积,已经到了爆发的边缘。

倘若说以前辽帝还有威严,那么经历过南征失败,燕云丢失,女真独立,就已是威严丧尽。

女真独立尤其关键,这个曾经的奴族,如今在东边建立起了自己的国家,威风凛凛,让其他族群看了,也萌生出了新的想法。

奚王此时转了转,招来亲信:“现在还能联系上那位燕人粮商么?”

亲信精神一振:“能,数日前他还在中京出现过,此人言明只要大王出面,我族就有足够的粮食!”

奚王并不高兴:“南朝富饶,我们等着救命的米粮,在他们眼中不算什么……可惜以前赵宋弱小,我等可以兵力压制,掠夺边境,现在燕军强势,只能老实买卖了……”

亲信低声道:“大王,有了米粮,度过难关,等到以后再说吧!”

奚王摇了摇头:“不是如你想的这般简单,一旦依附于燕王麾下,想要脱离怕是难了……耶律得重还在东京道么?”

亲信怔了怔道:“南院大王近来一直奉命镇守边境……”

想到那位曾经占据中京道的御弟大王,奚王有些叹息:“可惜了,他当年若是再狠一狠心,如今辽帝的宝座,或许就是这位饱受排挤的御弟大王坐上了!”

……

“对于那时的选择,本王并不后悔!”

辽阳府城墙上,耶律得重远眺渤海,淡淡地道:“如果真的割据中京道,大辽四分五裂,本王才是契丹的罪人!”

站在他身边的男子,一袭道袍,面容刚毅,正是公孙昭:“辽国有大王这般皇族,有兰陵王那般能臣,贫道佩服!”

耶律得重侧头:“燕廷刑部尚书一直空缺,公孙道长本可回去官居一品,却一直在苦寒之地停留,是在下感佩才对!”

公孙昭道:“我亦愿归刑部,然女真为心腹大患,不平此族前,暂不归国!”

耶律得重道:“昔日赵宋积弱,如今燕廷强大,女真不过偏居高丽之地,也值得如此忌惮么?”

公孙昭道:“贫道有位兄长曾言,狮象搏兔,皆用全力,永远不可小觑对手,尤其是女真这般在白山黑水的苦寒条件下,磨砺成长起来的族群!”

耶律得重眉头扬起:“不知此人是?”

公孙昭道:“正是燕王殿下了。”

耶律得重恍然,倒也更加敬佩,作为燕王的亲信,这位却能忘却自身私利,一心为公,实在太过难得,而那位燕王有此魅力,也是合该为开国君王:“燕王殿下要什么?”

公孙昭道:“南院大王亦是能人,我等不会隐瞒,天祚帝昏聩胆怯,放任女真坐大,我等助阁下上位,正是为了剿灭女真,至于是否有两败俱伤,燕廷得利的可能,这点确实无法否认……”

耶律得重沉默下去,片刻后道:“燕为友邦,女真乃家奴,于我大辽而言,自是宁与友邦,不予家奴!”

公孙昭竖掌行礼:“大王高见!”

耶律得重下定决心,也迫切地询问起来:“不知燕廷要如何助本王?女真人一直虎视眈眈,也在游说边境各部,燕军直接出动的话,并非良策啊!”

公孙昭微微一笑,目光望向他的背后。

耶律得重心头一惊,飞速转身,才发现不知何时,一袭宽袍大袖的身影,站在辽阳府城头,负手而立,俯瞰四方。

第934章 “东北王”“摸金校尉”小黑

“未想是‘佐命’阁下亲至!”

耶律得重心头一惊,抱拳行礼。

在许多人想来,赵宋亡国,改朝换代,这位要么公然露面,受赏身居高官,要么功成身退,飘然离去。

后一种看似不合常理,但也正常,因为这位大逆的动机,很可能是与赵宋有仇。

民间已经隐有传闻,此人与狄武襄有关,不忿忠臣猛将悲愤而亡,故而绝赵宋国祚。

甚至都有了文人笔记,将此事绘声绘色地写出,传于后世,俨然又是一段真假难辨的野史。

但现在,耶律得重觉得,复仇一说已是不足为信了。

因为赵宋已灭,“佐命”依旧出手。

当然无论背后是何理由,这位御弟大王都是大喜过望。

“佐命”的威名在辽国境内,亦是家喻户晓,天祚帝都被对方在雁门关前生擒,后来轻描淡写之间放走,那如今再如法炮制……

“我不会再擒辽帝!”

李彦淡然开口:“我等所要的,是一个能够剿灭女真叛民的辽国,而不是处处战火,让外人凭白得利的乱局,直接除去辽帝,看似省却功夫,实则并非明智之举。”

耶律得重终究不是天祚帝可比,立刻意识到斩首战术确实不能实施:“阁下所言有理!”

只是如此一来,他不免有些奇怪,如果“佐命”不准备直接出手,那又能作何帮助呢?

李彦问道:“你至今还是南院大王,可知如今的辽国境内,还有多少汉民?”

耶律得重想了想道:“若是按户籍统计,我大辽原有一百四十余万户,人数九百余万,其中汉民近四百万,燕云之地重归中原后,汉民大多归于燕廷,如今不足百万了……但我大辽的户民统计,确实不像南朝那般细致,各族有着大量奴隶存在,为逃役徒,私藏的情况更是极多。”

李彦微微点头,袖口张开,一卷书册飘出:“此乃璇玑道兵之法,你多多聚拢汉民,择三千强壮之士,加以操练,可为奇兵。”

耶律得重对于道兵并不了解,好奇地道:“不知这道兵与精锐相比,有何差异之处?”

