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761章

作者:兴霸天

乔道清竖掌一礼,带着几分自矜:“客气,请阁下拭目以待!”

宋江并不知道他身处双重幻境里面,在双目睽睽之下和人静音密谋,被看得一清二楚。

他深思熟虑之后,写下了郑重的一句话:“阁下若真有诚意,出江陵一见!”

笔毫不迟疑地写道:“为了成就一番功业,我王庆上刀山下火海,也在所不惜,何妨一面?”

第892章 一个看上去很好利用,但什么活都不干的世外高人

“化幻显实,五蕴移神!出!”

乔道清伸手探出,一股变幻不定的光团从宋江体内徐徐飞出,展示到面前:“这就是明尊设下的幻法。”

精通幻法之人,对于同类的道术气息极为敏感,因此两人并没有一直守在宋江身边,而是避开了一段时间,回头再看,果不其然宋江身上又被种下了新的幻法。

此时李彦打量着这股内部结构精妙无比,不断变化着的符咒光团,询问道:“明尊会察觉到么?”

乔道清笃定地道:“此人若是就在百丈之内,或许能察觉,若是超过这个距离,就绝对发现不了,这等淫祭邪祀之辈,虽有几分道行,但根基终究不稳,不必过于高看!”

他十指微动,无数丝线包裹出去,将这道幻术符咒化作一个小小的灯笼,悬于掌心:“以此物搜寻,明尊本体一旦接近百丈,就能锁定其下落,让这个邪教首脑,再也无所遁形!”

李彦颔首:“而最好的机会,莫过于接下来宋廷与反贼的议和了!”

……

“真要与贼廷议和?”

方府之内,玉叶公主、方杰、王寅和王庆各自坐下,讨论着接下来的大局方向。

玉叶公主是最懵的。

她自以为方腊的原配夫人和儿子上不了台面,自己可以代表这位兄长决定大事,现在才发现政治是真的分分合合,令人猝不及防。

之前还抓捕偷入城中的贼子,一刀畅快地砍成两半呢,怎么眨眼间双方要握手言和了?

方杰也很不愿意:“两位尚书,我们与贼廷打到这样,双方都生了大仇,岂能说讲和就讲和了?还有那弑母贼……”

王寅赶忙纠正:“是宋廷和官家,不能再叫贼廷和弑母贼了!”

方杰噎住,玉叶公主翻了个白眼。

王庆却温和地解释道:“如果没有北方燕王,那我们接受议和,必不得好下场!但现在燕军南下,占据襄阳,无论是江南,还是荆湖,都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宋廷就算憎恶我们,也不敢轻举妄动,这就给我们争取到了发展的机会。”

玉叶公主喜欢听这话:“小王尚书所言有理!”

方杰也叹了口气,他不太喜欢这种弯弯绕绕,更是觉得靠谈判得来的和平,不如自己手持方天画戟,在马上得来的稳妥……

王庆则继续道:“再打下去,终究是两败俱伤,谁都落不得好,凭白给燕王占去便宜,我们南人要团结起来,接下来由我出城,去见宋江!”

王寅愣了愣,看了过去。

虽然对于明尊跟对方谈判,最后却要自己露面涉险感到不满,但王庆的情绪早已酝酿完毕,此时情真意切地道:“阳平兄提出议和,已经担下重责,万一宋军反复,守城还要靠‘武尚书’来,而我终究是圣公任命的吏部尚书,官职也是够出面的,就这么定了!”

王寅为之动容:“王尚书,此前是我错怪你了……”

王庆一摆手:“这是哪的话,大家都是为了荆湖,为了大业,岂有对错之分?”

王寅连连赞叹,玉叶公主的眼睛更是一眨不眨,看着这位光芒万丈的忠臣。

方杰左看看,右瞧瞧,虽然年纪最小,却已经窥出了几分端倪。

姑姑这些时日,一有空就往小王尚书那边跑,眼波流转,眉目含情,一副发春的模样,看来小王尚书的辈分要升了……

方杰没想到的是,两位尚书结伴离开后,刚刚出了府门,王庆就开口道:“小弟有一件不情之请,还望阳平兄相助!”

