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55章

作者:兴霸天

“你真敢这么跳啊……”

李彦偷偷捂脸。

路上,他把西安慢摇也教给了丘英,并请教他合不合礼仪。

跟世家子跳这个,李彦就当是整活,但到皇帝面前这么跳,还真有点虚。

没想到丘英此时就摇上了。

丘英倒是有自己的考虑,他的身体还未痊愈,刚刚又一路骑马,如果再剧烈活动,确实不太受得住。

这慢摇,反倒符合身体状态,只需再添加点步伐,轻轻松松。

“咦?四郎这舞姿颇为有趣啊!”

李治看了,声音里有些笑意。

蹈舞本来就没有规定的动作,主要是展现出热情,大部分的动作就是摆臂摇胯。

其中手臂以撩、甩、晃为主,有些动作还真和慢摇有些类似。

丘英在步伐上还增加了不少,让整体动作更加贴合时代风格,一舞完毕,李治颇为满意,臣子费尽心思改良舞姿,说明心里对他是真心爱戴。

李彦松了口气,但想着自己以后真的这么跳,又觉得有些羞耻。

不过下一刻,他愣住了。

“你们舟车劳顿,朕也累了,改日再见吧!”

因为李治摆了摆手,内侍再度前来引路,居然让他们退下了。

“陛下,臣等……”

丘英也怔了怔,但见到御幄内的李治似乎真的很疲惫,身侧的武后扶住他的身子,用手轻抚后背,也不敢再说,乖乖退下。

跟在内侍的身后朝外走去,他觉得奇怪。

按理来说,无论是他的奏报,还是裴思简的奏报,都对李彦大为赞赏,其中功劳讲得明明白白,为什么二圣对李彦这么冷淡呢?

李彦同样感到莫名其妙,你们不是原本只让我回来汇报的么,怎么理都不理?

他对于皇权没什么敬畏,不像这个时代的人,跟皇帝说上几句话,指不定能激动到抽过去,但作为历史系的学生,是真的蛮好奇武则天到底长啥样,也想跟李治聊几句。

结果一项都没达成。

这对夫妇坐在帷幕后面,倒是方便观察外臣,外臣连他们的脸都看不见,更别提察言观色了。

真特么阴!

出了紫宸殿,被晚风一吹,李彦一个激灵,又开始考虑住宿问题。

长安不比凉州,宵禁是很严格的,晚上倒不是没有活动,而是基本在各个坊市内部嗨。

现在他离开大明宫,是在禁卫的护送下,直接去卫国公府,还是跟着丘英回府,对付一晚上?

正想着呢,前面的丘英脚步一顿,目光看向前方。

一座御辇出现。

为了抵御晚风,辇具上面也被围得严严实实,来到身前,前面的帘幕掀开,露出一位年轻郎君来。

面容病弱,身体瘦削,但眼睫乌黑,眉梢斜飞入鬓,五官俊朗,一袭紫袍,贵气逼人。

腰间的鱼符,折射出玉质的光彩。

鱼符相当于大唐的腰牌,在长安城中进出宫城都需要它通行,不同的身份,佩戴的鱼符材质也不同。

普通官员和宫城侍卫用铜质鱼符,亲王和国公用金质鱼符,而戴着玉质鱼符的,全天下只有一个人。

丘英和李彦赶忙躬身行礼:“臣拜见太子殿下!”

太子开口,有气无力的声音几乎是一脉相承:“不必多礼,我对凉州之事颇多好奇,丘公有伤在身,是否不便?”

丘英懂了,嘴角微微扬起:“臣确实有伤在身,然李武卫全程历战,立功颇多,由他向殿下禀告,胜过微臣。”

太子看向李彦:

“那就有劳李武卫了。”

……

与此同时。

紫宸殿内。

刚刚还半条命的李治,重新端坐起来:“你看这李元芳如何?”

武后道:“相貌周正,英气勃勃,是个重情重义的好孩子,刚刚你不理他,他很失落。”

李治微笑:“小小年纪,有勇有谋,最难能可贵的是,刚刚他并不怨怼丘英夺走功劳,懂得知恩图报。”

喘了口气,李治十分赞许:“这样的小郎君,跟在太子身边,朕心甚安。”

上位者很有意思,最好臣子冷血无情,别被家族束缚,只为他们效力。

但如果臣子真的那么做了,他们又会忌惮,对家人都这么冷血,凭什么对自己真心效力呢?

