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431章

作者:兴霸天

并且地处偏僻,几乎到了边缘地段,令武氏子既感到屈辱,又暗暗叫好。

整天遭到鄙视,做点坏事就要被砍头,古往今来哪有这样的外戚?

这大唐不待也罢,正好方便逃跑!

等到没了外人,武攸暨积极地道:“吐蕃人让我们收集的情报呢?都拿出来看看!”

武延基嘟囔道:“这群蕃贼太可恨了,居然反过来要挟我们……”

说着取出一路上记录的所谓情报,互相核对之后,不禁愣住:“为什么我们记录的都不一样?”

“唐军人数只有三万人么?”“明明是五万,我听得很清楚,关中折冲府调来的,绝对不会有错!”“这个粮草数目也不对……”

众人面面相觑。

如此记录,难不成让吐蕃人猜他们哪个对,亦或是都不对?

武延基恼羞成怒起来:“吐蕃人真是愚蠢,肯定是武攸宁在吐蕃胡言乱语,才让吐蕃人对我们有此期待!”

武攸暨觉得这话怪怪的,却又生出另外的疑惑:“你们说这吐蕃是不是真的不行了啊,否则为什么会让我们搜集唐军的情况?”

武延基也觉得他的话怪怪的,叹了口气:“现在我们是骑虎难下了……也别管是否准确了,我们取均数,汇总成一份情报,传给吐蕃人便是。”

众人纷纷赞叹:“此言有理,就取均数!”

武延基骄傲地得到了长辈的认可,然后眼神又沉了下来,显出几分杀伐果决:“就在这几日行动,绑着武三思一起投吐蕃,防止再出意外!”

……

“终于到安西都护府了,只要老老实实地待在这里,李元芳是不能对我怎么样的!”

“无过便是功!无过便是功!无过便是功!”

屋子内,武三思喃喃低语,念叨了三遍,想到这些枯燥无味的日子,也不禁叹息。

他昨日做了一场梦,梦到太后掌权,升自己为宰相,无数臣子围在身边,阿谀奉承,巴结讨好,他甚至还能出入后宫,跟命妇做些不可描述的事情。

梦醒之后,看着横梁,武三思怅然若失了好久。

为什么不能活在梦里面呢?

虽然现实与梦境差距太大,但武三思还是安慰自己,无论如何,他都熬死了武敏之和武承嗣两代,成为了国公,他是能看见希望的,一定能的。

“我要不犯错!我要回洛阳!我要掌大权!”

口中反复念叨着这三句话,武三思蜷缩成一团,进入了梦乡。

迷迷糊糊之间,好似又梦到了美好的事情,这次他干脆是郡王了,还成为了大才……

一股剧痛突然袭来,武三思猛然睁开眼睛,就见到一张张熟悉而陌生的脸围在榻前。

熟悉的是,那都是整日相见的族人兄弟……

陌生的是,他们脸上浮现出前所未见的狰狞与凶恶!

“二叔,得罪了!”

武延基狞笑一声,先用布帛将武三思的嘴堵住,然后和武攸暨将他绑好,直接往麻袋里面一装。

“唔唔唔——唔唔唔唔——呜呜!”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相当麻利,听到了里面响起的声音,他还狠狠往袋子上踹了一脚。

果然声音立刻低微下去,换成了低声的抽泣,不敢再叫唤。

“走!投奔吐蕃,天高海阔!”

武氏子将袋子抬出,跟接应的吐蕃人会和,一溜烟往外跑去。

整个过程杀伐果决。

唯独美中不足的是,有不少人在默默看着。

小王子站在李彦身边,摩拳擦掌:“师父,我近来练武有成,不如让我出手……咦?”

话到一半,师父的身影已然淡去,就像梦幻泡影般缓缓消散。

小王子:“……”

这出手有些夸张啊,杀鸡焉用牛刀?

或许师父就是这般负责的人吧?

小王子为自己不能一展身手而感到遗憾,又看向沉默的安神感,奇道:“安叔,你怎么了?”

安神感悠悠一叹:“你不知我们在新罗,武氏子起了多大的作用,这回六郎杀得绝了根,以后整肃军纪,就再也不能阵斩武氏子了,我还真有些伤感……”

第465章 单项属性提升至世界极限的天赋

安西都护府外。

武攸宁被一群大汉围在中央,脸色煞白。

倒不是因为男人味太冲,也不完全是因为他根本不愿亲自接应这群家人,关键是说好一起来的勃伦赞刃,消失了。

武攸宁很清楚,噶尔家族的五兄弟感情深厚,如果勃伦赞刃也一起来了,那至少在赞悉若和钦陵眼中,此行是有惊无险的。

反之不让勃伦赞刃前来,直接把他推到前线,答案只有一个。

此行九死一生!

武攸宁忍了又忍,最后还是用磕磕绊绊的吐蕃话道:“勇士,这里是唐军腹地,万一被内卫发现,该如何是好?”

为首的吐蕃勇士先是沉默,等他战战兢兢地问了第二遍后,才用无比冷漠地的语气道:“如果遭到内卫多人围攻,我们自会发出信号,传回情报,死又何妨?”

