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223章

作者:兴霸天

内外两个房间,沈巨源关在里面,牢内空空荡荡,并没有摆放什么刑具,上面开了一扇天窗。

此时阳光通过窗户照了进来,李彦眼睛微微一眯,腾身而起。

他一手扒在天窗边上,另一只手仔细摸了摸,擦掉一层清晰整齐的灰尘:“窗户并未打开过,沈巨源显然不是从窗口逃出去的。”

郑武卫仰头看着,不解的道:“李副使,我们都晕过去了,沈巨源肯定是大摇大摆的从门口出去啊,何必钻窗户呢?他人高马大,也钻不出去……”

李彦落了下来,拍了拍手,露出沉吟之色。

杨再思道:“元芳,如果沈巨源真是刺客,他此举不吝于直接暴露身份,又是图什么呢?”

李义琰肃然道:“事已至此,我们不能再被私情蒙蔽双眼了,沈巨源被定为嫌疑人,对于吐蕃好处极大,他图什么?他图的可太多了!”

李彦依旧在思索疑点,却能一心多用,接着话头道:“沈巨源被定为嫌疑人后,我们使节团就无法参与对赞普的保护,还要分心看着他,否则昨晚宫外喧哗,我领三十多位武德卫往寝宫前一站,那群刺客绝对灰溜溜滚蛋。”

杨再思面色黯淡下去,低低的道:“我还是觉得有些不对劲,他真不是那样的人!”

李彦道:“这一路上的相处,沈巨源确定是豪爽大气,有话直说的类型,但一个人有着如此巨大的嫌疑,他身上必然存在问题。”

杨再思欲言又止,最后还是忍不住的道:“元芳,早在凉州审讯那个暗卫时,我就感觉你好像对沈巨源有些怀疑,那时还没到吐蕃,到底是为什么?”

李彦道:“再思兄观察敏锐,事到如今我也不瞒你们,沈巨源与凉州贾贼被灭口一案,也有重大牵连,陛下对于他是有怀疑的,只是并无切实证据……”

杨再思闭上了嘴。

每次嫌疑人都是你,那还有什么好说的。

不过这时,李彦突然道:“昨夜被迷晕的武德卫出列,统统站成一排。”

彭博通、郑武卫等十个人站了出来。

“你们每个人慢慢转一圈,给我看看!”

李彦仔细打量众人,尤其观察他们的衣物,发问道:“自从事发后,你们的衣服没有更换,也没有清洗过吧?”

郑武卫赶忙道:“李副使,我们都想着找犯人呢,哪还顾上干净?”

其他人也纷纷点头,七嘴八舌的道:“就在这里!”“没换过衣服!”

李彦道:“很好,除了再思兄外,你们都躺下来,按照昨夜被迷晕时候的状态,不要求完全复原,大致在各自的位置就行。”

众人有些不解,但还是纷纷找到位置,躺了下去。

横七竖八,拥拥挤挤。

看着场景重现,李彦对着杨再思道:“你从牢内沈巨源的位置开始,一路往外走。”

杨再思依言照做,刚刚小心的走了几步,就露出恍然之色:“元芳,我明白了,他们和我身上,都没有留下脚印的痕迹。”

李义琰也抚须道:“这间牢房并不大,站着时还好,一旦全部躺下,留有下脚的空地就很小了,如果是走过去,想要不踩到衣服,非得小心翼翼不可,沈巨源都要跑了,为什么还要如此小心?”

郑武卫趴在地上怒声道:“或许是沈巨源心中有愧,我们都那么信他,他却陷我们于不义!”

李彦摇头:“心中再愧疚,逃跑时最重时间,绝不会浪费在这点小事上。”

彭博通挠了挠头:“那他既然对我们有愧,又何必跑?”

“或许不是他想跑,而是身不由己!”

李彦话音刚起,直接施展轻功,飞掠到杨再思边上,抓起他的肩膀,再展开轻功,须臾间跃过地上横七竖八的身影,来到门口。

郑武卫站起身来,动容道:“这么说,是刺客将他救走的?那刺客不会真是沈……沈机宜的血缘兄弟吧?”

杨再思立刻道:“不会!如果是兄弟,就更不应该做这样的事情,这边巨源留在牢内待一晚,另外一边赞普又被刺杀,他的嫌疑不就洗清了?刺客还是要污蔑巨源啊!”

他露出笑容:“元芳,幸好有你在,总能从蛛丝马迹中还原真相,否则巨源又要蒙受这不白之冤了!”

李彦摇头:“此事还不能作此定论,如果沈巨源就是刺客,他的轻功也很强,自己飞掠过去便是,同样留不下脚印。”

“现在只能证明,刺客还是有污蔑沈巨源的可能性,单凭沈巨源的疼痛、牢房内的迷烟、不留脚印的来去,还不能断言结果。”

“在没找到沈巨源之前,一切就都存在变数,不过有这一路的相处,我也相信沈巨源并非是两面三刀的人,只要有我在,刺客想要把罪名栽赃到我们唐人身上,就是白日做梦!”

众人精神大振:“李副使威武!”

……

房屋前,上官婉儿早起练武,勤奋刻苦,一丝不苟。

远远看到李彦回来,她立刻跑进屋内,端出一碗温热的粥来:“师父,喝甜米粥!”

李彦喝下后赞道:“味道不错,是宫女姐姐教你做的?”

上官婉儿笑颜如花:“嗯,我学来给师父做的,你经常彻夜不睡,太辛苦了。”

李彦摸了摸她的头:“真是我的好徒弟!”

