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628章

作者:兴霸天

通过观察不同属性点对应的不同特征,就能根据这些特征,反过来倒推属性,到那个时候,才能拥有较高的准确度,直至一猜一个准,哪怕不可能所有人都能抽取到属性点,也是一个稳定的进账了。

将书院群雄都查了个遍,再加上师师一起,收集了七个属性面板的李彦,开启了第八次密探来报。

这次无形的波纹扫描出去,落在一位小娘子身上。

“谛听目标:李清照。”

第724章 小黑守城,谁敢放肆!

“密探来报,请查探李清照最高属性。”

“智慧。”

“请查探智慧的区间,或查探准确数值,成功后将获得不同的收益。”

李彦扫了眼这个李母张罗的相亲对象,同族的表妹,开始分析对方的智慧到底有多高。

如果论才华,李清照绝对当世最一流的,千古第一才女不是浪得虚名,但关键是智慧囊括的因素有很多,并不单纯是才华,也不仅仅是表现出来的精明伶俐。

比如洞云子,起初被童贯利用,看起来蠢得很,可他的灵慧很高,智慧属性自然也不低,就像许多人才,不通人情世故,却能在某个领域内大放异彩,获得成功。

同样的对比也在凌振身上,这位在法器发明上颇有见解,但他确实是灵慧极低,感应不到天地元力,也就修不出法力。

这个世界的属性很复杂,单凭某个特征无法完全囊括,所幸李彦也有办法,身形一动,来到屋舍上空,五指张开,对着天上的明月一招:“来!”

一团皎洁清冷的月华,化作凝如实质般的元力溪流,如水银泻地般落下,直至将屋舍笼罩。

这是智慧攀升立竿见影的好处,对于天地元力,从被动的接收,到主动的吸纳。

当然,李彦很清楚自己也是因为整日练功,积累雄厚,属性只要往上提升,马上就能挖掘出相对应的奇效,而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具备某个天赋,要在机缘巧合下才能发现,或者被别人探明,所以说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现在我也来当一次伯乐!”

溶溶月色,泛出粼粼水光,绕着屋子旋转,远远望去好似一条晶莹冰龙,盘绕其上。

屋内的李清照睫毛颤了颤,并未苏醒,只是眉宇间露出舒适之色,胸膛一起一伏之间,隐隐呼应着周遭的月华之力。

很快,这股力量开始有目的性地注入体内,开始朝着眉心的泥丸宫汇聚,滋养着神识,潜移默化地改善着体魄。

【密探谛听】那边传来倒计时的通知,李彦冷静地观察,在最后一秒到来时下达判断:“智慧在25点-30点之间。”

“查探正确。”

【李清照:颜值15,体质5,智慧26,家世21,运道3】

“这智慧相当高了,仅仅比观想了金刚不坏佛的师师低了三点,还有提升的空间,如果修炼道法的话,应该能有所成就,只是常人接触不到真传。”

“家世方面,李格非在官场中并不如意,如今又准备辞官归乡,还能有21点家世,恐怕是落在士林的影响力上。”

“就是这最后一项,大妹子,你运气有些背啊……”

想到李清照的家世和才华,历史上的中晚年却下场凄苦,李彦目光微动,立于屋上,默默修炼。

一位能主动吸纳天地元力的强者,自身所在就相当于一片小小的福地,屋内的李清照越睡越是舒心,眉间的灵性也愈发活泼起来。

一夜无话。

晨曦初露,当蕴含无穷生命暖流的朝阳,升腾出地平线,一片寻常人难以见得的雄浑金光,开始取代皎洁清冷的月华,普照大地。

“来!”

李彦心念一动,日轮之力也被招了过来,两股力量如太极图般,在周身盘绕流转,他张开嘴,如同虹吸般,将日夜交替间的精华吞入腹中,畅然地呼出一口气。

“怪不得许多修行者追求的大道,就是餐风饮露,吸纳日月精华,不食人间烟火,这种滋味真的不错。”

以前的熬夜是全凭强横的身体素质,而这回一夜的修炼,身体不仅没有丝毫疲惫,反倒精神奕奕。

再见下方的李清照,在一夜被带动的修炼中,眉心间的泥丸宫也焕发出了勃勃精神,李彦微微颔首,身形一闪,回归自己的屋内。

再过了两刻钟的时间,众人纷纷起床走动,李清照也起身洗漱,向母亲王氏请安后,母女两人开始就着热水啃干粮。

出门在外难以讲究,但以往李清照是吃不惯的,只能啃一点点,这次胃口却相当好,连吃几张饼。

王氏看了如猫儿般的女儿居然能有这般食量,慈和的笑容里顿时透出几分高兴来:“多吃些!文静些!”