王寅对他的印象已经改观,立刻道:“王尚书请说!”

王庆脸上浮现出几分羞涩:“我对玉叶公主……嘿,很有几分爱慕之心!如果向圣公提亲的话,还望阳平兄为小弟美言几句……”

王寅早就看出来了,玉叶公主很喜欢这位相貌俊俏,又有才干的郎君,抚须笑道:“两情相悦,真是美事,相信圣公也会欣然的,此事尽管包在我身上!”

王庆大喜:“多谢阳平兄!”

王寅正色道:“出使宋军之事,王尚书一定要慎重,如今的大局,也离不开你稳定城内军民之心啊!”

王庆拱手一礼,拜下的时候嘴角微扬:“请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平安归来!”

……

“王寅作主,与宋议和,他好大的胆子!!”

中军营帐内,方腊看着手中的军报,眼神凌厉。

临行前,他对于众将确实有类似的言语,“事有从权,毋须奏禀”,但这实际上,是让对方的底线灵活些,不必太过顾忌名声,一切以取胜为主……

而不是真的越过自己,自作主张!

尤其是与朝廷议和这样的大事,已经完全触犯了他的底线,何况从汇报的情形来看,这王寅更是过分膨胀:“大王尚书……呵,我还没称王呢,他倒是成大王了!看来臣子终究是不能放权的,否则以前再忠诚的人,很快都会忘乎所以!”

咬牙切齿了片刻,方腊来到桌案前,抓向笔,就想要和明尊联系,这些日子他都是这样与之往来互动的。

但这回的指尖,距离笔身仅有一寸的距离时,方腊陡然停下,露出思索,喃喃自语道:“如果王寅都背叛我,明尊教就更不能信任,这群见风使舵的贼子至今还藏头露尾,随时可能将我舍弃,另投他人……去!将三位大将军请来!”

最后一句是对亲卫吩咐的,很快传来通报:“圣公,三位大将军到了!”

厉天闰、司行方和庞万春联袂走了进来,半跪行礼:“圣公!”

方腊询问:“战局如何了?”

厉天闰低声道:“种师道早早修筑了堡寨防线,若不将宋军击退,我军就算回了江陵,他们若从后方衔尾追来,也能配合城外的宋江部前后夹击……”

方腊叹了口气:“如此说来,除了与对方死战之外,我等只有议和一条路了?”

厉天闰其实都怀疑,他们这支在襄阳城下吃瘪的军队,有没有资格跟最擅长防守的宋军拼得两败俱伤,但圣公既然这么说了,自是点头道:“确实如此。”

司行方补充道:“军中将领对于言和也无异议,上下都信服圣公的判断。”

方腊对于王寅的表现,之所以只是怒,而没有慌,正是因为他清楚,自己的威望在荆湖是难以取代的,只要回到江陵,确定王寅有不臣之心,就能收拾掉这个亲信,不存在让其有尾大不掉的情况。

但现在的关键是回不去。

方腊更是笃定,宋军既然有了王寅作为谈判对象,就不会轻易让自己回去,毕竟站在对方的角度,如果能分裂荆湖叛军,那是何乐而不为的事情,无论是章惇、折可适还是种师道,都会乐意这么做的。

不过没关系,他自有要挟之法,也要选择一个实力强横的谈判人选:“去告诉郑彪将军,让他将洞云子道长请来,我有要事相托!”

庞万春表示担忧:“圣公是让那位道人去宋营谈判?此人道法高深,确实可深入敌营,但恐怕并不擅长谈判之事,如果宋军不应,亦或是狮子大开口呢?”

方腊冷哼:“若要鱼死网破,我们去投襄阳便是!”

三将猛然怔住。

还真没想过这条路!

方腊却是以退为进,大义凛然地道:“降了朝廷,你们恐怕都不会有好下场,而燕王有肚量,仅仅忌惮我方腊一人罢了,只要我舍了自己的一条性命,让他赦免三军,还是能够办到的!”

“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我等愿与圣公共存亡!”

