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163章

作者:兴霸天

雨点般的鞭子抽下来,李思冲不哭了,开始惨叫:“不要打我……我不哭了……你说什么我都听……啊啊!!”

丘神绩又开始吩咐手下:“你再去太医署请一位医佐来,带齐膏药,你去拿一桶盐水来,再去取些胡椒。”

然后继续打。

等到李思冲被打晕过去了,丘神绩转了过来,表情十分平和。

崔守业眼中终于露出恐惧。

如果说崔守业是拷问流,李彦是道理流,丘神绩就是疯狗流。

前一秒还和犯人聊得好好的,下一秒突然开打,然后打着打着,开始聊天,或者边打边聊。

在这种流派下,就算是凶悍的江湖逃犯,落到丘神绩手中,都撑不过一天。

而不说李思冲了,崔守业甚至没有撑过半个时辰。

他完全不如自己想象中那么坚强,不多时就开始痛哭流涕,丑态百出。

等待布帛取出,他第一反应不是咬舌,而是发出和李思冲一样的哀嚎:“别打了……你要我说什么……我都说……”

丘神绩不高兴了:“你的意思,是我屈打成招?”

塞住,边聊边打。

一刻钟后,崔守业重新得到了说话的机会:“我说真话……你要什么真话……我知道很多……朝臣的秘密……”

丘神绩摇头:“你以为每个人都是你吗,动不动搞牵连,六郎说过,这案子的打击面不能再广了,收起你那些狡诈的心思吧!”

继续塞住,继续聊,继续打。

这次打得特别长,因为太医署的医佐到了,开始用药膏外敷。

丘神绩则开始磨胡椒粉,边磨边笑。

“呜呜呜呜!!”

这一刻,崔守业终于体会到了被他行刑逼供的犯人体会,心理防线彻底崩溃:“给我个痛快……求求你给我个痛快吧……!”

丘神绩走过来,一手抓着他披散下的头发,另一只手扒开他的眼皮,看向旁边晕过去的李思冲:“懂?”

崔守业连连点头:“我交代……我统统交代……”

丘神绩拍了拍特意留给崔守业完好的手,把笔递上:“把你参与江南血案的前后经过,统统写下,想清楚了再写,等李思冲醒来,我还要把你打晕过去,让他再写一遍呢~”

崔守业颤颤巍巍的握起笔,陡然间老泪纵横:“应该讲道理……应该讲道理的啊……”

……

一个时辰后。

丘神绩走出内狱,扭了扭脖子,拍着手中两份严丝合缝的供述,眉宇间闪动着正义的光辉:

“江南血案,六年悬案,村民冤屈,终于水落石出,真相大白!”

第154章 玄武门销丹

长安城外。

在折冲府精锐的护送下,数百名内卫押着凶犯和罪证回归。

李彦看着那些丹炉器具、尚未流入市场的云丹以及囚车里面的犯人,十分满意。

而推在最前面的一个犯人,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那就是窦德成的心腹,豪奴郝大?”

也不大,反倒长得矮矮胖胖,面相还有几分富态。

别说,倒有些像一将功成万骨枯。

此时浑身带血,眼神依旧凶恶桀骜,沉默不言,显然知道必死无疑。

狄仁杰策马跟在边上:“六郎,此贼凶悍,见势不妙,就想在坊内放火,制造混乱,好在彭武卫出手将其生擒!”

李彦点头:“你们都立下了大功,郝大等人的所在处,是窦静提供的?”

狄仁杰道:“窦机宜是想将功折罪。”

李彦摇头:“别的事情都可商量,售卖毒丹,罪大恶极,遗祸无穷,绝不能网开一面!”

狄仁杰点头:“确实如此,我当时也没有答应他,一步踏错,万劫不复啊……”

窦静现在还未免职,不过下场自不必说。

他原本与此事无关,但后来窦德成为了脱身,把这个儿子拉进了贩毒交易里,就是带他走上了不归之路。

不仅是窦德成窦静父子,他们这一脉全部完了。

最轻也是一个发配岭南,生不如死的下场。

李彦又问道:“账簿呢?”