李清照撒娇道:“娘娘,我又没有狼吞虎咽嘛,不过昨夜一觉醒来,确实有些奇妙之感……”

王氏以为她是有了诗词灵感,以致于精神焕发,微笑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你父亲当年游学四方,是他最难以忘怀的一段记忆,此番离京归乡,确是明智之举。”

李清照却敏锐地察觉到,这回与以前兴之所至,出口成章不一样,更有种贴近周遭的契合,仿佛以前她是观景,现在自己则融入景中。

她沉吟片刻,想不明白为何会如此,见婢女已经收拾好了行李,扶着王氏上了马车,才往自己的马车走去。

另一边,师师向严大娘请安后,忙前忙后地干完活,一溜烟地跑了过来,看到李清照的刹那间,却是眨了眨大眼睛,看着一根新的丝线出现,从姐姐身上一路延伸,落在不远处鹤立鸡群的大官人身上。

李彦餐风饮露,其实腹中并不饥饿,却也简单吃了些,骑在神骏至极的狮子骢背上,本就身材高大的他,自然愈发鹤立鸡群。

卢俊义羡慕非常地看着,忍不住道:“小小的贼窝居然有这等龙驹,合该为哥哥所得!”

李彦笑着抚摸了一下狮子骢的脖子:“这马儿烈性非常,却与我投缘。”

索超从另一边过来,以前不觉得什么,此时再看看身下的小矮马,顿时期盼地道:“兄长,这龙驹能给我们骑一骑么?”

李彦道:“那就要看它是否乐意了……”

狮子骢瞥了索超一眼,依旧是一股鼻息喷吐出去,透出十足的傲气。

三只灵宠里面,它本来就是脾气最为暴躁的,开启灵性后这点其实也没有改变,别说骑乘了,摸它一下都是不愿意的。

镖头王四见到这一幕,顿时有了安慰:“昨日我就是这般遭到拒绝的。”

索超几经尝试,都无法接近,失望之余,不禁更加心动:“等我有了家资,也要买这一头龙驹,跟它同吃同住,好好培养感情!”

众人大笑,其实也都动了相似的心思,却让李彦想到了对草上飞念念不忘的弓嗣光。

或许不久以后,又有一群对狮子骢念念不忘的猛将了。

相比起这边对狮子骢啧啧称奇,不远处商会里的管事章裕看着白沙坞:“这里地处官道,又有屯田集市,定能财源滚滚,可惜这河北吏治败坏,军事糜烂,想要不焚林而猎都难啊!”

