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77章

作者:兴霸天

五郎是羽林长史,从六品上,这个职位是禁军的幕僚长,当好了不错,当不好就是混日子。

而最小的五郎,都已经三十多岁了,显然前途都没了。

没办法,谁让当年李德謇跟李承乾,走得那么近呢。

他能在太子造反的风波中好生生活下来,还是因为老子叫李靖,连卫国公的爵位都保留了,孩子也都安排当官,还想咋滴?

可实际上,李德謇的儿子这代还有个六品官职应付一二,再到下一代,比如几个孙子,就已经赋闲在家。

至于爵位,也不保险。

唐朝的爵位,宗室是降爵的,一代更比一代差,非宗室的国公,理论上是世袭罔替,但传了几代,没有功劳了,也会逐渐降爵,最后泯然众人。

历史上的李靖家,大概就是这样没的。

李彦的出现,真的是意外之喜。

凉州之时,李彦凭借李靖嫡孙的身份打开局面,到了长安,许久不在朝堂上发声的卫国公府,自然也能借助他重建影响力。

而李靖的人脉毕竟还在,一旦卫国公府的声势重新起来,李彦也能获利,这就是家世之间的良性循环。

不过李彦目前关心的,其实是更实际的班底。

他是真的完全不客气:“大人,那日追上我的许大,曾经跟随过苏将军吗?”

李德謇点头:“不错!”

李彦目光一亮:“这样的兵士,还有多少?”

李德謇道:“还有一百多人,六郎,你想他们为你办事?”

他摇了摇头:“恐怕不行,这些人大多身有残疾,只能干些杂物,如许大那般武功未失,身手敏捷的,只有寥寥几位。”

李彦一愣,然后明白了什么,看向李德謇的目光变得不同起来:“人数最多时,大人养了多少老兵?”

李德謇道:“五百多人。”

李彦不太信,对不远处伺立的齐管事道:“齐老,能将府上役力名册给我看看吗?”

李德謇点点头,齐管事很快带来了名册,李彦接过,翻开细看。

卫国公府的役力,和周国公府的役力,真的是两个极端。

周国公府是将自己蓄养的私奴算到朝廷役力内,还逼迫老百姓交力课钱。

这还不能算是武敏之的黑点,因为现在很多权贵都这么干。

卫国公府则是将役力专门用来招募军户,那些从战场退下的老府兵,本来要儿子前来服役,却被卫国公府收了,帮助他们家里节省出一个劳动力。

人数最多的时期,高达五百多老兵,多余的人不算在役力里,就由国公府养着,正好也帮残疾的干活。

李彦身后的王孝杰目光大变,看向李德謇的眼神中,多了由衷的尊重。

作为折冲府的队正,他很清楚,近些年来府兵的待遇,变得越来越差。

按照府兵制,得胜归来的士兵,应该获得土地钱粮犒赏,可现实里,大批大批的军户为了大唐沙场搏命,却得不到应有的土地钱粮,落得残疾归家,下场凄惨。

不是下层贪墨,而是从高宗朝开始,府兵制就逐渐崩溃了。

这甚至都不能怪李治,只能说制度本身的缺陷,导致了府兵的后继无力。

历史上的几年之后,李治为了对付吐蕃,还在陇右之地举行过募兵,长征健儿,招揽豪杰。

很可能原本的李元芳,就是那样参军的。

李德謇见他神色变化,倒是解释道:“不仅是我这么做,刑国公府也是这么做的。”

降唐的李密和房玄龄都曾经封为邢国公,但李德謇说的,是苏定方:“苏将军病逝前,很担心这些府兵的将来……”

李彦目光明亮:“大人若是不这么做,将金银财物拿来打点吏部官员,靠着世族的抱团,我的几位兄长,也不至于混成如今这般模样……”

李德謇哈哈笑了起来:“你这口气可得收收,六品官职在你眼中,难道不算官了?这话也言重了,我们府上钱财还是富裕的,不至于饿着自己,你的几位兄长,不是当官的料,身居高位,是祸非福。”

他语气变得复杂,缓缓的道:“我的仕途已终,无法延续卫国公府的辉煌,只能尽自己的努力做些事,到了九泉之下,好也面对父亲大人。”

李德謇是李靖之子,荣誉也是枷锁。

李彦倒是挺喜欢这样的枷锁。

“敬祖父大人!敬父亲大人!”

这一刻,他郑重起身,向李德謇真心实意行了一礼,再看四周时,才有种感觉。

这才是李靖留下的卫国公府!

李德謇见李彦因此事对自己尊敬行礼,唏嘘之际,也有些欣慰:“这些役力可以充当正规护卫的,确实只有许大七人,但还有不少有手艺在身,可以制备弓弩,元芳需要,尽管可以调用他们。”

只要不私藏甲胄,朝廷都是不过问的,李彦连连点头,提笔在名册上面开始圈名字,很快选了十五人。

很快,十五名役力聚集,李彦看着这群平均年龄在四十岁以上的老兵,正色道:“诸位可愿入我麾下,担任巡察卒?”

许大笑道:“小郎,我们当然愿意为你效力,如果是为国尽忠,痛击蛮贼,那更好了!”

