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699章

作者:兴霸天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只能慢慢改变,普及教育,不可一蹴而就,更不能因为穿越者的后世观念,就让男女混在一起学习,招惹不必要的麻烦。

所以就算是之前的师师,李彦上课时都是安排在讲室外面学习,她那时甘之如饴,但能光明正大地坐在课堂里,谁愿意靠在外面上课呢,对于扈三娘生在福中不知福的行为,自然不太高兴。

面对学堂内威望仅在教习之下的学霸,花小妹无疑更听这位的话,哦了一声,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

李师师却不急着走:“我还要去批改试卷,顺便出下次月考的卷子,估计要两三个时辰,你要不先去找小黑?”

花小妹垂下头,怯生生地道:“我还是等你们吧……我一个人有些怕……”

李师师无奈地道:“你很聪明,喵语学的比我都要快,胆子再大些就好了!有你哥哥在,有我们在,没有别人欺负你……”

花小妹又哦了一声,还是老实地跟在后面。

李师师也不多言,熟门熟路地进了书房后,开始教习的工作。

分部女子学堂的试卷她不改,避免偏私不公,但书院本部属于男子的试卷,却有不少是她批阅的。

“现在书院所招的教习越来越多,我的事情也越来越少,不过别的也就罢了,出试卷的权力可不能让出去,我出的本来就比他们要好!”

李师师进入工作状态,相比起之前的小脸恬淡,俨然多了几分专心致志的兴奋,笔锋转动间,一道道既不超纲,又极为考验学识的题目出现,将要掀起一场腥风血雨,隐隐有无数考生在绞尽脑汁后,发出无声的哀嚎。

好似眨眼间,小半个时辰就过去了,李师师放下笔,欣赏了一下自己越来越优美的笔迹,然后侧过头,发现花小妹坐在边上,就这么呆呆地陪着她,又站起身来,从书架上抽出一本印刷精美的书籍,递了过去:“拿去看,打发时间。”

花小妹接过一看,诧异地道:“《前唐秘史》?”

李师师道:“岁安书肆将要在各地开办,这本《前唐秘史》就是准备出售的话本小说,讲的是真武圣君下凡的李元芳,在前唐破案的故事,不知是哪位所著,倒是挺有意思,这是第一册 ,你有看不懂的,可以问我……”

花小妹哦了一声,翻开书页,静静地读了起来。

第一篇故事叫《滴血雄鹰》,文字优美,字里行间尽显才华,她发现想要理解上面的内容,确实很有些吃力,却又不想真的打扰李师师,就开始半蒙半猜,然后很快地沉浸进去。

正看到风雨交加的雷电之夜,面对宇文成都所化的无头骑士,其他护卫都吓得浑身颤抖,连武器都拔不出来,唯有李元芳毫不畏惧,拔出链子刀挺身而出,与无头骑士大战三百回合的时候,一只素白的小手在眼前晃了晃。

她一惊,吓得猛地抬起头,就见李师师看着她:“还挺投入的,你这般文静的性格,确实该多看看书,喜欢的话带上吧,我们去找小黑!”

花小妹赶忙起身,看了看外面的天色,佩服地道:“师师姐,你这么快就完成了?”

“是啊,下月的考试卷都出好了,这次不单是河北的考生,连燕云的也会用我的卷子,保证他们做了后就再也忘不掉,嘿嘿!”

李师师笑吟吟地点头,看着花小妹抱紧那话本册子,又关照道:“这话本里别的好说,那祭祀真武圣君的法子,不要好奇尝试……”

花小妹不解:“为什么啊?”

李师师难得地顿了顿,组织了一下言语道:“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可看了后,总觉得那祭祀之法是真的,恐怕是前朝的秘术,也不知怎么的,就写了进去,反正不能轻信!”

她对着花小妹正色关照道:“你会听劝告,我才跟你说,换成那扈三娘,我说了后,她肯定会去特意试一试……正好说到,来了!”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走出书房,就见远处教习的房间内,扈三娘也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望见她们后顿时开心起来,一溜烟地跑过来,笑靥如花地道:“你们是等我的吗?”

