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674章

作者:兴霸天

他如果真的这么做了,就算辽兵在曾头市内欺压凌虐,没了领头羊带领,剩下的人也只能强行忍耐,与外面的乡勇团厮杀到底了。

如今亦是同理。

作为统治者,耶律得重自然知道,和契丹与女真族的关系一样,契丹与汉民同样矛盾重重,昔年辽太宗的“蕃汉分治”国策经过多年的政事腐败,早就是口头上的空话,尤其是此次战争的重压,官府逼迫,灾民处处,后院失火,流言四起……

在这样的情况下,汉人的军队准备重新踏上这片土地,任何一位契丹领导者,都不可能对麾下的汉民将领绝对放心,而耶律得重更是格外敏感。

关键是如何解决?

他想了很久,发现没法解决。

因为汉人多啊!

根据后世的大致统计,这个年代的辽国总人口在八百多万,其中契丹人有一百五十万,只占百分之二十不到,汉人则有三百多万,占据百分之四十,这些汉人大部分都居住在燕云之地。

当然这个数字不见得完全准确,但有一点能够保证,燕云之地的汉民,其实是比作为统治者的契丹人多很多的。

用两者分开的方式,解决契丹与汉民的矛盾明显不现实,一分开如果汉民要造反,那就更简单了,连监督的人都没有。

其他方式耶律得重也考虑过,然后发现一个都不妥,还是得直指根本,效仿曾头市那事后诸葛亮的法子,将有威望有能力的领头者率先解决,防范于未然。

所以此时此刻,耶律得重来到孙忠身前,俯身道:“孙团练,为了大辽,你愿意表现出自己的忠心么?”

孙忠其实没听懂之前的话语是什么意思,却也没有半分犹豫,砰的一个头就叩了下去:“下官对大辽,对契丹忠心耿耿,如有违背,五雷轰顶,天日可鉴!”

“好!很好!”

耶律得重点了点头,然后那本该劈桌角的锋锐宝剑,转头顺畅地刺入了孙忠的胸口。

噗哧!

鲜血陡然冒出,营内所有汉民将领都愣住了,瞪大了眼睛,那眼珠子恨不得凸出。

孙忠更是不可置信地看向了那剑锋,如同坠入噩梦。

耶律得重看向这个局中的“曾弄”。

假使汉民官员要背叛,那么谁会对辽军镇守燕云产生最大的影响?

很简单,第一人首推孙忠。

这位是涿州团练使,涿州正是如今辽军驻扎的地方,与河北的雄州隔着一条白沟,是抵挡宋军的边界,孙忠在军中影响极深,在汉民将领里威望最高,能够一呼百应,他如果叛了,后果不堪设想。

那怎么解决呢?

囚禁么?

不!

和曾头市又有不同,曾头市是曾氏父子的地盘,直接杀死就将下面的人逼反了,而燕云之地则是他这位南院大王的地盘,与其收监听候处置,反倒会让汉民将领生出搭救心理,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殿下……我……我对大辽……忠心不二……”

当剧痛涌出,飞速蔓延全身,孙忠这才确定不是做梦,双手握住剑锋,五官扭曲,发出痛苦至极的颤抖声。

耶律得重脸上也闪过一丝难过,再度凑到他的面前低声道:“本王知道孙团练对我大辽忠心耿耿,但正如同那兀颜思忠,起初亦是跪拜在地,毕恭毕敬,最后只是因为区区一件小事,就与辽军翻脸相向……”

“人都是会变的,现在忠心不代表日后的忠心,孙团练就算一直赤胆忠心,你身边的亲信如果投了林冲,以你的名义叛变,又当如何?”

“一错不能再错啊!燕云之地关系我大辽命脉,面对林冲那样的对手,本王必须将一切危险消灭在萌芽之中,你的家人本王会重重封赏,去吧!”

孙忠张了张嘴,然后又听到两声惨叫声起,看到同样跪在前方的张起和谢武,也被耶律得重的亲卫砍翻在地。

三个威望最高的汉民将领,那对大辽一片赤诚的鲜血从身下流出,逐渐蔓延开来,倒映出帐内其他汉民将领噤若寒蝉的表情。

“诸将敢迎林冲者,与此三人同!”

伴随着耶律得重狰狞的警告,孙忠重重倒在地上,脑海中最后一个念头是:“我大辽的燕云之地……怕是保不住了!”

第784章 这一局,你怎么选都要败!

“汉民将领终于有投诚之人了!”

