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探李元芳开始 第115章

作者:兴霸天

“我马上体质就要20点了,自然不需要。”

……

第八团,蓝色天赋。

【胜天半子:蓝色天赋,家世、运道全部低于3点时,智慧提升5点(上限12)。(没有人可以审判我,老天爷也不行!)】

“单单提升属性的蓝色天赋,基本对我没用了。”

“我现在需要的,是一些功能型天赋。”

……

第九团,又一股美丽的紫色光华迸射出来。

好家伙,双黄蛋!

【不斩无名:紫色天赋,每亲手斩杀一个历史知名人物,有一定几率获得其1点最高属性。(武林神话无名:???)】

“这个天赋强啊!”

李彦目光一亮。

虽然是几率获得,还要是历史知名人物,但能持续获得属性,实在太赞。

比如他如果斩杀钦陵,是不是能获得他最高的体质属性?

不过钦陵最高的属性很可能是家世,毕竟他是禄东赞的儿子,而领兵打仗的战神,不代表个人武力的绝顶。

“这个时期的外族,有什么能称上知名人物,最高属性又是体质的……”

“可惜武敏之死早了,如果那个时候我就有这个天赋,杀了武敏之,很可能提升一点家世,不升白不升!”

李彦琢磨琢磨,知道这项天赋好好谋划,未来收益绝对巨大!

没得说,必选。

……

第十团,蓝色天赋。

【隔壁老王:蓝色天赋,在隔壁娘子眼中颜值提升5点(上限12)。(大头儿子小头爸爸)】

李彦看了看隔壁。

对不起,卫国公府太大,好像没有普通意义上的邻居。

……

望着十团天赋光芒,李彦这次选择很快。

因为随着他的属性越来越高,蓝色天赋的属性增强基本可以无视。

他需要的是一些比较功能化的天赋。

所以除了两个紫色【背刺达人】【不斩无名】外,他选了第一个蓝色天赋【三人成虎】。

确定在天赋上不需要再投入了,李彦忍住激动,一次砸入500点成就,将体质提升一点。

可能是至关重要的一点。

因为从20点之后,每加一点属性,就要恐怖的1000点成就。

这个关隘,现在突破。

【体质:19(我真的没有开挂)】→【体质:20(挂灵上线)】

李彦默默站立在原地,感觉到一股奇妙的变化,在体内发生了。

那不仅是血肉脏器的简单强化,甚至深入到细胞中,做出最根本的提升。

从骨髓开始,骨髓造血,血行气生,气养劲出,劲力大成!

李彦抬起手,缓缓握紧拳头,然后一拳轰出。

砰!

一股清晰的气浪,在身前炸开。

他在功力上,并没有得到立竿见影的提升,但劲气在体内奔腾运转的势头,却是截然不同。

就好像原本行走的,是磕磕绊绊的乡村小道,斩杀武敏之后,内家修为大进,双腿特别有力,走起这种乡间小道也变得轻松,而此时则是把路给整修了,变成一条平坦的大道。

事半功倍,畅快无比。

“一线之隔,差距居然如此之大!”

李彦福至心灵,开始施展弓弦劲秘传上的绝学。

会满弓须臾蓄势,射天狼强势爆发,一跃冲刺就是八米,轻轻松松,没有负担。

随后他五指并为手刀,展开百胜刀法。

如何先攻,如何判断,灵感持久。

对于环境的融入掌控,也都不假思索的浮现,直觉自然。

“这就是当世最顶尖的习武资质啊!”

李彦沉醉在这种快感里。

如秦末汉初、汉末三国、隋末唐初等天下大乱,能人层出不穷的年代,他这样的根骨资质,或许还不能说是第一。

但在贞观永徽之治已过,盛极而衰之势已至的这个时代,普天之下应该没有几人,在练武资质上能与之并列了。

甚至可能一个都没有。

于他而言,20点之后的属性提升,就不是与当代相比,而是跟历史上那些璀璨的群星,争一争锋芒!

到了30点的世界极限,就是古往今来的最强者!

李彦畅然一笑,再看变化后的面板。

……

【本尊:李彦】

【历世:李元芳】

【颜值:7(帅回来了)】

【体质:20(挂灵上线)】

【智慧:10(聪明的智商占领高地)】

【家世:10(有人出生就是牛马,你出生在罗马)】

【运道:12(鸿运当头多是一件美事)】

【天赋(10/11):异界来客(已使用)、动物之友(未生效)、别人家的孩子(未生效)、薛定谔的神探(未生效)、死线之前(未生效)、芳心纵火犯(未生效)、让我看看(可使用)、背刺达人(未生效)、不斩无名(未生效)、三人成虎(可使用)】

【经历事件:使团迷案(结案),血如来(结案),???(进行中)】

【名望:名动凉州(凉州),声名鹊起→名动长安(长安),名动一方(大唐),蝴蝶翅膀(位面)】

【成就点数:357】

……

“无论是杀人预言,还是朝堂黑手……”

“来吧!我李元芳奉陪!!”

第112章 《科举士子集体中毒事件》

“预祝两位高举明经,得选出身!”

平康坊内,李彦宴请两位好友,郭元振作陪。

之前康达已经在府上见过,此次主要是与安忠敬重聚。

这位安氏最受宠的小儿子,近来在国子监内苦读,举止都斯文许多:“承元芳吉言了,五品权贵,让我沾一沾贵气,不高中都对不起啊!”

康达有些腼腆,也举起酒杯:“谢谢元芳!”

李彦这几日都在刻苦练功,此时稍稍饮酒,兴致也上来了。

这两位是他在凉州时期最好的朋友,无独有偶,都要参加这一次的科举。

安忠敬是在使团迷案中,险些被贾思博冤枉下狱,幡然醒悟,回到长安苦读,成功通过了国子监内部的考试,获得科举资格。

相比起来,各州的难度就大很多。

康达在凉州,就是从三百多名士子中脱颖而出,一州只录取两人,属实不容易。

最可惜的是,这凤毛麟角的两人,往往兴奋的持文解入长安,然后成为二馆六学士子的陪衬……

好在也不是每一科都没希望,李彦就对康达道:“参加明经科,是明智之举。”

康达很有自知之明:“我学识浅薄,侥幸中举已是不易,哪敢奢望高中进士,能举明经,于愿足矣。”

他以一个县尉之子,学馆中上学时,都是博士最不负责任的差班,考中贡举,一方面是自身足够努力,另一方面也有今年凉州没什么人才的关系。

康达有自知之明,他的学识在凉州往届都不算拔尖,放到整个大唐里,更是泯然众人。

就算没有外州歧视,按照真才实学录取,也基本考不上进士,干脆退而求其次,考一考明经科。

李彦再看安忠敬:“忠敬,你这数月苦学,有几分把握了?”

安忠敬脸不红心不跳:“我其实本想考明算科,被阿耶骂了,才选明经科。”

李彦:“……”

亏你刚刚说得那么好听,我以为你至少有八十分的把握,结果连及格都不指望?

科举不止进士和明经两科,还有明法、明算、明书这类科目。

明法是考法律,明算是考算术,明书是考翻译,需要专门解释古书中字句的意义。

其实这类科目的人才更有专业性,对于基层治理的贡献也大,偏偏被极度轻视。

朝廷每年选录的,只有个位数倒还罢了,担任的也都是最低级的官吏,根本看不到升迁前途。

所以除非真的是没有出头念想,只想混个一官半职躺平,但凡有些志向的人,都不会去考那类杂科。

而在贞观时期,还有一个秀才科,难度是最大的,但后来也没人考了。

上一篇:这个皇帝太刚了!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