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65章

作者:兴霸天

丘神绩立刻垂下头来,站到李彦身后,恢复成狗腿模样。

“原来我已经很厉害了……”

李彦摸了摸下巴,开始心安理得的摸鱼。

也不能说是纯粹的摸鱼,主要是监督丘神绩。

丘神绩刚刚得官,工作热情高涨,忙里忙外,他指挥杂役,李彦就指挥他。

大家都在工作,都有美好的未来。

……

午时将至。

李彦练了半个时辰的左手刀,看了看时辰,准备去干饭了。

对于京官来说,工作餐有“朝参日廊下食”和“非朝参日公厨堂食”两种。

前者就是上朝见天子后,朝会结束以后,官员们坐在廊道吃饭,因此叫“廊下食”,菜肴是很丰盛的。

直到安史之乱后,大唐迅速衰弱,廊下食才变得越来越粗劣。

到了晚唐,有些上朝的官员,找各种借口溜号,宁可自己出去吃,也不吃公家饭。

以至朝廷专门下诏,硬性规定朝臣必须公款吃喝,不吃就要受罚。

今天不是朝参日,李彦自然吃不到廊下食,那就是后一种公厨堂食。

这时就分出政府各部门的待遇了。

最高级的堂食,自然是送进政事堂,给宰相们享用的,然后各部各寺都有不同。

李彦看看未来可期的内卫,觉得自己还是出去吃比较好。

丘神绩也有这个意思,对着李彦连连使眼色,两人来到丘英面前。

丘英摆了摆手,笑道:“你们去吧,我还有些事情。”

末了,他不忘低声对李彦叮嘱一句:“元芳,该回国公府了。”

李彦点点头:“午后用餐完,我就回去。”

告别丘英,他带着丘神绩,出了内卫,往皇城外而去。

这回走到皇城西南,李彦无意中侧目,却发现西南角的方向,有一个巨大的轮廓耸立。

他仔细看了后,惊讶地道:“那是佛像?”

丘神绩踮起脚,跟着看了看,也有些不解:“六郎稍候,我去问问。”

他很快返回,低声道:“那是为荣国夫人祈福的如来像……”

荣国夫人就是武后的生母杨氏,周国公武士彟(yuē)的续弦。

武士彟寒门出身,家族世代经商,十分富裕,但社会地位不高,为了跻身上流阶层,他资助李渊在晋阳起兵,立下从龙之功,唐朝建立后,做了工部尚书,封应国公,武媚当了皇后,追赠其为周国公。

原配死了后,武士彟续弦娶了杨氏,生了武氏三姐妹,而这位信佛的杨老夫人,嫁给武士彟的时候就四十多了,到今年活了九十一岁,在半月前过世,为了给母亲祈福,武后命人修了这座大佛。

丘神绩这么一说,李彦倒是想起来了,今年确实有这么件事,可凝视着那高大的佛像,仍然不解。

丘神绩察言观色,低笑道:“元芳是不是奇怪,佛像为何置于皇城?因为那匠人用的是夹纻(zhù)之法,佛像铸好后,是可以移动的。”

李彦确实不懂:“怎么说?”

丘神绩道:“倒也不难,那些匠人先用泥塑胎,造一尊如来像,而后刷漆,再贴上麻布,等油漆干了,再次刷漆、贴布,如此不断反复。”

“待到外层的工序完成,最后把里面的泥胎给撤掉,这尊如来佛就成了‘脱空像’,质量很轻,可以移动,因此也叫‘行像’。”

他眉宇间有着虔诚:“我家中就有这么一尊丈许高的行像,是我父亲从佛会上用百金请入的!”

“你父亲生吃人心,请了尊佛像回家……”

李彦暗暗好笑,也明白了为什么匠人会在皇城里修佛像。

那么大的佛像,如果是石刻的,建好后根本动不了,只会在石窟里看到。

换成这行像,就可以用车具抬着出门,沿路信徒一看,还不倒头便拜,纳捐礼佛。

各地寺院是守株待兔,这种行象就是进击的如来。

完全可以想象,等到佛像完成,从皇城抬出,一路从朱雀大街过去,会引发多么大的轰动。

“到时候死去的荣国夫人,跟佛家的光辉结合到一起,无形间提高武后在民众心中的形象。”

“宗教信仰运用好了,政治上也很加分。”

李彦出皇城的路上,就在琢磨这些,直到热情的声音传来:“元芳,我等你很久了!”

李彦抬起头,就见安神感一身常服走了过来,笑容满面。

近了后,他见到穿着青色官袍的丘神绩,询问道:“这位郎君是?”

李彦为两人介绍后,安神感哈哈笑道:“一起一起,平康坊就食!”