武攸宁瞬间瘫倒下去。

完了!

果然是死士!

正在这时,最前放哨的人低声道:“来了!”

不多时,武氏子弟出现,朝着这边连连挥手,露出喜悦笑容:“吐蕃,我们来了!”

为首的吐蕃死士却立刻看向武攸宁:“来的有没有唐人的国公?”

武攸宁扫了一眼,视线很快落在麻袋上:“那里面装着的,应该就是周国公,他或许是贪恋国公之位,不愿意弃暗投明,才被硬生生绑过来了。”

知武莫若武,哪怕没有参与,他也能一眼看出真相,吐蕃死士努了努嘴,左右手下立刻上前,要接过麻袋验货。

但来到面前,手伸向麻袋的过程,一道声音突然在所有人的耳畔响起:“叛国者,该杀!”

随着话音传递,气息起伏,真劲化作无形涟漪冲击过来。

砰——!

噗通——!

距离最近的吐蕃死士看得最清楚,那些面带喜色的武氏子弟,就好像被一只无形的拳头猛然击中后心,口中喷出一股血箭,身躯就直挺挺地倒了下去,直接没了气息。

全员皆杀!无一例外!

刚刚在武攸宁面前,还满脸冷酷,将生死置于度外的吐蕃人愣住了。

额头上流出的冷汗,瞬间变得冰凉,眼前只有那齐刷刷倒下的尸体,和神采飞扬的大唐男子,漫步而来。

李彦道:“我大唐的国公,不是你们能够带走的!”

回应他的,是吐蕃人的全数冲出,殊死一搏:“杀!!”

他们是噶尔家族旁支养的死士,历史上旁支就是靠这些人刺杀了赞悉若。

堂堂一国大论被血溅五步,正式拉开了噶尔家族盛极而衰的序幕。

不过这个世界由于内忧外患的压力,赞悉若躺在榻上病重的这几年也想清楚了,主脉与旁支倒是达成了一致对外的关系,开始亲密合作。

不得不说,旁支在政治上少有建树,但这群死士训练得还是相当到位的。

至少在极致的压力下,还能施以反抗。

李彦微微点头,举起手掌,掌缘处在真劲的灌注下,再度涌动出了梦幻迷离般的金属光彩,犹如链子刀出鞘。

刀光起!荡四海!

前冲!倒下!前冲!倒下!

实在是过于短暂,战斗好像没有发生就结束了,本以为能做到视死如归的死士们崩溃了。

他们可以接受壮烈牺牲,却无法接受如同羊羔般被屠杀,当一具具同伴的尸体在面前无力坠下,为首之人发出歇斯底里的吼叫,不断念叨着一个词语:“布札!布札!”

李彦并不知道这是吐蕃语里鬼怪的意思,但也大致明白,又遭到了是人是鬼的质疑。

他觉得自己挺冤枉的。

如果走一味武力逞凶的路线,他完全可以杀入吐蕃王城,将活蹦乱跳的噶尔家族五兄弟……哦,有一个或许不太那么鲜活,但终归还是活的,再去一趟,就能化作五个整整齐齐的骨灰盒。

这一场仗也不需要打了。

但那毫无意义,甚至会让唐军生出培养单兵高手,就可以代替军队的错觉,有百害而无一利。

所以李彦在关键时刻不吝于施展武力,又不会完全用武力去解决问题。

他当然清楚,大唐盛世不可能一直持续,却也希望自己留给大唐的改变,能越长越好。

这些综合考量,吐蕃人自然是不可能知道的,李彦挥出最后一记掌刀,所有死士只能带着满脸的茫然与恐惧死去。

反倒是之前被挟持在中央,现在则抱头发抖的武攸宁暴露出来,从缝隙里偷偷观察:“李阁领……李阁领?”

他不懂武功,根本不知道眼前这一幕有多么惊世骇俗,一时间也没有看清自己的族人都失去了生命,只是看到漫步而来的李彦。

武攸宁和勃伦赞刃逃出洛阳,开启九九八十一难的旅途时,周国公还是武承嗣,武氏还只是死了一个武懿宗,所以这一刻又带着侥幸拜下,故作狂喜地道:“感谢李阁领的救命大恩,我此番忍辱负重,潜入吐蕃,了解敌情,愿将所见所知都汇报给李阁领!”

李彦看了过来:“你就是偷了鱼符,帮助勃伦赞刃逃走的武攸宁?在武氏子弟里面,你是矮个子拔尖了,可惜啊,没有用到正道上。”

武攸宁大惊失色,意识到对方要杀自己,泪水猛然涌出:“李阁领饶命啊!我也想走正道,实在是阴差阳错,才落得这般下场,求李阁领给我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李彦问:“诈骗勃伦赞刃的钱财,也是阴差阳错?”

武攸宁泪水猛然止住:“……”

李彦道:“忽视自己的错误,放大偶然的因素,这就是你们永远也学不好的原因所在。”

话音落下,手掌摆过,一股破空真劲,切过武攸宁的脖子。

当周围再也没有能喘气的武氏子,麻袋被解开,武三思猛地从里面钻出来,呼哧呼哧地大口喘气。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