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603章

作者:兴霸天

红着眼眶的高俅怒道:“在家里你还称呼职务?”

高廉:“……”

高俅也知道迁怒堂弟不对,但还是忍不住伤感地道:“你们不懂,丁判官与我何其投缘,我们一起缉拿贼人,一起铲除奸佞,一起抄家……可现在,再也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

他是真的难过,没想到大年初一收到这等噩耗,更是知道这件事势必让朝廷震怒。

开封知府,不仅是宰相的预备役,更代表京师国都的颜面,这样的高官在大年初一死于府中,还被屠了满门,影响实在太恶劣了。

所以高俅勉强压制住心情,开口道:“备马!入宫听命!”

数匹快马出了高家,向着皇宫而去。

路上的行人并不多,汴京罕见地现出几分冷清,但从明天开始肯定又会热闹起来,并且一连热闹到元宵节。

对于官员来说,新年有七天假,所以今日被惊动的都是额外加班,而当高俅路过一个个垂头丧气的吏员进出的开封府衙前,却立刻停下马来。

倒不是因为开封府衙的最高长官人没了,却是不知道是哪个杀千刀的这么勤快,居然在衙门前的通缉告示中央,又贴上了一张通缉画像。

毫无疑问,正是丁润。

看着与公孙昭并列的丁润,画的还挺像,那大脑袋特别有神韵,高俅心中五味杂陈,明明之前还一起缉拿着邪教贼子游街,一个称青天,一个称阎罗,怎么突然之间,就成了对立的关系呢?

正再度伤感着呢,眼角余光一闪,一道熟悉的身影似乎掠了过去。

高俅面色微变,翻身下马:“你们先去皇宫前等待,我在开封府衙内寻找一下线索。”

高廉和焦挺面色变了,却见高俅已经大踏步走了进去,想了想还是没敢抗命,策马离开。

而高俅来到了开封府衙的一角,距离丁润原本办案的屋舍不远的地方,就见一个大脑袋探了出来,对着他笑吟吟地道:“高兄!”

高俅神情极为复杂:“丁……丁兄弟,你这又是何苦呢?”

丁润将吴居厚和赵挺之的谋划简单讲述了一下:“我现在出手,还能趁其不备,出一口恶气,等到真被他们告到官家面前,他们有所戒备不说,各部司也会派人来抓我,官兵对付邪教徒不顶用,抓自己人说不定有能耐得很,到时候我只能灰溜溜地逃走,想想就气啊,所以不如先下手为强!”

高俅大为不满:“他们要污蔑你,你为何不先跟我和林公子说呢,难道不相信我们能护住你?”

丁润笑了笑:“高兄,我与你不同,我身上确实有事,贪污受贿,拿了不少好处,他们不叫污蔑,只能叫针对,毕竟平日里贪污些钱财不算事,百官都在贪,但到了内斗之时,就是最好的攻讦借口。”

“有些事情是避不过去的,朝廷一向如此,我早在皇城司时就看得清楚,只是那个时候穷困得没有贪污的机会,后来成为判官,还是因为公孙昭上了通缉榜单,结果现在我也上去了!”

“那通缉画像是我亲手贴的,也是我当判官所做的最后一件事,想来还挺有趣……”

说到这里,丁润仰天长叹:“我以前觉得小师弟刻板迂腐,才会处处碰壁,当不了大官,直到我从皇城司亲自进了开封府衙,才发现不全是公孙昭的问题,世道如此,我能怎么办呢?”

高俅张了张嘴,想要开口,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丁润叹息片刻,收敛情绪,正色道:“你我投缘,我来见一见高兄,主要也是想询问一下,接下来有什么需要我配合的,让我舍了性命,投案自首是不可能的,但其他事情倒是能相帮一二,毕竟此事很可能影响到你……”

高俅心头感动,也觉得不能辜负这份情谊,甚至首次不先去请教林公子,断然道:“你出城吧,越快越好!”

丁润笑道:“还没结束,不过放心,我不会让你为难的……”

他深深凝视了高俅一眼,想要开口,但最后也只化作重重的一抱拳和最后的一句话:“山高水长,江湖再见!”

目送丁润洒脱的背影,消失在视线之中,高俅眼眶大红,泪水终于忍不住落下。

几许悲伤,几许彷徨。

第693章 一步一步蜕变为真正的青天

“陛下,丁贼蠹财伤民,坏法败律,早不复臣子之恭,今凶焰涛张,残害忠良,又致京师之祸,万万不可纵了此贼,致民心沸腾,国朝动荡啊!”

当高俅赶到皇宫时,发现这里已经聚了一片文臣,有的甚至跪了下去,向殿宇叩首,放声悲呼。

永嘉郡王和永阳郡王遇害时,没见到这群士大夫这般悲痛。

太后驾崩时,简王府失火时,也没见到这群士大夫这般悲痛。

现在吴居厚全家被杀,怎么一下子就动摇国本了?