他想到这丫头平日里全靠自学,比自己都忙,现在还学烹饪给自己吃,良心发现了:“正好遇到案子,我讲述一遍,传授一招独门绝学,你细细听好!”

上官婉儿正襟危坐,聆听了刚刚牢房内的全过程后,赞道:“师父的观察真是细致入微。”

李彦摇头失笑:“那不是细致入微,是强词夺理,乍一听起来有几分道理,其实全是废话,但我是神探,他们才深信不疑……”

上官婉儿不解:“师父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李彦正色道:“因为我要钓鱼。”

第211章 勃伦赞刃,字“凤雏”,号大唐福星

“离魂症……”

“人有三魂七魄,得离魂症者,魂魄游离,心分为二,各有所思,各有所为,一者为之,另一者不知。”

“一个人有两种想法,自己做过的事,连自己都不知道……师父,真的有这种怪病吗?得病的人你见过吗?”

上官婉儿用蕃语将这种症状写下来,好奇得不得了。

李彦心想这玩意到清朝才有志怪小说想象出来,到了后世才被传得神乎其神,现在自然没听过,微笑道:“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人心难测,谁又知道呢?”

上官婉儿歪着脑袋:“哦~师父你看我这字合格吗?”

李彦拿过看了看,暗暗点赞。

不愧是上官仪的孙女,历史上有名的才女,小小年纪在学文上的天赋,就展露无遗。

但这回还真的不太适合:“你写的太好了,吐蕃自松赞干布创立文字以来,不满四十年,大部分贵族都不会写字,你现在写的是一本民间医学杂书,更不能用这么流畅的笔迹写,暴露出在宫中学习的特征。”

上官婉儿皱起眉毛:“可我真的不知道,民间是怎样写字的啊?想不出来……”

李彦取出从暗卫驻地借来的几本书册:“看看这些。”

上官婉儿看了后顿时明白:“他们用词用句好简单,很多地方还有缺笔,原来要这样么?”

李彦道:“不同阶层的人,有不同阶层的习惯,要设身处地的站到各方的角度考量,才能尽可能的减少破绽。”

上官婉儿若有所思:“所以师父让我多多看书吗?看书中之人所思所想,就是代入到他们的角度?”

李彦夸奖:“聪明!”

上官婉儿闻言也不着急了,将暗卫的书册仔细看了一遍,才开始下笔。

等她写完,又逐字逐句的念给李彦听。

李彦听完后十分满意:“好徒弟,你现在真的能帮上师父的忙了,学习是不是很有用啊?”

上官婉儿重重点头:“嗯!”

她看着自己的杰作,又是骄傲又是佩服:“这本残缺医书,记录了十一种疑难杂症,其中就有离魂症,师父为了下这个套,还另外收集了十种怪病,真厉害!”

李彦笑笑。

他其实就是从后世的志怪小说里,找了十种他印象比较深的怪病。

为了符合高原环境,里面单单是便秘变种的怪病,就有三种,保证看得吐蕃人PTSD。

当然,他不完全是为了钓鱼,其中还编了一种失语症。

当人受到巨大刺激或激怒愤怒时,会突然说不出话来。

这是为了王孝杰准备的,短时间内他再刻苦,也没办法将旧赞普的声音和语气模仿得惟妙惟肖。

万一遇到无法回避的情况,就只能从病症下手了。

李彦将书交给上官婉儿:“将这医书拿给王妃,让她将医书在宫内流传。”

上官婉儿鼻子微微嗅了嗅,哎呀一声:“刚刚忘了,师父你手上的血腥味传到书上了!”

李彦一怔:“血腥味?哦,是昨晚料理那些暗卫刺客留下的,这你都能闻得出来?”

上官婉儿道:“我最近鼻子可灵了,有时候闻到人身上的味儿,不用抬头,就知道是谁过来了。”

李彦颇为欣喜:“看来你要开启鼻识了。”

唯识劲的前五识,眼、耳、鼻、舌、身,李彦依次开启了眼识和耳识。

但并不是说,就一定要按照这个顺序来。

这里面除了身识最为困难外,其他四个都是看个人的,李彦最先开启眼识,因为他学了弓弦劲秘法射天狼,本来就加强了目力,才会优先领悟。

而上官婉儿最先领悟的居然是鼻识,李彦招了招手,早就徘徊在边上,不敢打扰的小黑欢喜的扑了过来,伸出舌头舔他。

李彦笑道:“你整天跟小黑在一起玩,连嗅觉都要向它看齐吗?看来以后探案,我带着你也能嗅到味儿了。”

上官婉儿故作担心:“师父你不会有了我代替,就不要小黑了吧?我很喜欢小黑的,我来养吧!”

李彦无语:“你想得美!小黑,你跟谁?”

小黑听了,自然是往他的背上扑。

李彦眉开眼笑。

上官婉儿知道师父的胜负欲有时挺强烈,赶紧装作伤心的样子,垂下小脑袋:“唉~”

却见小黑一条毛茸茸的腿探了过来,安慰似的抚了抚婉儿的背。

雨露均沾,师徒俩都高兴了。

上官婉儿更是抱着小黑的身子,舒服地眯起眼睛。

直到李彦开口:“血腥味确实不能沾染上去,你重新写一遍吧。”

上官婉儿:“……”

李彦倒不光是精益求精,还有了新的思路:“你待会去王妃的宫殿里写,她那里有什么特别的气味没有?”

上官婉儿道:“以前王妃身上没什么味,倒是这几天,她身上香喷喷的,用的是西域的香料吧,特别好闻。”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