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355章

作者:兴霸天

谢氏颔首道:“不错,但此人出身内卫,或许受过你父亲的恩德……”

相比起谢氏,李彦自然更了解内卫情况:“我现在也是内卫机宜使,大权在握,但听闻昔日的内卫,比起我如今的权势还要大,当真是说一不二。”

“如此一来,风光时有多么风光,凄惨时就有多么凄惨,当年裁撤内卫,可是死伤无数,许多不愿意放弃的人都被杀害,留下的大部分官员,行为举止也都变得谨小慎微。”

“师父是原内卫,如果是因为我父亲的恩德才来照顾我,那应该及早换人,才更稳妥……”

谢氏下意识点头。

李彦则开始进入破案分析状态:

“根据目前的线索,当年的事情,其实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首先,要让我父亲相信,那时的我确实安然无恙。”

“这就很困难了,毕竟原本信誓旦旦保证的关中世族,回头来连个正式致歉都没有,上过这样的当后,父亲除非亲眼见到我,否则更不会相信外人的话……”

谢氏叹息:“这也是我与他大吵数次,再也不回关中之地的缘故。”

李彦接着道:“其次,还要让我父亲不将我追回,这一点其实倒可以解释。”

“毕竟昔年内卫有一支明确反对长孙辅机的力量,后来甚至要对长孙氏赶尽杀绝,而关内士族合力,让圣人收回成命,我在其中如果真的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那可是欺君之罪。”

“倘若被贼人发现真相,一旦回府,可能就让整个李府惹上杀身之祸,我父亲当年被李承乾谋逆案连累过一回,自然不可能再冒着赔上全家老小性命的风险,去做出这等尝试……”

谢氏努力浮现出温和的笑容:“孩子,你真的很聪慧。”

她表面在笑,实则心头疼痛。

如此快速的恢复冷静,开始思考分析,恰恰证明感情的淡薄。

李彦同样知道,与母亲久别重逢,摆出破案的架势,实在不太好。

但他不想故意装出热络,父母与孩子之间理应是最真挚的情感,如果还夹杂着虚情假意,那实在太累。

如谢氏这般能人,也能大致看出一个人是否出自真心,若能像李德謇那般,慢慢培养出一些感情,或许可以宽慰一二。

李彦念头一转,再度进入目前的问题中,目光微闪,喃喃自语道:“结合目前的种种线索,其实有一人十分符合,可又存在着难以解释的问题,莫非……”

他看向谢氏:“母亲,长孙氏的嫡系子弟,你或者商会里的管事见过吗?对于他们的相貌特征,还有多少印象?”

谢氏道:“我见过长孙辅机,对其印象深刻,至于他的嫡长子和嫡孙,倒也在大朝会上看到过,但实在记不清楚具体相貌了。”

她没有与李德謇和离,至今都还是一品国公夫人,不过李德謇如今政治地位边缘化,她这位夫人自然也就边缘化。

甚至由于南人的出身,一直不出面都无人理会,如果换成另一位大权在握的宰相正妻,早就有无数人打听了。

歧视归歧视,早年她刚嫁给李德謇的时候,也是入过太极宫,参加过永徽时期的大朝会。

而当时主持大朝会的,正是宰相长孙无忌。

李彦问道:“商会中有擅于绘制画像的人吗?能将长孙辅机的相貌画下来吗?”

谢氏面色变了:“孩子,长孙辅机在如今的朝中,可依旧是禁忌,你要去查他?”

李彦微笑:“正是因为关系到这位前赵国公,我不能拜托外人绘制其长相,也只有母亲才不必担心。”

谢氏心头一暖,手又轻轻抚摸起了小黑的毛:“好!好!”

李彦关照道:“写实一些,另外长孙氏的人,只要有印象的,都可以画下来。”

谢氏点头:“放心!放心!我一定尽量为你还原出当年长孙氏的相貌。”

李彦脑海中又想到了另一种验证的方法,已经想要离开,但还是留下,尽量说一些不怎么尴尬的话题。

倒是谢氏很快看出了他心思不在这里,温和地笑道:“孩子,你去吧,我不习惯住在北人的府邸,留在商会就好,你若有空,多来看看我!”