李师师不置可否,花小妹则轻轻点头,扈三娘更高兴,看向她怀里抱着的书,咦了一声:“这是什么?”

花小妹将书递给她,扈三娘看着封皮的字,吃力地道:“前唐……前唐什么?这第三个是何字?”

李师师瞥了一眼:“你再不好好学习,连话本小说都读不懂……”

扈三娘怒了,但文化方面十个她加起来都不是眼前这位的对手,只能道:“李师师,别以为你赢了我,就一副了不起的样子,我上次只是失误!”

李师师也不多言,来到旁边的水缸边上,单手握住缸边,轻轻一提,将整个水缸提了起来,里面甚至传来荡漾的水声。

“哇!”

花小妹看得张大嘴巴,扈三娘脸色微微变了变,不甘示弱:“有什么了不起,等我长到你这么大,也能抬起水缸!”

李师师手腕一转,使了个巧劲,将水缸放下,缸面中的水面仅仅是晃了两晃,没有泼洒出半点,她又看向院中的杨柳树,云淡风轻地道:“到那个时候,我能把那棵树倒拔起来!”

扈三娘鼓起脸,想说吹牛,但又觉得这个可怕的女子真能如此,嘀咕道:“力气大有什么了不起,有本事我们马战……”

李师师不理她了,往前走去,花小妹偷偷招了招手,她只能悻悻地跟了上去。

岁安分部的女子学堂,开在林氏府邸深处,被分割成的单独区域,就在三女离开的同时,林元景正好回到前面的内宅,一进门就看到李氏在和媒婆说话。

见到夫郎回来了,李氏闭上了嘴,眼神示意了一下,媒婆顿时恭敬地退了出去。

林元景见了倒是挺高兴:“都正式说媒了,看来二郎的婚事有着落了,近来乡军里,有不止一人向我提过这件事……”

李氏看着林元景的模样,就气不打一处来:“你儿子二十多岁了,还未成婚,又无子嗣,连他的部下都急切非常,你为何这般悠闲,连李公都留不下?”

林元景无奈地解释道:“我不是悠闲,李公他自己要回山东老家,我也劝过,总不能强行拦着吧?”

李氏哼了声:“这位族兄是避着我们呢,要不是清照这闺女聪慧,编著的教材连二郎都交口称赞,是位贤内助,我还不愿与他结这门亲……”

林元景奇道:“你这又是哪的话,人家是苏门学士,士林中极有声名,我们则是武夫之家,怎的你反倒有几分看不上你族兄的意思?”

李氏张了张嘴,不太好解释,只能问道:“那些劝说二郎早日成亲的,是怎么对你说的?”

林元景想了想道:“霍骠骑有言‘匈奴未灭,何以家为’,但如今燕云都光复了,二郎年纪也不小了,是该成家立业,早生贵子了……总的来说,就是这个意思吧!”

李氏道:“具体又是哪些人呢?”

林元景道:“也就是卢统领、花统领、朱参赞、吴参赞、索将军、时机密……我之前北上燕云,去乡军传授枪法时,他们好似都问过……还有蔡待制,就在刚才,正好跟我说过这件事。”

李氏心想这还是“也就”么,乡军高层就差全员出动了,估计不敢直接劝二郎,才来苦劝你这位老父亲,但听到最后,眼睛敏锐地眯了起来:“蔡待制是怎么说的?他有没有介绍亲眷?”

林元景摇头:“还是这一套话啊,成家立业,早生贵子,我都怀疑他们是不是特意商量好的……蔡待制没有介绍亲眷女子,我当时还开玩笑,有什么合适的大家闺秀可以介绍,他只是微笑,似乎并无此意……”

李氏松了口气:“这位蔡待制确实是贤臣,之前那相州韩氏还想要说亲,就是掂量不清自己的身份,二郎也肯定不愿与那等地方大族产生牵连,就算是章丘李氏,都要拜托时机密去查一查……”

林元景听不清她含糊不清的话,倒是有自己的一套见解:“照我看啊,这事还是要二郎喜欢,他是那么有主意的人,我们替他操办了,他若是不愿,将来也会出事!”