作为商人,看到这么块宝地荒废下去,甚至等众人离开后不久,就会重新为贼匪所占,实在感到惋惜。

以致于当寨门开启,吊桥放下,车队鱼贯而出时,章裕回头看了好几次,直至堡寨彻底消失在视线中。

相比起来,昨夜在地图上,将这个芝麻大小的地方做出标记的李彦,却是一次都没有回头。

倒不是他对这片地方完全没有留恋,而是早早摇了铃铛。

于是乎,车队离开白沙坞不到半个时辰,从高空俯瞰,一条黑线陡然从后方的山林中涌出。

为首的身影高大威猛,金黑交加,远远的乍一眼望上去,就是一头飞奔的猎豹,但拉到近处,才发现那正是小黑。

而此时跟随在小黑身后的,却不再是猫儿。

车队离京后,小黑没有在队伍里。

京师的猫儿显然是不可能一路跟着北上的,小黑的思路很清晰,将五虎将的编制落实,确保了自己离开后,带出来的喵喵队伍不会沦为一盘散沙后,才放心地离开。

它依旧没有直接追上队伍,直接进入山林,开始发挥御兽铜牌的作用。

这件法器可以将猛禽的气息收入其中,用以威慑敌人,由于内部没有自成空间,所以没办法直接收纳,倒是可以用纸兽代替,招出一大批凶禽猛兽,威风凛凛。

小黑没有走以上两种路线,它另辟蹊径,将此物当成一件收服手下的工具。

汴京里的猫猫是小试牛刀,出了京师天高海阔,此时跟在小黑身后,便是豺狼成群,呼啸而至。

数目其实并不多,毕竟它并不熟悉这片区域,一时间也找不到更有战斗力的动物,虎豹的踪迹倒是发现了,但来不及寻找具体地点,就被召了过来。

所幸看住一座堡寨,已经足够了。

车队离开后,仅仅是一个白日过去,夜幕降临时,不少人就重新汇聚过来。

对于白沙坞内贼匪的亲眷,花荣和时迁没有赶尽杀绝,这群人逃走后,等待车队离开,又趁着夜色折返。

“老巢还是我们的!”

“等等……那是什么啊?”

可当他们来到堡寨外,却惊恐地发现,短短一天之间,白沙坞就变了,四周徘徊着一道道黑影,眼睛里闪烁着绿光。

而最高处的哨岗上,一道金黑色的兽影,对月修炼的同时,又威严地俯视四方。

这是我守护的堡寨,谁敢放肆!

第725章 林元景:我儿子来了,大名府就太平了!

大名府。

作为北宋的陪都北京,这座城市不仅是一个连接南北的咽喉,更是阻挡契丹南下的关键屏障。

由于中原丢失燕云十六州,开封地区又是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直接暴露在异族的威胁之下,辽国骑兵从幽州出发,只需三日就能抵达汴梁,所以拱卫京师的禁军数目才要那么庞大。

可单单是禁军不行,北宋天子还不止一次想要迁都,就连到了宋仁宗时期,都产生过迁都洛阳的打算,因为辽国又要南侵,很多大臣就主张继续议和,甚至直接逃入洛阳。

而臣子吕夷简说的一番话,制止了这种行为:“使契丹得渡过河,虽高城深池,何可恃耶?我闻契丹畏强侮怯,遽城洛阳,亡以示威。”

翻译一下就是:“如果迁都洛阳,让契丹军队不加抵抗地渡过黄河,到时候城墙再高,城池再深,又如何阻挡敌人的进攻呢?契丹人是碰见了强硬就害怕,遇见胆小的就欺负,匆匆忙忙迁都洛阳,是向敌人示弱,失去了自己的威风,万万不可取。”

当然,吕夷简不光提出后果,还有解决的办法,当“宜建都大名,示将亲征,以伐其谋。”

大名府当时还只是军事重镇,有“控扼河朔,北门锁钥”之势,讲白了就是北大门,仁宗干脆把大名府提升为陪都,定名“北京”,以示强硬的态度,辽国见宋人居然硬气了,也就打消了南侵的念头。

那个时候是澶渊之盟后的四十年,与现在又隔了六十年。

所以宋辽两国,至今已经维持了近百年的和平,不得不说大名府的存在居功至伟。

可这一日,林元景走出临时居住的府邸,看着繁华盛景,却不禁叹了口气:“千百处舞榭歌台,数万座琳宫梵宇,这还是北方的军事重地么?”

若论煌煌巨城,盛世繁华,没有一座城市比得上汴京,但汴京醉生梦死,好歹是一国都城,大名府是直面北方威胁的军事堡垒,岂可如此?

正感叹之际,徐宁挺拔的身影来到边上:“林叔!”

林元景看向徐宁,见他眉头微皱,就知道没什么好消息,低声道:“进去说吧。”

两人来到府中,挥退了下人,林元景也就直言不讳了:“是不是又跑了?”

徐宁点了点头:“我们上次打草惊蛇,明尊教不可能无动于衷,这次盯上的据点,贼子已经提前撤走了。”

林元景道:“不奇怪,如果贼人还在,王氏那边就不会让我们动手,肯定是将功劳抢过去了,现在只剩下相州那边,偏偏相州又是韩氏之地,根本不容许外人接近……”

徐宁皱眉:“林叔,他们这般掣肘,我们会一无所获啊!”

林元景开解道:“来时二郎就说了,此次重点不在于剿灭了多少贼人,而是将他们经营多年的据点拔除,到时候邪教经此一役,必然元气大伤,很长一段时间都折腾不出什么风浪了。”

徐宁很不甘心:“可我们明明能够抓住那个护法,都是王继忠和王继英兄弟故意为难,他们杀良冒功被林叔阻拦,居然还倒打一耙,要定我们的罪,幸得李知府廉直……”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