这种矛盾的心理,和后世那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老板是差不多的,好事全想占了。

李治和武后也不免如此,对于李彦这种世家子里的异数,就极为满意。

不过也要考验一下他的品性。

他们特意让柴青去招,如果李彦一个人急冲冲入京,把丘英抛开,那李治和武后依旧会用他,态度却又不同。

此时先冷遇一番,再让太子出面,收获忠心,想必李元芳心情大起大落之后,正在感激涕零。

……

帝辇旁。

受邀与太子同行的李彦,心情毫无波动,只是有点想笑。

第一次见面就开始PUA?

真就不出意料的全是套路,没有一点真诚!

第55章 《太子宫闹鬼事件》

大明宫内。

太子坐在帝辇内,李彦在旁边同行,两人正在谈论凉州的案情。

太子先是默默聆听,沉思片刻后,开口问道:“那些苏毗贵女,安置在何处?”

李彦道:“与贾思博和众暗谍一同,已至岐州。”

太子道:“好好对待她们,吐蕃国内矛盾积攒,必要时可从内部下手。”

他神色凝重:“那名叫丽娘的女谍,能在短短两年内,让一个契丹逃民,成为高门贵人的座上宾客,值得警惕。”

“吐蕃钦陵本与薛将军约和,现念曾古死于凉州,消息传回国内,肯定对我大唐颇多指责,主战的噶尔家族获利,有了再度出兵的借口。”

“也要注意西域各国的动向,安西四镇不复,西域商道不畅,西域诸国难免生出不臣之心,咳咳……”

说到这里,太子忍不住咳嗽了起来。

李彦道:“殿下保重身体。”

太子缓了口气,又问道:“自大非川战后,凉州市价涨幅几何?”

李彦想到了当初张环给他报的价格,立刻道:“凉州这里,原本1文钱能买2个鸡蛋,5文钱1升醋,11文钱1斗米,40文钱一只鸡,50文钱一斤盐,600文钱一头猪,后来都要涨上三四分……”

太子叹息:“三四分啊,百姓不易,这还是凉州,陇右之地,今年收成如何?”

李彦一路经过各州,也对当地有些许了解,微微摇头:“收成不佳。”

“关中近年也不好……”

太子摇摇头,露出忧色,又转回凉州局势:“昔日安氏灭凉,蕃胡所助良多,此次若是安氏被诬蔑,吐蕃细作再趁机生乱,凉州必遭重创,甚至波及整个陇右……咳咳……幸有李武卫……”

李彦见他气都要喘不上来了,赶忙道:“不敢当殿下赞誉,殿下保重身体。”

太子轻轻摆了摆手:“无妨……那贾思博所为,既要祸乱凉州,也是针对内卫,此举必有朝中之人为内应,要找出这个人……”

他声音越来越有气无力,最后靠在帝辇的背椅上,开始休息。

李彦松了口气,也有几分思索。

不愧是从九岁开始,十年时间内监国了整整六次的李弘,很有水平。

而李弘这个名字,后世不觉得什么,顶多觉得弘字不错,但这个年代可了不得。

它迎合了道教的一句谶语,叫“老君当治,李弘当出”。

如果太上老君降临凡世,天下就会迎来太平,而老君将化名为李弘,治世天下。

因此民间有人造反时,有些头领就会自称李弘,蹭道教的流量,吸引民众的投诚。

考虑到武则天生李弘的时候,还是武昭仪,别说王皇后,连萧淑妃的势力都比她强,敢给长子起这个名字,可以说是擅于借势,又野心勃勃。

我儿子以后就是要当皇帝,而且开创太平盛世!

当然,这也可能是由于王皇后不孕,一直没有嫡子的李治,动了立武媚为后的念头,因此才给儿子起了这个名字,寄予厚望。

“可惜啊,李弘这身体跟李治简直是一脉相承,还要更差……”

李彦暗暗摇头。

李弘据说幼时就沉疴缠身,患有瘵(zhài)病,也就是痨病,肺结核。

这种病在古代是绝症,无法治愈,只会不断耗损身体,最终咳血死去。

李弘如果真的是小时候就生了这病,换成平民老百姓早投胎去了,也就是身为太子,有御医不断用药调理,才能活到现在。

只是这身子骨,也太弱了,说说话就气力难继,体质怕不是只有1点?

太子沉默后,一行人并没有往宫外走,而是来到大明宫的少阳院。

隋唐太子的东宫,本来在太极宫东边,靠着宫城东墙而建。

但这座宫殿的历代主人,杨勇、杨广、李建成、李承乾,就没一个好下场。

由于太不吉利,再加上修了新的大明宫,八年前,太子李弘就搬到了大明宫内的少阳院居住。

这里面也修建了让太子料理政务的外廷,和寝居的内宫,相当于新的东宫。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