李氏沉声道:“媒妁之言,父母之命,他若是有心爱的女子,让我们去说亲,那倒也罢了,关键是他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个上面!”

“不能再拖下去了,无子嗣怎么成大事?我现在选来选去,还是清照这闺女最好……将二郎唤来,他的婚事,妾身与他说!”

林元景先是点了点头,却又皱眉道:“今日恐怕不成,听蔡待制说,西夏和辽国的使臣之前在大名府等了太久,燕云那边终于放话见上一见,使臣刚刚走,现在二郎恐怕正在接见……”

说到这里,他突然怔住:“说起来倒也奇怪,两国的使者为什么这么迫不及待地见二郎啊?”

李氏看了看这位向来就没有政治敏感性的夫郎,无奈地摇了摇头。

你觉得为什么呢?

第817章 燕云:辽夏是弱国无外交!

“总教头!”

燕京的岁安书院中,杨兴和杨雄联袂走了进来。

李彦放下书卷,眼神恢复灵动:“坐!”

“多谢总教头!”

杨雄抱了抱拳,已经成为燕州知府的杨兴则更加恭谨,内心尤其兴奋。

实际上,如果是刚刚开始占据燕云的时候,让汉民官员知道乡军的后台不是大宋朝廷,那肯定要大为恐慌,因为没有一个强大的朝廷作为支撑,人心就不定,后勤问题更是老大难。

但他们发现的时候却已晚了,同时也意识到,乡军虽然与大宋朝廷并非一条心,却不是孤立无援,恰恰相反,近在后方的河北和山东,正是乡军的后盾。

而即便有大宋朝廷支持,实际上的后勤主要还是出自这两块地方,说不定各地衙门还会推三阻四,诸多掣肘……

如此一来,乡军没了指手画脚的愚蠢中枢指挥,镇守檀州的卢俊义更是勇猛绝伦,不等辽军杀过来,就主动带兵出击中京道,数度大破奚族部落,将众多被掳掠的汉民百姓带回燕云,人心越来越稳定。

到了如今,乡军占据燕云近一年,倘若这个时候他们忽然宣布,听命于赵宋朝廷,反倒要引发当地的大恐慌……

千万不要!千万不能啊!

老百姓的想法很简单,林义勇说话算话,将他们当成人看,他们终于有了好日子过,换个赵宋官员来,谁知道会变成怎样?

而燕云官员的想法也很实际,他们现在也得到提拔和重用,在时局已经稳定,乡军上下更是展现出文治武功的情况,怎可能去选择那个南逃迁都的朝廷中枢?

无论军民,无论是为了安宁的生活,还是锦绣的前程,都愿意紧紧跟随在乡军身后!

在这样的情况下,能进来这个书房,聆听总教头的教诲,杨兴心中岂能不狂喜?

李彦对于这位率先投靠的汉民官员,倒也满意。

他如今麾下就是文治型人才太少,教导也需要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倒是这群燕云汉民官员,在契丹人的压迫下,既有一定的治理能力,又十分乖顺,用起来挺顺手。

而且时间越长,这群人越不敢背叛,无论是北面还是南面,他们都难有好下场了,只能与乡军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引为心腹还要逐步考察,但树立起几个平步青云的典型,作为激励表率,还是有必要的,杨兴就是其中之一,才有这次会面:“辽夏两国使臣如何了?”

如今加入总探机密营的杨雄道:“一切尽如总教头所料,两国使臣在途中互相残杀,都要置对方于死地,我们及时派人保护,才救了下来。”

杨兴道:“自从辽军主力借道西夏,却翻脸攻打,最后逼得西夏国君不得不割地于辽后,两国就反目了,如今两国使臣居然直接派刺客暗杀对方,更是彻底撕破脸皮。”

李彦对此再清楚不过,因为这就是他另一个身份促成的,发问道:“在双方刺杀的过程中,是不是西夏占了上风?”