中军大帐,当时迁将情报传来,诸将顿时大为振奋。

尤其是当传阅了投诚的信件,得知前日夜间,涿州团练使孙忠和另外两位威望极高的汉民大将,一同被杀害之后,史文恭更是大笑道:“这真是自毁长城,如此军心涣散,汉民投降,辽军焉有不败之理?”

高俅期待不已:“若是汉民依附,此番我等北上,就不仅是断去辽军主力的后路,更有收复燕云的希望啊!”

这个诱惑实在是太大了,大部分将领都精神振奋,连连附和,少部分仔细看了投诚信件后,再根据时迁之前汇总的汉民将领职务,却是微微凝眉,觉得不能高兴得太早。

李彦等待众人反应完毕,看向刚刚归来的吴用:“吴参赞之意呢?”

吴用之前去见了晁盖,安慰了那位险些大意失荆州的“托塔天王”后,也不希望错过此等大战,带着雷横朱仝等一众绿林头领前来,此时见有机会,立刻出言道:“此举虽然残忍,但以契丹的风气来说,耶律得重做的完全没错。”

李彦看向朱武。

朱武也道:“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想要在燕云之地引发汉民的内乱,一个有足够威望的领导者是至关重要的,这位南院大王将孙忠、张起和谢武三个杀了,确实消除了契丹与汉民的矛盾积累下,可能引发的叛乱危机。”

如今专门成为时迁副手的杜兴,则从情报策应的角度分析:“时机密有言,自从那一晚耶律得重杀了三将后,汉民将领确实被吓住了,难以大批倒戈过来,传来信件的这几位不忿于孙忠被杀的将领,也确实是真心投诚,可单靠这几位中低层将领,恐怕影响不到大局。”

场面逐渐冷静下来。

李彦开始总结:“耶律得重此举,对于辽国自身,绝对是一个巨大的伤害,无论他事后如何弥补,这都彻底揭开了契丹与汉民之间待遇严重不平等的遮羞布,如果说辽国‘蕃汉分治’的国策,之前是名存实亡,从那前一夜开始,连名也亡了。”

“但对于已经失去了山东的耶律得重而言,他顾不上那么远,所想的只是守住燕云,只看现在的话,无论是出于杀鸡儆猴,还是防范于未然,此举确实有效。”

“用未来的动荡,换取目前的安稳,这位南院大王的行动很果断,却也正是我所期待的!”

之前兴奋的将领这才反应过来,又有些不明所以。

他们要的也是目前的胜利啊,为什么总教头会期待耶律得重这么做呢?

李彦开始引导思路,正如岁安书院里的教学那般:“你们觉得,如果让曾头市的谋划重新上演,让契丹与汉民内部自相残杀,借此胜了眼前边境的这一仗,对于我们接下来收复整个燕云,是有利还是有弊?”

除了已经明白这位战略意图的吴用和朱武外,其他将领得到提醒后,思索片刻,才露出恍然之色。

卢俊义开口道:“对啊!曾头市时,辽军孤立无援,两万大军与曾头市对耗完,也就彻底败亡了,但现在燕云背后还是广袤的辽国土地,是有大量援兵的……”

花荣接着道:“就算我们利用内乱,解决了边境的这一战,接下来辽国后方派出援兵,耶律得重也能大刀阔斧地替换汉民将领,那汉民军队反倒没话说了,接下来要面对的是更硬的仗!”

索超道:“如此说来,兄长其实不准备让汉民与契丹内讧?”

李彦颔首:“我从一开始,就想要在边境打一场堂堂正正的硬仗,只有在白沟界河前,从正面击败辽军,才能让后方燕州和蓟州的百姓真正相信,契丹人是彻底不行了。”

“从粮草压力,到占据三州,再到如今的矛盾激化,我们要策反的目标,从来都不是汉民将领,自始至终都是燕云之地的汉民百姓。”

“这群百姓无疑是有领头者的,比如那涿州团练使孙忠,在燕云百姓心中就是英雄,他说一句话,比起我们这些外来者说一百句都要管用,借耶律得重之手杀之,能为我们接下来收拢燕云百姓,大大地降低难度,此其一!”

“而且耶律得重开了如此坏的头,汉民将领确实在短时间内构不成威胁了,但也加剧了契丹人的压迫,他们会愈发地肆无忌惮,视辽国为燕云汉民所制定的法度为无物,由此一来,燕云百姓更会认清这群契丹统治者的真面目,此其二!”

“至于其三嘛,你们随我来!”