南北朝结束百年,南人与北人之间的隔阂还是如此之大,李彦暗暗一叹,起身行礼:“请母亲大人放心,我一定常常来看你,那我今日就告退了,小黑留在这里陪你,它很乖的。”

他行礼之后,给小黑使了个眼神,小黑有些不舍,但还是晃了晃爪子。

谢氏还要送他,但迟疑之后,觉得不能那么生分,目送着李彦挺拔的背影离开,抱着小黑,默默垂下泪来:“我的孩子长大成才了,我却一刻没有陪在他身边……”

又跟谢掌事聊了几句,李彦离开谢氏商会,没有回府,一路往皇城策马而去。

入了皇城后,他唤来了正在二馆的郭元振:“元振,有一件事需要你亲自去查一查。”

郭元振这段时间除了在内狱参与讨论写信,平日里就来弘文馆交友,他最大的长处是“能得人”,跟什么样的人都能混得熟,如今与二馆的不少学子都结下友谊,培养出了不俗的人脉。

郭元振知道李彦做出这样的安排,是有意发挥他的长处,心怀感激,此时听到有任务,更是精神大振:“请六郎吩咐。”

李彦道:“你去洛阳的佛寺,请教一下那些僧人,玄奘大师年老后的相貌是怎样的,若能有画,就最好了。”

这个要求十分古怪,但郭元振毫不迟疑地应道:“那我去了!”

他雷厉风行,立刻离开弘文馆,却也没直接去洛阳的佛寺,而是先去鸿胪寺寻找相熟的朋友。

长安的佛门,有以大慈恩寺为首的四大寺院,洛阳这里的佛寺更多,比如大遍空寺、大福先寺、佛授记寺、东太原寺等等,其中东太原寺就是魏国寺的前身,历史上法明所在的寺院。

佛门太兴盛了,郭元振为追求效率,来鸿胪寺直接查询当年玄奘大师圆寂时,哪个寺院去西京长安相送的僧人最多,然后直奔佛授记寺而去。

佛授记寺是二十年前以太子的名义所立,为帝后祈福的寺院,如今太子监国,这个展示孝心的皇家寺院,更该香火鼎盛。

不过郭元振真正到达后,却发现这里的人流似乎比前一阵要少了些,眼珠转了转,顿时意识到是之前抓捕牙人时,程务忠当街揭露僧人面目的影响,不禁微微一笑。

当然,现在他是来查案的,不能幸灾乐祸,马上收敛起笑容,入内通报。

听说是内卫前来,寺中的住持前来迎接,态度恭敬,但听了要求却有些奇怪:“三藏法师是十年前,在西京郊外的玉华寺坐化的,后来安葬在兴教寺内,施主若要询问三藏法师之事,为何来此呢?”

郭元振眉宇间浮现出尊敬与虔诚:“听闻三藏法师圆寂,各地的僧人都有感于这位大德高僧翻译佛经的功德,前去参加法会相送,我也就不舍近求远了。”

住持依旧不解,却不再询问:“我寺内就有画像,请施主稍候,老衲这就去拿。”

确实是稍候,仅仅一刻钟后,住持就将画像取来:“请过目。”

郭元振看了却是失笑道:“大师拿错了吧,我所求的并非是三藏法师年轻之时的画像……”

住持双手合十:“这便是敝寺僧人于显庆五年所画,那年三藏法师已有五十九岁高龄。”

郭元振一怔,看着画上那皮肤光洁,不显皱纹,神态宝相庄严的僧人,陷入了沉思。

第361章 “佐命”,有你的信!

长安。

大明宫内。

夜色降临,寝殿内燃起了一根根烛火,同时巨大的鼎炉里,重新喷吐出来自西域的安神香气。

但此时的香味,却被浓重苦涩的药味盖住,可依旧无法让圣人恢复清醒。

李治躺在榻上,双目紧闭,若不是偶尔发出的痛苦呻吟,就好像是已经睡在了皇陵中一般。

相较于那时太子将百官带去东都之时,这位唐皇削瘦了很多,脸颊都有了些明显的凹陷,头顶的毛发变得更加稀疏。

如此倒也罢了,以前李治的容貌就显得很苍老,明明武后比他要大四岁,却像是老夫少妻一般,最关键的是,位于榻前的众御医,都保持着沉默。

此时无声胜有声。

坐在榻边的武后知道,李治真的不行了。

其实和吐蕃的赞普是一样的,杨再威刺杀时并没有下杀手,收着力道将其重伤,但对于一个久病在身的人来说,谁敢碰他,直接就死给谁看,吐蕃赞普变成了吐蕃王赞普。

李治的身体彻底垮掉,同样是因为之前的毒烟,将本就站在悬崖边缘的他用力往下一推,顿时病来如山倒,若不是有天下最顶尖的御医和各式药材的滋补,他肯定拖不到现在。

但再拖,总得有个头啊……

大殿内死寂一片,连呼吸声都近乎消失。

终于,武后冷厉的声音响起:“都退下!”