丘神绩听说这位是安元寿的五子,也十分热情:“同去同去,平康坊寻乐!”

“开口平康坊,闭口平康坊,庸俗!”

李彦十分不悦,被两人推推搡搡,走向了那个考验干部的地方。

第65章 你故意找茬是不是?

出了皇城的正南门,迎面就是宽敞的朱雀大街。

看着这条宽度达一百五十米的街道,李彦这才觉得,自己是真正来到了长安。

咚!!咚!!咚!!

此时市鼓正在敲击,东西二市,正式开坊门,汹涌的人流涌入其中。

这人流看起来,都赏心悦目。

长安城设计的方方正正,是人尽皆知的事情了。

不过更让人舒心的是,包括朱雀大街在内,长安纵横三十八条主要街道,两侧的坊墙上,很少有门户。

李彦此时骑马走在黄土压实的路面上,看着两侧成行遮阴的榆树槐树,所见基本是坊墙后的深宅大院,飞檐重楼。

因为只有王公贵戚,三品以上的宅院,经制度特许,才能对着大街开门,一般人家的门,都只能朝着坊内开启。

如此一来,主街上的人流,就变得无比整齐。

从高空俯瞰的话,可以看到人群每每经过一个岔路口,才会分流一部分,其余时候就是一路直行,川流不息,井然有序。

李彦不是强迫症,但看到这个场景,都觉得十分舒坦。

丘神绩从小在这里长大,安神感也是十几岁就搬入长安,都没什么感觉,三人一路策马慢行,往平康坊而去。

平康坊紧挨着东市,又名“北里”,它的北门,其实与皇城就隔个十字路口,特别方便干部进去接受考验。

三人比较低调,绕了一小圈路,从坊的南门而入。

实际上平康坊里面,并不全是炮火连天的场所,还有许多声色犬马,游乐之地,比如酒肆、珠宝店、乐器店等等。

不少达官贵人的府邸也在其中,比如褚遂良、孔颖达、后来的太平公主、李林甫……

还有李靖。

是的,卫国公府就在平康坊内,李彦想回家,不得不来这里。

显然,这才是他被安神感和丘神绩拖来的真正原因,绝对不是心里好奇已久。

达官贵人归达官贵人,LSP们关心的,还是聚集在坊东三曲(小区)里的美娇娘们。

眼见安神感一副要买单的样子,丘神绩捏了捏钱囊,胜负心上来了,快马往南曲而去:“今日我做东,请两位去舒三娘子处一聚!”

安神感脸色微变,李彦解释道:“今日丘兄解褐入仕,是该做东。”

安神感眉头一扬,爽朗笑道:“那是大喜事啊,好,我们今日就见识一下舒三娘子的才学!”

三曲中,北曲档次较低,里面一鸨一妓的小型妓家偏多,一般是女承母业,以此谋生。

中曲就是后世所熟知的那种,场子大,人员多,不满意可以换一批。

南曲则是高档会所,都知娘子喜欢住的地方,一人一院,点对点贴心服务,但消费就极高了。

丘神绩开口就是南曲,显然是准备大出血。

李彦笑笑不说话。

丘神绩,字韭菜。

三人策马来到南曲的一个院落前,丘神绩翻身下马,见门边没有挂牌,松了口气,上前敲门:“舒三娘子,故人来访!”

吱呀!

门轻轻打开,一张女子精致的脸庞露出半边,打量了他们一眼。

看到李彦和丘神绩一个绿袍一个青袍,再加上安神感一身武袍,女子眼神并无波动,脸上却涌出熟练的笑容:“娘子在呢,三位郎君请!”

丘神绩仿佛正经人作客,拱了拱手:“叨扰了!”

女子开门,李彦见她的打扮和年龄,猜测这位应该是假母,也就是鸨母。

没有后世青楼的龟公小厮,只有假母在前方引路。

一路走进去,李彦才发现,这竟是一个几进几出的大四合院套宅。

这可是在二环内!

四人穿厅过院,更见堂宇宽敞,院里种着花卉,飘来淡淡清香,又有奇石盆池,自然协调。

到了堂上,只听环佩叮当,在四名侍婢的簇拥下,舒三娘子袅袅行来。

丘神绩上前,以称呼官职的方式道:“舒都知,丘某又来了!”

舒三娘子轻轻掩住嘴唇,柔声道:“丘郎君,妾盼你良久了。”

安神感见了挤挤眼睛:“丘兄好魅力啊!”

丘神绩哈哈一笑,觉得倍儿有面子,张罗道:“入席!入席!”

实际上,唐人来这种地方,一般是搞团建,少的有七八个人,多的甚至二三十个人一起来。

丘神绩以前就是组团,然后在场上被华丽丽的忽视了,根本做不了入幕之宾。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