三将这才恍然,原来圣公是要牺牲自己,感动不已,拜下连连叩首:“哪有让主公牺牲,为部下争取活路的,我等活着也不如死了啊!”

“起来!快起来!”

方腊将三位镇国大将军扶起,加以宽慰,嘴角含笑,神情愈发镇定:“那只是最后的选择,三位乃我国之栋梁,岂能一点信心都没有呢?”

他在军中的威望,岂是王寅之流能够撼动的,要么起义失败,荆湖重归朝廷,要么起义军犹存,有且只会有一个主人!

而相比起前两回一等就是大半天,洞云子这次来得很快,听明白方腊的要求后,稽首一礼:“请圣公放心,此事贫道定尽力为之!”

方腊露出期待:“那就拜托道长了!”

洞云子飘然而出,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符纸写下一句话:“方贼要以投燕为威胁,与朝廷议和,命小道去谈判,如何处理?”

写完后,他焚去符纸,平静等待。

一刻钟不到的时间,另一张符纸飘然而出,上面显示出四个字:“拖延时间。”

这安排正合他意,洞云子将符纸燃去,目光一扫,来到一棵郁郁葱葱的大树前。

往上一跃,很快就到了树冠,他道袍一掀,怡然自得地闭起双目,开始冥想打坐。

这口气,可算出了!

就让方腊这种整日算计的人瞧瞧,一个看上去很好利用,但什么活都不干的世外高人,有多么可怕!

第893章 宋江招安方腊

“人之本心,本无二端,国之恒道,俱是一理,作善则为良民,造恶则为逆党。”

“方腊贼寇聚众已久,不蒙善化,未复良心,今除方腊、王寅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其为首者,诣京谢恩,协随助者,各归乡间。”

“呜呼,速沾雨露,以就去邪归正之心,毋犯雷霆,当效革故鼎新之意!”

……

“我去他娘的招安!”

嘭的一声,方杰拍案而起,怒斥道:“跟贼廷拼了,绝不让他们好过!”

王庆凝声道:“气话不能说,但我也知道不会这么容易,果然是居心叵测,想要让我们分崩离析,招安不能应,让阳平兄出面议和也不能应,这是将他往火坑里推啊!”

就在不久前,王庆从宋营回归,除了带来这份招安草奏,还附带一个意料之外,仔细想想又在情理之中的条件。

若方腊不接受招安,朝廷也不会与方腊议和,但可以跟镇守江陵府的王寅议和,双方暂息兵戈,结盟抗燕。

眼见宋江请命章惇,连招安草奏都备好了,又有两种选择,方杰和玉叶公主起初还挺动心。

直到王庆这位军师加以分析,痛陈厉害:“这诏书暗含诡诈,最要紧是中间一行,‘除方腊、王寅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这句话可以分作两句读,将‘除方腊’做一句,‘王寅等大小人众,所犯过恶,并与赦免’另做一句。”

“宋江贼子太过奸诈,这是想要除去圣公,将我等手下众人,尽数拆散,分调开去,兵不血刃地瓦解我军,还能充入贼廷,以抗北燕!”

“至于让王尚书出面议和,就更不成了,议和都是主公出面,哪有臣子代替主公的,这不是挑拨离间,又是什么?”

玉叶公主和方杰才恍然大悟,痛骂宋贼一番后,双方又接着开战。

但随着城中损失越来越严重,士气越来越低落,方腊和石宝的军队又迟迟不见回援,江陵府内最能做得了主的四人,还是聚集到了一起。

眼见方杰一味怒骂,王庆依旧重复之前所言,王寅本来还想听听他们有什么见解,闻言不禁有些失望,叹息道:“我所作所为已经犯了忌讳,但为了圣公的基业,不得不如此,我并不后悔,可现在一旦同意,毁的正是圣公的基业,便是万死难辞其咎了,绝不能应下,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王庆点头:“那就战吧,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这话太合方杰的心意了:“好!让贼军看看我等的厉害!”

“不要冲动!”

这一次加以阻止的却是玉叶公主,她低声道:“我等此来就是为了商议对策,你们这般一味死战,那还聚在一起作甚?出去拼命便是……”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