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593章

作者:兴霸天

李彦看了眼晕倒在地上的男子,再打量这从其腰带种搜出的各种器物,露出饶有兴致之色。

他在法器一道上刚刚入门,但对于灵性材料的选取和天地元力的运用,已经有所见解,一看这些器物,就发现了其中的巧妙性。

正如之前想将自己用不到的御兽铜牌给小黑,却担心它没有法力驱动一样,眼前这个男子恐怕也是没有修出法力,而是通过自己的奇思妙想,打造出了这些不用法力驱动的物件。

不过如此一来,威力方面难免有所欠缺。

除了一物。

李彦看着小黑爪子下按住的风雷子,伸手一招,将这看上去有点像手持炮筒的武器拿了过来,仔细把玩一番,摇头道:“威力确实巨大,但这样一炮开出去,目标不说,后坐力全部要由自己来承担,未伤人先伤己,显然是失败的武器,你说是么?”

凌振知道装不下去了,但依旧紧紧闭着眼睛:“我没看到你们……别杀我……没道理……”

李彦啼笑皆非:“你是出自金精山,想要那块御兽铜牌么?不要怕,我们没想害你性命。”

凌振不信,脱口而出:“关系到五万贯呢,你们岂会放过我?啊呸!”

李彦一怔:“多少钱?五万贯?”

凌振说完就恨不得抽自己几巴掌,再听对方那声音里明显透出震惊,立刻闭上嘴。

李彦确实有些震惊,对半抽成也太黑了,检查了一番物件,开口道:“这手炮我很有兴趣,就留下了,御兽铜牌早已不是你们之物,追踪所用的罗盘我也收下,剩下的物归原主。”

他对着小黑使了个眼神,小黑心领神会,爪子一挥,绑住凌振的绳索立刻断开。

听到脚步声远去,凌振一动也不敢动,直到四周完全没声音了,才偷偷睁开一条缝隙。

眼见真的没人,他一跃而起,将自己的物件纷纷收进腰带,往腰间一围,嘟嘟囔囔地道:“汴京太危险了,别让我再碰见你们,碰见你们一次,我就不认识你们一次!”

想到与御兽铜牌失之交臂,这要是拿回去,叔父哪怕不分自己一半,两成总该有的吧,那自己又能买许多材料了,凌振唉声叹气地离去,却不防后面一双眼睛幽幽地盯着,身形晃了晃,悄无声息的跟了上去。

对于李彦来说,这就是个小小的插曲。

小黑继续去调查李宪留下的黑材料,顺带也关注一下金精山这个道家福地,他则回到太学门口。

这里的气氛依旧凝重,有种后世高考考场外的既视感。

相比起李彦的淡定,蒋敬和朱武的表情,比起和商丘行会谈判时都要紧张,凑了过来:“兄长,大事不妙,嵩阳书院也来人了。”

李彦顺着他们的目光看了过去,就见一群白发苍苍,看上去就皓首穷经,很有学问的儒者立着,不少家长就围在他们身边,不禁皱眉道:“八大书院,居然也安排学子来考太学?”

天下八大书院,都有士林中声名显赫的大儒坐镇,历代科举也有相当一部分的进士,出自这些书院,哪怕在师资力量上,肯定逊于太学,每年的束脩费用也收得极高,偏偏有不少富商,喜欢将自己的孩子送到八大书院去学习。

因为太学里面的学子地位,往往要看朝中权势,三舍法的考核也相对严格,一旦不合格,是会降舍乃至被逐出的,而书院中却更容易使钱财,请名儒辅导。

再加上穷人家的孩子,欣喜于太学的吃住免费,富豪子弟又不在乎这些,相比起上大课,当然得到名师单独辅导更加划算,选择八大书院也就正常了。

但他们现在来抢太学生名额,却是令人气愤,朱武就沉声道:“此次太学仅仅招收一百名稚子,嵩阳书院就带了六十名学子来,怕是有志在必得之意……”

蒋敬哼了一声:“穷苦人家的孩子上太学,可以改变接下来的生活,能在八大书院上学的,却根本不在乎这些,一百个名额,他们一下子想占去六十个,当真是过分!”