李彦道:“研核阴阳,妙尽璇机,最擅查敌,能每每料敌先机,胜任斥候之位。”

耶律得重瞳孔涨大,简直不敢相信:“此言当真?”

斥候往往是精锐之士,千挑万选出来,才能担当重任,化作军队的眼睛,如果能系统性地培养出斥候,那实在太强了。

李彦不多解释,他的出面就是最有力的证明:“练兵秘法,由公孙道长辅之,时不待你,望速速决之!”

耶律得重的怀疑只是本能,很快就选择了相信,因为普天之下,给出如此道兵最让人信服者,无疑就是这位。

他郑重地接过,放低姿态:“本王定不辜负阁下所赐!”

李彦道:“燕廷不会派军,直接相助,好自为之!”

耶律得重重重点头:“如此最好!”

如果用燕国的士兵篡权夺位,确实后患无穷,拥护天祚帝的派系,也会将他定为暗通外寇的贼子。

反观用辽国自己的士兵上位,以那位皇兄倒行逆施的作为,以契丹皇族尚且预留的威望,自己取而代之,还能得到一个尚有大战之力的辽国。

李彦对着公孙昭微微点头,公孙昭立刻知道这位要离开,稽首行礼:“送前辈!”

耶律得重赶忙跟着行礼:“送‘佐命’阁下!”

就这么低头再抬头的功夫,那道宽袍大袖的身影已是鸿飞冥冥,耶律得重心头一悸,再看道兵之卷,又涌起欢喜。

他自然不知道高丽在亡国之前,同样被赐予“无相道兵”之法,但就算知道,也不会觉得自己会重蹈覆辙。

因为辽国的国力远远不是高丽可比的,高丽凑不齐三千道兵,辽国却完全没问题。

而如果有了这三千奇兵……

耶律得重某个念头刚刚升起,顿时想到“佐命”能轻而易举地将此法交予自己,燕军肯定也有这样的道兵,还会更多更强,顿时生出惊惧。

燕王没有道兵之时,就已经那般强横,硬生生拉着一群乡兵将燕云收复,将自己的大军打得连连惨败,现在有了这等道兵,还有南方万里沃土供养,又到了何等地步?

心思百转,最终这位御弟大王深吸一口气,露出真挚的笑容:“愿燕辽友谊长存!”

公孙昭微微一笑:“愿燕辽友谊长存!”

……

“这次的道兵,应该能展现出锋芒了。”

高空之中,李彦也挺期待。

原著里的“飞天神兵”,高廉应该是没那机缘学习了,重瞳道人张仙的“风魔道兵”功能单一,给予高丽的“无相道兵”明珠暗投,“璇玑道兵”是他新近完善出来的产物,能否派上作用,就要看辽国的发挥了。

而他自己此来,也不仅仅是交予道兵这一件事,还有小黑派出手下传信,说是在东北发现了奇特的事情。

三位在现实活动的灵宠,小黑是最强,也最不需要操心的。

远走东北,组建班底,俨然是如鱼得水,递回来的消息自然要郑重对待。

“前面就是女真人的祖地了……咦?”

“这里天地元力的走向,很不一般!”

李彦原本端坐在鹰儿背上,此时化身徐徐站起,面具后面的眼神闪烁着异芒,观察着这片天地:“飞高些!”

艺高鹰胆大,鹰儿随着灵智渐开,走位风骚的同时,也有意降低飞行高度,就是要享受那种游走在攻击边缘的刺激感,闻言才振翅高飞,不断攀升高度。

当宽袍拂动,猎猎作响,李彦的眉头很快扬起。

不仅仅是天地元力的变化,一股难以形容的气息还充斥于天地之间,形成了一片神奇的空间。

之所以神奇,是因为这片区域,在普通人的感受下,不会有丝毫差异,与周围也和谐地融为一片。

即便是修行有成的道士僧人来此,恐怕也只是隐隐察觉到有些奇异之处,但说不清具体是哪里不对。

而李彦的体会最为明显。

因为他面具下的身形虚幻起来,这具化身竟有消融的迹象。

“绕过去!”

不用下令,鹰儿也发现身上原本就很轻的身体,更是好似消失一般,立刻如同躲避箭矢,划过一道弧线,绕开这片区域。

很快,李彦的化身重新凝实起来,又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但依旧不停,继续让鹰儿保持飞行。

这一飞就是数个时辰,直到那种异常感散得干干净净,距离小黑所标示的地方不远后,李彦才让鹰儿按落下去,纵身一跃,脚踏实地。

之前是查探天地元力的流动感,此时则是凭借视力极目远眺,李彦大致判断了一下,发现他所在的地方,已经是松花江了,正是按出虎水的尾端。

按出虎水又名阿什河,总长度两千五百里左右,流过尚志、五常、阿城、哈尔滨,最终流入松花江。

李彦在河道边漫步,再度感受到了异常感,喃喃低语:“排斥气数么?”

这具“佐命”化身,最初由罗真人传于公孙昭的天枢法咒研究而来。

在得到了九天玄女赠予的两卷天书之后,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强化。

究其根本,它其实算是一门特殊的道法,只是催动它的不再是劲力、法力,变成了气数。

每每“佐命”化身出动时,本体都要分化出气数,权当充能,如果用不掉,返回时气数会重新融入本体,用掉后自然就没有了,而为了防止中途消散,每次都得多充入些。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