高俅心情本来就不好,再看这群人一个个哭天抢地的模样,脸上的神色就更差,还冷哼一声。

这副面孔落入有心人眼中,赵挺之顿时挺身而出:“臣弹劾皇城司提举高俅,与丁贼恣意为奸,迷国罔上,窃弄威权,此贼不除,恐不足以平上下之愤!”

高俅本就从丁润口中得知,此次针对他们的,就是吴居厚与赵挺之,眼中顿时露出恨意来:“赵挺之,你身为御史中丞,就是这般信口雌黄的么?”

赵挺之双目圆瞪,大义凛然,直接上前,连声质问:“高俅你休得猖狂,谁不知丁贼与你相交莫逆,同进同退,此贼更有意卸去判官之位,入皇城司为你副手,现在丁贼行此滔天大罪,你便是狡言脱罪,试问能堵住天下悠悠之口么?”

高俅这个时候其实应该反驳:“皇城司也可调动禁军各班,照你的意思,禁军上下也全是贼子?丁润本就是皇城司公事,后得官家信任,才调入开封府衙,现在想再回皇城司,又有什么怪异?”

但他的反应和口才,相比起专门喷人的御史终究差得太远,再加上赵挺之直逼过来,那唾沫星子喷在脸上,一时间被对方气势所摄,只能气得哆嗦:“赵挺之你……你……”

眼见高俅这般不堪,赵挺之的气势愈发强盛,发现此獠做贼心虚,其他臣子也围了过来,七嘴八舌,千夫所指,把高俅包围在中间,疯狂输出。

“肃静!”

所幸就在这时,尖利的太监声响起。

群臣看去,就见杨戬、蓝从熙一左一右簇拥着赵佶,从大殿内走出。

赵佶的脸色发白,倦容满满,显然还没从昨夜的守岁中恢复过劲来,大年初一收到这个消息,更是令这位大宋官家有些发懵。

地方上杀官造反的例子并不少,官府盘剥得太狠了,总会官逼民反,习惯性镇压便是,但在汴京开封府衙的长官被屠了全家,这又是开国以来头一遭,关键杀人者还是其直系下属,甚至气焰嚣张地留下姓名。

换成以前,赵佶或许会感到暗喜,以为可以转移话题,但经过这段时间的实践,他也明白了,这个消息的冲击性固然强,但区区一个吴居厚,顶多是几天的话题,压不下弑母的热度。

所以他考虑的是,如何利用这件事稳定自己的皇权。

之前将群臣阻拦在大殿外,是赵佶的手段,眼见高俅被围攻,即将招架不住,适时出面,自然也是他的意思。

高俅看到赵佶,立刻扑到面前,连连叩首:“请官家为臣作主!为臣作主啊!”

赵佶看着他,轻轻叹了口气:“高卿家……唉!”

将高俅和太监放在一起比较,赵佶更相信太监不会背叛自己,但将高俅和群臣放在一起,赵佶肯定是信任高俅,毕竟这位是如今外朝的唯一心腹,所以是肯定要保的。

不过迎着文臣那一双双刚正懔然的眼神,很清楚士大夫团体势力庞大的赵佶,也不会正面抗衡,对着高俅缓缓地道:“丁润身为开封府衙判官,以下犯上,罪恶滔天,你提举皇城司,有监察官员之责,却毫无作为,任由吴龙图全家尽殁,当受责罚,卸下提举之位,降为提点吧!”

高俅伏于地上,觉得天都要塌了,泣声道:“官家!臣冤枉啊!”

赵佶不理他,看向赵挺之:“赵中丞,你以为如此惩罚,是否合朝廷法度?”

赵挺之的眼睛微微眯起,依照官家如今所定的责任,如果此案皇城司有错的话,同样监察百官的御史台就没有懈怠之罪么?大理寺和刑部就没有过错么?

这一棒子打下来,看似打的是高俅,实则覆盖面极广,他再仔细想了想,知道借此机会将高俅彻底打死,终究是不现实的,唯有道:“陛下英明!”

赵佶微微颔首:“赵中丞,你既疑心高俅与丁润狼狈为奸,那高俅理应避嫌,将丁润绳之以法,以儆效尤的职责,就交托给你了,御史台能否不负众望,担此重任,将贼人缉拿归案?”

话说到这个份上了,赵挺之自然不能说的不能,开口道:“臣责无旁贷!”

赵佶点了点头:“好!近来是多事之秋,定是有敌国见我大宋承平百年,百姓安居,暗中兴风作浪,图谋不轨,诸位卿家不可遂了贼人之愿,做出让亲者痛仇者快之事!”

群臣面面相觑,倒也愿意接受这个解释,齐声回应着:“陛下圣明!”

赵佶按了按眉头,心中更生出在士大夫里面提拔自己亲信的想法,挥手道:“退下吧!”