李彦领着众将出马,再度到了辽军阵前,开始点将:“秦明、雷横、朱仝,前去挑衅!”

“是!!”

三人大喜,立刻乘着宝马,上前挑衅叫骂,各种难听话轮番上阵。

如果对营是司马懿,那么送女装过去都是没用的,但显然契丹人没有那么好的忍功。

何况此次出面的,又是一群名不见经传的陌生将领,当真是羞辱感拉满。

契丹营内很快沸腾起来,将领迎出,各自挑战。

毫无疑问,辽军再度三战三败。

不过辽军将领的实力也不弱,雷横和朱仝的手下败将都逃回了营中,保住了性命,唯独秦明一棒将对手打得脑浆迸裂,死得惨不忍睹。

众人大为喝彩,高俅更是骄傲不已:“好!”

秦明在原著里虽然常常成为强者的垫脚石,比如栾廷玉和史文恭都曾先后败他,但这些败绩的后面,是更辉煌的胜率,所以他的五虎将之位是名副其实的,霹雳火太适合两军斗将和冲锋陷阵了。

而这不仅仅是斗将,李彦示意众将观察对岸:“看!那群汉民将领已是斗志全无,明哲保身了……”

之前斗将时,除了不愿意跟顾大嫂这女流之辈交锋外,其他时候汉民将领都是踊跃出战的,甚至为了表现出自己对大辽的忠诚,他们打起来更加卖力。

但现在这群人畏畏缩缩,耶律得重也发现了,根本没有派出他们斗将,却又不可能全部罢用。

朱武道:“狭路相逢,尚且勇者为胜,将乃一军之胆,更是重要至极!汉民将领经此一来,确实不会大规模背叛,但心气也损了大半,兄长此计,当真绝妙!”

吴用则道:“这群人所率的部队,就是此战的突破口,如此既能正面击溃辽军,还可大大降低伤亡,总教头神机妙算,我等佩服!”

李彦知道接下来又是神人也的阶段了,笑了笑制止,然后面容一肃,寒寂枪直指,下达命令:“两军备战,擂鼓出击!!”

……

“挡住!挡住啊!!”

耶律得重看着一队队兵马迅速败下,双目赤红,声音沙哑。

“辽狗受死!!汉人万胜!!”

可这一次,不单单是李彦冲锋陷阵,扫掠如飙风,高喝如雷霆,依旧是势不可挡的无敌,乡兵乡勇两军也现出前所未有的亢奋,每个士兵都好似澎湃出体内所有的力量,对敌人发起冲击。

嘭!

血肉撞击着血肉,寒光映衬着寒光,雷霆般的冲锋之势化成雄烈的风电,在敌阵中掀起一片血雨。

在各大将领的率领下,两军挥舞出死亡光澜,碎落的残肢断臂仿佛腾卷的赤炎浪花,蹈出一汪汪血色波涛,辽军成片成片的倒下,惨烈程度令久经沙场的老兵都为之心悸,然后不由自主地随着大部队开始溃逃。

“不可能!这林冲所率领的乡兵乡勇,怎么会又变强了?”

“不……不是他们变强,是我军变弱了!”

中军里指挥的耶律得重原本并不畏惧硬仗,但猛然之间,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脸色顿时惨白下去:“我不该杀孙忠,那些汉民没了斗志,才会有如此溃败……”

但随后他又自我否定:“可我如果不杀他们,他们万一真降了呢?重蹈曾头市的覆辙,岂不是连一战之力都没有?”

最后耶律得重明白了:“所以这一局,怎么选都要败么?”

从某种意义上,是的。

为了应付汉人北上的进攻,耶律得重拆下了几块砖头,堵住了一个大的缺口,然后李彦所率的大军,轻而易举地从没了砖头的新缺口狂涌而出。

究其根本,不是耶律得重不够努力,而是他维护的,本就是一面处处漏风的墙。

除非有新的砖头来额外填补,否则单靠他拆了东边补西边,那只有寄希望于对方发现不了那个新出现的窟窿……

可李彦不仅发现得了,还是故意引导着他,拆下砖头填补那片原本不准备进攻的空缺。

耶律得重闭上了眼睛,不让左右亲卫看到他眼神里的绝望,缓了片刻,神情重新坚定下来:“退守涿州城!”

这个命令的下达,代表着辽军已经认定了前线战争失利,开始保存实力。

也代表着界河白沟被突破,浩浩荡荡的汉人军队,通过一场正面的厮杀,取得了辉煌的胜利,然后正式踏足敌国的地界!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