狄仁杰道:“账簿已经当众封存,就在那个箱子内。”

李彦顺着他的目光看了过去。

就见账簿旁边,豆卢钦望等五名机宜使守护着,眼神都很警惕,就怕别人去翻看那箱内之物。

李彦道:“处理的不错。”

他原本准备用账簿拿下窦德成,后来有了明崇俨的投效。

一批新的丹药假意流入市场,就令大毒枭构建起来的毒品人脉烟消云散,直接遭到反噬。

但如此一来,这些账簿也成了烫手之物。

因为上面全部是服药之人的黑历史。

那些服药成瘾的人,接下来没了云丹可服用,要么戒去毒瘾,要么痛苦死去。

不过丹药的形式还不比鸦片,毒性更烈,再加上这些服药之人大部分都是年老的病人,身体本来就差,想要戒毒,几乎不现实。

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死定了,如果账簿暴露出去,还得晚节不保,那家人不得拼命。

所以狄仁杰的处理最好,众目睽睽之下直接封了,交给圣人。

让李治处置吧!

很快,长长队伍到了大明宫的青霄门口,但安元寿露面,派出禁军接替折冲府护送,将他们带到了玄武门。

名字虽然一样,但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是太极宫的玄武门,这里是大明宫,不是一个地方。

不过历史上,此处也发生了景龙政变和唐隆政变。

前者是李显的太子李重俊,诛杀武三思父子,一路杀入宫中。

后者就是李隆基带禁军,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的那一场。

而这一回,进入瓮城后,众人却发现城墙上面,居然立着羽葆伞幢。

帝后圣驾玄武门,亲自来了。

众人纷纷行礼:“拜见陛下,皇后!”

内侍下来:“陛下宣李机宜上去。”

李彦上了墙头,来到李治和武后面前。

说来也有趣,他还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李治长什么样。

以前都是隔着帷幄,只能看到人影,朝会时站得靠后,又不能殿前失仪。

此时见了,也就是一个中年男人,头发略显稀疏,十分老态。

武后比李治大四岁,今年都四十七了,反倒看上去像是四十不到。

李治才四十三,看上去却有五十以上,权谋再厉害,活不过妻子也是白搭。

不过这位圣人的面容虽然苍老,精神还好,开口道:“元芳,毒丹全在此处了?”

李彦知道他是有意与五云丹区分开来,点头道:“还有内卫的一千多盒毒丹。”

李治恨声:“聚集销毁,此等害人之物,不可留下!”

李彦立刻道:“是!”

云丹控制朝臣,是对皇权的有力冲击,李治见此物将毁,舒了一口气,又看向郝大等一众贩毒人员,冷声道:“统统处以极刑,夷三族!”

唐朝的刑法其实没有后世想象的那么重,哪怕是十恶不赦中的谋反,也只是正犯斩首,正犯的父亲和儿子绞死,三族之内的亲属没收财产,统统流放。

当然皇帝可以对刑法随意增减,从隋文帝杨坚开始,基本就没按照刑律上面来,猜忌心重的杨坚,当朝打死大臣的例子都很多。

杨广就不说了,李渊极重私情,喜欢的臣子犯再重的罪,只要不是谋反,都能加以赦免,也是视刑律于无物。

相比起来,近五任皇帝,李世民是最好的,李治这样都能排第二。

当然,他们对于刑律的践踏,统统加起来,都不如后面武则天开启的酷吏时代……

现在李治对于这些贩毒人员的处置,比起不赦之罪都要重了,显然是要用极刑来加以威慑。

天子一言,人口滚滚,李治处理完丹药和犯人,最后有意无意的问道:“账簿呢?”

李彦道:“也在证物之中,那一车就是账簿所在。”

李治眼神不好,看不清楚,武后则早就注意到围着车子站立的豆卢钦望等人,低声说了几句。

李治目光闪动:“账簿有几人见过了?”

李彦道:“并无什么人看过,但从账目名册上,可以确定,是毒丹的买卖往来。”

李治稍稍沉默,然后道:“那不用打开了,就地焚毁吧!”

留在手中,可以作为威慑。

一把火烧了,则是安抚士族。

换成以往,李治很可能留下,毕竟这事不是他做的,把柄不留白不留,谁让你们听信窦贼。

但思及那个谣言,万一高门士族心中不忿,也暗暗推动,闹到最后,就是两败俱伤了。

因此李治断然将账簿焚毁,此事揭过,不再多提。

果不其然,豆卢钦望等人收到命令后,大喜过望,齐齐拜下,异口同声的高呼道:“陛下圣明!陛下圣明!!”

他们执行的速度很快,打开箱子,将账簿取出,略略一翻,确定无误后,火把就丢了上去。

在黑烟下,家人吸毒的黑历史,随之烟消云散。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