一场喧闹告一段落,虽然没有将高俅一棒子打死,但官家至少赏罚分明,表现出了态度,群臣还是满意的。

同时对于主持正义的赵挺之,又有诸多臣子围了过去,簇拥着这位御史台的长官,商议着怎么将丁润三司会审,罪行宣告天下,以警醒世人,绝不可犯此大恶。

而前面官家消失,后面群臣离去,位于中间的高俅握紧拳头,缓缓起身,脸色忽红忽白,悲愤交加。

他突然理解,丁润为什么要举起屠刀了……

但理解归理解,蹒跚地走出宫门,在等待的高廉和焦挺担心的注视下,缓缓上马的高俅,第一句话还是:“走,去书院!”

策马来到岁安书院门前,高俅又意识到自己来错了地方,今年是大年初一,林公子怎么会在书院呢,可为了这等事去家中拜访,又似乎……

所幸就在这时,院门打开,那道熟悉的挺拔身影走了出来,对他微微而笑。

高俅眼眶大红,冲了上去:“林公子,幸好还有你在,还有你在啊!”

李彦将他扶住,带进院中,沏了一杯茶:“高提举,乱必出错,定一定心。”

高俅咕嘟咕嘟喝茶,然后低声道:“我已经不是提举了……”

李彦心想赵佶真是够怂的:“但仍是提点,对么?”

高俅点了点头,深深叹了口气:“我其实知道,无论是提举还是提点,皇城司都由我做主,但我就是不甘心啊!这提举之位,也是得了邪教于各州据点,立下大功换来的,凭什么因为那群文臣几句质疑,我就要获罪降职,我什么都没做错!”

李彦道:“那当年狄武襄做错了什么?与狄武襄同为枢密使的王武恭,又做错了什么?他们为什么会被文臣所污蔑,获罪降职?”

高俅脸色难看:“林公子难道也觉得,世道就该这般?”

李彦道:“当然不该!我坚信历史会给予公正的评价,以后会有无数人为狄武襄鸣不平,为遭受不公待遇的武人鸣不平,但现在朝堂风气确实如此,文臣掌控着话语权,只要被他们抓到一个毛病,就能借题发挥,众口铄金,不仅是当今天子,历代大宋官家都有顾虑。”

高俅眼神黯淡,肩膀垮下:“明白了,我区区一人之力,确实抗衡不了大势……”

李彦道:“但从另一方面,这样的文臣都奈何不了高提举,便是以莫须有的罪状污你,只要官家心中能辨忠奸,都无法真正影响到你,这说明高提举做的,是真正正确的事情!”

“这方面老百姓其实体会得最清楚,谁能让他们安居乐业,谁就是好官,所以百姓称你为青天,而对于吴居厚很不待见!”

高俅闻言精神一振,之前跪倒在大殿前,他都觉得自己被所有人放弃了,直到这一刻,才重新拾起尊严与信心:“林公子所言不错,当官就是要为民做主,我做的事情是有意义的!”

他深吸一口气,咬了咬牙道:“林公子,我不久前在开封府衙内,遇到丁润了……”

李彦道:“丁判官怎么说?”

听到这个称呼,高俅彻底放心,果然林公子与其他人都是不同的:“丁判官说吴居厚和赵挺之合谋污他……虽然他也贪污受贿了,但他们显然不是为了公理正义,就是冲着皇城司来的,现在吴居厚全家被灭,听丁判官的意思,不准备离开,应该是盯上赵挺之!”

高俅之前觉得丁润走了极端,现在则觉得丁润的办法真是痛快,说到最后一句话时,甚至带着浓浓的期待,就差直接咒赵挺之去死。

李彦却沉声道:“赵挺之不比吴居厚,且不说此次开封知府被灭门,朝廷肯定会加强护卫,绝不会再让惨案发生,丁判官对于赵挺之的了解程度也不够,万一贸然出手,可能落入陷阱……”

高俅变了脸色,左右看了看,低声道:“那我们怎么帮他?”

李彦摇头道:“不要轻举妄动,也不要小觑了御史台,丁判官之前与我们的往来,肯定落在有心人眼中,他们现在找不到丁判官下落,说不定就希望从我们身上着手。”

高俅大为凛然,点头道:“好,我不会轻举妄动的!”

李彦又道:“此事官家既然交给御史台,就看他们怎么办,高提举接下来,不妨多多招揽帮手,提升皇城司的工作能力,那位焦挺起初被管家所污,后来被识破,这何尝不是高提举提升自我的表现?此等原本会埋没的人才,正该多多益善!”

高俅抱拳道:“我明白了!”

两人又探讨了半晌,等到高俅深深一礼,举步走出书院,等待外面的高廉突然发现,短短一个上午,一种难得的蜕变,好似就发生在这位堂兄身上。

褪去了几分浮躁,多出了几分坚定,翻身上马后,高俅迸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工作热情:“走!回皇城司!”

听到外面的马蹄声远去,书院中的李彦放下茶杯,有些感慨。

高俅一步一步蜕变为真正的青天,他的引导推动固然重要,但世道的压迫也不可忽视,当真是离谱。

既然这么离谱,他晃了晃铃铛,以心有灵犀对小黑传去简单的消息:“去将箱子拿来。”

“佐命”许久不出现,京中官员怕是已经忘了,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大逆!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