杨雄立刻点头:“正是,西夏派出的使臣名为仁多保忠,是一位统兵的将帅,身边护卫也都是亲卫,不是辽国使臣可比,总教头真是明察秋毫!”

李彦考校道:“由此之中,你看出了什么?”

杨雄作为岁安五期的预备役成员之一,略加沉吟,开口道:“是不是西夏穷途末路了,将宝都押在外交上面?”

李彦微笑:“话粗理不粗,确实如此。”

“西夏的国君李乾顺年幼登基,一直被母族掌权,直到那位小梁太后被辽国派使者毒杀,才得以亲政,至今也不过三年时间。”

“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压服国内反对力量,挑唆辽帝出兵,再尽起国内三十万之军,兵压陕西,此人的英明决断相当了得。”

“但他并不能改变西夏在三国里最弱的国力,更不能挽回此前几场大战里,小梁太后折损的西夏精锐,所以此战其实没有什么容错的机会,如果单单是被西军击败倒也罢了,损失不会太大,结果这次被辽军在背后捅上一刀,就太伤了!”

“如今西夏真正的危机,不在于割地给辽,而是由此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御驾亲征遭到惨败,之前的按压自然会反弹,若我所料不差,西夏国内的情况肯定大乱,党项人所辖的各羌族,肯定又开始见风使舵,各寻出路……”

杨雄听得连连点头,杨兴则隐隐明白了,这位是在教他们谈判时的技巧,目光动了动,略微大胆地道:“多谢总教头指点,我们会好好应付这两批使臣……倘若他们想见总教头,我们也会加以回绝!”

李彦赞许地道:“两国使臣在大名府等待金陵传召才是正途,却徘徊数月,最终北上燕云,自是图谋不轨,然我大国气度,也不会跟蛮夷腥膻斤斤计较,你们见了也是尽到礼数。”

杨兴心领神会,杨雄则请教道:“总教头,那辽国的情况如何?”

李彦微笑:“有天祚帝耶律延禧,辽国就好不了。”

“天祚帝打完西夏后,终于带着辽军主力回了国,但至今还停留在西京道,一方面是为了逼迫西夏履行条约,割让土地,他好回去向各部交差,另一方面则是中京道被耶律得重所占,东京道则有女真族异军突起,大败耶律得重讨伐的军队后,双方又罢手言和,眉来眼去。”

“原本天祚帝身边还有一位兰陵王萧兀纳,此次在宋境内转危为安,外交逼迫朝廷签订宝祐之盟,全靠这位老臣出谋划策,偏偏又功高震主,天祚帝容之不下,他迟迟不回上京,也是生怕萧兀纳拥护耶律得重为新帝,但想要杀这位老臣,现在又下不了手,就这般僵持着……”

“总结一下,辽国五京道,辽帝占着西京道,御弟大王耶律得重占着中京道,女真占着东京道,南京道也即是燕云被光复,如此国内局势,虽然还没到真正四分五裂的地步,但维持的平衡也极度脆弱了。”

“在这个内忧重重的时刻,辽国派出使臣来燕云,定是萧兀纳的谋划,就是害怕我燕云再出兵北上,为此都不见得有辽帝的圣旨与手谕。”

“因为刚愎自用的耶律延禧,在夺取西夏的地盘后,就愈发接受不了向燕云低头,你们可以由此进攻,能让辽使疲于应对。”

杨雄作为总探机密营的一员,许多情报是有获取的,却没有这般俯瞰全局的清晰,听得可谓醍醐灌顶:“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杨兴的心则更加安了。

作为从小仰契丹人鼻息生存的燕云汉民,若说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就把恐惧感完全逝去了,显然是不可能的,但如今的现实却告诉他们,契丹人不仅可以战胜,并且在一步步地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