朱武道:“这是为了书院扬名,上届科举,嵩阳书院中进士的数目最少,生源也立刻变少,自然要抓住每次扬名的机会。”

李彦道:“如果这么说的话,嵩阳书院是相距汴京最近的,这次带队前来也正常,没有我们,还真被他们成功占据了大部分名额……”

蒋敬稍稍沉默,朱武想了想还是道:“兄长,我们虽然这段时间一直在让学子特训,但跟京内其他书院竞争倒也罢了,这嵩阳书院精挑细选出来的学子,恐怕很难比过他们。”

李彦道:“不必担心,如果是解试,最重要的还是知识的积累,考试的方法再好,做不出来就是做不出来,但蒙试本就是给稚子的入学所用,内容简单,方法和心态就更重要了。”

“退一步说,我们书院能来考试的,也只有五十多人,我是没有自大到他们能全部考上的,能录取三十人,就已经很好了。”

蒋敬和朱武被他感染,自信心上涨:“兄长所言极是!”

李彦笑笑:“等不了多久的,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确实不用等多久,蒙试的内容不多,时间也不长,真正的考试时间大概也就在一个时辰左右。

此时已经进行到大半,考场之中,有稚子开始交卷了,然后在教习的安排下,去下一个地点诵读《六经》《孝经》《语》《孟》。

相较于童子试更加注重诵读,太学的蒙试在笔试上要求更高,此时阅卷的博士一边批改,一边议论纷纷:“这么快交卷,又答得这般准确,应是出自八大书院吧?”“刚刚打听了,嵩阳书院来人了。”“唉……京中学子,难矣!”

无论是因为出身贫寒,还是对八大书院与太学分庭抗礼的不悦,众博士都是不太希望看到,八大书院的学子来抢占太学资源的。

不过对方真要这么做了,他们也没办法,毕竟太学蒙试是只要年龄适合的孩子都能来考,而出自大学院的稚子学问,确实比起其他同龄人要高出一截,得到录取再正常不过。

然而也有博士观察细致:“你们发现没有,刚刚那些交卷的学子衣着,都很朴素,不像是富家子弟。”

此言一出,其他博士反应过来,顿时诧异:“难道不是嵩阳书院的学子?”

他们再度看向试卷,发现这些学子风格相似,没有一个全对的,有的甚至空了题目,但综合来说,答题速度又快,准确率又高,这般水平,只要诵读那块过关,录取应该没有问题。

终于有博士忍不住了:“等那些学子答完后,去问一问,他们到底出自哪座书院?”

当得到了答案,却令众博士不禁更奇怪了:“岁安书院……京中有此书院么?”

面面相觑之际,一道苍老的声音响起:“老夫倒是知道,这是林冲林二郎,开办的书院。”

众人想了起来:“原来是此人,据说过目不忘,聪辩明慧,是位奇才。”

苍老的声音出自虞博士之口,相比起那时带着李彦和丁润查案,经过太学案的折腾,他苍老了不少,开口道:“此人当时有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又有‘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之说,看似浅显,却又蕴含大义,不仅自身有天赋,还有师者的风度,实乃大才!”

博士们纷纷点头,又有人赞赏道:“听闻这位林二郎淡泊名利,不受官职,如今开办书院,教书育人,蒙以养正,好!好啊!”

又有博士提醒道:“我们也不可偏颇,还是要公正以对。”

众人懔然,太学内刚刚受舞弊案影响,正是相对最廉洁的时候,他们自然不敢造次。

不过虞博士看到考场内的情况,抚须一笑:“不必担心,此次嵩阳书院遇到这么个意外对手,怕是要失算了!”

……

“出来了!出来了!”

太学门口。

在众多家长翘首以盼的注目下,太学教习领着一队队孩子,往外面走来。

相比起来,各大书院的先生就相对淡定许多,盘算着给嵩阳书院分去一大半名额后,自己书院还能有几人录取,而嵩阳书院的老先生位于中央,自信地迎接着凯旋的学子。

但印入他们眼帘的,却是一张张垂头丧气的脸,甚至有的红着眼眶,当场哇哇大哭起来。

老先生皱着眉头,上前询问,听到了这样的答案:“他们做得好快!”“我急了,但越急越不会……”“呜哇哇哇!”

在书院做题家们又快又稳的表现下,见识不够的资源咖心态崩了。

李彦则带着满面笑容的蒋敬和朱武,迎上了自己书院的学子们,不少孩子的脸上也有泪水,却是喜极而泣。

根据那些教习温和的话,他们真的能入太学,不仅为家中节省下束脩的费用,还能让家人得到关注照料。

看着这些孩子,李彦露出了由衷的笑容,自信又自豪:“走,我们回书院!”

众学子齐齐行礼,高声应道:“是!院长!!”