御医们默默松了口气,赶忙行礼退下,高太监等内侍,也一声不吭地退出殿外。

直到大殿内只有两人,武后才伸出手,轻轻抚摸起李治那苍老的脸颊,眼眶微微发红:“陛下,我们是什么时候走到这一步的呢?”

这本是一句自言自语,但下一刻,空荡的殿宇内居然响起了一道苍老的声音:“是他食言而肥,既要用到你,又不给你天后之位的时候!”

武后脸色微变,眼中的哀戚顿时收起,转而迸射出凌厉的光芒,凝视着声音传来的方向。

一道身影从烛光未能照到的阴影里,缓步走出。

看不出相貌身材,只能见到长袍曳地,笼罩着整个身躯,脸上戴着古铜色的面具,冰冷狰狞,连下巴都被遮住,唯有一双眼睛,从面具后透了出来。

武后凝视着这个人,从牙缝里挤出一句话:“真的是你!你进来大明宫了?”

来者道:“进这宫城,又有何难?我的原计划里,只要策反了北衙百骑,南衙十六卫就是形同虚设,如今百骑已去洛阳,李治将守御宫城的大权,暗中交托于尚宫之手,更是笑话!”

听到来者直呼李治之名,武后的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连尚宫都被你收买了?”

来者道:“这更简单了,尚宫姐妹各站一边,那妹妹对李治确实很忠诚,但她也很清楚,这位圣人只要知道她们有两个人,并且有一位一直忠于长孙氏,就容不下她们!”

一路说着话,来者走到近前,面具后的视线,落在李治身上:“这位圣人从来不会记得臣子曾经立下多少汗马功劳,只在乎臣子现在有没有对他产生威胁,多亏他这薄情寡恩的性格,才让那么多人最终选择效命于我!”

武后闻言冷笑起来:“那些人暗中对圣人的不满,并不能转化为对你的忠心,圣人乃是皇权正统,尚且无法让人凭白效命,何况是你!”

来者目光看向武后:“那你呢,你对李治的不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是他要杀贺兰敏之?还是他对于你苦心造势的祥瑞嗤之以鼻,让你知道自己再不争取,天后的位置就永远不可企及?”

“权势到了一定地步,往往都是不进则退,更何况你只是皇后,皇后参政本就是名不正言不顺,除非你如前朝文献般,成为天后!”

听到天后之位,武后眉头微微一挑,神情沉冷:“不必用言语激我,我比你更清楚,自己要什么。”

来者语气变得肃然:“可你拒绝了我最关键的一步,如果太子死了,现在就不是这个局面!太子的身体一向很差,倘若暴毙身亡,没有人能察觉得出来,等到李贤接上,以其飞扬跋扈的性格,反倒更容易对付,我为你铺好了路,你却在顾虑,错过了大好的时机!”

“住嘴!!”

武后眼神变得极度凌厉,气势一瞬间反压过对方:“收起你那套可笑的把戏!想断我的退路,让我为你所用,凭你也配?”

来者呵呵笑了起来,长袍轻轻摇曳:“这不过是你怯懦的借口罢了,要拿到至高无上的权力,什么时候能有退路?你在鼎中添入失神香,难道就不是谋逆之罪?你早就没了退路!”

武后嘴角扬起:“是么?你觉得陛下会废了我?我倒是认为,太子身体不好,陛下担心他登基后,会走上自己的老路,权力被臣子掌控,还要我以太后之位,辅助新帝掌控皇权!”

来者道:“我的医术你很清楚,那我救醒李治?”

武后毫不迟疑地起身让开,抬起手道:“请!我拭目以待!”

殿内气氛凝固了一霎那。

来者终究没有走到榻前,而是凝视武后:“你待如何?”

武后道:“不是我待如何,是你要如何?”

“你在外面兴风作浪,我懒得理会,但现在陛下不行了,我的将来就落在太子身上,想利用我去对付太子?简直是白日做梦!”

“你若真有能耐,太子、百官、南北衙禁军、内卫李元芳他们都在洛阳,你尽管去便是……”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