其他人也纷纷露出笑容,眼中都有着光。

普通人畏惧战场,可这些在战场上立过功的老兵,一生中最值得回味的时刻,就是那金戈铁马之时。

“好!”

李彦重重点头,看向王孝杰:“孝杰,你去与他们练练。”

王孝杰摸了摸脑袋:“六郎,我正当壮年,这不用比了吧……”

李彦笑道:“你先赢了再说吧,不必留手,我会盯着的,不让你们受伤!”

王孝杰有些不情愿的走出,倒是七个还有武功在身的老兵,仔细打量着他,片刻后许大道:“不必七人,我们只出三人,就可以应付这位武卫了。”

王孝杰不乐意了,双臂一展,角抵劲势展开:“你们七个一起上!”

然后他就被围殴了。

李彦看着王孝杰左支右绌,很快陷入一面倒的局面中,微微一笑。

这家伙骨子里有一股骄狂,目前地位低微时表现得不明显,但随着将来权势日增,变成一个目中无人,骄傲自大之辈,再正常不过。

李彦不准备完全磨去这股锋芒,那就不是王孝杰了,他要的是这股锋芒为自己所用。

王孝杰和卫国公府的役力,将成为他的第一支班底,得好好培养。

正欣赏着手下打成一片,府外有内卫求见,带来了丘英的口信。

李彦听了后,眉头扬起:

“武敏之疯了?”

第78章 最后的拼图

“武敏之说话胡言乱语,有了疯癫之兆,真的吗,我不信!”

“我也不信,已命人将出入周国公府的僧道都记下,元芳,你看看。”

内卫驻地,李彦接过这两日进出周国公府的名单,扫了一眼,全都不认识。

他不由地苦笑:“我对长安的僧道不熟悉。”

丘英有些尴尬:“是我急切了。”

他很信任李彦的智慧和能力,两人的官场利益,几乎捆绑在一起,因此说话直接:“近来圣人身体不适,天后一直照顾,不见外人,武敏之如果想涉足内卫职位,就需要天后的首肯……”

李彦道:“丘叔是担心,武敏之装病卖疯,假借作法之名,向天后传递消息?”

丘英十分严肃:“这绝对不可小觑,昨日连柴青都入周国公府看望,哼,柴青一辈子都没出过几次长安,机宜使都是圣人垂青,可这家伙贪婪成性,居然想染指阁领之位!”

李彦很清楚,以丘英和柴青的死对头关系,是绝对不希望看到柴青也成为阁领的。

他也不希望那种全靠关系上位的人成为内卫阁领,拿手下将士的性命开玩笑。

但若说武敏之装疯,就是为了这点事,李彦却又不太相信。

不过谨慎起见,他还是点头道:“丘叔所言甚是,那这群人中,哪些有嫌疑?”

丘英道:“我的原职是千牛备身,得圣人信任,对于能出入宫城的僧侣都很熟悉,你帮我分析分析。”

他选出第一人:“这位慈恩寺的普光大师,是玄奘圣僧的弟子,经常得圣人相招入宫。”

李彦皱眉:“如此身份,会去偏帮武敏之?”

丘英摇头:“不是普光大师愿意,武敏之嚣张霸道惯了,反抗不得!”

李彦叹了口气。

他不喜欢佛门,但很尊敬玄奘。

玄奘除了是佛门高僧外,还是大冒险家,大翻译家。

平心而论,后世百回本《西游记》原著,为了突出孙悟空大主角的戏份,黑玄奘黑的实在太过,以致于后来拍86版电视剧的时候,佛教协会还去抗议,让剧组不能按照原著拍。

真实的玄奘大师,是一个有勇有谋,大智大慧的人,结果圣僧坐化,徒弟竟要被武敏之欺压,不得不令人叹息。

丘英接着检索:“昊天观的万振道长,精研周易,耽味老庄,被圣人所喜。”

“弘福寺的慧立大师,博学妙辩,直词正色,圣人也频频召入大内。”

……

“玄都观的明崇俨,据传能厌弹鬼怪,本领不凡,此人也有机会出入宫中。”

李彦听到这里,眼睛一亮:“等等,能说说此人吗?”

丘英道:“明崇俨并非玄都观道士,而是平时居住观内,本职乃冀王府文学,深得八大(dài)王信任,也曾经为圣人看过风疾,可以入宫。”

冀王就是武后第四子李旦,唐朝的殿下,一般只称呼太子一人,其他的皇子称大王,发音跟土匪窝的山大王一样,挺有意思。

至于公主,恐怕就只有太平公主一人能有公主殿下的称呼了,还要在武周时期,高宗时不行。

李彦道:“我曾听安神感说过,玄都观有高人,可役鬼问冥,涤荡邪氛,就是说的他?”

丘英想了想道:“应该是他,此人从小修道,据说擅长阴阳之术,后来治好了一位刺史之女,在泰山封禅之时被圣人召见,授了县丞一职,至于哪年入冀王府为文学,我就不知了……”

李彦闭上眼睛,不再平易近人的智慧,将案件前后细节一一整理。

太子宫闹鬼的大部分真相已然知晓,此时此刻,最后一块拼图也徐徐浮现。

他立刻起身:“丘叔,我想入宫一趟,如果顺利,将为我们带来一位真正的强援!”

……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