第680章 打造全能青天

“兄长,正式放榜了,我们学院五十一位学子,录取三十二位,嵩阳书院六十人,只录取十三位,这次他们丢大脸了。”

蒋敬兴冲冲地进来,告知了好消息。

李彦也露出笑容,十分高兴:“这么说来,嵩阳书院就抢去了十三个名额,发挥严重失常,不错!”

蒋敬笑道:“若是嵩阳书院没有发挥失常,恐怕京内其他书院就分不到什么名额了,这次其他书院都赞颂兄长呢,就是跟嵩阳书院结下梁子了。”

李彦毫不在意:“我们好好办学就行了,这什么梁子不梁子的,不必理会。”

蒋敬对嵩阳书院很不顺眼,他原本也有去八大学院读书的,却对高昂的束脩费用望而却步,不愿意让供他读书的蒋老汉更加辛苦,现在有了书院的工资,生活顿时好了起来,更兴奋的是看到了壮大的机会:“我们学院经此一役,在京师已是声名鹊起,可以扩大生源了。”

李彦叮嘱道:“扩大生源的前提,是有足够多的教习先生,等到年后,书院要做的第一步,是多招些太学生来作为教习。”

“不过要谨记一点,学的好,不见得会教人,之前那几位教习我就不太满意,整日埋头读书,他们想要考进士的心情我很理解,但既然拿了书院的薪酬,也该对学生上心才是。”

“接下来,那些敷衍了事的,统统解聘,淘汰筛选,有了合适的教习后,再扩大生源。”

蒋敬重重点头,有些不舍:“明白!兄长看来是定下,年后就要离开京师了?”

李彦笑道:“我父亲已经北上大名府,我也想趁此机会出去转转,说不定还能在外面再开办几座书院,这京中就交给你们了。”

蒋敬郑重地道:“请兄长放心,我们一定不负所托!”

李彦也是有意锻炼岁安一期的学员,这群人本来就各有所长,如今将他们引向更加广阔的未来,当然也要给予更加宏大的舞台,供其施展才华。

蒋敬离开后,他埋头继续编写下一阶段的教材,突然耳中一动,听到一只猫儿从外面跃了进来。

不是小黑,但身上有着御兽铜牌的气息,李彦虽然不知道这是五虎将之一,却也清楚小黑那边怕是有所收获了。

果不其然,猫儿一溜小跑着进来,将嘴里叼着的画卷放下。

李彦展开,发现先是画了一个湖泊,天上悬着月亮,湖边上有几位穿着内侍服饰的人,似乎在等待着什么,小黑蹲在另一侧监视着他们。

不用担心地点,旁边已经歪歪斜斜写了,金明池。

“这办事效率,令大宋朝廷汗颜啊!”

李彦欣然起身,想了想,从盒子里取出僻幽甲带上。

等到大半个时辰后,他赶到金明池外,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夜色再度降临。

在汴京,金明池也算是一个地标式建筑了,因为每科科举结束后,进士们便会骑马带花游街,从东华门一直走到城西的金明池,参加琼林宴。

这个池面不大不小,从高空俯瞰,是一个较为规整的正方形,此时因为是寒冬,湖面上已经结了一层冰。

小黑就在冰面上滑来滑去,玩得挺欢,感应到有生灵靠近,立刻停下,摆出一副正经的模样,发现是李彦后,才重新放松,又溜达了几下,才朝着这边挥了挥爪子。

李彦失笑,这猫儿还挺在乎在手下面前保持威严,同时感应到它的想法,得到确定:“画中的意思,果然是今晚将有太监在此处交易……”

他将僻幽甲贴在自己的腿上,身体顿时又虚化起来,飘入湖中。

小黑则回到湖心岛的小殿,临水观风,皮毛渐渐变成纯黑,在吸纳天地元力入体的同时,身体也与黑暗融为一体,似是隐身了一般。

一人一猫耐心等待,半个时辰后,马蹄声传了过来。

“还真是童贯的干儿子。”

当来者翻身下马,到了金明池边时,李彦目光一扫,就知道这次是找对目标了。

童贯的风格与寻常阉人大相径庭,他不仅长得孔武有力,声如洪钟,还留有胡须,单从外表上看,和太监没有半点关系。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童贯的干儿子们也喜欢打熬气力,提升武艺,作为和洞云子亲手血洗了六处豪宅的“佐命”,这点再清楚不过。

所以除非极小概率事件,恰好宫内也有一群热爱习武的内侍外,否则出现在此处这五个身材魁梧的阉人,应该是逢年过节给童贯上坟的没错了。

五个干儿子站在池边,开始默默等待。

寒风呼啸,呜呜的吹。

李彦觉得这样飘出去,指不定又会出现一两个刘光世。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